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阶平:国医传奇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p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9日,医学泰斗吴阶平的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早上8时,距离告别仪式开始还有两个小时,已有上千名从各地赶来的人们聚集在告别室门口,为这位医学泰斗送行。
  一代名医吴阶平是在7天前离开人世的,享年94岁。这位“国之大医”的一生,就像一部传奇。无论是作为“医学界第一人”,还是作为国家领导人中的一员,吴阶平一生有着太多的头衔和光环:他创立了国内第一个泌尿外科、做了第一例肾移植手术、第一个确立“肾上腺髓质增生”疾病……除此之外,他还主持参与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多位国家领导人的医疗会诊,甚至被派往菲律宾、印尼等国家为其国家元首治疗。不论是在手术台上,还是在政治舞台上,吴阶平都是出色的。
  现场一位75岁的张女士满头白发,她家和吴家是几代世交。她这样评价吴阶平的一生:“他是一个真实的人。”现在这个时代,“真实”,或许是对一个人品质和精神的最高评价。
  “我不愿意做美籍华人”
  如果从16岁入燕京大学医预科算起,吴阶平可谓把一辈子的生命都交给了医学事业。他很坦率地说过:“我从来没有想过不做医生而去从事其他职业,我很早就决定做医生。”
  吴阶平的父亲吴敬仪是位思想开明、处世务实的实业家。在当时军阀割据、政治腐败的情况下,吴敬仪认为,在当时的社会,要是参与政治,最终会身败名裂;要是从商就会家破人亡。那个时代只有学医,因为医生总归是被人需要的,学这种本事最有把握。于是父亲为他取名泰然,号阶平,希望儿子能走一条逢山有路的平坦人生。
  吴门3代及近亲中有30余人从医。其中,同辈的姐夫陈舜名、大哥吴瑞萍、妹夫蔡如升、胞弟吴蔚然及吴阶平本人,分别在外科、内科、儿科、泌尿外科等领域独领风骚,胞弟吴安然则是国内知名的免疫学家。有人就戏言过,他们真该共同开一家医院。
  阜外医院顾问、胸内科专家蔡如升教授曾和吴阶平在协和医学院同班,他说:“吴阶平不读死书,学习能抓住要点,灵活、有效,看起来他不用功,可是考试成绩总是好的。”举行毕业典礼的时候,按规定,要由全班成绩最好的学生举着标牌带领全班同学鱼贯入场,吴阶平就得到了“举牌”待遇。然而在这个时代,中国遭遇了日本入侵。1935年的12月9日,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吴阶平后来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他也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并且“的确是受了一次比较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抗日战争开始后,吴阶平到了中和医院(后改名为“人民医院”)。当时北平的环境很危险,很多地下工作者不敢去医院看病。一位地下工作者找到了吴阶平,请他出诊。“我说可以呀,他就给我写些地名,我就骑着自行车各处看病。”在看病的过程中,吴阶平对共产党有了初步认识,也接受了一些革命道理。
  1947年,吴阶平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时遇到了曾获诺贝尔奖的赫金斯教授。“我去的时候已经具有主治医师以上的水平了。所以他们老说‘你有几只手啊’,意思说你的手利落得让人难以置信。我很适合做外科医生,因为手很小,往往开个小口就能进去。”吴阶平后来曾多次提到那段经历。
  正是这双手带来的精湛技术,让赫金斯教授真诚地挽留这位打算回国的学生,许给他很多特殊待遇。当时芝加哥大学正在建科研楼,赫金斯教授把一张蓝图摆在吴阶平面前,诚挚地指点着说:“这里是你的实验室,你还可以把家人接来……”而在大洋彼岸,那个伤痕累累的国家甚至连基本待遇都不能保障,当时的北大医院,有的仅仅是狭窄的走廊和早已过期的仪器设备。
  像很多老一辈科学家一样,吴阶平不为海外的高薪待遇所动,连行李都没带,急匆匆赶在新中国诞生前夕回到了祖国。虽然彼时的他还不是共产党员,但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懂得了“公”字背后的分量,他对此曾说过:“我不愿意留,我不愿意做美籍华人,我愿意回来。我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要热爱祖国,为祖国服务。”
