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非投资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

来源 :当代经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nc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非洲已经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第四大目的地,中国在非洲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日益彰显。然而,另一方面,西方对中国在非经济行为的非议也日益喧嚣尘上,所谓“新殖民主义”的言论不绝于耳。文章以中国与喀麦隆的投资合作为例,对中喀投资合作的内容、影响、存在问题等进行审视,并试图对西方的一些言论作出回应,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国;非洲;投资合作;喀麦隆
  [中图分类号]F75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1)06-0081-06
  
  加强同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一直以来,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2006年,我国政府在北京首次发表了《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专门阐述了对非投资政策,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兴业。2009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14.4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近6倍。近年来,中国对非洲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0%以上。目前,非洲已经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第四大目的地,经济和政治地位日益彰显。中非密切的经济联系也带动了非洲经济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实现较快复苏和发展。然而,另一方面,西方对中国在非投资的非议也日益喧嚣尘上,所谓“新殖民主义”的言论不绝于耳。因此,对中非之间的投资合作进行审视就显得非常必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以喀麦隆为例,对中非投资合作的内容、影响、存在问题等进行审视,并试图对西方的一些言论作出回应,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喀麦隆的简要介绍
  
  喀麦隆位于非洲中部,濒临几内亚湾,面积约48万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为1,940万,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民族众多,景观迷人,浓缩了非洲大陆多种地貌和气候类型以及文化特征,素有“微型非洲”的美称。2009年,喀麦隆的GDP为10万亿非郎(约合218亿美元),人均GDP为1,120美元,通货膨胀率为5.3%,实际年均GDP增长率为2%,在非洲54个国家中,属于中等。喀麦隆社会稳定、治安良好,喀麦隆在经济上与中国互补性强,工业产成品价格高,产业与技术梯度低于中国,加之和中国又有深厚的传统友谊,对中国企业赴喀投资十分欢迎,是中国产品、设备、技术、资本转移的理想地区。[1]因此,在喀麦隆的中资企业不断增多,截止到2010年3月,在喀注册的中资企业有18家,2010年1月~8月,中国在喀麦隆的非金融类新增投资达180万美元,成为我国对非“走出去”的重要市场。①
  
  二、中国企业在喀麦隆投资概况
  
  1973年起,中国公司开始参与喀麦隆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拉格都水电站和雅温得会议中心,尽管这些主要由政府组织的对外援助活动远不是今天严格意义上的对外直接投资,但它也对外输出技术和资金,已经具备了对外投资的简单的“原始”形态。这些投资措施的成功实施,改善了中国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为后来兴起的中国对喀直接投资奠定了重要的国际联系和市场基础。1982年,中国地质工程公司与中国水利水电公司开始在喀麦隆进行打井与道路施工。1995年前后,大批中国人开始进入喀麦隆,此时从事的行业主要是开中医诊所、药店等,到2000年,喀麦隆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中医诊所,而尤以雅温得和杜阿拉最多。除此以外,中国私营企业进入较多的行业还有渔业、林业、石油业、服装业等,其中尤以渔业最多,它们大都集中在杜阿拉市,规模都比较小,但装备一般都比当地人先进。1979年到2001年,我国在喀麦隆的投资项目有15个,占中国对非投资项目的3.3%,投资总额为1,505万美元,占对非投资总额的2.2%。
