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画史上,龚贤、樊圻、高岑、邹、吴宏、叶欣、胡、谢荪被称为“金陵八家”。他们都是明末清初在金陵聚集的遗民画家。其主要艺术特点是:继承五代、两宋时期的传统,且不受摹古之风影响,均能从自身经历和大自然环境中得到启示,作品写实性较强,并有着不同程度的探索性创造。他们隐居不仕,往来于江淮之间,以卖画为生,常聚在一起,并以诗文书画相与酬唱。虽然他们的人生经历都非常相似,但绘画风格却迥然不同。其中八家中的吴宏画风最为粗放,浑融无际,任凭想象,景色细致苍郁,充满生活气息。其画作大多取材于自然景物及仰慕的桃花源仙境,构图疏密相间,气势雄阔。偶作竹石,亦有水墨淋漓之致。周亮工曾诗曰:“幕外青霞自卷舒,依君只似住村虚。枯桐已碎犹为客,妙画通神独亦予”。
吴宏,生卒年不详,字远度,号竹史,江西金人,寓江宁(今南京)。诗书均精,尤好绘事。传世作品有《燕子矶、莫愁湖》合卷、《柘溪草堂图》、《水榭待客图》、《秋山红叶图》册页、《江楼访友图》等。现遴选部分吴宏山水画精品介绍予读者。
吴宏《山水图》 纸本水墨 16.2×52.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画远山淡抹隐现,近处山石老树楼阁。咫尺千里,苍苍莽莽。山石用方硬而带刚性的直线勾括,棱角分明。皴法则纵横恣意,似乱柴,亦斧劈皴,方峭瘦硬。但整幅疏密得宜而显工整。
吴宏《负郭村居图》
绢本 198.5×98厘米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远景绘高山耸立,层峦叠翠,山脚下陈林杂树,院落村舍其间,山道小径,有人负薪而归。中间茅棚草地溪水,林间牧牛缓步,神态跃然。近景古树老枝,水阁茅棚,溪流有声,引人入胜。布局严谨,运笔劲逸,境界幽奥,又有生活气息。
吴宏《柘溪草堂图》
绢本设色 160.8×79.8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图系作者应江苏宝应乔莱之请,画其父乔可聘居处柘溪草堂秋景。据题跋,柘溪草堂是座落在宝应白马湖东岸一片树丛中的临水小村。村前一座小桥,湖水绕村,树木绕斋,树林里楼台面水,宾主登楼安坐对谈,超然世外。笔墨挺健,景致平远,具有浓厚的写实风格,为吴宏佳作之一。
吴宏《江城秋访图》
绢本设色 160.8×78.2厘米
旅顺博物馆藏
此图以中锋写树木、房屋、舟楫、人物;以侧锋皴山石。水墨烘染,明暗向背自成,水光云气自生,颇有生意。略施淡彩,色调和谐而又明快清爽,具有典型的“浅绛”风格。画面自题“摹李营丘墨法于响雪庵中”。
吴宏《小山远歌图》(之一) 长卷 纸本 30.8×137.1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绘参天老树,枝槎纵横老健,溪水沿山蜿蜒潺流,树丛茅屋书斋深藏;平坦处,一老者抱琴席地而坐,面山临水,童子身后侍立。笔情墨韵与诗情画意尽在其中。
吴宏《秋山行旅图》(部分) 长卷 纸本设色 23.5×124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山重水复,山石,村庄屋宇依山傍水,错落俨然于树丛,赶路的车队,人马也匆匆于道上。笔墨纵横,风格绢秀。(责编:李禹默)
吴宏,生卒年不详,字远度,号竹史,江西金人,寓江宁(今南京)。诗书均精,尤好绘事。传世作品有《燕子矶、莫愁湖》合卷、《柘溪草堂图》、《水榭待客图》、《秋山红叶图》册页、《江楼访友图》等。现遴选部分吴宏山水画精品介绍予读者。
吴宏《山水图》 纸本水墨 16.2×52.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画远山淡抹隐现,近处山石老树楼阁。咫尺千里,苍苍莽莽。山石用方硬而带刚性的直线勾括,棱角分明。皴法则纵横恣意,似乱柴,亦斧劈皴,方峭瘦硬。但整幅疏密得宜而显工整。
吴宏《负郭村居图》
绢本 198.5×98厘米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远景绘高山耸立,层峦叠翠,山脚下陈林杂树,院落村舍其间,山道小径,有人负薪而归。中间茅棚草地溪水,林间牧牛缓步,神态跃然。近景古树老枝,水阁茅棚,溪流有声,引人入胜。布局严谨,运笔劲逸,境界幽奥,又有生活气息。
吴宏《柘溪草堂图》
绢本设色 160.8×79.8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图系作者应江苏宝应乔莱之请,画其父乔可聘居处柘溪草堂秋景。据题跋,柘溪草堂是座落在宝应白马湖东岸一片树丛中的临水小村。村前一座小桥,湖水绕村,树木绕斋,树林里楼台面水,宾主登楼安坐对谈,超然世外。笔墨挺健,景致平远,具有浓厚的写实风格,为吴宏佳作之一。
吴宏《江城秋访图》
绢本设色 160.8×78.2厘米
旅顺博物馆藏
此图以中锋写树木、房屋、舟楫、人物;以侧锋皴山石。水墨烘染,明暗向背自成,水光云气自生,颇有生意。略施淡彩,色调和谐而又明快清爽,具有典型的“浅绛”风格。画面自题“摹李营丘墨法于响雪庵中”。
吴宏《小山远歌图》(之一) 长卷 纸本 30.8×137.1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绘参天老树,枝槎纵横老健,溪水沿山蜿蜒潺流,树丛茅屋书斋深藏;平坦处,一老者抱琴席地而坐,面山临水,童子身后侍立。笔情墨韵与诗情画意尽在其中。
吴宏《秋山行旅图》(部分) 长卷 纸本设色 23.5×124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山重水复,山石,村庄屋宇依山傍水,错落俨然于树丛,赶路的车队,人马也匆匆于道上。笔墨纵横,风格绢秀。(责编:李禹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