  回国后,吴阶平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独立完整的泌尿外科,培养了好几代泌尿外科医生。他是不断开拓的探索者,也是广栽桃李、识拔英才的医学伯乐。他的学生郭应禄曾说:“现在中国泌尿外科界的骨干力量,几乎都是吴老师培养出来的。”
  周总理最信任的医生
  “正其时而逢周公恩来,承教诲而幸遇知音。共国事和医政,恰珠联与璧合。”这是2002年吴阶平从医60周年时,高士其基金会秘书长高志其撰写的《大医赋》中的一句话,道出了周恩来和吴阶平的交情之深。
  在吴阶平家的书柜上方,一直悬挂着一张放大了的周恩来总理的黑白照片,书柜顶上摆着周恩来和邓颖超赠送的银座、花篮。吴阶平生前总是说,总理的言行风度给了他“终身难忘的教诲”,凡是和周恩来接触过的人都会受到他人格力量的吸引,而对自己最深刻的影响就是周恩来那种心中没有自己、只装着国家的精神。
  吴阶平与周恩来有20多年的接触与交流,他是周恩来最信任的医生。上世纪70年代,作为周恩来医疗小组的组长,他曾经担负周恩来晚年疾病的治疗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周恩来后来在与邓小平的一次长谈中,就向邓小平特别提到“健康问题可找吴氏兄弟”,足见对其医术的肯定。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中共中央决定永久性地保护毛主席遗体。但因为一开始只是做了一般性的保护,所以这个决定让医务人员面临一个重大的难题。为此,中央成立了一个医学科研领导小组,吴阶平作为其中的负责人接受了这个极其特殊的任务。面对这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政治任务,吴阶平等人在地下室整整工作了一年,最后出色完成。
  要真心尊重别人
  在很多人看来,吴阶平不仅是一位医学家、教育学家,还是一位社会活动家。随着他医术的不断成熟,给国家领导人看病的任务也逐渐多了起来。不仅如此,吴阶平还担负了为外国首脑看病的任务,仅为印尼总统苏加诺就治疗过5次。他曾经多次作为领队远赴国外,这些治疗活动的圆满完成不仅显示了吴阶平高超的医学技术,更展现出他的政治智慧,成为中国“医疗外交”中特殊的“大使”。
  吴阶平后来出任了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先后参加國际学术会议80余次。就这样,当年的“吴大夫”,除了参与立法,还要进行执法检查、监督,每年都要到不同的省市区检查法律的执行情况,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情况,及时收集信息、反馈情况或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退出领导岗位后,吴阶平仍在不倦地奋斗着。生活中的他,没有业余时间,每天上、下午和晚上3个单元,始终在忙。他始终牢记自己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医生,上至国家领导下至普通群众,无论是哪种身份的患者,他都一视同仁地对待。他十分重视来自国内外素不相识的病人的求医信,每信必亲笔做答,而且当日事当日毕,绝不过夜。
  很少有人知道吴阶平本人曾动过大小手术6次,住院治病先后达12次。身上的手术刀疤加起来,足有两尺长。正因为如此,他深刻体会病人的痛苦、家属的心情。他认为,医生除了专业知识,还要懂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临床工作要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基础;而且还要有服务的艺术,医生要善于发挥病人的积极性,取得家属的合作,以提高治疗效果。
  人生难得老来忙。忙,被吴阶平视为十分正常的现象。有人请他谈养生之道,他总是特别推崇这个“忙”字。他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动,非常重要,躯体要动,脑子要动。尤其是后者,人老了脑子更不能停下,忙本身就可以帮助人们加强脑力活动。当然,他主张忙应该适当,要量力,忙不是累。对于老来忙,他有理有据地坚持着。
  “如果用一句话来评价吴阶平先生,那应该是‘医学泰斗、永久楷模’。”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刘德培表示。而著名主持人许戈辉回忆起一次采访吴阶平的经历,给她印象最深的是,吴阶平说如果今后要写本回忆录,最着墨的部分将会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要让别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别人。一支筷子折得断,一把筷子折不断。团结不是表面上的一团和气,而是真心尊重别人,也可以说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综合《新京报》、《天津日报》)