  2000年10月,“中非合作论坛”成立。 2001年,中国提出“走向世界”战略,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开始呈快速增长的态势。2002年,喀麦隆雄狮牧业有限公司在恩比市开业,这是中国国营企业在喀麦隆建立的第一家。2003年,喀麦隆总统比亚访华,为两国加强投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2007年,胡锦涛主席对喀麦隆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发表了联合公报,强调双方将加强在农业、初级产品加工、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电信等领域的合作。自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喀麦隆投资,双方的投资合作不断深化。2010年3月,在喀注册的中资企业有18家,此外还有很多个体户,流向也日趋多样化,除传统的中医、贸易、农业、渔业、矿产开发、工程承包外,还增加了房地产开发、电讯等领域,投资方式以绿地投资为主。
  中喀投资合作规模相对比较大的一个领域是承包工程与承包劳务合作。截至2009年底,中国企业在喀累计签订工程承包和劳务合同总金额8.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7亿美元。②2010年1月~8月,中国在喀麦隆新签了价值27,429万美元的承包工程合同,27,479万美元的承包劳务合同。2008年以来,中国企业在喀麦隆开展的较大型项目有:中国水电集团承建喀麦隆55.6亿元麦唯莱水电站项目、中航技国际工程公司承建的水泥厂项目、中地海外公司承建化肥厂项目、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喀麦隆电信公司实施全国光纤骨干网传输项目、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在雅温得建造大型体育场项目等等。仅2010年,中国企业在喀麦隆完成的项目就有:喀麦隆西北大区道路工程、喀麦隆BN项目、杜阿拉饮水工程、喀麦隆多功能体育馆周边河道改造项目、吉德小学校项目和喀麦隆会议大厦项目、喀麦隆电信基站太阳能供电工程项目等。就已经完成的项目看,施工质量和进度均令人满意,喀方对我企业一般都给予了高度评价。2010年3月,中喀又就农业、能源、道路、邮政、通讯、信息技术签订了8个合作协议,预计未来几年,中喀投资合作还将增加。另外一个合作规模较大的领域是农业。一个典型代表是中喀英考农业开发公司。2006年4月,陕西省农垦农工商总公司(下面简称陕西农垦)在喀麦隆投资建立中喀英考农业开发公司楠加埃博科示范农场,当年开垦、当年播种、当年收获,得到了喀方极高的评价。2007年7月,陕西农垦又利用喀麦隆为其新提供的1万公顷土地发展水稻、木薯的生产加工以及鸵鸟的养殖。2008年3月,楠加埃博科示范农场成为中喀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是我国14个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第一个。2010年4月,该公司又投资1.2亿美元在喀实施农业开发,年效益估算上千万美元。就这些项目的实施效果来看,中方提供的资金、技术和智力资源与喀方提供的土地资源已实现较完美的有机结合,为两国的农业投资合作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三、中喀投资合作特点分析
  
  (一)投资增长幅度不大,总规模偏小
  截止到2004年3月,中国在喀注册的中资企业为12家,到2009年3月,为16家,而到2010
  年3月,为18家,年增长幅度不大,仅为8.3%。2010年1月~8月,中国在喀麦隆的非金融类新增投资为180万美元。但是, 2008年,非洲吸引我国投资流量为54.9亿美元,相对于2007年,年增长幅度达249%,到2010年10月,在非注册中资企业已达2,000 家,可见,在喀麦隆的中资企业还不到全非洲中资企业的1%,所占比例偏小,这与喀麦隆在非洲的经济地位并不相称。再与中国在非投资额最大的三个国家南非、赞比亚、尼日利亚(都属于SSA国家)来比,2008年,我国对南非直接投资额48.08亿美元,赞比亚为2.14亿美元,尼日利亚为1.63亿美元。很明显,中国对喀麦隆直接投资规模还偏小。
  (二)投资涉及领域较广,但投资结构不尽合理
  从2010年已注册的中资企业来看,投资领域涉及到农业、渔业、医疗、餐饮、教育、房地产、矿产开发、通信、承包工程等,涵盖范围比较广,但制造业企业一个都没有(2009年以前有一家制衣企业,后倒闭)。另外,还可以发现,与中国对整个非洲的投资偏向于资源能源性行业的情况并不一致,中国在喀麦隆的投资重点主要是工程承包业,且参与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而资源性项目较大的仅有中钢集团公司的喀麦隆3万吨铁矿勘探权、延长喀北发展控股公司同喀方的紫纳(3,862km2)和马卡里(4,644 km2)两区块勘探和开采石油两个项目。[2]这说明我国企业对喀麦隆的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对基础设施和工程承包业投资的地区和项目过于集中。
  (三)竞争激烈,中资企业淘汰速度快,但近来趋于相对稳定
  2004年3月,在喀注册的中资企业有12家, 2009年3月,变为16家,相比2004年,增加了4家,其中,除了中国一拖农机进出口公司、雄狮牧业公司还在经营以外,其余的企业,无论是摩托生产还是食品、制衣企业还是投资促进中心都已经全部关门或歇业,而新增了6家施工企业、两家通讯企业、一家农业企业和一家钢铁企业,而原有的一家渔业公司被3家新的渔业公司所代替,原有的两家医院被一家新的中喀合营医院所代替,变动幅度不可谓不大,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2010年3月,在喀注册的中资企业有18家,原有的16家企业没有一家关闭,而新增了一家物产公司和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可见近来企业状况有所好转,趋于相对稳定。
