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北海咸水歌主要指疍民在田间、船上、基围、沙堤、树下等地的对歌,是疍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民歌,成为当地劳动人民集体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愿望的一种艺术形式。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北海咸水歌艺术文化,本文阐述了北海咸水歌的产生背景及风格特征,分析了北海咸水歌的保护与传承现状,指出了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保护与传承的策略与措施。
【关键词】北海,咸水歌,传承 研究1咸水歌的起源
1.1咸水歌的含义。咸水歌是珠江三角洲一带的疍民用广东方言所唱的一种渔歌,主要流行于广州、珠海、中山、斗门、番禺、顺德、东莞、台山、广西北海等地,由于这些地区的渔民长期与大海咸水打交道,“咸水歌”由此而得名,[1]又称“咸水叹”、“木鱼歌”、“龙舟歌”、“后船歌”、“疍(蛋)歌”、“蛮歌”等。北海咸水歌主要指疍民在田间、船上、基围、沙堤、树下等地的对歌,是疍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民歌,成为当地劳动人民集体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愿望的一种艺术形式。
1.2北海咸水歌的产生背景。北海疍家人喜欢唱咸水歌,跟北海所在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是分布不开的。由于北海市位于南海北部湾东北岸,靠近南流江出海口,历史上多次划归广东省管辖,因此广东疍民是北海渔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发现北海是避风寄碇的理想场所,于是逐渐开始有人在此搭棚定居下来,即现在北海人俗称的“疍家棚”。北海粤籍疍民为了谋生终年在海上漂泊,面对海洋风暴,他们的生活和劳动十分艰苦,平时的业余活动也少之极少,在这种艰苦的生活情况下,唯一能使他们坚强起来的就只有唱“咸水歌”了,他们喜欢在劳动的过程中随口唱咸水歌,一来可以解除艰苦劳动所带来的疲劳,二来在险恶的海洋上劳作可以壮胆,三来可以倾诉宣泄悲苦的命运如政治上的不平等待遇等。这些主要是外部环境对疍家人唱歌产生的影响,而更重要的是处在社会底层的疍家人,特别是疍家妇女,往往借助咸水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只有通过歌唱他们才能短暂地忘记困苦与艰辛。
2咸水歌的种类
2.1按歌曲的内容来分类。按照歌曲的内容来分,可分为生产歌和生活歌两类。生产歌一般指渔民在劳动时所唱的歌,歌曲内容一般表达劳动时的情景或者向他人传授劳动知识,大致包括打渔歌、摇橹歌、出海歌等;如歌曲《摇橹歌》:“撸尾(呀)摇摆(哪),棹尾溅波(哪),姑娌妹,我起网停橹(呀)我等哥摇前(哪)。新排无鱼(哪),旧排有(哇),姑娌妹,我起网停橹(哇)(嘟系)摇到排头(哇)。”生活歌一般表现渔民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大致包括情歌、嫁娶歌、丧葬歌、儿歌等等。如歌曲《天上有星千万颗》:“天上有星千万(哩)颗(咧),海上有鱼(嘟)千万(啰)条(咧),哥你有情啊妹有意(呀),犹如牛郎织女隔江(咧)河(哪系)。”
2.2按歌曲的情绪来分。按歌曲的情绪分,可分为欢歌和苦歌两种。欢歌一般比较温馨祥和、欢快热烈、兴奋;如歌曲《毛泽东思想传播四方》:“东方升起(就)红太(呀)阳(啊),毛主席思想放光(啰)芒,毛泽东思想向着来哺育,妇女(哩)提高政治地位(都)把家当。”苦歌则一般描写人们生活的艰难以及离别的惆怅,内容比较多愁伤感,催人泪下。如歌曲《哭丧歌》:“我父(啊)年衰啊,我爹未(啊)老(啊),我爹枉杀啊,泪亏(啊)屈啊,抛女(啊)丢我哪,你丢啊我啊,(等)娘抛奶啊,在世(呃)间哪。”
2.3按歌曲的曲调来分。按歌曲的曲调来分,可分为叹和唱两大类。叹一般是指吟唱,演唱时感情比较委婉,追求自然流畅,朗朗上口,旋律平缓柔和。如歌曲《叹家姐》:“我好妹(呀)细嘅(哪系),妹(呀)你叫高开言(哪)心(又)里颤(呀),细嘅,妹(呀),咱高寄钱(哪)上省买定心(哪)丸(哪系)。”唱类的歌曲曲调丰富多样,节奏舒缓,情绪较热情奔放,音域较宽广,旋律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歌唱性。如歌曲《外沙原是个好地方》:“外沙原是个好地方(哩),保持大海要宝(啰)藏,暗无天日旧社会(啰),外沙渔民(啰)偏最穷。”
3北海咸水歌的艺术风格
