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都知道我喜欢登山,但是知道在我的登山背包里始终放着几本书吗?书本始终伴随着我。古人说的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像登山一样,读书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生活状态。我觉得这样才能使人生更精彩,更有意义。
在不断的阅读中,我也体会到读书给予自己的益处。1983年我到深圳经济特区,没过多久就发现自己同别人思维方式不一样,总能在信息把握、市场判断上快半拍。我自己分析总结说是因为有阅读英文能力,信息的收集上处于优势。在大学期间自学的政治经济学,使我对商品经济规律有了方法论上的掌握。当时,自知做企业还需补很多书本知识,于是利用公务去香港的机会购买财会、企管书籍。白天辛苦一天,回到住处无论多晚也要自学两个小时的课程。
到了80年代中期,惊喜发现国内出版界开始大量出版过去被视为禁书的种类。令我开心智的是一套“走向未来丛书”,尤其是张五常先生《卖桔者说》,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增长的极限》,科尔内《增长、短缺与效率》……看这些书犹如紧闭的屋子,窗户洞开,一股清新空气扑面而来。
实际上人生是很有限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因为现在是知识爆炸时代,你可以接触的信息非常多,如何筛选出对自己有教育意义的信息非常重要。我阅读次数最多,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英国史学家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上、中、下三册,用了两年的时间才通读了一遍,汤因比对人类文明都要“经历萌芽、兴旺到衰亡”过程的观点却改变了我的传统认知世界观。
这两年来,我一直在读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因为这套书不同于以前看过的罗马史——更多是从政治、经济、军事的角度来理解,而盐野七生从技术的角度来解读,让人耳目一新。从书中还会发现罗马人智力不如希腊人、体力不如高卢人、经商的本事不如迦太基人,却能一一打败这些部族的原因,即是因为它的开放,它的兼容并蓄。作为国家,自由与宽容,是罗马帝国的立国之本,作为跨国企业,宽容开放,兼收并蓄应当是它的核心价值观念。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现在知识时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但是走路是经历,经历是非常重要的,我所行早已超过万里。而受限于接触的范围有限,经常联系的人也不会超过30人,真正的“阅人无数”是不可能的,这时候读书就成为结交朋友的最有效的方式。
我个人觉得读书是很好的交朋友方式,比如读米兰·昆德拉的书,实际上就是认识米兰·昆德拉这个人,了解他的处世哲学,了解他对社会冷嘲热讽的态度,在认知和欣赏的基础上,便结交了他这样一个益友。
你通过读书来“阅人”,就不需要付出那么多的感情,交朋友要耗费很多精力,有时候不理解很伤神。但读书不需要,读莎士比亚时不需要有和莎士比亚特别难舍难分的感情。我觉得阅人不可能无数,更多阅人还是通过读书。在短时间内汲取这个朋友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何乐而不为呢?
在不断的阅读中,我也体会到读书给予自己的益处。1983年我到深圳经济特区,没过多久就发现自己同别人思维方式不一样,总能在信息把握、市场判断上快半拍。我自己分析总结说是因为有阅读英文能力,信息的收集上处于优势。在大学期间自学的政治经济学,使我对商品经济规律有了方法论上的掌握。当时,自知做企业还需补很多书本知识,于是利用公务去香港的机会购买财会、企管书籍。白天辛苦一天,回到住处无论多晚也要自学两个小时的课程。
到了80年代中期,惊喜发现国内出版界开始大量出版过去被视为禁书的种类。令我开心智的是一套“走向未来丛书”,尤其是张五常先生《卖桔者说》,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增长的极限》,科尔内《增长、短缺与效率》……看这些书犹如紧闭的屋子,窗户洞开,一股清新空气扑面而来。
实际上人生是很有限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因为现在是知识爆炸时代,你可以接触的信息非常多,如何筛选出对自己有教育意义的信息非常重要。我阅读次数最多,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英国史学家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上、中、下三册,用了两年的时间才通读了一遍,汤因比对人类文明都要“经历萌芽、兴旺到衰亡”过程的观点却改变了我的传统认知世界观。
这两年来,我一直在读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因为这套书不同于以前看过的罗马史——更多是从政治、经济、军事的角度来理解,而盐野七生从技术的角度来解读,让人耳目一新。从书中还会发现罗马人智力不如希腊人、体力不如高卢人、经商的本事不如迦太基人,却能一一打败这些部族的原因,即是因为它的开放,它的兼容并蓄。作为国家,自由与宽容,是罗马帝国的立国之本,作为跨国企业,宽容开放,兼收并蓄应当是它的核心价值观念。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现在知识时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但是走路是经历,经历是非常重要的,我所行早已超过万里。而受限于接触的范围有限,经常联系的人也不会超过30人,真正的“阅人无数”是不可能的,这时候读书就成为结交朋友的最有效的方式。
我个人觉得读书是很好的交朋友方式,比如读米兰·昆德拉的书,实际上就是认识米兰·昆德拉这个人,了解他的处世哲学,了解他对社会冷嘲热讽的态度,在认知和欣赏的基础上,便结交了他这样一个益友。
你通过读书来“阅人”,就不需要付出那么多的感情,交朋友要耗费很多精力,有时候不理解很伤神。但读书不需要,读莎士比亚时不需要有和莎士比亚特别难舍难分的感情。我觉得阅人不可能无数,更多阅人还是通过读书。在短时间内汲取这个朋友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