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年级复习课中的应用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xuchao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知识的呈现过程都有一定的规律性,一单元的内容包含了很多小的知识点,并分散在不同的课时中学习的。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内容或者一册教材内容后,头脑中形成的知识点片断都是比较零乱、无序的,复习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类、整合,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思维导图是一种学习和思维的有效工具,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数学高年级复习课中,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知识间联系,构建了知识网络,提高了学习效率,提升了思维能力,加强了记忆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效率;记忆
  在平常的教学中,大多数的复习课形式都是比较单一古板,多以教师讲,学生听,讲授型为主,并通过对习题的复习,加以“题海战术”的训练。学生日复一日沉浸在枯燥的、机械模仿式的学习中,学习效率低而负担重。学生长期在这样一种缺乏合作与交流的教学活动中,渐渐就会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因此课堂教学要基于这一要求,课堂中落实到把教学的知识点内容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处理好单个知识点与整体知识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学科的整体性,进一步体会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分析理解数学知识。
  数学是具有思维性和灵活性的学科,而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好动心理的发展阶段,传统的复习方式没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分析,制定出让学生容易接受的复习方式。整理与复习是一个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的过程,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点是时间紧、容量大。在复习课中借助“思维导图”整理与复习能帮助学生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系统整理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对整个单元内容或一册内容进行复习,查漏补缺,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数学又是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的学科,学生在理解某些数学知识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难度。思维导图具有多功能性,它可以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概括的知识具体化,零乱的知识系统化,隐性的知识显性化”等。
  在复习课中思维导图有何妙用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
  一、“画”出趣味,加深理解
  思维导图的特点是集曲线、关键词、符号、颜色、图像等多种形式在一图中,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激发也可以进行思维整理。学生可以选择各种形式呈现,如,树形图、圆圈图、气泡图、伞状图、流程图等,并在图中添加图形及解释说明。学生通过亲手绘制思维导图来呈现自己的想法,开拓自己的思维,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的版面设计中,学生更能发挥美术设计在数学中的应用,通过绘制一幅整体的图画,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让思维导图完美地呈现出来,过程就像在做游戏,同时达到美术、数学相融合的效果,让阅读者有美的享受,也达到提高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知识过程中的兴趣,并提升对内容的理解程度,一举多得。
  如下面学生的作品,用“母鸡孵蛋”和“五角金星”作为思维导图的整体版面,让思维导图更具美感。乍眼一看,图画版面似乎喧宾夺主,但细细品味却发现图中的每一部分,每个脉络是非常清晰的。而且能看出这部分学生在设计思维导图时对内容的把控能力非常好,美术功底也非常扎实。学科融合,让学生更具创造力。
  “思”出架构,提高效率
  在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与复习时,运用了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半径、直径、周长与面积概念之间的关系。“思”出架构,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提高课堂效率。设计教学流程如下:先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提前绘制好本单元的思维导图。然后课上交流,组织学生将课前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展示,讲解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的主题和相关概念。最后是完善作品,引导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发现自己的思维导图中的不足,并进行进一步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回忆和理解图中出现的相关概念,梳理知识。这样的课堂学习模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在兴趣的支配下,学生能清晰地“思”出单元知识基本架构,理清知识脉络,从而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重点、要点与难点。这样,就能达到复习课所要的效果,甚至是事半功倍。
  从学生整理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学生对“圆”的知识架构非常的清晰,从单元目录到知识大点,从知识大点分散出知识小点,从知识小点到概念公式,甚至还有知识的延伸。真正落实课标要求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学科的整体性。
  当学生清晰地整理出单元的知识架构,归纳出一个知识点后,再进行针对性的练习,通过“自主归纳——共同总结——巩固练习”,学生真正把知识记忆于脑海。借助思维导图,相信学生对知识架构一目了然。有了思维导图,学生的复习不再是毫无思绪了,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节约了时间。
  二、“维”出创意,发散思维
  思维导图是从线性(“一维”)到横向(“二维”),再到发散性或多维思考迈进所必不可少的一条纽带。呈现的是“小图大世界”的景象,表面上是在纸上画出来的二维图,实际上却可以展示一个多维的现实,包含了空间、时间和色彩。思维导图之美在于它能完全释放个人思维,给个人思维带来无尽的可能性。描画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将一个人的思维旅程清晰地描绘在纸上的过程,是直观反映了人的发散性思维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思维旅程,这个旅程与任何有收获的旅行一样,有着个人的创意。
  下面是学生学习了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一)(二)内容后,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整理与复习的作品,当中显示出设计者有独特的想法与设计:
  当然,要想描绘出一张极具特色的思维导图,发挥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的作用,是要运用到各种与创造力有关的技巧的,具体表现在想象力和变通力,它们是很棒的创意思考的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在复习课中,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启发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既能让学生更好地沟通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又更好地处理了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深度。
  三、“导”出联系,构建网络
  学生的知识点是零乱的,不系统的,思维导图的出现,能让多个零乱的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归类。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整理时,要根据内容的特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各部分知识“串联起来”,构建简单、清晰、明了的知识网络。