北海咸水歌跟其他民歌一样,歌曲内容跟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又因为受到社会发展及现代歌曲的影响,逐渐发生变异,产生了新的风格和曲调,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
3.1唱词特征。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北海咸水歌语言质朴、简洁明了,大多遵照日常语言的自然表达习惯,与普通口语非常接近;歌曲追求自然流畅、朗朗上口,没有过多华丽的词语进行修饰,表现出了鲜明的地方语言特色。在北海咸水歌中经常会出现衬字和衬词,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
3.1.1常见的粤语中的语气衬词。如:啊、呀、哩、啰、哪系、嘟系、啲哇、啲嘢等等,这类衬词运用的多但不显得啰嗦,演唱起来不会觉得拖泥带水,反道紧贴旋律韵味,显得十分有趣。
3.1.2重复衬词。一般根据歌曲的表现需要将歌词中的某些字、词加以重复,词语本身没有意义,只是用来满足音乐的特殊需要。
3.1.3人称衬词。常用于句首或句间的连接处,是口头表达的习惯所致,给人感觉就像是一家人在一起相互谈心倾诉,让人听了有一种亲切感,富有人情味。如:家姐、细嘅、我、我哋、阿公、阿妈等等,这种形式在中国其他民歌里是不常见。
3.1.4惯用衬词。如极具海韵的“姑娌妹”,它是一个固定的词汇,在长期的传承演变中已经失去了自身原有的意义,只是充当实词的装饰。衬词的巧妙运用是咸水歌唱词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同时,咸水歌的歌词形象简洁朴实,通俗易懂,感染力较强,歌曲采用北海地方方言来演唱,与疍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贴切,有着非常浓郁的地方特色。
比如民歌《叹家姐》:
我好妹(呀)细嘅(哪系),妹(呀)你叫高开言(哪)心(又)里颤(呀),细嘅,妹(呀),咱高寄钱(哪)上省买定心(哪)丸(哪系)。家姐(哪系),我叫高开言(哪)唔系啰嘢(呀),家姐,我问咱高口头(哇)时话教育低(呀)年(哪系)。
3.2节奏节拍。北海咸水歌的节奏基本上是以趋于比较松散、缓慢、自由的节奏为主,速度不快,一般比较缓慢,节奏的时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演唱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时值改变的现象。比如歌曲《天上有星千万颗》第一句“天上有星千万(咧)颗(咧)”中的“天”和“千”的谱均为“3 2 11 2 3 2”,唱的时候却会唱成“3 2 11 2 3 2 ”,因此,在实际演唱的过程中与歌曲的记谱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取决于演唱者的习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北海咸水歌常见的节拍一般有四二拍、四四拍和散拍子,其中大部分歌曲都是散拍子为主。由于散拍子具有拍子的强弱规律不明显、没有固定的规律的特点,因此在演唱过程中主要根据演唱者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体会,进行自由的变化处理,这一特征在北海咸水歌中运用相当广泛,如歌曲《摇橹歌》:
这首歌曲节奏自由舒缓,旋律悠美,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年轻的疍家渔民在劳动时的情景以及劳动过程中的愉快。歌曲没有固定的节奏节拍,整个旋律比较柔和、缓慢,在演唱时受劳动的情景以及环境影响,通常由演唱者自主把握节奏的快慢。
3.3旋律特征。北海咸水歌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也和民歌的其他歌种一样,形成自己风格独特和个性鲜明的音调,它构建了北海咸水歌别具一格、区别于其他渔歌类民歌的旋律特色。北海咸水歌的旋律手法形式是以级进进行为主的,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音程为大二度,其次为同度和小三度,小二度是极少使用的。在跳进进行时,纯四度和纯五度是较为常见的旋律手法形式,其次为大三度和大六度。小六度和小七度仅偶尔使用,但大七度和增减音程是基本不用的。旋律的具体进行方式除了同度平行进行之外,在旋法级进时使用上行音程较多,而在旋律手法跳进时则以下行音程较为常见。旋律的起伏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当地语言因素的制约,在风格特点上带着浓厚的地方色彩。以上种种旋法特征,造就了北海咸水歌柔和、平缓、温婉的旋律风格。
