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强市

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leagel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荆门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工业强市、加快荆门崛起的战略目标。建设新型工业强市,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荆门崛起的核心战略。近几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建设工业强市目标,突出发展主题,抢抓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荆门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200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737.75亿元。增长33.5%,增加值172.17亿元,增长25%,占全市GDP的33.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9%,石化、磷化、建材、食品四大行业超过工业总量的2/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5.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3%,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2.4%,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荆门建设工业强市机遇和条件前所未有,困难和挑战也前所未有,必须冷静分析,准确把握,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
  
  一、从科学发展的视角,客观审视工业强市建设的现状
  
  1、要对工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进行再认识。荆门是一个新型工业城市,工业基础较好,产业特色鲜明。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化工为主、食品、建材、机电和纺织为辅的“一主四翼”产业格局,工业经济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概括起来讲,荆门工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优势在资源”,磷块岩、石膏、白云岩、石灰岩储量居湖北首位,农产品量大质优,发展工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支撑在重化”,石化工业是我市工业的顶梁柱,磷化工业超常规发展,医药化工竞争力明显增强,能源化工和火化工取得突破。2008年,化工产业占工业的比重达到80%,撑起荆门市工业的“大半个天”。“龙头在城区”,随着福耀玻璃、葛洲坝两条日产4800吨新型干法水泥、天茂集团100万吨二甲醚、众和纺织20万锭精梳紧密纺、中集、李宁(荆门)工业园等一批大项目的落户建设,城区工业的龙头作用逐步增强。“潜力在县(市)”,县域工业突破性发展,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8.1%,10个工业重镇发展迅猛,完成增加值63.7亿元,同比增长52.7%,207国道工业走廊成为全市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2、要对工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再认识。当前荆门工业发展仍然处于“爬坡提速”阶段,既有不快的问题,又有不好的问题。发展不快是当前最大的实际,必须坚定不移地“提速”;发展不好是制约荆门工业崛起的关键因素,必须坚定不移地“爬坡”。随着金融危机对荆门的负面影响不断加深、加重,制约荆门工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日益显现:工业经济增速趋缓,部分企业为规避风险开始限产或停产;沿海产业转移步伐放缓,国内外大型企业对外投资趋于谨慎,导致部分签约项目不能按期开工,一些在建项目不能顺利投产,投产的项目不能达产达效;出口受阻、增速回落;一些行业产销不旺、重要支柱产业发展放慢等。客观分析,当前“爬坡提速”的阻力有四:第一阻力来自结构性矛盾没有根本解决,中小企业多,重点骨干企业少;一般产品、中低档产品、初级产品多,优质产品特别是高利润、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或终端产品少:规模小、层次低的行业多,有发展优势、集约化、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少。化工行业主要以石油炼制业、化肥生产为主,精细化工产品较少;建材工业以水泥生产为主,新型建材刚刚起步;纺织工业基本上是以中低档棉纺为主,高档服装、面料、化纤和印染比重很小;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科技含量有待提高。第二阻力来自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部分行业、企业发展方式粗放,能耗高,污染重,效益低,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第三阻力来自生产要素供求偏紧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善,煤电油运供求形势偏紧,夏、冬用电高峰期时有拉闸限电现象;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工业用地不足成为制约工业经济总量扩张的重要因素。第四阻力来自发展隐忧多、包袱重的问题没有根本改观,国有改制企业遗留问题有待处理,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3、要对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条件进行再认识。金融危机发生后,荆门工业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辩证思考,危中显机,加快发展仍具备不可多得的诸多有利条件:一有政策叠加。中央力促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启动扩大内需的“10+4”条措施,作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部署,省委、省政府实施“一带两圈”发展战略等等,有利于我们争取国家投资;有利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降低融资成本;有利于我市能源、建材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我们争取到一批新的项目。二有产业转移。国际资本加速向中国转移,沿海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的“双转移”趋势逐渐汇合,步伐明显加快。三有危机倒逼。受金融危机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对荆门市冲击较大的主要是传统产业,对于我们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四有弯道赶超。当前各地经济发展正处于“弯道处”。“弯道处”往往也是各种经济要素重新组合、产业重新布局时期,竞争在弯道,机会在弯道,精彩在弯道,决胜也在弯道。谁转得及时、转得坚定、转得有效,谁就能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快。“难得者时,易失者机”。看到了机遇,发现了契机,如果不及时抢抓和抓抢,机遇就会丧失,转化为更大的挑战。挑战应对好了,也可以转化成为我所用的条件。荆门先后错失了发展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等机遇,面对新的形势,必须牢牢抓住机遇、用好机遇、用足机遇,使之最大限度地推动荆门工业发展。
  4、要对建设工业强市的目标和内涵进行再认识。荆门靠工业立市。更靠工业强市。荆门建设工业强市,强在发展速度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强;强在结构优,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强;强在龙头大,辐射带动能力强;强在质量效益高,竞争能力强;强在生态环境好,创新能力强。要立足新形势,树立新目标,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更加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破除阻碍工业经济发展的一切旧观念;更加坚定不移地把工业作为“第一产业”来抓,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更加坚定不移地调整结构,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更加坚定不移地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更加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更加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城区工业,增强县域经济活力;更加坚定不移地对优势资源合理开发和精深加工,走节能降耗、循环经济之路。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效益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走在全省前列,努力把荆门建设成为工业优势明显、产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较强、发展方式科学的工业强市。到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40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全市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4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主要加工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二、以科学发展的理念,正确把握建设工业强市的重 要关系
  