其他文献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的名字常常同相对论联系在一起。相对论与教育学似乎相差很远。然而,从历史发展的眼光看,科学与教育从来就是相互强烈地影响着。因为任何科学家和他的成果,都是受到教育的产物;而任何教育理论的发生发展,却又不能不受到科学家和他们的成果的影响。研究爱因斯坦,必然要研究教育对他的科学成就有什么影响;同样,也必然要研究他的思想对现代教育有哪些影响。教育对爱因斯坦的影响和爱因斯坦对教育的影响,两者又是密切相关的。本文着重探讨爱因斯坦对教育的影响。
线损指标下达中存在问题的探讨济源市电业局成立奇线损指标的制定和考核是经济责任制考核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在对线损指标的下达考核过程中,发现不可能把全年供电量和用户
根据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的活动结构理论,学习活动跟其它活动一样,其结构是环状的,是由定向、行动和反馈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的。教学过程中的定向主要指教师通过讲解或示范,使学生认识学习的目的、对象和方式,明确学习活动的主要步骤、重点和难点,预见或想象学习的结果,即知道学什么、
我国农村小型化变电站的研究及推广电力部水电农电司1农村变电站的问题我国农村变电站的建设是随农业生产的抗旱、排涝需要用电而诞生的,由于当时的电力应用周期短、效率低,农网
从一次严重计量差错谈起汶上县供电局秦鹏1994年8月,我县某35kV变电站(称N站)10kV母线电量出现了严重不平衡,经技术分析和现场检查为主变计量用电流互感器(称CT)发生了严重过载。1技术分析N站2#主变CT(k:300/5采用
语文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清代学者唐彪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可见语言积累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加强小学生的语言积累呢?  一、背诵,让学生强化语言积累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的黄金时代。趁着小学生的记忆好,在他们的小脑袋里装些诗文佳作,为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做铺垫。而现在的语文
俗话道,礼多人不怪。人都爱听好听的,也都喜欢人家对自己恭敬,做得再过,也没有怪罪的道理,嘴上一迭连声地说“不敢不敢”,心里多半都美滋滋的。有的时候,礼多是一种习惯,比如老派的日本人,见人鞠躬如同鸡啄米,大家都礼多,两两相抵,扯平了。这样多礼的人,以前中国也有,有点事,就互相拜,一拜就拜上几天几夜,除了辛苦一点,实际上也略等于不拜。  但是如果有人原来没有这样讲礼,猛然之間客气起来,谦恭得不得了,这
孔庆东说:语文就是你这个人。这句极具个性的表达生动地阐述了“语文教师即语文课程”。一位称职的语文教师就是一门生动的语文课程。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唤醒和培养课程意识呢?  一览众山小——胸怀课程,整体把握教学  郭元祥教授说:“教师的课程意识是以课程观为核心形成的,是对教育活动体系中课程系统的一种整体认识,是教师的‘课程哲学’,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课程观与方法论。”这段论述强调了教师课程意识的含义,即教
今年夏初的欧洲杯上,意大利中场大将皮尔洛透露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如果我不踢球了,我会回到布雷西亚ALG钢铁公司,不再从事与足球有关的工作。”
“生活中到处都有请假的理由,只看你有没有发现的眼睛!”小X有一份不算忙、但必须每天坐班的事业单位的工作,她却总能轻松脱身。  一次,小X和朋友K歌到凌晨2点半,刚出KTV她就发短信向领导请假,朋友不解。  小X解释,现在领导肯定看不到短信,等明天一早,他看到短信的发送时间是半夜,同情心大发,请假必准不说,还会叮嘱让多休养几天。小X进一步发挥:一般情况下,用短信请假就行,但如果遇上嗓子失声或沙哑,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