在北海咸水歌中,倚音是运用最常见也最频繁的旋律装饰手法之一,其中前倚音运用的频率又比后倚音运用的频率多一些,同时,在北海咸水歌中还有另一种常见的旋律装饰手法——滑音,滑音多出现在句子的曲终处,基本与旋律的走势相符合,起到加强感情表达的作用。如《叹家姐》:
歌曲第2、9、10、12、13、19、20、22小节中均应用了前倚音的装饰手法,可见前倚音的运用在歌曲中是非常频繁的;而相对于出现频率较少的后倚音,在咸水歌中也常常运用其中,如歌曲中第11小节出现的后倚音;第6、7、12、13、16、17、22中则运用了滑音的装饰手法。这些歌曲中出现的旋律装饰手法是疍民独有的歌唱习惯和歌唱的审美观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也是由于咸水歌长期以来受到北海当地白话方言的影响而出现的结果。
4北海咸水歌的保护与传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北海咸水歌作为广西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闪耀着其独特的光芒。任何一种音乐在历经千年的发展和变化,在传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引发变异甚至变质的危险。尤其是在当今的现代文明进程中,既给广大民族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观念,也对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北海咸水歌与全国其他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同样面临着种种挑战,主要表现在:
4.1缺乏有效的专职音乐管理机构。
广西是一个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拥有许多异彩纷呈的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广西已设立了从首府至地方的各级文物管理部门来管理有形文化遗产,但在民俗音乐保护方面,还没有专门的民俗音乐的管理机构。因此,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广西应该设立一个专职民俗音乐机构来进行规划、管理和保护,使民族地区的民俗音乐得到更好地保护。许多原生态的以及拥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虽然有一些有文字的记录,但是大部分的音乐还是靠口头相传的,这种口头就整个广西的民歌和民间音乐来说,因为其蕴藏于民众之中,有其深厚的底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民歌、民间音乐的宝库和源泉,如何发现、整理,特别是那些没有本民族文字记录的民族音乐,他们靠的是记忆,而且是只有极少数老艺人心口相授流传下来的传说、故事、民歌和民间音乐,更是需要及时抢救和收集,否则就有失传的危险。
4.2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互相冲击。
改革开放以后,北海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城市必然会引来外来文化的侵入,自然会冲击传统的文化。随着交通、通讯、广播、电视、网络、音响等现代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感受到了现代的音乐文化,这些外来的、色彩斑斓的现代音乐给人们视觉和听觉带来很大的冲击,使得质朴的本土音乐处于弱势,受到冷落,年轻的一代人也对古老的本土音乐缺乏了认识,使得这些文化底蕴丰厚和拥有鲜明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严重流失。由于现代文化生活方式的影响,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竞争力呈现出不断弱化的趋势。
5北海咸水歌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建议
5.1建立完善的保护制度和民俗音乐陈列馆
5.1.1建立一套具有保护、传承、研究、发展的长效制度,使全社会都树立起保护意识。在具体实施方面,先组织专门的机构和专家开展普查工作,并编制出各县市的民俗音乐的总目,然后再进行针对性地制定保护措施。在国家的社会文化中,要给予民俗音乐应有的重视,鼓励青年一代投身于民俗音乐中,同时要避免打着保护少数民族音乐的旗号向政府要钱的事情,又要避免把它作为招商引资的文化头衔而不做具体保护工作。