  (四)中喀合资企业的结果都很不理想
  1997年,在我国政府优惠贷款支持下,甘肃省轮胎厂和武汉拖拉机厂与喀国家投资公司在克里比分别合资兴建了投资额达232万美元和212万美元的拖拉机组装厂和大地轮胎翻新厂。然而,前者由于产品没有销路(该公司生产的7马力的拖拉机并不适合当地的条件),后者由于原材料缺乏,两个企业都很快被迫关闭。2001年7月,长春长铃集团与喀方合资建成的一条摩托车组装线在杜阿拉投产,但生产销售始终没能上规模,最后也只好关闭。[3]总的来说,中喀的合资、合作项目刚刚开始,只有合作捕鱼等个别项目能见到效益,缺少真正象样的合资、合作企业,中喀合资的钢铁厂、大型木材加工项目谈了4年~5年,仍还停留在纸面上,周期长,效率低。
  总的来说,中国在喀麦隆的投资改善了喀麦隆人民的生活条件(如低成本住宅、杜阿拉供水工程);提高喀麦隆人民的健康水平(如中国在喀医院);改善了喀麦隆的基础设施水平(如默坎水电站);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和税收(如华为公司在喀麦隆的雇员在200名以上);为喀麦隆带来先进经验和生产技术,增进了中喀两国的友谊。根据浙江师范大学刘岩(2008)的一项调查,有多达78%的喀麦隆人认为中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如果选择去国外工作或学习的话 ,有 30%的人选择中国 ,仅次于美国;而只有 6%的人选择去法国,中国投资对喀麦隆的影响略见一斑。[4]由此可见,作为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国,富裕起来的中国给包括喀麦隆在内的非洲各国送去的不是“殖民主义”,而是各种实惠;不是威胁,而是机遇。威胁非洲的,殖民非洲的绝对不会是中国。
  
  四、中喀投资合作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一)中喀投资合作的有利因素
  从总体上来说,喀麦隆有不少适宜投资的条件。首先,喀麦隆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喀麦隆濒临几内亚湾,海岸线较长,气温和降水条件优越,森林资源、水力资源、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喀麦隆已探明的地下矿藏有30多种,是撒哈拉以南地区第7大石油生产国(储藏量达2亿吨),其中列为世界级矿脉的有铝矾土矿、金红石、钴和镍,此外还有黄金、钻石以及大理石、石灰石、云母等。其次,在整个非洲,喀麦隆政局较为稳定,自20世纪60年代独立以来从未发生过大的动乱,投资政治风险较小。第三,喀麦隆对外来投资十分欢迎,向投资者提供诸多便利和优惠条件,如税收便利措施、利润转移优厚、审批程序便捷等,尤其是新公司将有两年的免税期等。第四,潜在市场巨大。喀麦隆是《中部非洲关税和经济联盟》、《中部非洲经济共同体》的签约国,在喀投资建厂,其产品可以免税自由销往中部非洲11个国家。对于想进入中非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喀麦隆本身就是很好的“基地”,是通往广袤中非市场的门户国家,如果算上喀麦隆与尼日利亚、刚果(布)、安哥拉等国家的边境线,进入喀麦隆,就等于坐拥了具有3亿人口的潜在市场。更有利的是,除少量产品(如香蕉)有一定配额限制外,产于喀麦隆的产品能够自由进入欧盟市场,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特别对于中国来说,还有一些其它有利条件。首先,中国政府和喀麦隆政府签署了《经济技术合作协定》、《投资保护协定》,规定中国企业、中国人在喀麦隆创办的企业以及合资合作企业所获利润、货币可以自由兑换、自由转移,避免双重征税,喀政府应对中国在其领土内的投资提供充分而全面的安全保障等。其次,中喀建交30多年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喀方对华友好。近几年,喀方更是加快了向中国招商引资的步伐。2006年10月,在北京参加中非合作论坛的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热诚邀请中国企业去喀麦隆投资。2007年1月,在胡锦涛访问喀麦隆期间,比亚总统又一次向中国企业发出了此类邀请。2010年10月,喀麦隆政府专门在上海主办了 “喀麦隆—中国投资论坛”,热忱邀请中国投资者积极参与喀麦隆建设,这些,为中国企业在喀麦隆投资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二)中喀投资合作的不利因素
  喀麦隆的国家治理水平较差,整体投资环境依然不容乐观。根据2010年10月公布的莫·伊普拉辛非洲国家治理指数(该指数显示非洲各国的运行和治理情况),喀麦隆位居非洲53个国家的第35位。这些表现在:
  第一,商贸法律不健全、商贸权利无法得到保障,仍有潜在政治风险。喀麦隆商贸法律不健全,商务法典是1867年和1930年颁布的法律法规组成的贸易通法,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经济,而其有关外国直接投资的法律法规虽指导性文件健全,但落实性文件不一致,导致指导性文件当中具体的原则无法得以实施,使得商贸权利无法得到保障,结果是投资者只能诉诸于司法体系保护其权益。此外,喀麦隆政局虽相对稳定,但隐患犹存。喀领导人年事已高,接班人选至今不明确,喀麦隆政局的不确定因素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增多,这些都增加了在喀投资的风险。
