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读懂学生 构建高效课堂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1987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学生是思想、性格、身心发展特征等差别都很大的一个群体,而“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只有读懂学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只有读懂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师生交往互动,让课堂充满活力. 本文就读懂学生方面谈一些浅见,与同行们商榷.
  一、课前读懂学生——未雨绸缪
  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就说明了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心理等信息较为重要. 也就是说课前做好学生情况的了解工作,读懂学生的特点,能使我们的备课工作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读懂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的持久性较差,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占优势. 概括水平的发展处于概括事物的直观的、具体形象的外部特征或属性的直观形象水平阶段. 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直接感知的. 但不同的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又有所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处理教材,只有这样,教学时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二)读懂学生的起点,有的放矢
  笔者了解学生的起点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通读第一、二学段的整套数学教材,也应了解第三学段和幼儿园教材中的有关知识. 二是课前自问自答: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三是课前了解,如“课前练习尝试”(留作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 所谓课前练习尝试,就是提前布置与新课有关的习题作为思考题,以达到了解学生学习起点的目的. 二、课中读懂学生——顺势而为
  教学过程是动态的,不能仅凭想象,其中的“变数”不是可以预先设计的. 为此,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起点的基础上,还需结合课堂实际发展情况,走入学生的群体,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一)读懂学生的思路,顺学而教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入预先设定的情境时,教师很难预设的是与学生生成的对话. 如果教师在简单的对话中能探明学生的思路和想法,那么教师就能言简意赅地顺着学生的思路和想法进行教学,显得睿智.
  (二)读懂学生的错误,顺势利导
  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和困惑,老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应考虑到小学生由于年龄和心智还都不成熟,对问题和困惑难以解决等因素,试着读懂学生的心,读懂学生出现的错误,变错误为教学资源. 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当学生认识了数学中的角后,教师出示对比很强烈的两个大小一样的角,其中一个角的边短一些,另一个角的边长一些,让学生去判断哪个角大,可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边长些的角大. 此时,教师放慢了教学进度,让学生说说理由,发现了原因所在:一是学生对“角的张口的大小”理解有误,认为张口指的是所看见的边的最外端两端点间的距离;二是对“角的大小”理解有误,认为比角的大小就是比角画出部分的面积的大小. 针对学生的错误点,教师顺势利导,让学生用活动角做一个比黑板上的角大的角,并说说理由. 通过操作、思辨,学生发现了比较角的大小只要比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领悟了比较角大小的方法,明白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的含义.
  (三)读懂学生的情感,顺情而疏
  学习不仅是认知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 要使学生自觉的参与到认知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 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与孩子们的情感交流,应摆正角色,融入学生之中,通过观察、互动的过程,读懂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课后读懂学生——锦上添花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但课后对学生的学习也不能低估. 因此,课后教师除了反思课堂完成情况,还要读懂学生的作业,读懂学生的反思. 读懂了学生的作业,不仅是读懂了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的情况,还读懂了学生知识运用情况. 读懂学生作业时要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读懂学生作业的障碍和独特的解题方法,以便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
  读懂学生的过程是一个发现学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摆正自己作为一个教育者的位置的过程,寻求与学生交往的更好方式的过程. 教师要在读懂学生的过程中,不断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归宿. 这样的课堂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达到高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殿魁.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关注和读懂学生[J]. 科技信息, 2011.
  [2]陈云英. 读懂学生,创设有效情境[J]. 新课程(中), 2011.
  [3]张春莉. 读懂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方法研究[J].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1.
  [4]叶柱. 唯有“读懂学生”,方能“有效施教”——例说课堂现场数学教师“读懂学生”的着眼点[J]. 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 2010.
其他文献
中国有句老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美国人很欣赏,他们将这句话译成英语就是:“Give me a fish and I will eat today,Teach me to fish and I will eat for a life time.”看来他们是读懂了——前者只能使人一日受益,后者却能使人一生受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对加强学生自主学习,
21世纪教育的特征是创新教育. 创新源于问题,问题推动发展.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意识在人的思维活动和认识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的灵魂. 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才会有主动探究学习的愿望;有了问题,才会有创新. 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背景下,新的教材中增设了“解决问题策略”这一大板块,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与创造、观察与实验、猜测与验证、调控与反思,从而形成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感觉教得累,学生学得苦. 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就题论题”, 过分注重解题的结果,忽视了策略的形成. 教师马不停蹄地罗列各类题型,学生埋头苦干于题海之中,学生只会解决做过的类似问题,一旦碰到更
2010年3月19日,舟山、嘉兴、绍兴、湖州、衡州五地市数学高考复习研讨会在衢州高级中学举行,五地市的数学教研员及高三数学教师近360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紧紧围绕“高考数学创新题的命题特点与导向”这一主题,由教学观摩和专家讲座两个部分组成19日上午,该校贾林义老师为研讨会奉上了一堂颇受好评的教学观摩课,随后,五地市教师代表分别做了专题报告,就高考数学命题特点与导向、备考信息等做了畅所欲言的交
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 数学作业是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数学学科问题,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促进心理能力发展的过程. 然而,对如何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有效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促进学生发展,大部分教师关注的并不多. 教师往往使用现成
【摘要】 设计有效合理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 个别教师将教学情境仅仅设置在有趣的层面,而忽略了对教学情境本身的思考,反而对教学的开展起了阻碍作用. 所以,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将数学知识的内涵与数学的探索性结合起来. 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情境设计;课堂教学;方法    一、巧妙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 创设问题
课堂是学生获取文化知识,提升学习技能的主阵地.在当前实施新的课程理念的大背景下,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圆满顺畅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落实素质教育,践行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数学教学效率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优化教学设计,精心预设是提升课堂效率的前提  课前的精心准备,可让课堂活动有章可循,它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
【摘要】 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的重要学科,但由于数学课堂往往较为枯燥乏味,这使得好动、好奇心重的小学生难以投入. 新课导入成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带动学习氛围的关键. 如何在新课导入中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目光,调动学生思维成为了教师们头疼的问题. 本文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小学数学课程,对四种课程导入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新课导入;学习兴趣  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
【摘要】 所谓空灵的美丽就是让教师教得灵巧,学生学得灵动. 在数学课中要想有效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牵引,教师就要在教学中细心挖掘、相机引导,从而正确指导学生的情感倾向、兴趣、观念,让数学教学也能充满人性,充满感情.  【关键词】 空灵的美丽;尊重;探索;思想;人文  空灵,从美学的角度讲,是一种意境,一种空旷辽远的灵动空间,如同庄子说的“無极之境”. 数学的空灵之境,应该是一种教学价值.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关键词】 小组合作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数学课堂精彩绽放.  一、在新授知识尝试时组织小组合作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地掌握新知识,但有的知识光靠教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反复机械地训练,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