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联动,校村对接

来源 :南方农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x5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服务新农村建设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责,新形势下高职院校采取何种模式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成为学界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参与云浮市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以“多元联动”为逻辑起点,提出“多元联动、校村对接”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并进一步指明实现的方向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农村建设;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7)03-0041-04
  一、引言
  服务地方经济是高职院校应尽之责,为地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目标。在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有义务投身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地方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以来,大部分高职院校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新农村相关项目的建设,其中部分高职院校通过与农村开展合作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成效显著。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是影响服务效果的主要原因,服务模式与环境是否匹配直接影响到服务的结果。模式是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就是模式[1]。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是高职院校在特定的环境下服务新农村建设所采取的较为稳定的方式,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旦确定便具有较大的推广借鉴意义。总结归纳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提炼服务模式,上升到理论高度,对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全国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罗定职院)参與云浮市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提出多元联动、校村互动、项目对接、政府推动模式,简称“多元联动,校村对接”模式。
  二、多元联动是逻辑起点
  多元联动是指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多元主体协调整合各种资源,齐心协力完成新农村相关项目的建设,从而实现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共同目标。多元联动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非单一化,而是呈多元化;二是多元主体非单兵作战,独立行事,而是联动参与新农村建设。服务主体的多元化表现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不仅包括村庄,还包括了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种力量,既有直接利益相关者,也有间接利益相关者,甚至还有社会帮扶力量等。相对来说村庄、政府、高校特别是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的高职院校应是重要的参与主体,其服务行为对新农村建设的成效有较大的影响。多元主体的联动是指新农村建设的多方参与主体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整合权力、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种资源,协同合作,目标一致,步调一致,共同服务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基本方针,内容涵盖了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尽管多元主体都拥有一定的特长和优势,能够很好地解决某些问题或完成某些项目,但是单靠任何一方主体都是很难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全部目标,即使能够实现,付出的代价也会非常大。多元联动举全社会之力建设新农村,能够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实现经费共筹、人才共用、设施共建、培养共管、技术共研[2]。多元联动整合了各主体的所有资源,统一了目标和行为,多元主体相互配合,分工合作不仅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而且有利于我国农村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的形成和构建,从整体上推动社会的进步。
  从全国各地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中未能有效与其他主体联动,致使相关项目建设效益低下。部分院校主动协同村庄、政府等主体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预想不到的理想效果。罗定职院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经历了从单一参与到多元联动的过程。最初罗定职院打算凭借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优势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作为,与农村深入接触后发现很多事情办不成功,相关活动开展不了,空有一腔热情。随着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包括企业、外出乡贤等更多的主体参与到云浮市新农村建设中,罗定职院整合了相关主体的各项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多元联动是各主体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逻辑起点,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协调整合相关参与主体的资源,实现有限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三、校村互动是前提和基础
  校村互动是指服务新农村建设中高职院校与村级组织就新农村建设相关信息如经济基础、项目规划与管理、资金、技术、人才等进行全方位的沟通,达到相互充分了解的目的,为进一步开展合作奠定基础。互动是双向的,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需要全面了解村庄的实际情况,村庄与高职院校开展合作也需知悉其拥有的资源和条件,这就需要二者进行充分交流互动。校村交流互动的实质是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摸底,主要任务是收集新农村建设所需信息,对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初步了解日后开展工作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可能面临的困难。
