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堵管风险预警及预控方案的设计与应用效果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oa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与设计静脉留置针堵管风险预警及预控方案,并探索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本研究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层次分析法以及回顾性研究确立静脉留置针堵管风险预警方案;第二阶段通过文献检索与文献质量评价对静脉留置针堵管干预最佳证据进行汇总,通过专家咨询确立风险预控方案;第三阶段,便利选取吉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部分科室的住院患者开展非同期对照实验,2018年5—6月使用静脉留置针的236例住院患者为观察组,2017年5—6月的218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结果

形成了包含2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组成预警评估方案,确定了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3个预警级别,针对低、中、高不同预警级别形成预控方案;非同期对照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留置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运用风险预警理论,形成风险因素综合评估方案,运用前瞻性护理思维实施针对性的预控方案,提高护士静脉留置针堵管风险识别与预控能力,降低留置针堵管发生率,有效延长留置时间。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复方雷公藤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中分形素趋化因子(FKN/CX3CL1)、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RA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复方雷公藤辅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
目的探讨肺腺癌A549细胞来源外泌体对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出腺癌A549细胞培养的上清来源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的形态,不同剂量外泌体与腺癌A549细胞共培养,MTT法检测共培养后A549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及划痕试验检测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免疫印迹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肺腺癌A54
目的探讨微RNA(miRNAs)和APLN对癫痫发作后神经元损伤调控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癫痫患者(癫痫组)及性别、年龄与之相匹配的40例健康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外周血miRNA182、miRNA194及APLN水平差异,分析miRNA182、miRNA194与APLN的关系。将miRNA182 mimics(miR-182模拟物)、miRNA
目的探讨敲减LncRNA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AFAP1-AS1)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FAP1-AS1 shRNA慢病毒感染结直肠癌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FAP1-AS1表达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β-catenin、c-myc蛋白水平。用Wnt信号通路抑制剂处理敲减AFAP1-AS1的结直肠癌细胞,CCK8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
期刊
目的分析基于患者症状觉察的鼻咽癌早发现状况并探索其相关影响因素,寻找鼻咽癌病情延误重点人群。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新诊断的鼻咽癌患者共301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鼻咽癌。患者中位年龄47.5岁。记录患者觉察症状至到医院就诊的持续时间,采用卡方检验探讨鼻咽癌早发现与各因素的关联性,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98例(99.0%)患
目的探究氧化苦参碱(OMT)对急性脑梗死(ACI)大鼠鞘氨醇激酶2(SphK2)及闭合蛋白5(claudin-5)的影响。方法建立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及OMT治疗组(低、中、高剂量组),10只/组,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OMT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30、60、120 mg/kg OMT,模型组及对照组分别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12 h一次,共注射4次
目的评价子宫内膜癌(EC)患者超声造影(CEUS)检查征象及相关生物学行为。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为EC患者作为EC组,选取同期80例非EC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行CEUS检查;统计两组CEUS征象特点,比较两组CEUS检查时感兴趣区域造影剂平均渡越时间(MMT)、峰值强度(Peak)、达峰时间(TTP);统计CEUS检查不同分期EC征象特点,比较E
目的探讨血脂、肝功能及肾功能等生化指标与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至2017年间在广州市某医院的2型糖尿病患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的生化指标,包括血脂、肝功能及肾功能等,分析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并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血脂指标中HDL-C(OR=0.323,95% CI:0.166~0.629)为T2DM患病的保护因素,TC (OR=1.058
目的研究下调DNA结合抑制蛋白-1(ID-1)对肝癌HuH-7细胞侵袭、迁移和分泌免疫抑制因子的影响。方法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ID-1在人肝癌HuH-7、MHCC97H、SNU-449细胞和正常肝L-02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在HuH-7细胞中转染ID-1 siRNA,Transwell小室测定侵袭和迁移,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IL-6、IL-1β水平,West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