浅谈农村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工作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v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既要抓好教育教学,还要顾及到学生的生活作息,工作头绪纷繁杂乱。班主任只有强化班级常规管理,了解学生,关爱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才能推动班级的教育教学。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 班主任工作 了解 关爱 生活 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贫困地区和边远山区的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寄养现象日益增多。作为弱势群体的这部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家庭教养不足等问题。为有效关爱、照顾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弥补学生由于缺乏家庭教育而造成的不利影响,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代理家长监护学生的有效办学形式。于是,班主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既要抓好教育教学,还要顾及到生活作息。常想自己若能有分身术多好,一只眼睛盯在教室,一只眼睛盯在宿舍。
  下面就寄宿制班主任工作,谈谈自己粗浅的一些看法及做法:
  一、寄宿制学生的特点分析
  1.性格冷漠、孤僻、胆怯。农村的寄宿制学生都是出村读书,例如我校的二百余名寄宿生分别来自各个村民小组。由于安全感的缺失,他们显得冷漠、孤僻、胆怯,特别是在年龄小、学习成绩不佳的寄宿生身上更为突出。
  2.适应环境能力较弱。有些孩子由于长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习惯,一旦离开父母的呵护,他们就不知所措。在家时父母对其十分迁就、娇惯,如果是爷爷奶奶带养,更是捧为掌上明珠,甚至吃饭、穿衣都用不着自己动手,这些孩子大都养成了一种依赖思想,自理能力很差。到了寄宿制学校,很多事情得自己学着做,做得不好常常惹来同学们的讥笑。
  3.缺少家长关爱。多数家长远走他乡,外出打工,忙于应付生活,长年累月在外,家里只剩下爷爷奶奶。而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还停留在老思想中,认为孩子吃好、睡好就一切都好,很少能过问孩子的学习,导致学生学习习惯差。
  二、寄宿制学校班主任的角色
  1.走近学生,研究学生。“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谁。”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寄宿制学校的学生远离亲人且年纪小,班主任要体贴和关心学生,要善于接近孩子,应经常下到学生宿舍,与学生亲切交谈,在交流过程中使同学们感到班主任是个容易接近、随和的班主任。并且在谈话中要多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特别是家庭困难的学生,生活上要给予帮助和支持,让他们放下心理包袱和经济困难带来的负面影响,把精力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让同学们知道班主任在关心他们,从而使学生对班主任有了亲近感和认同感。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2.强化宿舍管理。宿舍管理是寄宿制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班主任要根据学校的宿舍管理制度,配合生活老师加强宿舍管理。首先,每个宿舍要培养一个得力的舍长,这个舍长要敢管敢说,人际关系好,严于律己,在同学中有威望,是同学的楷模。其次,班主任要强化宿舍常规训练。如:棉被的折叠摆放要统一整齐,茶杯、水桶、鞋子、饭盒及自带的一些食品等统一按指定的位置摆放整齐,生活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桶里,地面保持干燥干净。要经常检查督促,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另外,每个工作日晚上要深入宿舍,教育学生珍爱生命,不在床上追逐嬉戏,不做危险的游戏,不私自拆装线路,不带火种进入宿舍等,定期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使所有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要搞好学生宿舍安全、内务、纪律、卫生督促检查工作,不仅教会学生学习,还要教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共处、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3.日常生活中给予关心和爱护。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作为班主任要关心他们的生活,经常到宿舍看看学生吃饱吃好没有、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如有学生生病,及时送到医院看病并与家长联系,在家长未到来之前,负责照顾有病的学生。平时还要督促他们刷牙洗脸,督促他们添衣盖被,关心孩子们的起居冷暖,做好孩子们的另一个“父母”,让他们感到老师亲切、学校温暖。
  4.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要了解学生家长和家庭情况,与学生家长多联系、多交流、多沟通,争取相互理解、达成共识。要调动学生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耐心听取家长意见,与学校教育、班主任工作统一步调,形成教育合力。
  5.生活教学,齐抓共管。寄宿生的生活起居,虽然一般由生活教师负责,但也需要我们班主任。首先要和生活教师及时沟通、多加交流。这样,班主任就能更加及时清楚地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的表现。再者,要安排宿舍长,让他们成为班主任在学生中的“眼线”。
  6.关爱学生心理健康。班主任只要迎合学生渴望得到关爱的心理,真正关爱每个学生,学生定会服从你的管理、听从你的引导。但关爱必须真诚,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否则,你关爱他,他感受不到,等于白爱。所以班主任要随时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走进学生的内心,成为他们的朋友,掌握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情况,和善地对待每位学生。