  1、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走安全保障型的工业强市之路。安全发展是建设工业强市的重要标志。发展问题,安全第一;安全问题,生命至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安全发展既是“好”的应有之义,又是“快”的重要保证。荆门是一个危化城,化工企业星罗棋布,矿山企业点多面广。特殊的市情、特殊的形势,需要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要重视安全发展,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把工业经济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的基础上,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企业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同步提高,以安全发展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
  2、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走稳定和谐型的工业强市之路。和谐稳定是建设工业强市的重要保障。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当前,荆门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发展既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活力,也产生大量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各种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问题错综复杂,合理诉求与不合理诉求相互交织,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我们既要牢固树立积极主动的稳定观。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积极探索化解工业强市各种矛盾的新路子,营造和谐的企业内外环境,又要在维护稳定中抢抓发展机遇,实现快速发展。
  3、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走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强市之路。保护环境是建设工业强市的必然要求。荆门重化工业比重大,污染排放强度高,节能减排任务重,面临着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和任务。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要抓住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建设的契机,坚持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找准发展和环保的结合点。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寓生态建设于资源开发之中,融资源开发于生态建设之中,不断增创工业发展的新优势。
  4、正确处理发展与改革的关系,走改革创新型的工业强市之路,改革创新是建设工业强市的根本动力。随着深层次利益关系的调整,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改革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要高扬改革创新的大旗。跳出荆门看荆门,跳出工业抓工业。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和服务意识,从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人手,敢啃“硬骨头”,敢趟“深水区”,敢打“攻坚战”,坚持用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使改革创新成为我们工作的常态,务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走出一条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的工业崛起之路。
  