  服务新农村建设惠及农村、农民的同时也有助于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的成长[3],对高职院校和村庄都有利,双方应高度重视摸底工作。遗憾的是交流互动这一基础性工作往往容易被忽略,很多高职院校与村庄缺乏足够的交流,一般的做法是校村召开一次会议,简单接触一下,签订合作协议后高职院校便直接参与到新农村的具体项目建设中。也有部分学校在村庄进行了一定的调查,不过收集的信息不全面,甚至收集的信息有误,如此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效果肯定不会很理想,对学校和村庄都不可避免带来负面影响。
  信息的准确和全面是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校村交流互动是收集信息最有效的方式。为了更好的服务新农村建设,校村应该坦诚相待,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进行互动,具体可以采取会议的方式交流信息,也可以让高职院校的师生深入农村做调查研究,全面收集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形成校村良性的交流互动机制。罗定职院与平西村在交流互动中形成了两项机制,一项是校村定期交流机制,一项是随时进村入户调查机制。校村定期交流机制主要表现为双方每月召开一次互动会议,交流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基础信息、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等。随时进村入户调查机制主要表现为学院师生根据校村的计划或针对发现的问题随时进入村庄和家庭就新农村建设相关事项进行调查,既有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也有对个别家庭的访谈调查,通过调查收集的信息,及时解决问题,进一步推动双方的交流互动。   校村交流互动是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高职院校应结合实际建立多元化的沟通平台和机制,提高与村庄交流互动的有效性,全面了解和掌握新农村建设信息。
  四、项目对接是核心和关键
  项目对接是校村在交流互动的基础上结合双方已有条件及可能创造的条件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项目进行合作。项目对接在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应从四个方面来理解:其一,项目对接以校村的交流互动为基础,前期交流互动提供的信息让双方对可能开展的项目合作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项目对接中校村对各自的条件进行了全面的衡量,如自身优势劣势分别是什么,合作中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等等。衡量对象包括已经具备的条件和当前尚未具备但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条件,也包括校村合作中的受益条件。一般认为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村庄是最大的受益者,其实高职院校也是重要的受益者,服务新农村建设对高职院校转变办学理念、提升资源运作能力、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优化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提高就业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会产生重要作用,衡量条件时双方可以对这些给予充分的考量。其二,校村对接的项目范围非常广,可以是硬件设施建设项目如农村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也可以是软件建设项目如农村管理、人才培训、农村文化建设等。其三,从合作过程来看,项目对接可以是项目的规划、实施和评价的整个过程,也可以是某个阶段。项目对接不仅是签订校村合作协议,更重要的是合作协议的落实,签订合作协议是前提,合作协议的落实是结果,合作协议为高职院校和村庄在具体项目中的行为提供了指引。其四,项目对接中必须考虑新农村建设的需求,高职院校要依据具体村庄新农村建设的情况精准对接项目,有序推进项目建设,不做无用功,不浪费资源。
  校村互动的最终目的是新农村建设具体项目的对接,项目对接是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环节,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也是通过项目对接体现出来。项目对接工作既是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也是高职院校服务新农建设的载体,其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精准对接成为必然要求。精准对接不同于粗放对接签订协议不行动或校村简单合作的做法,要求校村进行深度合作,高职院校需为村庄提供精确的服务,精确了解新农村建设的需求,精确规划、精确实施、精确评价,为具体的村庄定制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确保服务能满足村庄的需求。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方式仍较为简单,校村尚未开展深度合作,基本以粗放对接为主。高职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做到有为有位,真正服务地方发展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必须摒弃粗放对接的观念,树立以精确和高效为特点的精准对接观念,并贯彻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项目精准对接的基本思路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在交流互动的基础上精确了解具体村庄场域的新农村建设需求,二是精确评估高职院校、村庄及其他参与主体的条件和能力,三是结合村庄的实际制定精确的服务方案,四是精确地运作人财物等资源落实服务方案。项目精准对接的难度非常大,对高职院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高职院校唯有克服重重困难,整合内外资源,优化管理制度,方能实现对接的目的。近年来,娄底职院、襄樊职院及部分农业类高职院校在项目对接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罗定职院结合自身实际和云浮市新农村建设需要,通过积极争取外界力量的支持、调整内部机构、建立健全教学科研制度,在农村社区建设、农村环境美化、农村电子商务推广、农村教育、农村干部和劳动力培训等项目的对接上较为成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得到了各界的认可。
  项目精准对接将村庄的需求和高职院校提供的服务有效地结合起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增强了新农村建设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升了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和层次,其在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和关键地位不容动摇。
  五、政府推动是重要保障
