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作品“亮”起来

来源 :中国钢笔书法·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_fly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人们逐渐意识到美术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后,各类关于美术教学的改革便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但美术作品作为活动最后的成果却往往被人们忽视,要么匆匆收尾、要么草草了事,这些都不利于发挥美术作品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别样的摆”——扭转美术作品展示传统化的旧局面;“有趣的玩”——叩响美术作品展示生活化的主旋律;“奇妙的看”——营造美术作品展示艺术化的新氛围,这三方面充分展示儿童独特的创意与想法,激发儿童创作的灵感与激情,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最终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
  关键词:美术作品展示 创新
  毕加索曾经说过:“在很小的时候我就能画得像拉斐尔那样,但是我费尽了一生的精力像儿童那样画画。”这说明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运用手中的画笔描绘了眼中的世界,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情感,一幅画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个世界,在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人们也逐渐重视美术给孩子带来的积极影响:它引导孩子观察、感悟和创作生活,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对于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热爱,激发创造美的愿望,提升创造美的能力,进而完善他们健康的人格。
  由此也推动了一场关于美术教育教学的改革,教学的导入形式更加的新颖了,美术活动的内容更加的贴近儿童的生活,活动的主体由原来的教师转向儿童,整个教育的导向也由原来的重结果转换到重视活动的过程中……但是作为美术活动的成果——美术作品,却往往在活动的最后环节被“忽视”了:教师习惯性的挑选几张个别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与孩子一起简要的评析和交流,大部分的作品则变成了此次教学活动的“附属品”,要么匆匆“收藏”到幼儿的美术作业本,要么就机械的张贴到墙上进行展示。美术作品评价成人化、美术作品展示形式单一、作品展示缺乏美感等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我们,如何将童画“亮”出来,发挥美术作品的真正价值呢?
  在通过“别样的摆”——扭转美术作品展示传统化的旧局面;“有趣的玩”——叩响美术作品展示生活化的主旋律;“奇妙的看”——营造美术作品展示艺术化的新氛围,这三方面充分展示幼儿独特的创意与想法,激发儿童创作的灵感与激情,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最终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
  一、别样的摆——扭转传统化旧局面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儿童渴望自己的作品得到同伴、老师的认可,作品评价与展示环节,恰恰是儿童通过语音表达以及画面呈现分享的重要途径。而纵观我们的美术活动,大多以平面展示为主,这样的展示比较墨守成规,久而久之,便也激发不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在自我的作品得到肯定之后,如果能用与众不同地方式展示出来,孩子会得到更大的鼓励与肯定。
  我们可以对作品进行小小的改变,比如单个的作品可以对画纸进行简单的折一折、卷一卷、弯一弯、剪一剪、贴一贴等方法,对作品进行简单地修整,这样平面的作品就立刻变“活”了!如果是多幅作品组合展示,则可以依托支架,将作品张贴在支架上;也可以将多幅作品装订成书的形式展示,还可以添加辅助物的形式展出,如添加花架、画框等等(如图一),这样可以打破原有的传统模式,实现从平面到立体的展示方式,让儿童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全新的理解。
  在美术活动《不一样的舞姿》中,孩子们用画笔表现着舞者曼妙的舞姿,借助红色剪纸让孩子在白色背景纸上呈现强烈的视觉对比效果(图二),但如果就这样展示孩子的作品,可能激发不了孩子再次创的激情,所以我们将儿童的作品“站立”起来,让作品呈现近看、远看高低不一的效果(图三),与此同时,我们还可将孩子的作品连接起来变成了一幅大作品,这样作品便有了情节、也更为连续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通过画纸的卷曲,呈现别样的立体展示效果(图四),突破作品单一的平面展示方式,从而达到了立体的、多维的效果。
  通过这几步简单的“摆”,作品由平面转变成了立体的展示方式,儿童感受了作品另类的美。
  二、有趣的玩——奏响生活化主旋律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重要的意义。”是的,游戏对于儿童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就像种子的发芽需要阳光雨露一样,是儿童喜欢的,也是最适合儿童学习的一种方式。可以发现儿童自发的玩总是那么的投入、快乐,对于他们来说,游戏不是随意的玩耍,而是一种“工作”,为了玩得开心,他们会“挖空心思”的去想各种办法,这个过程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进行美术活动时,我们也要尽可能的创作条件让幼儿尽情地游戏,自由地“玩”。那么,如何让最后的作品展示让孩子“玩”起来呢?
