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农民,把一家镇办企业做到世界第一
陈光威1942年生于威海,与鲁冠球、柳传志、任正非、何享健、宗庆后等著名企业家属于同龄人。这一代人经历过战乱动荡、新中国成立、“文革动乱”、改革开放等历史转折,特别渴望在艰难环境中通过奋斗改变命运,常怀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1987年,陈光威在不惑之年临危受命,将一家濒临破产倒闭的镇办小厂起死回生,经过十年开拓进取,成为全球渔具领跑者。如今,光威仅渔具业务年产值近10亿元,拥有“GW”、“光星”两大自主品牌,是中国渔具产业综合产能最大的企业。
一位46岁(虚岁)创业的企业家,能创造以上成就已属功德圆满。但是,陈光威在1998年进口中国第一条宽幅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生产出真正意义上第一卷中国碳纤维预浸料,开启国产先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和应用先河。光威的多项碳纤维预浸料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成为国内技术领先和产能最大的复材研发和生产基地之一。
2002年,陈光威正式成立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碳纤维的研发和生产。
2003年,光威碳纤维研发项目和国家科技部“863”项目攻关方向契合,由此得到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进入“国家队”。2005年,光威“863”项目通过验收,由此开启国产碳纤维在航空国产化应用验证的历程,此为“民参军”。经过两大关键节点,光威逐渐形成“原丝-碳纤维-织物-预浸料 -复合材料制品-设备”的完整产业链,完成向科研型生产企业的转型。2017年9月1日,随着光威复材在创业板上市,光威的碳纤维事业迎来跨越式发展,行业领先地位不断加强巩固(截至2020年4月19日,光威复材(代码300699)市值268亿元)。
纵观光威碳纤维发展简史,可以下定论为:光威是中国第一家从事碳纤维研发生产、实现核心装备自主保障、实现碳纤维国产化、国产高端碳纤维主力供应商、改变了世界碳纤维格局的民营企业。
一根钓鱼竿与国家安全牵上关系
陈光威是农民出身,曾在威海的田村镇王家钦村当过大队长、村支书,后来成为镇工办副主任。1987年,按山东的习惯说法已经46岁的他,临危受命,成为一家濒临破产的镇办企业——威海石化科研器材厂的厂长。
上任后,他决定转产鱼竿。2年后,他们自己研制出了中国第一条鱼竿生产线,建起了威海鱼竿厂。1997年,年产鱼竿达到了1000万套,成为全球最大的鱼竿生产企业。其间的1992年,他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成立了光威集团。仅用了10年,陈光威把一个镇办小厂,做到了世界第一。
碳纤维是一种高性能合成纤维,是应用广泛的高科技材料,也是国防武器装备保障的重要战略物资,被誉为材料界的“黑色黄金”。受“巴统”等禁运条约限制,我国碳纤维技术到21世纪初期仍然没有根本性突破,产业没有建立,成为新材料研发中是为数不多的失败案例,严重制约我国工业、国防、科技发展。
光威原本只做渔具,与碳纤维的关系仅在于碳素钓杆需要用到进口碳纤维材料。然而,由于碳纤维属于军工材料,进口受到严格限制,供给方多次派人调查光威是否将碳纤维用在钓竿生产上。更严重的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碳纤维供应实行“通知式涨价,赏赐性供给”,这不仅意味着光威的未来前景受制于人,而且严重危及中国碳纤维产业发展。陈光威吞不下这口气,他说:“泱泱大国,岂能仰人鼻息?”
1998年,陈光威要建设一条宽幅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走出打破垄断的第一步。当年,他们花几百万美元从国外进口了中国第一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条宽幅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对方不提供任何服务,买回来后他们甚至连怎么用都不会,只能自己琢磨。第二年,他们就赚回了进口设备的钱。
2001年,国家科技部启动了当年的“863”课题组,其中有一项科研项目是碳纤维。到2002年时,课题组仍一筹莫展。
同时,陈光威成立了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碳纤维的研发和生产。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光威得知科技部已经立项研发碳纤维的消息,他毫不犹豫表态要“为国家干点事”。随后的15年里,他们总共投入了40多亿元,这是自筹的投入,不包括国家配套的科研经费。
2004年,他们研发出国产T300级碳纤维,这是中国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碳纤维;2008年,碳纤维关键装备实现国产化......随后是一系列突破。
被称民族英雄的企业家
在国产碳纤维产业化攻关巨大的资金投入过程中,他承受了常人所不能承受之技术和资金双重压力—— 我国碳纤维产业化技术和装备是被国际企业封锁的,我国企业无经验可借鉴,只能自学成材。?
他不仅把钓具业务每年产生的利润全部投进碳纤维研发和生产,还贷款近20亿元。“他将全部家产都做了抵押,直到银行工作人员来要求我签字时,我才知道他的工作有多难。我很生气,也很心疼,就是不签字。我问他,你把我们住的房子都抵押了,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搭进去了,万一还是不行,我们母子住哪儿?孩子上学的钱怎么办?那是他第一次对我低头,求我签字。他不停地对我说,你要相信我,还逗我说,大街上支个帐篷也能住。”妻子王言卿回忆起那段日子就是满眼泪光。
一边是持续的投钱却不见回报,另一边是专业的技术难题一个又一个摆在陳光威面前,这使他的身心备受煎熬。2009年~2013年,一个个技术难关久攻不破,陈光威晚上常常睡不着觉。“每晚两三点,他爬起来开车就走了,一头扎进车间,常常要到早晨六七点才回家。”王言卿说。
他带领光威集团相继突破CCF700、CCF800、M40J、M55J等高强高模高性能碳纤维关键技术,并形成产业化。此后,光威集团陆续承担了多个国家863计划项目和国家重大科研工程项目,最终成为我国最早实现碳纤维核心装备国产化,最早提供国产碳纤维国防应用的企业。
目前,光威集团已经为我国军方提供了近千架战机所需要的碳纤维材料,成为国防军工用碳纤维主力供应商。
作为一个企业家,陈光威没有看到企业辉煌的一刻。2017年4月18日,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看望陈光威,说“你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个真正的民族英雄!”然而,4天之后,陈光威就因病去世,他是被从工厂直接送进医院的。
住院昏迷时,别人去看望他时,他基本没有什么反应。但有一天,当扎在一线研发攻关高性能碳纤维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张大勇去看望他时,他眼睛里忽然有了些光亮,嘴里呼噜呼噜地想说话。
几个月后,9月1日,光威复材在创业板上市。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我国材料科学界泰斗师昌绪2005年在光威参加一次会议之后为陈光威题词:“发扬威海精神,创建中国碳纤维基地”,并称赞“你为民族争了光!”
这可能不是对一个企业家最贴切的赞成,但却是对一个中国人的最好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