5.1.2建立民俗音乐陈列馆。把民间收集的各种音乐乐器、与音乐生活相关的服饰和道具、以及由专业音乐学者收集、整理、记录的民间现存音乐的乐谱、音像资料及音乐学著述、音乐历史文献等资料收集到民俗音乐陈列馆。这不仅具有研究价值,还具有历史文物的收藏价值。
5.2提升当地老百姓的保护与传承意识
在这信息时代里,足不出户就能掌握足够多的信息。因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也可以借用这些方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市场宣传:
5.2.1把一些音乐里用的服装、道具等实物送进陈列馆,以“静态”方式向观众展示;
5.2.2可以借助电视、电影、DVD、网络等多媒体方式来宣传具有北海特色的咸水歌;
5.2.3可请和鼓励音乐爱好者、音乐专业人士在原有的题材上加以一些有关新时代的题材,对北海咸水歌音乐的再度创造,创作一些适合当今人口味的作品;
5.3将民俗活动仪式音乐纳入教育体系
传承是民俗音乐得以长期延续的根本保证,传承是民俗音乐保护的一种积极应对的方式,所以培养传承人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把那些原生态音乐作品带入课堂,让孩子们从小就对原生态民歌有初步的印象,甚至培养兴趣。培养传承人有如下几点建议:
5.3.1从小学抓起,把更多的本地特色音乐纳入学校音乐课;
5.3.2各级文艺工作者对本地特色音乐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本地特色音乐的传承工作。
5.3.3重视少年儿童本地特色音乐人才的培养,把文化宫、文化艺术学校及文化活动中心作为少年儿童的培养基地,开展多种文化活动。
5.3.4把老艺人请回舞台和文艺场所,让他们肩负培养后学的使命。从而可以更好地普及和传播传统音乐文化。
结语
广西北海咸水歌最鲜明的特征是具有真实性和本土性,每个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只有把本地的音乐规范化才能更好的传承下去,所以我们应该携手把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东西保护和继承下去,这样我 们本地的特色音乐才能得以保存,才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听到这么丰富多彩的本地特色音乐。 【参考文献】
[1]黄妙秋. 广西北海疍民咸水歌研究[J]. 中国音乐学,2008,(4).
[2]谢长贵. 从咸水歌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N]. 中山日报,2007-03-20(A02).
[3]卫敬星. 广西北海咸水歌的风格特征与疍家文化变迁[J]. 法制与社会,2011,(22).
【关键词】北海,咸水歌,传承 研究1咸水歌的起源
1.1咸水歌的含义。咸水歌是珠江三角洲一带的疍民用广东方言所唱的一种渔歌,主要流行于广州、珠海、中山、斗门、番禺、顺德、东莞、台山、广西北海等地,由于这些地区的渔民长期与大海咸水打交道,“咸水歌”由此而得名,[1]又称“咸水叹”、“木鱼歌”、“龙舟歌”、“后船歌”、“疍(蛋)歌”、“蛮歌”等。北海咸水歌主要指疍民在田间、船上、基围、沙堤、树下等地的对歌,是疍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民歌,成为当地劳动人民集体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愿望的一种艺术形式。
1.2北海咸水歌的产生背景。北海疍家人喜欢唱咸水歌,跟北海所在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是分布不开的。由于北海市位于南海北部湾东北岸,靠近南流江出海口,历史上多次划归广东省管辖,因此广东疍民是北海渔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发现北海是避风寄碇的理想场所,于是逐渐开始有人在此搭棚定居下来,即现在北海人俗称的“疍家棚”。北海粤籍疍民为了谋生终年在海上漂泊,面对海洋风暴,他们的生活和劳动十分艰苦,平时的业余活动也少之极少,在这种艰苦的生活情况下,唯一能使他们坚强起来的就只有唱“咸水歌”了,他们喜欢在劳动的过程中随口唱咸水歌,一来可以解除艰苦劳动所带来的疲劳,二来在险恶的海洋上劳作可以壮胆,三来可以倾诉宣泄悲苦的命运如政治上的不平等待遇等。这些主要是外部环境对疍家人唱歌产生的影响,而更重要的是处在社会底层的疍家人,特别是疍家妇女,往往借助咸水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只有通过歌唱他们才能短暂地忘记困苦与艰辛。
2咸水歌的种类
