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受贿罪与渎职罪的牵连犯问题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chao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贿犯罪与渎职犯罪都是由检察机关直接立案侦查的国家公职人员犯罪行为。然而当行为人实施了受贿犯罪,又因此有渎职犯罪的行为,应追诉受贿罪或者渎职罪,还是数罪并罚,刑事立法上尚无明确的、全面的规定,学界对此也未形成一致观点。厘清受贿罪与渎职罪的罪数情形,必然对检察机强化关法律监督职能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以两者的牵连关系为切入点展开论述,探讨解决的路径。
  关键词:受贿罪;渎职罪;牵连犯;数罪并罚
  
  一、受贿犯罪与渎职犯罪发生牵连关系的情形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妨害国家管理活动,致使公共财产或者国家与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1]
  而一旦行为人收受贿赂后以超越职权或故意不正确履行职权等手段为他人谋取利益,并因此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失的,则又符合滥用职权罪等犯罪构成要件,由此触犯了两个罪名。
  就以上情形,应单罪处罚还是数罪并罚,学界的解决观点有以下几种:
  1.受贿罪和渎职罪构成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受贿且渎职之间形成目的行为与手段行为的牵连关系,按照牵连犯从一重罪的处断原则,应当以重罪定性。
  2.受贿罪与渎职罪是法条竞合关系,从一重罪论处。受贿犯罪主体范围包含渎职犯罪,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包含渎职行为要件,受贿犯罪与渎职犯罪形成法条竞合关系,应当从一重罪论处。
  3.受贿罪与渎职罪是想象竞合关系,从一重罪论处。受贿犯罪构成要件相对复杂,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同时符合渎职犯罪客观要件,在观念上产生竞合,属于实质一罪,应当根据想象竞合原理从一重罪论处。[2]
  以上观点从传统的刑法理论出发,分析了受贿罪与渎职罪的关系。但笔者认为,行为人同时触犯受贿罪与渎职罪时,两者应是牵连犯关系。
  首先,法条竞合是法条之间的包容与被包容关系,其前提在于普通法条能够在外延上包含特别法条。而受贿犯罪与渎职犯罪之间难以确定何者为普通法条,何种为特殊法条。受贿后实施渎职犯罪则包含了两个以上的犯罪故意。从侵害的法益上看,前者侵害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后者造成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重大损失,侵害了多个刑法保护的法益,符合了两个以上犯罪构成要件,是实质的数罪。因此不宜以法条竞合的方式处断两种罪名。
  其次,想象竞合犯是一行为触犯数个罪名。从形式上分析,受贿且渎职行为触犯了受贿犯罪与渎职犯罪两个罪名,但整个渎职且受贿行为体系同时且完全符合受贿犯罪与渎职犯罪的构成要件,明显不具备想象竞合犯的特征。
  再次,传统刑法理论认为,牵连犯是指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3]当受贿犯罪的行为人以收受贿赂为目的,在“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方法或者行为结果又导致了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重大损失,即符合了传统刑法理论中牵连犯的构成条件。因此,受贿罪与渎职罪构成牵连关系。
  二、我国相关立法现状
  (一)现行的刑法关于受贿罪与渎职罪的特殊规定
  关于受贿罪与渎职罪的处断规定,最为明显的即为《刑法》第399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有前三款(指徇私枉法等,笔者注)行为的,同时又构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关于受贿罪与渎职犯罪处断的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2002年《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海关工作人员收受贿赂又放纵走私的,应以受贿罪和放纵走私罪数罪并罚”,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审判长会议纪要《关于受贿并徇私舞弊减刑、假释的行为是定一罪还是数罪的研究意见》指出,“被告人受贿后徇私舞弊为服刑犯减刑假释的行为,同时符合受贿罪和徇私舞弊减刑假释罪的犯罪构成,应当认定为受贿罪和徇私舞弊减刑假释罪,实行数罪并罚”。
  综上可见,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同时又构成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的罪名的,择一重罪处罚。而海关工作人员受贿而放纵走私,司法工作人员受贿后徇私舞弊为服刑犯减刑假释,则要数罪并罚。
  我国刑事立法以及司法解释就受贿且渎职的犯罪行为并未作出统一的处断规定,而是根据不同的行为适用不同的处断方式,这使得司法界与学界对此认识模糊,莫衷一是。
  三、受贿罪与渎职罪应数罪并罚
  笔者虽然认为,行为人收受贿赂后又有渎职犯罪行为时,受贿罪与渎职罪是牵连犯的关系,但是并不认同对此类犯罪采取传统刑法理论中“从一重处罚”的处断原则。当行为人既有受贿犯罪行为又有渎职犯罪行为的,应数罪并罚。