  政府推动是指新农村建设中政府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推进高职院校和村庄的合作,保障合作项目能够按照预定计划顺利实施。政府推动至少包括了三层含义:其一,推动主体包括了中央、省、市、县、乡各级政府,而不仅限于某一级政府。其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呈多样化,可以是给与资金支撑,也可以是改善校村合作环境,还可以是政策上的支持。各级政府由于权限和职责不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也各异,但多样化的措施和手段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推动体系。其三,政府推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校村合作的新农村建设项目也即校村精准对接的项目顺利实施,通过政府推动,促成校村各种合作项目的生成。
  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中会碰到各种阻力和难题,非常渴望得到政府的支持。政府掌握着大量的资源,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推动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如合作初期高职院校和村庄需要第三方作为桥梁和纽带,地方政府特别是地级政府作为地方高职院校的行政主管部门,恰好可以充当这一角色,为高职院校和村庄牵线作媒,促成项目合作。又如高职院校和村庄合作过程中出现意见不一致,陷入僵局,地方政府出面协调会让双方更容易消除矛盾,达成共识。再如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引入社会资本共建实践基地,政府可以通过贴息、奖励、税收、信贷等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等等[4]。政府的介入已成为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政府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和手段积极推进校村合作为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虽然高职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已得到全社会的认可,但是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很多地方政府首先考虑的仍是本科院校,对高职院校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政府推动是高职院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政府推动作用的发挥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高职教育,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目前重点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第一,整合政府机关的力量,协调各级政府及相关内部机构的职责,构建一个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完备体系。具体以地级政府为中心,调整上下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厘清新农村建设中相互的职能和关系。也可以在地级政府成立一个新农村建设工作协调委员会,专门协调政府机关的关系,规范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行为,形成政府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合力。流程的规范化和权责的清晰化能够减少很多人为因素的干扰,更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快速处置问题[5],实现政府推动的高效化。第二,进一步做好联络、协调、引导等服务性工作,搭建高职院校和村庄合作的平台,促成校村在新农村建设更广泛的领域开展合作。第三,加大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在资金安排上优先支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发展、涉农实训基地建设、涉农科研等与新农村建设有关的项目。第四,完善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制度,充分调动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政府一方面要结合实际情况完善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相关的激励制度,通过物质、精神和晋升方面的措施鼓励高职院校的教师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另一方面推行类似免费师范生的政策,减免服务新农村建设学生的学费,引导和鼓励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参与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增添农村发展的活力。多元联动、校村对接模式运行图见图1。
  六、结语
  多元联动、校村互动、项目对接、政府推动共同构成了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四者以项目对接为核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确保模式的有序运行。“多元联动,校村对接”模式的内涵可以简单表述为多元协同,学校发动,政府推动,最终促成校村项目合作,推进新农村建设。该模式源于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对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现有方式进行了较好的提炼,既有实践基础,又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当然由于高职院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专业布局、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多元联动,校村对接”模式的实现路径在不同的高职院校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地还需结合实际设计具体的操作路径。
  参考文献:
  [1]周意坚.新农村建设视角下校村合作模式研究——以娄底
  职业技术学院与中阳村产学研合作为例[J].职教与經济研
  究,2011(01):11-14.
  [2]张一平.政行企校多元联动创新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新模式——
  以娄底职院资源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J].教育
  教学论坛,2013(34):30-31.
  [3]郝鹏飞.论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路径[J].厦门
  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6(02):22-27.
  [4]汤志华.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参与——基于广西恭
  城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的分析[J].农村经济,2009(06):
  32-34.
  [5]文军.从单一被动到多元联动——中国城市网格化社会管理
  模式的构建与完善[J].学习与探索,2012(02):33-36.