2.1按歌曲的内容来分类。按照歌曲的内容来分,可分为生产歌和生活歌两类。生产歌一般指渔民在劳动时所唱的歌,歌曲内容一般表达劳动时的情景或者向他人传授劳动知识,大致包括打渔歌、摇橹歌、出海歌等;如歌曲《摇橹歌》:“撸尾(呀)摇摆(哪),棹尾溅波(哪),姑娌妹,我起网停橹(呀)我等哥摇前(哪)。新排无鱼(哪),旧排有(哇),姑娌妹,我起网停橹(哇)(嘟系)摇到排头(哇)。”生活歌一般表现渔民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大致包括情歌、嫁娶歌、丧葬歌、儿歌等等。如歌曲《天上有星千万颗》:“天上有星千万(哩)颗(咧),海上有鱼(嘟)千万(啰)条(咧),哥你有情啊妹有意(呀),犹如牛郎织女隔江(咧)河(哪系)。”
2.2按歌曲的情绪来分。按歌曲的情绪分,可分为欢歌和苦歌两种。欢歌一般比较温馨祥和、欢快热烈、兴奋;如歌曲《毛泽东思想传播四方》:“东方升起(就)红太(呀)阳(啊),毛主席思想放光(啰)芒,毛泽东思想向着来哺育,妇女(哩)提高政治地位(都)把家当。”苦歌则一般描写人们生活的艰难以及离别的惆怅,内容比较多愁伤感,催人泪下。如歌曲《哭丧歌》:“我父(啊)年衰啊,我爹未(啊)老(啊),我爹枉杀啊,泪亏(啊)屈啊,抛女(啊)丢我哪,你丢啊我啊,(等)娘抛奶啊,在世(呃)间哪。”
2.3按歌曲的曲调来分。按歌曲的曲调来分,可分为叹和唱两大类。叹一般是指吟唱,演唱时感情比较委婉,追求自然流畅,朗朗上口,旋律平缓柔和。如歌曲《叹家姐》:“我好妹(呀)细嘅(哪系),妹(呀)你叫高开言(哪)心(又)里颤(呀),细嘅,妹(呀),咱高寄钱(哪)上省买定心(哪)丸(哪系)。”唱类的歌曲曲调丰富多样,节奏舒缓,情绪较热情奔放,音域较宽广,旋律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歌唱性。如歌曲《外沙原是个好地方》:“外沙原是个好地方(哩),保持大海要宝(啰)藏,暗无天日旧社会(啰),外沙渔民(啰)偏最穷。”
3北海咸水歌的艺术风格
北海咸水歌跟其他民歌一样,歌曲内容跟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又因为受到社会发展及现代歌曲的影响,逐渐发生变异,产生了新的风格和曲调,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
3.1唱词特征。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北海咸水歌语言质朴、简洁明了,大多遵照日常语言的自然表达习惯,与普通口语非常接近;歌曲追求自然流畅、朗朗上口,没有过多华丽的词语进行修饰,表现出了鲜明的地方语言特色。在北海咸水歌中经常会出现衬字和衬词,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
3.1.1常见的粤语中的语气衬词。如:啊、呀、哩、啰、哪系、嘟系、啲哇、啲嘢等等,这类衬词运用的多但不显得啰嗦,演唱起来不会觉得拖泥带水,反道紧贴旋律韵味,显得十分有趣。
3.1.2重复衬词。一般根据歌曲的表现需要将歌词中的某些字、词加以重复,词语本身没有意义,只是用来满足音乐的特殊需要。
3.1.3人称衬词。常用于句首或句间的连接处,是口头表达的习惯所致,给人感觉就像是一家人在一起相互谈心倾诉,让人听了有一种亲切感,富有人情味。如:家姐、细嘅、我、我哋、阿公、阿妈等等,这种形式在中国其他民歌里是不常见。
3.1.4惯用衬词。如极具海韵的“姑娌妹”,它是一个固定的词汇,在长期的传承演变中已经失去了自身原有的意义,只是充当实词的装饰。衬词的巧妙运用是咸水歌唱词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同时,咸水歌的歌词形象简洁朴实,通俗易懂,感染力较强,歌曲采用北海地方方言来演唱,与疍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贴切,有着非常浓郁的地方特色。
比如民歌《叹家姐》:
我好妹(呀)细嘅(哪系),妹(呀)你叫高开言(哪)心(又)里颤(呀),细嘅,妹(呀),咱高寄钱(哪)上省买定心(哪)丸(哪系)。家姐(哪系),我叫高开言(哪)唔系啰嘢(呀),家姐,我问咱高口头(哇)时话教育低(呀)年(哪系)。
3.2节奏节拍。北海咸水歌的节奏基本上是以趋于比较松散、缓慢、自由的节奏为主,速度不快,一般比较缓慢,节奏的时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演唱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时值改变的现象。比如歌曲《天上有星千万颗》第一句“天上有星千万(咧)颗(咧)”中的“天”和“千”的谱均为“3 2 11 2 3 2”,唱的时候却会唱成“3 2 11 2 3 2 ”,因此,在实际演唱的过程中与歌曲的记谱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取决于演唱者的习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北海咸水歌常见的节拍一般有四二拍、四四拍和散拍子,其中大部分歌曲都是散拍子为主。由于散拍子具有拍子的强弱规律不明显、没有固定的规律的特点,因此在演唱过程中主要根据演唱者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体会,进行自由的变化处理,这一特征在北海咸水歌中运用相当广泛,如歌曲《摇橹歌》:
这首歌曲节奏自由舒缓,旋律悠美,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年轻的疍家渔民在劳动时的情景以及劳动过程中的愉快。歌曲没有固定的节奏节拍,整个旋律比较柔和、缓慢,在演唱时受劳动的情景以及环境影响,通常由演唱者自主把握节奏的快慢。
3.3旋律特征。北海咸水歌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也和民歌的其他歌种一样,形成自己风格独特和个性鲜明的音调,它构建了北海咸水歌别具一格、区别于其他渔歌类民歌的旋律特色。北海咸水歌的旋律手法形式是以级进进行为主的,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音程为大二度,其次为同度和小三度,小二度是极少使用的。在跳进进行时,纯四度和纯五度是较为常见的旋律手法形式,其次为大三度和大六度。小六度和小七度仅偶尔使用,但大七度和增减音程是基本不用的。旋律的具体进行方式除了同度平行进行之外,在旋法级进时使用上行音程较多,而在旋律手法跳进时则以下行音程较为常见。旋律的起伏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当地语言因素的制约,在风格特点上带着浓厚的地方色彩。以上种种旋法特征,造就了北海咸水歌柔和、平缓、温婉的旋律风格。
在北海咸水歌中,倚音是运用最常见也最频繁的旋律装饰手法之一,其中前倚音运用的频率又比后倚音运用的频率多一些,同时,在北海咸水歌中还有另一种常见的旋律装饰手法——滑音,滑音多出现在句子的曲终处,基本与旋律的走势相符合,起到加强感情表达的作用。如《叹家姐》:
歌曲第2、9、10、12、13、19、20、22小节中均应用了前倚音的装饰手法,可见前倚音的运用在歌曲中是非常频繁的;而相对于出现频率较少的后倚音,在咸水歌中也常常运用其中,如歌曲中第11小节出现的后倚音;第6、7、12、13、16、17、22中则运用了滑音的装饰手法。这些歌曲中出现的旋律装饰手法是疍民独有的歌唱习惯和歌唱的审美观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也是由于咸水歌长期以来受到北海当地白话方言的影响而出现的结果。
4北海咸水歌的保护与传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北海咸水歌作为广西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闪耀着其独特的光芒。任何一种音乐在历经千年的发展和变化,在传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引发变异甚至变质的危险。尤其是在当今的现代文明进程中,既给广大民族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观念,也对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北海咸水歌与全国其他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同样面临着种种挑战,主要表现在:
4.1缺乏有效的专职音乐管理机构。
广西是一个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拥有许多异彩纷呈的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广西已设立了从首府至地方的各级文物管理部门来管理有形文化遗产,但在民俗音乐保护方面,还没有专门的民俗音乐的管理机构。因此,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广西应该设立一个专职民俗音乐机构来进行规划、管理和保护,使民族地区的民俗音乐得到更好地保护。许多原生态的以及拥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虽然有一些有文字的记录,但是大部分的音乐还是靠口头相传的,这种口头就整个广西的民歌和民间音乐来说,因为其蕴藏于民众之中,有其深厚的底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民歌、民间音乐的宝库和源泉,如何发现、整理,特别是那些没有本民族文字记录的民族音乐,他们靠的是记忆,而且是只有极少数老艺人心口相授流传下来的传说、故事、民歌和民间音乐,更是需要及时抢救和收集,否则就有失传的危险。