  (一)不应简单套用传统的对牵连犯“从一重处罚”理论解决该问题。
  1、传统的牵连犯的理论也未能穷尽刑法条文的规定,某些司法解释(如上述关于司法工作人员受贿后徇私舞弊为服刑犯减刑假释的司法解释)也未采取牵连犯“从一重处罚”的原则。
  2、采取“从一重处罚”会导致对犯罪行为评价不全面。一般情况下,如果手段行为明显属于较轻罪行,且手段行为相比较而言明显处于从属地位时,“从一重处断”不会罪刑失衡,对于全面评价原则的影响不大。但是,如果目的行为、手段行为的社会危害性都比较大,手段行为本身属于较重罪行,或者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相比并无明显的主从区别时,对二者就都有评价的必要性,“从一重处断”会违反罪刑均衡原则和全面评价原则,这时就应该数罪并罚。为了不因为数罪并罚造成新的罪刑失衡,可以在量刑时对于事实上存在的牵连关系酌予考虑。
  (二)实行数罪并罚才能完整评价犯罪行为
  1、实行数罪并罚符合刑法“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该条规定的即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犯多大的罪,就应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法院也应判处其相应轻重的刑罚。
  受贿罪与渎职罪都是侵害公权的刑事犯罪,二者都具有相当的危害性,行为人同时犯下二罪,就应视其行为和后果,数罪并罚。
  2、实行数罪不会导致对犯罪行为的重复评价。对于因受贿而渎职的行为,有学者认为,其中的渎职行为是受贿罪的客观要素,以受贿罪一罪处理就能达到全面评价,如果数罪并罚将导致重复评价。这一观点存在着不可回避的缺陷。例如,“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许诺”本身就是一种行为,符合刑法将“为他人谋取利益”规定为客观要件的表述,只要收受财物时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许诺”就构成受贿罪的既遂,而不要求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具体行为与结果。而之后实施的滥用职权行为是受贿罪既遂之后的独立行为,所以受贿和滥用职权并罚不会导致重复评价。
  (三)实行数罪并罚有利于对法益的最大保护
  1、受贿犯罪与渎职犯罪具有双重的危害性。渎职犯罪、受贿犯罪都是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上便利或者职权实施的犯罪,对这类犯罪进行严厉打击一直是立法者和司法机关都给予特别强调的。以经济损失型渎职犯罪为例,一旦构成犯罪,造成经济损失就达10万元以上,有的动辄使国家遭受上百万元的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很大。
  2、对渎职犯罪的惩治力度有待加强。近年来,渎职犯罪的轻型化问题一直是调研的重点,尽管查处渎职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被告人被判缓刑、免予刑事处罚的“轻刑化”现象。尽管导致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首先是刑事立法上没有注重打击渎职犯罪。同时我们看到的是,渎职犯罪造成了国家和人民的巨大损失。因此,为加强对渎职犯罪的打击力度,应对即构成受贿罪又有渎职犯罪行为的行为人实施数罪并罚。
  四、对刑法理论以及刑法的修善意见
  (一)从世界各国的立法及理论看,对牵连犯实行数罪并罚是大势所趋。虽然费尔巴哈于1815年在受命起草的《巴伐利亚刑法典》(草案)中表述了牵连犯的概念,并提出“从一重处断原则”,但此后的100多年间,牵连犯的概念以及“从一重处断”原则并未得到各国刑法学及刑事法律的普遍认可。作为日本牵连犯来源地的德国及法国刑法,早已将牵连犯废止,日本也已在1974年的《修正刑法草案》第67条中删除了牵连犯的规定,我国台湾地区刑法也在2005年重新修正时删除了牵连犯的规定。\+[4]
  因此,“数罪并罚论”应当作为具有独立关系的牵连犯的处罚原则。除了刑法有特别规定之外,对于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行为,前后行为之间具有独立性,且以哪一个行为定罪都不能对行为人实行的行为的不法内涵作出全面的评价的,应当同时适用两个法条的规定进行数罪并罚,才能做到罚当其罪。
  (二)在刑法中直接规定受贿罪与渎职罪的处断原则。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中直接规定处断原则是最有效力的途径。
  应在保留现有的司法解释的同时,在刑法第九章末尾增加“行为人收受贿赂,又构成本章规定之罪的,根据所触犯的罪名实行数罪并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以清除长期以来司法实践的模糊区域。
  注释:
  [1]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711页,第722页
  [2]薛进展、谢杰:《受贿且渎职行为的罪数认定》,《检察日报》2009年8月1日
  [3]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212页
  [4]参见于志刚,《受贿后滥用职权的罪数》,载于《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2]冯亚东,《受贿罪与渎职罪的竞合问题》,法学研究,2000年1月
  [3]赵秉志:《中国刑法实用》[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4]马克昌,《想象的数罪与法规竞合》,法学,1982年1月.