  第二,贪污腐败和官僚主义作风。根据国际反腐败机构2007年9月的报告,喀麦隆是世界上第42位腐败国家,腐败指数为2.4,存在较严重的腐败问题。而世界银行2010年的投资环境评估报告的10项评定标准也发现,喀麦隆在过去的几年里,投资环境虽有所改善,但创办公司仍需要36天,平均每年需与税收官员打交道的次数2009年为4.4次,仅次于加蓬(15.2次)和利比亚(6.5次),次数之多居全球第三位,而其他国家大多不超过2次。③
  第三,基础设施薄弱和不足、能源短缺、生产要素成本过高、税收政策欠优、当地银行体系不尽完善。目前,喀麦隆仅有2%至3%的人口能够使用互联网,而且网络限速低,信号不稳定。这些都是外部投资的很大障碍,极大地损害了国家的投资和贸易环境。根据喀麦隆投资促进局的资料,在非洲大陆吸收的3%的外国直接投资中,喀麦隆仅占0.045%。2007年至2009年,外国直接投资每年仅占喀麦隆国民生产总值的1.2%左右,在外资吸引力方面,喀麦隆在全球排在第100名之后,居第101位。在世界银行2007年对178个国家的投资环境评估中,喀麦隆位居倒数第26位,比2006年还下降了5位,投资环境之差略见一斑。
  第四,劳动力素质较低、国内市场规模小。根据联合国发展署发表的一份资料, 2000年至2005年间,喀麦隆35.7%的人口寿命不到40岁,32.1%的人为文盲,而且,很多当地人并没有因为贫穷而努力工作,已经习惯依赖别人的帮助,养成了“无心向上”的习惯。加之,喀麦隆人口不足两千万,有一半居住在农村,较为分散,收入低,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比例2001年为40.2%,2007年为39.9%,国内市场狭小,这些对企业的现代化生产与规模化生产都不利。
  第五,国际竞争激烈,且中国企业处于劣势地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拥有丰富资源和巨大市场潜力的喀麦隆日益受到西方大国的重视,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然而,喀麦隆是法国等西方大国的传统投资和商品市场,许多法律、法规与原宗主国的法律、法规条文相接近,又沿用了法国高标准的质量体系认证,当地企业家与商人习惯与西方大国打交道,这对中国企业的投资无疑是不利的。加之,从投资主体上来看,我国以国有企业为主,由于产权、激励机制等原因,竞争力尚不尽如人意,而发达国家直接投资主体一般都是具有相当强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这些使得中国企业在喀麦隆的国际竞争处于劣势地位。
  
  五、中喀投资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尚缺乏一个清晰的发展思路和战略规划
  20多年来, 中国对包括喀麦隆在内的非洲投资多是企业自发的, 以企业自主行为为基础的商业活动, 不存在明确的国家对非洲投资战略,政府管理和指导有待完善。一些项目重前期,轻后期,对后续管理尚不够重视。一些项目付出了巨大努力,但实施效果仍不尽如人意。例如喀麦隆多功能体育馆,虽然技术先进、外观漂亮,但使用率低,长期闲置,成为“政绩工程”的国外版。
  (二)企业前期工作没有做扎实, 海外投资经验及人才不足
  从2004年3月到2009年3月,在喀注册的12家中资企业有10家倒闭,除了中国一拖农机进出口公司、雄狮牧业公司还在经营以外,其余的企业都已经全部关门,在科特迪瓦、尼日尔、几内亚的中国有关企业也发生了类似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前期工作没有做扎实, 可行性论证欠充分, 对到喀麦隆投资的困难估计不足;还有一个原因是大多数中资企业缺乏海外投资经验, 缺乏懂经营、会管理、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造成了投资项目过于集中,使得中资企业的恶性竞争成为我国企业开拓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金融支持和保障体系不尽完善
  目前, 在喀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 它们不仅自有资金不足, 而且在信贷、抵押等方面无法满足银行的要求, 致使外汇资金的融通和汇兑渠道不畅, 制约了企业在喀投资的决策效率和投资规模。虽然国内出台了各项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有关优惠政策和措施, 但缺乏相关配套政策, 资金支持力度有限。
  (四)部分企业社会责任观念淡薄
  一些企业片面强调经济效益,甚至为了获取利润采用各种非法手段,如搞低价倾销、以次充好,非法私自行医开诊所、贩卖药品,这就与当地社会和企业发生了利益冲突;有的企业忽视当地法规 ,引起的环境问题、 劳工权利问题也开始突显;有些中国企业主大量从中国国内招募工人 ,没有为当地人提供就业机会。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中国和中国企业在喀麦隆的声誉。
  (五)不少行业和喀麦隆本地商人存在冲突
  例如中医诊所,尽管病人觉得中医既便宜又有效,但喀麦隆本地医生却说他们是庸医,并要求政府对他们进行管制。又如,在西北部城市巴门达,一些中国商人在那销售面粉做成的“中国炸面圈”,本地商人以政府没有向他们征税为由威胁说要以武力把中国商人赶出去。2007年7月,华人还组织起来游行抗议这种状况。