4.2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互相冲击。
改革开放以后,北海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城市必然会引来外来文化的侵入,自然会冲击传统的文化。随着交通、通讯、广播、电视、网络、音响等现代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感受到了现代的音乐文化,这些外来的、色彩斑斓的现代音乐给人们视觉和听觉带来很大的冲击,使得质朴的本土音乐处于弱势,受到冷落,年轻的一代人也对古老的本土音乐缺乏了认识,使得这些文化底蕴丰厚和拥有鲜明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严重流失。由于现代文化生活方式的影响,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竞争力呈现出不断弱化的趋势。
5北海咸水歌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建议
5.1建立完善的保护制度和民俗音乐陈列馆
5.1.1建立一套具有保护、传承、研究、发展的长效制度,使全社会都树立起保护意识。在具体实施方面,先组织专门的机构和专家开展普查工作,并编制出各县市的民俗音乐的总目,然后再进行针对性地制定保护措施。在国家的社会文化中,要给予民俗音乐应有的重视,鼓励青年一代投身于民俗音乐中,同时要避免打着保护少数民族音乐的旗号向政府要钱的事情,又要避免把它作为招商引资的文化头衔而不做具体保护工作。
5.1.2建立民俗音乐陈列馆。把民间收集的各种音乐乐器、与音乐生活相关的服饰和道具、以及由专业音乐学者收集、整理、记录的民间现存音乐的乐谱、音像资料及音乐学著述、音乐历史文献等资料收集到民俗音乐陈列馆。这不仅具有研究价值,还具有历史文物的收藏价值。
5.2提升当地老百姓的保护与传承意识
在这信息时代里,足不出户就能掌握足够多的信息。因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也可以借用这些方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市场宣传:
5.2.1把一些音乐里用的服装、道具等实物送进陈列馆,以“静态”方式向观众展示;
5.2.2可以借助电视、电影、DVD、网络等多媒体方式来宣传具有北海特色的咸水歌;
5.2.3可请和鼓励音乐爱好者、音乐专业人士在原有的题材上加以一些有关新时代的题材,对北海咸水歌音乐的再度创造,创作一些适合当今人口味的作品;
5.3将民俗活动仪式音乐纳入教育体系
传承是民俗音乐得以长期延续的根本保证,传承是民俗音乐保护的一种积极应对的方式,所以培养传承人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把那些原生态音乐作品带入课堂,让孩子们从小就对原生态民歌有初步的印象,甚至培养兴趣。培养传承人有如下几点建议:
5.3.1从小学抓起,把更多的本地特色音乐纳入学校音乐课;
5.3.2各级文艺工作者对本地特色音乐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本地特色音乐的传承工作。
5.3.3重视少年儿童本地特色音乐人才的培养,把文化宫、文化艺术学校及文化活动中心作为少年儿童的培养基地,开展多种文化活动。
5.3.4把老艺人请回舞台和文艺场所,让他们肩负培养后学的使命。从而可以更好地普及和传播传统音乐文化。
结语
广西北海咸水歌最鲜明的特征是具有真实性和本土性,每个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只有把本地的音乐规范化才能更好的传承下去,所以我们应该携手把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东西保护和继承下去,这样我 们本地的特色音乐才能得以保存,才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听到这么丰富多彩的本地特色音乐。 【参考文献】
[1]黄妙秋. 广西北海疍民咸水歌研究[J]. 中国音乐学,2008,(4).
[2]谢长贵. 从咸水歌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N]. 中山日报,2007-03-20(A02).
[3]卫敬星. 广西北海咸水歌的风格特征与疍家文化变迁[J]. 法制与社会,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