  [5]敬大力.渎职罪[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
  [6]陈兴良等,《法条竞合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作者通讯地址:广西贵港市港北区人民检察院,广西贵港537100)
其他文献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在总结政法维稳工作经验教训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当前检察工作的根本。作为检察机关,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胡总书记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战略,在学习实践活动坚持将深化学习贯穿始终,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促进检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突出特色,注重成效,更新服务理念,依法履行职能,充分发挥法律
期刊
一、信访概述  信访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机制,从信访的数据可在一定程度上清楚地看到转型期中国的纠纷解决、法治建设及社会和谐程度的状况。目前,信访总量不断攀升,集体上访、重复上访、越级上访和赴京上访增幅大,且人数多、规模大、持续时间长、行为激烈,信访案件最终得以解决的比例较低。信访问题如此突出,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解决纠纷机制中存在着严重问题,更显健全和完善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性。  非
期刊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呈现出低龄化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摆在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此,笔者结合具体检察工作实际,对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如何预防,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共商榷。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原因  据统计,靖远县检察院2008年至2010年6月批捕的各类刑事案件中未成年人45人,占批捕人数的13.8%,其中,故意伤害8人,
期刊
洗钱罪是修改的《刑法》新增加的一个罪名,为派生性犯罪。它既为一些特殊、严重的犯罪所获得的资金合法化进行犯罪活动,也为一般性犯罪提供经费援助。无论是从国内还是从国际层面看,洗钱犯罪都被认为是有组织犯罪的“下游犯罪”,是有组织犯罪必不可少的伴生物。因此研究洗钱犯罪案件的侦查,对于遏制有组织犯罪尤其是跨国有组织犯罪,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一、洗钱犯罪的概念及特征  洗钱罪是指明知或者应当知道某项财
期刊
甘肃省会宁县是“三军”会师圣地,也是“国扶”贫困县。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投入大量惠农资金,全力扶持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但在部分涉农项目落实过程中,少数农村基层工作人员利用管理、支配农村扶贫和项目资金的职务之便损公肥私、贪污、挪用专项资金,不仅使项目资金不能发挥应有作用,而且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引发了群众不满和上访现象发生。会宁县人民检察院针对这一形势,组织开展了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案
期刊
为贯彻落实中央五部门《关于加强和规范监外执行工作的意见》和《甘肃省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实施办法》,靖远县检察院创新新思路,采取措施,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工作监督有效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督促成立组织机构  靖远县检察院把社区矫正工作作为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维护司法公正和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成立了由分管检察长任组长的社区矫正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协调配合全县十八个乡镇矫正工作人员统一开展
期刊
前言:近年来,本院办理的刑事案件中,涉及诈骗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占所有诈骗类犯罪案件的比例呈逐年上升之势。据初步统计,该类案件几乎占所有诈骗类犯罪案件的四成之多。因此,如何将诈骗罪的普遍法学理论客观准确地运用到该类个案的司法实践是办案人员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办案实践谈以下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诈骗机动车相关犯罪的主观故意界定  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界定其犯罪的主观故意。实践中如
期刊
摘要:过错推定原则由来已久,但同时又历久弥新,尤其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将该原则融入到现代侵权法的基本归责原则之中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一种纵向与横向的比较考察中得到对该原则的新的启发,同时试图赋予该种启发以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过错推定;比较法;侵权    一、过错推定原则的概念与历史  过错推定,是指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场合,从损害事实的本身推定加害人有过错,并据
期刊
2007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先后出台了“一个意见”和“两个规定”,对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中具体法律适用问题作了原则性规定,但该项政策在适用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如:宽严标准的把握问题、检察机关内部各部门对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理解和适用不够协调的问题、办案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执法素质还不完全适应的问题以及适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监督机制需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的问题等。笔者现就宽严相
期刊
近年来,利用信用卡诈骗的行为不断泛滥、涉案金额也随之快速上升,各种作案方式层出不穷,作案手段不断翻新,利用信用卡诈骗的犯罪呈现出新的特点,在理论界和司法界均存在较多的难点和争议。本文结合司法实践,对信用卡诈骗罪涉及到的相关问题略作研究和探讨。限于篇幅,笔者着重对“盗窃和拾得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以作共同探讨。  一、信用卡诈骗罪的司法认定和法律适用  现行刑法中,只规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