  (六)针对中国投资者的犯罪行为时有发生
  在喀麦隆,中国商人常常容易成为抢劫犯罪行为的目标,而且这种犯罪行为近几年发生更为频繁:2005年1月,一名中国商人被凶手杀害,结果引起大约400名华人聚会抗议这起恶性事件及警方的追查不力;2007年9月,一名中国女商人在雅温得遭两名歹徒袭击后死亡;2009年6月,5名中国工人在靠近尼日利亚的喀麦隆巴卡西半岛附近遭到绑架;2010年3月,7名中国公民喀麦隆被绑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威胁着中国企业员工的安全。此外,很多中国商人还常常被喀麦隆海关官员勒索,被迫以大量钱财去贿赂他们。
  
  六、对 策
  
  (一)制定中喀投资合作战略,加大金融等扶持措施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政府的作用应从单纯的各种政策鼓励上升到对实施总体投资战略的规划指导阶段。针对中资企业在喀存在的行业过于集中,制造业、旅游业缺乏,采矿业较少及中资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在喀投资面临的主要困难(资金不足与国家的一些支持力度很难倾向到小企业)的现象,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可牵头并会同有关机构制定中喀投资合作战略,统一规划和指导, 培养懂经营、会管理、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制定实施一系列的金融政策和措施, 如政策贴息、优惠贷款、中喀发展基金等,引导中国企业重点投资喀麦隆农业、能源、矿产和制造业、旅游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目前,中国是惟一一个与喀麦隆旅游方面进行合作的国家,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旅游业可能是一个最大的投资机会。采矿业也是一个机会,目前喀麦隆的采矿业主要由澳大利亚方面在做,由于喀麦隆的采矿业是完全开放的且对国外投资进行鼓励,中国也可以而且应该积极参与,此外,在基础设施领域也存在很多机会。
  (二)做好投资喀麦隆前的前期准备, 防止盲目投资
  中国企业对喀麦隆投资的经验与教训表明,投资之前,首先要认真调查分析其法律、经济水平、产业结构、消费能力、市场容量以及自然资源等情况,瞄准其战略产业和朝阳产业,如勘探、采矿、能源、电信、建筑、林业、农业加工等,做好前期准备。特别是首先要熟悉这里的法律,避免因违反法律造成被动与损失。喀麦隆虽然并不发达,但仍沿袭着殖民者带来的法律,例如,其西北大区和西南大区原来是英国殖民地,这里就采用英国的法律系统;其他八个大区原来是法国的殖民地,在那里就采用法国的法律系统。可能是殖民者多年来对他们教化的结果,喀麦隆人办事一定要找出法律根据。例如,中国人如果要在喀麦隆开农场办企业要租用土地,土地许可证上引用的法律法规就有20来项;你要购买政府管制商品,许可证上第一页就列满了法律依据。所以,熟悉这里的法律等前期准备工作十分重要。此外,应积极借鉴其它国家跨国公司投资喀麦隆的经验,尤其是法国等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经验,因为喀麦隆独立以前是法国等发达国家的殖民地,这些发达国家深刻了解SSA国家的投资环境,其跨国公司能够因地制宜的进行投资。
  (三)注意引导中国企业增强投资中的国家战略意识与企业行为规范
  中国企业应坚持守信、保质、薄利、重义的原则, 采取本土化经营的原则,提供更多的当地就业岗位、提高本企业的当地员工的人才素质、尊重当地的劳工权益、与当地工会保持良好的关系、注意承担“绿色责任”,树立良好的投资形象,在喀麦隆以至非洲工业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使中喀投资合作朝着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
  (四)广泛的接触和贸易洽谈,加强中国产品的宣传
  喀麦隆是法国等西方大国的传统投资和商品市场,当地企业家与商人习惯与西方大国打交道,而对中国产品相对不熟悉。例如,喀麦隆市场上的很多摩托车品牌主要是铃木、本田和雅马哈,中国摩托车最近两年逐步增加,但仍不是主流,如中国在喀麦隆投资的长铃摩托虽然质量好,但成本、售价较高,所以销售状况不理想,应该说,中国摩托车在喀麦隆还没有树立品牌形象,还没有发挥规模效应,因此,应该通过广泛的接触和贸易洽谈,加深喀方对中国的了解。例如,鼓励、促成喀麦隆参加广交会等。
  (五)谨慎选择好投资方式,让企业成为中喀投资合作的主体
  实践证明,与当地人合资的方式,利少弊多,容易失败,最好还是独资或搞技术合作和劳务输出,还可通过结友好城市开展互利合作。如前所述,甘肃省轮胎厂和武汉拖拉机厂与喀国家投资公司的合资均失败了,这些合资之所以都宣告失败,与其都是由政府主导的,项目之前缺乏严格的可行性分析,项目之后经营管理不善是分不开的。实践证明,这种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模式在企业经营与管理中是行不通的,这个教训是深刻的。因此,政府应改变重点扶持国有企业的做法,带动其他所有制投资主体对喀麦隆的投资,统筹兼顾、统分结合的发展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的战略并行式发展,鼓励国内有实力、信誉好的国有或民营企业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使企业成为中喀投资合作的主体,以保证合作项目具有持久生命力,通过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扩大合作的政治影响。