  在《不一样的舞姿》中,我们借助了转盘(图五)这一支架,让环形的作品能够转动起来,变成一个立体的展示台(图六),幼儿完成作品之后,可以看一看、转一转、玩一玩这些好玩的美术作品,感受不一样的舞姿带给我们的奇妙体验,这也大大激发了幼儿再次创作的积极性。
  美源于生活,源于自然,生活与自然是培养幼儿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宝库。借助生活中的这些物品作为展示的支架,有效地将日常活动中静态的作品展示转换化为动态的呈现,让幼儿对自己的作品有了全新的理解,在转转、玩玩的过程中开启儿童感受美、发现美的大门,同时也开辟一个展现他们独特想法和创意的艺术天地。
  三、奇妙的看——营造个性化新氛围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儿童要进行绘画创作,首先要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创作的灵感与欲望 ,这就需要我们在活动时创设能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的环境,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说过这么一句话: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说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欣赏的美,幼儿的美术作品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孩子心灵世界的真实表达,读懂它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孩子,别样的作品展示方式让孩子的作品焕然一新,重新点燃了孩子们对艺术的激情。
  大班美术《不一样的舞姿》最后的作品展示环节,我们挖掘了潜藏在幼儿美术作品里的美,让作品的展示与生活接轨,在转一转、看一看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生活特性,并巧妙的借助烛光呈现作品奇幻的动态变化(图七),在看看、剪剪、贴贴、转转、再看看的过程中,提升对美的感知能力,激发艺术创意与想象能力。
  这里教师创造条件让幼儿浸染在艺术环境里,让“作品”借助灯光的效应走近幼儿的生活,为再次创作奠定基础。可以说作品展示时这种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和具有视觉冲击力、感染力的艺术环境,是儿童爱上画画的开始,也是让每个儿童心里那颗美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的关键所在。
  儿童的美术作品让我们走进孩子的童心世界,与孩子一起用纯真的眼睛去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别样的摆”、“有趣的玩”、“奇妙的看”让我们更直观地展现孩子富有创意的表现与表达,给予孩子一份完整的、积极的、正面的情绪体验的机会,同时也开拓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创作美、表达美的空间,如何更合理更有效地展示作品,还需我们更多地尝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朱家雄编著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杨景芝 《中国当代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6
  ( 平湖市行知幼儿园 浙江嘉兴)
其他文献
摘 要:绘画疗法是心理治疗的一种重要形式,绘画疗法的焦点不是集中于绘画艺术的审美表现以及绘画技能上,而是注重过程。从个案治疗到小组治疗,不同性格学生都可以参加绘画艺术疗法,可取得独特疗效。而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关键词:绘画 心理治疗 应用  调查表明:由于生理、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上学习紧张等众多因素,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约为15%。这样的数字不得不令我们去注意、去观
期刊
摘 要: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故事能够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的调动起来,这对于提升学生们的绘画兴趣,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上都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对此,本文通过对故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美术 故事 情景创设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出,为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上来,已经成为当前教学中一个重点。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
期刊
粉笔字与钢笔字都属于硬笔字系列,但不管是硬笔字还是软笔字,如果是汉字,结字方法都是一样的。由于书写工具、材料的不同,用笔方法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地方。很多教师把钢笔字的用笔方法用到粉笔字中,这是不对的,虽然它们都属于硬笔字系列,但粉笔字的书写工具特殊,写字技法大相径庭。下面我就根据粉笔字的书写工具、材料的特点,衍生出的粉笔字书写技法,逐一分析讲解。  一、书写姿势  粉笔字的“纸
期刊
法 震 别署缸子、飞凤山人,斋号法古堂。  1981年生于陕西扶风,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曾居新疆、广东等地。  现从师一了先生,问道于嵩山十方精舍。  作品发表于《十方艺术》、《敦煌美术》、《目标艺术》、《美术市场报》、《书法报》,被吴道子美术馆等多家艺术机构及私人收藏。  部分展览:  2003 法震陈刚书画作品展览(西安美术学院临潼校区)  陕西省第三届“走进生活”写生画展(西安)  2004
期刊
(排名不分先后)  衢州市  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 余胜秋  衢州市衢江区实验小学 柴金良  衢州市衢江区大洲镇中心小学 杨树丰  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中心小学 许永清  龙游县横山中学 缪正荣  江山市城南小学 段齐敏  江山市中山小学 毛伟琴  常山县天马一小 季志辉  杭州市  杭州市留下小学 陈伟泉  杭州市三墩镇中心小学 章献明  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庞富连  余杭区仁和中心
期刊
张佳翔 笔名鸿艺,就读于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小学四年级。自踏入书法之门至今在杭州临池阁书画培训中心学习书画,自幼勤练书法,已参加多次区级,省级乃至全国性书法赛事。  2012年参加了两次全国性的赛事,逐渐显露老练。在参加第十七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同年6月,“素质星奖”第一届第二赛季全国青少年儿童书画评选中荣获儿童组初赛一等奖;  2012年12月获得2012年第二届“新苗奖”浙
期刊
摘 要:过去很多美术教师都认为,文本解读是语文学科的工作,是远离美术学科教学的。所以大多教师都没有去触摸文本解读。笔者在一次教研活动中,身体力行的深入进行了浙美版七册十一课《塔》的深入解读,收获了许多的切实有效的方法。本文就美术教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结合笔者自己的亲身经历,阐述了美术教师进行有效文本解读的方法和具体感受。  关键词:小学美术 文本解读 策略  一场漫卷全国的基础教育课改浪潮
期刊
杨伟涛  笔名杨旦,别署一日斋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美协蒋兆和艺术研究会会员
期刊
魏立刚  1964年生于山西大同;  1985年结业于天津南开大学数学专业;  1995年移居北京,自由艺术家。  1999年作品《藤萝》被大英博物馆收藏,并入选“惊人之笔中国现代书法展”,该著作是西方关于中国书法发展史的第一文献,从古代书法到现代的毛泽东、郭沫若、启功及现代派的魏立刚等;因策划“巴蜀点兵—二十世纪末中国现代书法回顾展”而轰动艺术界,并获学术贡献奖。  2004年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
期刊
谭梅英 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进修于清华大学高卉民大写意花鸟画创作高研班,师从于著名画家王成喜,高卉民,霍春阳,梅墨生,任会中,初中海,晁谷,老圃。北京世杰中国际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国画院院士,中国民俗书画院副院长,长城书画院特约画家,作品被中国经济信息报,中国商报,光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经济网,马可波罗网等媒体刊登。被纪晓岚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仪仗队,中国部长将军书画院,周恩来纪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