  学生在运用思维导图整理“线与角”相关知识的时候,通过线状的串联,清晰地展现出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与区别。同时,通过思维网络,进一步“导”出了线与角之间的联系。这样,单元的知识网络就铺开了,所有知识点及点与点间的联系一目了然,太妙了。
  四、“图”解说文,深度记忆
  思维导图里的关键词都处在同一个平面内,更容易让学生产生清晰、正确的联想,从而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考,让人印象深刻,增进记忆效果。因此,思维导图又被喻为“智力冲浪板”。
  如上面是学生学完北师大版五年下内容后,用思维导图整理一册内容的作品。脉络清晰,“一词一线”有助于学生提升记忆力和追忆力,一图胜千词,图形是轻松回忆的最佳助手。“百度地图”让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何去何从,指引我们到达目的地的正确路径与步骤,前路一片光明。学习也如此,有效的“学习地图”——思维导图,能指引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步骤,让我们事半功倍。
  在复习课中借助思维导图这张知识道路上的“地图”,对所学知识的进行归纳和总结,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借助思维导图对整册书的知识内容进行整理,就能把知识梳理出来,宏观地把控整本书的知识脉络。这样,才能沟通各单元知识点的联系,才能帮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与深度记忆。
  在复习课中,通過“画”“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在学习历程中快速掌握知识的“重点”,想法变得有“创意”,思维更有“结构”,过程更“好玩”。
  参考文献:
  [1](英)博赞.思维导图实践版[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2]孙易新.思维导图应用宝典[M].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08).
其他文献
游览的第三天,我们去了小印度、马来王宫、滨海堤坝、摩天轮。  我們一早吃完饭后,就去了小印度,那边几乎都是印度人,且基本没人会说中文。他们文化程度不太高,很多都靠摆摊为生。我们走的一路上,不断有人推荐我们买一些手工艺品,非常精致又可爱,不过有点贵。还有就是,他们身上的香水味很重,很呛鼻,让无法适应的我躲得远远的。  接着,我们来到了马来王宫,却只能在外面远远观望,不能进去。这时,导游推荐了附近一间
摘 要: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这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围绕“语文能力”这一核心素养来展开。语文能力实质上是一种学习能力,所以,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换言之,让学生“学会学习”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本文围绕“学会学习”这一内容,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素养;培养;开放;兴趣;自主  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第一大基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朗读是最基本的阅读教学方式,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当我们打开小学教科书时,我们会发现每种类型的课文都有这样的学习要求:正确,流利和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由此可知,读好书既是学习汉语的一种方式,又是学习汉语的目标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朗读是多么重要。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话都解释了阅读的重要作用。也许古人比较重视读的量,而
【摘要】阅读是语文无可替代重要的一部分,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是小学生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其重要的。目前,一线语文教师已经形成了整本书阅读的共识,但因为毕竟是一整本书,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文章是有着巨大差异的,所以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讨论。本文基于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在班级的实践产生的心得,从阅读热情、书籍选择、氛围渲染、阅读方法等方面一一叙述。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整本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科学探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新事物,它要求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获得学习物理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精心进行探究式的教学设计,开展探究活动。本文在实施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及其相关的认知基础上,着重阐述了探究式实验的教学设计。  【关键字】探究式;实验教学设计;实施  一、实施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  1.传统教学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著名学者帮奇为揭示世界人口分布问题,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读“人类大陆图”完成1~3题。  1.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密集区  A.高纬度比低纬度多B.南半球比北半球多  C.中纬度比低纬度多D.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2.下列大洲中,被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同时穿过的大洲是  A.① B
初中政治课程采用了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全国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课程设计了“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拓展空间”“阅读感悟”和“方法与技能”等,伴随着课程改革深入,各地各学校都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学校课题组顺应时代要求,开展了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一套经过课堂实践检验的“五位一体”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此模式由下面几方面
【摘要】在课堂上,常常会看到两种倾向:一种是整节课教师只顾着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默默地听、练,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按老师的要求行事,什么师生互动的全都没有;另一种是整节课教师全面放手,全程让学生“自己动手”“自主学习”,这样一节课下来,不知道学生学会了什么,也不知道学生还有哪些不会。这样的课堂让我们静心思考:一线数学课堂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进行数学课堂常态教学的研究与实施。近几年,花都区倡导
【摘要】德育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则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的突出特点,它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发展的能力,这为小学德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德育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方面,德育的好坏将影响综合实践课程开展的效果与质量。因此,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是本文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综合实践、德育渗透、有效实施  一、综合实践课与德育
【摘要】物理教学中,做物理实验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在新课程改革推进阶段,物理教师应以实际行动,实事求是,创新传统的物理实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最新的教学工具,接触现实生活,修改不完善的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让物理实验真正发挥作用,帮助理解和启发智慧实验。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创新事例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