加快我国投资主体多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六)建立有关在喀麦隆投资的咨询投资机构、大力发挥商会与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当前,喀麦隆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很多中国中小企业的关注。但由于缺乏对当地的了解,他们对是否走出去犹豫不决。所以,建立有关在喀麦隆投资的咨询机构,进行信息收集和研究,仔细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经济、文化、政策、宗教信仰、资源条件、产业政策、融资渠道以及中国各级政府的各种扶持政策,为企业更好地决策服务。另外,要鼓励支持建立商会、行业协会等,使商会大力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不遗余力为中国企业投资喀麦隆提供便利和帮助,使行业协会帮助政府预测发展趋势,并提出政策、制定标准并能够规范行业竞争、协调相关企业、规划行业发展、联合对外谈判、减少内部竞争、维护企业利益。
  (七)保护中国投资者在喀麦隆的安全
  这里有六点需要注意:一是建立中喀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间有效的磋商与协调机制,使各方的协调制度化,督促喀麦隆相关方面切实履行“关于相互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保护中国投资者的安全与利益。二是提高办事程序的透明度。随着中国在喀投资的增加,一些机构对我国颇有微词,这与我们在办事程序上缺乏透明度有一定关系,因此提高办事程序的透明度,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误解,为企业争取更好外部环境。三是是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沟通,相互支持,共同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四是要理解和尊重喀麦隆当地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与喀麦隆人民和谐相处。五是要求企业遵守当地法律,合法经营、有序竞争、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六是要严格中资企业外出纪律,教育员工尽量不要携带大量现金。
其他文献
[摘 要]对区域生态效率进行了界定,通过引入生态足迹方法,给出区域生态效率计算的模型。以2007年截面数据为样本,对我国30个地区的生态效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区域生态效率差异明显,总体呈东高西低”的格局,区域发展不平衡;聚类显示,中国各区域生态效率呈5级分布;能源消耗对各地生态效率影响较大;调整产业结构,平衡各地区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势在必行。  [关键词]生态效率;生态足迹;聚类
期刊
[摘要]服务外包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国家为此专门编制“十二五”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积极营造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基于此, 对国内外服务外包政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 同时对天津、大连、济南3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当前的服务外包政策进行了分析,在理论与实践对比的基础上,提出应用性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外包;政策;发包方;承接方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博弈会直接影响宏观调控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钢铁产业是我国上一轮紧缩性调控的重点产业之一,调控过程中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博弈也表现得较为突出。河北省是我国的钢铁大省,同时也存在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雷同、技术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众多民营中小钢厂遍地开花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是中央钢铁产业调整的重点地区。通过分析2004年~2008年河北钢铁调控过程中的中央和地方博弈,可以得出:中
期刊
摘 要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调查组对河北省33个市县的农户调研结果显示,失地后农民就业状况存在明显问题。其主要制约农民就业转型的因素是缺乏知识技能、资金短缺、思想观念落后以及政府促进就业措施相对不足等方面,本文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失地农民;就业创业   中图分类号 F323.6