  (责任编辑:李韵婷)
其他文献
摘 要:政策与实践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逻辑关系,重点结合旅游扶贫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的作用体现,以政策与实践的逻辑关系为出发点,从政策落实、脱贫目标、扶贫方式、资源要素、扶贫效果五个维度归纳和分析了广东省脱贫攻坚政策与实践的互动经验和行动逻辑。  关键词:旅游扶贫;政策与实践;互动经验;行动逻辑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
期刊
摘 要:当前,民族地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广西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中人口最多,同时也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区之一,在农村地区探索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既可以补齐民生短板,又可以为其他民族地区提供指导和借鉴。通过分析当前广西农村地区养老保障机制运行现状及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现实困境,借助结构功能主义视角,提出了构建“社区居家养老+购买医疗服务”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并对该模式的运行路径进行了
期刊
摘 要:自2018年,非洲猪瘟在中国出现以来,对国内生猪养殖行业造成了巨大影响,尤其体现在生猪及其产品的价格上。近年来,农产品保险、期货、“保险+期货”业务,多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以其为工具服务“三农”。本文就保险、期货、“保险+期货”如何作用于生猪“猪周期”进行了研究,并就如何使得金融工具在生猪行业尤其是在生猪养殖中发挥更大作用提出了思考建议。  关键词:保险;期货;猪周期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本研究采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分别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项大指标下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土地复种指数、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比值、居民人均蔬菜自给率、第一产业总产值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农村就业人员从事非农产业所占比重、农林牧渔商品率、农药化肥薄膜施用强度等八项具体指标来探讨2000-2017年广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绩效,结果显示广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摘 要:通过对成都市顺江社区的实地调查,随机抽取失地农民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文本资料进行开放式、关联式、核心式三级编码,归纳出17个影响失地农民社会融入的初始类属以及5个关系范畴,最终提炼出影响失地农民社会融入的治理创新、空间重构、个体发展3个核心范畴。治理创新与空间重构的双向互动构成影响失地农民个体发展的外部系统,外部的影响内化于失地农民个体的职业发展与心理融入,从而促进失地农民群体层
期刊
摘 要:本研究利用对150个来自广东、广西、海南省荔枝种植固定观测户进行调研所收集的数据,分析了当前我国荔枝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状况,并运用logit模型进一步探究了农户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及其外包程度(外包环节数量多少)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当前我国荔枝种植户的平均每户外包环节数量为5.91个,种植户将打药、摘果、施底肥这三个生产环节外包的频率最高,而疏果、灌溉、疏花三个环节外包的频率最低;(2
期刊
摘 要: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以广东省为例,运用1993-2012年广东20个市别面板数据分析木材供给TFP的演变趋势与影响因素。研究显示,以广东为代表的南方集体林区木材供给TFP年均增长率2.5%,对林业第一产业GDP的贡献率49.807%;全省及三大分区木材供给TFP的主要增长源于技术进步;林权改革、税费改革、农业经营格局、人力资本等对木材供给TFP有显著影响,这些因素的趋势性
期刊
摘 要:基于广东对口帮扶四川扶贫产业援建与合作的专题调研,在总结广东帮扶产业发展的基本做法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扶贫产业援建与合作应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农旅融合、培育市场动能、做强做大园区、完善合作机制与深化人才交流等举措。  关键词:脱贫攻坚;对口支援;产业合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20)05-0043-06  一、粤甘扶
期刊
摘 要:在劳务输出大环境下,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后“谁在种田、谁在养猪”?文章以英德市黄花镇新民村为例进行调查研究,分别走访了部分村干部和农户家庭,深入了解他们的农业生产状况,对比剖析了不同农户家庭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特点,对一些深层次问题进行了归纳、反思,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劳务输出;耕地流转;问题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 要: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成为农地流入与规模经营的关键主体,其是否继续保持和流入农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通过适度规模提升了资源效率、实现了规模效益。本文以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地流转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为背景,通过对广州市5个区和2个地级市进行实地调查,利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对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土地流入的20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农户资源禀赋、产业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