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着手做“心智障碍者”这个选题之前,我对这个群体有过夸张的想象:沉默寡言、脾气暴躁;嘴角流着涎水,走路四肢不协调,生活不能自理;拥有畸形的童年,状貌扭曲地生活在一个个因他們而变得不幸的家庭当中。
直到我见到那些孩子和家庭,看见他们积极向上、热情而快乐地活着,比我想象中更接近“普通”地活着时,我才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刻板印象,陷入了媒体和悲惨故事堆积起来的对连锁厄运的描述,同时也陷入了连我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歧视怪圈。
我非常好奇,这种未经察觉的歧视目光和刻版印象究竟是从何而来?在这样的思考中,我认为我首先要做的便是完全地、不带偏见地去呈现这些孩子以及他们家庭的真实状况,从心智障碍者本身出发,让人们以最平视的、最贴近他们自身的视角去体会他们的一天,去体会他们微小的心理波动。
这样的一天是细密的,是琐碎的,甚至连任何波动都是最平凡的。然而就在这种平凡之中,这些心智障碍孩子的存在本身依然惊奇地跃出了纸笔能够描述的范围之外,他们灵魂的纯粹程度,他们对人心的敏锐洞察力,他们的思维活跃、热爱生活、吃苦耐劳,有时甚至令我感到自愧不如,也感到质疑他们低能的我们其实非常奇怪。
质疑这些孩子的包括他们自己的家长。因为观念的束缚,家长们无法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获得所谓的“正常成长”,也因为这种无法相信,家长们认定孩子没有能力去正面承受来自社会的异样目光。孩子们的成长因此被搁置,而他们本该拥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一个更广大的世界。
在这个问题上,融爱融乐心智障碍者家庭支持中心的理事长李俊峰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家长们,害怕面对挫折的或许并非孩子,而是家长自己。
他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他曾向众多害怕孩子遭受二次伤害的家长们厉声诘问:
“谁的成长又不曾经历过伤害?”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它既指向心智障碍的孩子们,也指向他们的家长,甚至指向整个心智障碍问题的定义——也就是我们究竟如何看待“障碍”这个问题。
融爱融乐所提出的许多观念创新,包括他们的核心理念之一“家长走出来,孩子才有未来”,其实也都是在尝试着阐释如何对待“障碍”的话题。
对于心智障碍的孩子们来说,“障碍”是他们因为机体功能损坏而遭遇的某些限制;对于心智障碍孩子的家长们来说,“障碍”是他们养育这些孩子的额外负担和来自社会的歧视目光。
而对于普通人,难道就不存在“障碍”吗?就能免于一切伤害和挫折吗?选择逃避和无视这些问题就能够永无后顾之忧吗?
因为这个选题,因为这个人群的特殊遭遇,我得以重新思考对于“障碍”概念的界定,同时也得以思考“障碍”之于人的生命、之于社会发展、之于事物的成长演变的微妙意义。
世上本没有无障碍的人生,每个人身上也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限制。我们之所以对心智障碍群体怀抱偏见,或许正是由于我们对“障碍”概念的理解太过偏狭,由于我们对自身存在的限制都没有完整的理解与接受。
今日他们因为他们的特殊障碍而成为弱势群体,明日或许我们也会因为我们的某种障碍而成为另一种弱势群体。要消解这种“杞人忧天”,只能有赖于我们的社会去正视、包容和接受更多这样的特殊群体。
毕竟谁也不能保证,下一次,再下一次,我们不会成为下一个特殊的“障碍者”。
直到我见到那些孩子和家庭,看见他们积极向上、热情而快乐地活着,比我想象中更接近“普通”地活着时,我才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刻板印象,陷入了媒体和悲惨故事堆积起来的对连锁厄运的描述,同时也陷入了连我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歧视怪圈。
我非常好奇,这种未经察觉的歧视目光和刻版印象究竟是从何而来?在这样的思考中,我认为我首先要做的便是完全地、不带偏见地去呈现这些孩子以及他们家庭的真实状况,从心智障碍者本身出发,让人们以最平视的、最贴近他们自身的视角去体会他们的一天,去体会他们微小的心理波动。
这样的一天是细密的,是琐碎的,甚至连任何波动都是最平凡的。然而就在这种平凡之中,这些心智障碍孩子的存在本身依然惊奇地跃出了纸笔能够描述的范围之外,他们灵魂的纯粹程度,他们对人心的敏锐洞察力,他们的思维活跃、热爱生活、吃苦耐劳,有时甚至令我感到自愧不如,也感到质疑他们低能的我们其实非常奇怪。
质疑这些孩子的包括他们自己的家长。因为观念的束缚,家长们无法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获得所谓的“正常成长”,也因为这种无法相信,家长们认定孩子没有能力去正面承受来自社会的异样目光。孩子们的成长因此被搁置,而他们本该拥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一个更广大的世界。
在这个问题上,融爱融乐心智障碍者家庭支持中心的理事长李俊峰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家长们,害怕面对挫折的或许并非孩子,而是家长自己。
他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他曾向众多害怕孩子遭受二次伤害的家长们厉声诘问:
“谁的成长又不曾经历过伤害?”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它既指向心智障碍的孩子们,也指向他们的家长,甚至指向整个心智障碍问题的定义——也就是我们究竟如何看待“障碍”这个问题。
融爱融乐所提出的许多观念创新,包括他们的核心理念之一“家长走出来,孩子才有未来”,其实也都是在尝试着阐释如何对待“障碍”的话题。
对于心智障碍的孩子们来说,“障碍”是他们因为机体功能损坏而遭遇的某些限制;对于心智障碍孩子的家长们来说,“障碍”是他们养育这些孩子的额外负担和来自社会的歧视目光。
而对于普通人,难道就不存在“障碍”吗?就能免于一切伤害和挫折吗?选择逃避和无视这些问题就能够永无后顾之忧吗?
因为这个选题,因为这个人群的特殊遭遇,我得以重新思考对于“障碍”概念的界定,同时也得以思考“障碍”之于人的生命、之于社会发展、之于事物的成长演变的微妙意义。
世上本没有无障碍的人生,每个人身上也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限制。我们之所以对心智障碍群体怀抱偏见,或许正是由于我们对“障碍”概念的理解太过偏狭,由于我们对自身存在的限制都没有完整的理解与接受。
今日他们因为他们的特殊障碍而成为弱势群体,明日或许我们也会因为我们的某种障碍而成为另一种弱势群体。要消解这种“杞人忧天”,只能有赖于我们的社会去正视、包容和接受更多这样的特殊群体。
毕竟谁也不能保证,下一次,再下一次,我们不会成为下一个特殊的“障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