期刊
摘 要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贸易格局将迎来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全球经济将转入中低速增长,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将给我国外贸发展带来多方面的影响。面对机遇和挑战,外贸企业提倡创新经营,为此,外贸经营模式的创新将给中小外贸企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文章介绍了CEM联合出口管理模式的概况并分析了运用该经营模式的优势和劣势。   关键词 “十二五”时期;CEM联合出口管理模式;优
期刊
摘 要 “大而全”的发展模式导致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存在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各区域核心竞争力偏低,整体国际竞争力不高,而差别化发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从整体出发,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剖析了各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情况、比较优势产业、专业化方向以及产业发展前景,并据此为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的“共赢”提出了差别化发展对策。   关键词 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偏离-份额分析;比较优势;差别化发
期刊
[摘要]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是国家为促进产业技术发展,建构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而实施的国家层面的指导性文件和纲领。国家产业技术政策与技术创新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建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是实现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的重要保障。其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设则是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和落实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的重要战略性举措。  [关键词]产业技术政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  [中图分类号] F26
期刊
[摘要]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育模式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物流人才,解决我国物流人才缺口的关键。但我国目前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一对一为主的产学研培养模式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本问题,进而针对校企合作的产学研模式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建立区域联合物流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的战略思考,并分析了该战略在运作模式、服
期刊
近年来国内外企业受到金融危机冲击较为严重,同时金融管理在公司价值提升中的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针对企业面临的这些金融风险问题,学术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由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发起并主办的“金融风险与公司金融国际研究会”正是恰逢其时连续胜利召开了三年,在促进金融风险与公司金融管理领域研究思想的融合、丰富现代金融研究的视野、提供金融财务专家深入探讨问题的契机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为公司金融管理
期刊
[摘要]员工不提建议的消极影响远远大于积极影响。合理化建议的重点不在“建议”,而在“合理化”。建议提了白提、不敢提建议、不愿提建议和不能提建议,是中国文化背景下员工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积极性不高的四条主要原因。中国企业有效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的主要措施有:管理层大力支持员工提建议;营造良好的沟通与言论氛围;建立完善的合理化建议规章制度;开好会议。  [关键词]合理化建议;有效开展;科学内涵  [中图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