  总之,农村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工作是非常艰苦和琐碎的,不付出辛勤的劳动和辛苦的汗水是不会有收获的。要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必须工作细致,兢兢业业,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就要有一颗博爱的心,能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温暖;就要有博大的胸襟,能容忍学生的错误,并帮其纠正;更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用我们温暖的手,牵引他们走。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做好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工作。
其他文献
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个良好的班风。一个班的风气是友伴群较量的结果,友伴群或称非正式小团体。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班级是个群体,学生是由两种不同性质的团体组成的:一种是按教育管理的要求组织起来的正式团体——小组、小队;另一种是三三两两自发聚集在一起交往频繁的小团体,心理学理论称之为“非正式团体”或“友伴群”。教师的教育就是通过正式的团体渠道进行,而学生在接受教师教育的同时,也在接受着潜在
期刊
特殊生可教但难教,难就难在学习基础不好,需要弥补;学习习惯不好,需要纠正;道德品质较差,需要教育;理想目标模糊,需要引导。如果教师不采取措施,或采取的方式不当,这些学生可能就这么毁了;但如果教师处理的方法妥当,将会成为学生一生的转折点。  在工作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成功地转化那些或是不守纪律、言行不美、品德欠佳,或是家庭结构异常,或是学习成绩较差的特殊生,就应爱心感人,耐心雕琢,细心诱导。他
期刊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它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而言,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针对学习比较紧张的绝大多数的初中学生看书读报很少、写作素材匮乏等实际情况,要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单元我采用
期刊
在儿子“咿呀”学语时,曾用图片教儿子认知事物,等渐渐大些了,能简单地吐字了,在街上看见马,便用手指着大叫:“马——马!”当时,我和妻子便有一种成就感,在床上教图片的功夫总算没有白费。当儿子看到“骡”、“驴”时,也是大叫:“马——马!”妻子欲以纠正,被我制止了,对儿子“指骡为马”的行为,我们默认了。  幼儿认知事物,感性形象具有模糊性,类似的事物常常混为一谈。幼儿由于接触事物少,对比、区别事物的能力
期刊
子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完善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思想基础的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
期刊
“小学双班主任制实践研究”课题是我校的校本课题,由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和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立项。在“双班主任制”科研实践中,加强双班主任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及过程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校教师人人是班主任,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真正形成了人人育人的浓厚氛围。一批刚毕业两年的新教师,也已成长为优秀的班主任,使我校“双班主任制”科研工作取得了实效。下面谈谈“双班主任制”的课题管理与成效:
期刊
摘 要:文章从“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倡导‘生活化课堂’教学理念”、“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化课堂教学”、“开发课程资源,扩大‘生活化课堂’教学空间”、“实施发展性评价,保障‘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开展”四个方面对思想品德课“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践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  关键词:思想品德 生活化 课堂 实践 探讨  政治课堂的“生活化”教学,不是“一时一事”的行为,它是一种互动式教育、交互式收获的
期刊
摘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英语教学,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契机,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品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及形成健康的心理发展水平。  关键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切入点 主渠道  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促进智力的发展,增进身体或生理上的健康。课堂又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主阵地、主渠道,下面我就如何在课堂中创设健康心理环境、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及出现的一些实际心理问题等方面作新的思考。  一、
期刊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的生活化教学,就是以目标为导向,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相关的道德问题;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内化为目的,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促进学生道德认识的内化和升华。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生活) 生活化 教学设计  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要求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学习背景,依据活动、体验、内化的逻辑规律,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
期刊
作为一名班主任担负着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克服自卑心态等问题,要把全班几十名学生“精雕细刻”琢玉成器,需要有高超的艺术性。我们知道每个班级都有那么几个学啥啥不会、干啥啥不行的后进生,面对他们我也有气得心发虚、腿发软的时候,也有梦中气醒独自流泪的时候。但是实践告诉我,内心的征服的确要永远超出徒有表层的征服效果。对“后进生”的转化,与其向他们“灌输”(即使是很巧妙的“灌输”),不如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