  三、按科学发展的要求,牢牢抓住工业强市建设的重点
  
  1、建设大项目。要继续强化“大抓项目就是大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的意识,坚持“二分之一”工作法,抢抓机遇,抢抓项目,千方百计引进一批大项目、建设一批好项目,坚定不移地做大工业经济的总量和规模。一方面,要通过招商引资抓大项目。要正确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认真研究国家、省的投资导向,紧紧抓住世界产业和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一批规模大、产出高、带动力强的工业项目。要继续调整招商引资思路,改全民招商为专业招商、存量招商、以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市直各招商小分队和招商专班要长年驻扎东部和沿海联络处,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收集传递招商信息,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强度大且符合环保要求的大项目。积极利用市内国有优质存量资产和石油化工、磷化工、建材、食品和轻工机械等产业优势,吸引国际国内大企业大集团进驻。在项目引进后,要搞好后续跟踪服务,着重抓好中石化扩能、天茂二甲醚、葛洲坝子陵水泥、福耀玻璃、中集(宏图)特种装备生产基地、李宁(荆门)工业园、华能热电联产等重点项目的落地、开工、建设和投产达产。努力扩大经济总量。另一方面,要通过全民创业大抓项目。要坚决落实各级完善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营造创业氛围,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把创业重点放在项目上来。市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围绕我市重点项目,通过优质服务、优质信誉、环境和资源,吸引外商和本地民营企业家投资发展配套和深加工项目。同时,对荆门市优质项目,加大包装和宣传力度,创新融资方式,吸引社会和民间投资,积极创造宽松条件,加大跟踪服务力度,把没有落实的项目落实,把已落实的项目做大。
  2、打造大产业。工业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必须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要紧紧围绕现有支柱产业,实施“百亿工程”。在化工产业上,石化行业以炼化一体化为龙头,实施以上游带动中下游,以中下游促进上游发展的双向推进战略,不断延伸产业链;磷化行业以洋丰集团、鄂中化工、大裕口化工为重点,充分利用现有矿石资源,鼓励支持企业走矿肥结合、矿化结合、肥化结合的路子;医药化工行业在继续发展化学合成药的同时,扶持发展生物制药,提高医药工业市场竞争力,重点打造以天茂集团为龙头的原料药产业集群;火化工行业抢抓国内民爆行业调整重组机遇,扩大民爆产品核定生产能力,精细化工行业,重点抓好金汉江纤维素公司、倬臣生物科技公司等企业的发展壮大,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化工产业产值过1000亿元。在食品产业上,重点支持国宝桥米、洪森米业、金龙泉、文峰酒业、中粮祥瑞、新美香食品等骨干企业发展,力争产值达到500亿元。在建材产业上,重点支持葛洲坝水泥、京兰水泥和龙源石膏、福耀玻璃等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发展。力争产值达到300亿元。在机电产业上,重点支持京山轻机、戴蒙德、中集(宏图)、普安阀门、东光电子等骨干企业发展,力争产值达100亿元。在纺织产业上,重点支持众和纺织、维新纺织、金龙非织造布、李宁(荆门)工业同、新港制衣、益泰运动品公司发展,力争产值达到100亿元。另一方面,要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集群。要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延伸产业链为主线,按照“科学规划、主业突出、特色明显”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一带六园”。即207国道经济带和荆门经济开发区、钟祥经济开发区、京山经济开发区、沙洋经济开发区、钟祥市胡集磷化工业园、宏图机械工业园六园区,力争在“一袋米”、“一壶油”和包装机械、磷化工、新型能源、石膏加工五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
  3、培育大企业。企业强则荆门强,企业兴则荆门兴。要把“上规模、抓拳头、上品牌、搞集团”作为荆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首要追求目标。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把现有大企业做强。制定实施亿元企业培育计划,着力发展大企业大集团,重点支持到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O亿元的骨干企业发展,发挥其在产业集群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培育一批能体现荆门工业特色和水平的代表队,发挥它们的集 聚带动效应,努力把中石化荆门分公司、洋丰集团、荆门热电厂、葛洲坝水泥厂、天茂集团、京山轻机、国宝桥米、大峪口化工等企业打造成荆门工业发展的“航空母舰”。要以引进战略投资者为重点,加快推进,广泛寻求合作对象,吸引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跨国公司、知名企业、有实力的企业参与荆门市企业重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引资嫁接、上市融资、扩建改造等方式,迅速把各行各业的龙头做大做强。支持天茂、京山轻机、格林美、金汉江、东光电子等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技术中心建设,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在提升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上实现突破。另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把中小企业做大。要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不折不扣落实国家、省、市的各项扶持政策,如新产品的减免税政策、使用国产设备抵免进口设备所得税政策、资源综合利用税收减免政策等。进一步完善生产运行调度系统,及时掌握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加强对行业走势的分析预测,及时发布前瞻性的预警信息,引导企业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完善工业“110”和中小企业信息网站的功能,构建优质服务平台,促进企业加快成长,为工业经济发展增添活力、积蓄后劲。对已有一定规模的成长型企业尤其是亿元企业,在生产要素上倾斜,在运行环境上尽量宽松,促其加快发展,努力实现一批小企业成长为规模企业,一批规模企业成长为大中型骨干企业。
  4、构建太平台。一方面,要大力加强重镇建设。构建工业走廊。要依托207国道沿线的交通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强10个工业重镇和207国道工业走廊建设,突出磷化、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特色,突出规模和集群效应,突出基础设施的完善配套,为企业进驻和发展壮大提供平台。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园区建设,搭建发展平台。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整合、优化、提升现有开发区(工业园区)。加快荆门经济开发区建设。在基础设施等硬环境上提档升级,在服务质量、管理体制等方面大胆创新,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人才、资金、技术上给予重点支持,切实做到“院墙内的事企业做,院墙外的事政府来做”,让企业落户发展无忧,吸引更多大集团、大企业进驻。进一步完善京山经济开发区、沙洋经济开发区和钟祥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园区功能,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具有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高地,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产业关联度高、企业协作性强的新型园区。
  
  四、用科学发展的办法,着力破解工业强市建设的难题
  
  1、破解用地难题。一是规划用地。增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韧性,科学预测未来5到10年间的工业类别构成、发展趋势、占地规模、项目布局等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设用地需求,保障今后工业项目用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一致。二是高效用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向外资额度大、资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倾斜。严格控制工业园区非生产性用地规模,提高工业用地比例,提高工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产出率。三是集约用地。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实行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发挥土地集聚利用效益。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多层标准厂房,拓展地下空间,鼓励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容积率和建筑系数。四是市场用地。通过新征、收回、收购、整理等方式,充实项目用地储备库,努力保障工业发展用地需求。在全面落实经营性用地招、拍、挂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避免企业因用地成本低而“多占多用”、“低效利用”现象的发生。
  2、破解用工难题。一是健全体系。要针对当前沿海部分中小企业倒闭,大量农民工提前返乡的实际,大力开展“回归工程”,出台相关措施和扶持政策,支持、鼓励市内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就业。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出力。二是强化培训。整合市内职业技术培训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落户企业定向开展岗位培训、招工培训和用工储备培训。三是抓好服务。搞好劳动力资源调查,建立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实现政府、市场、企业和就业者信息共享。加大招工宣传力度,及时做好劳务需求信息发布,搭建招工信息平台。四是维护权益。要把工业新增劳力“市民待遇”要求落到实处。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管理,彻底清理一切不合理的收费行为。在务工人员的住房、户籍、子女上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更优惠的政策,切实提高务工人员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维护合法权益。
  3、破解融资难题。一是优化环境。教育和引导企业树立信用意识,全力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为顺利开展融资奠定基础。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当前中央出台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放信贷审批权限,提高授信额度,简化贷款程序,重点支持符合产业和环保政策、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流动资金需求。二是建设平台。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要积极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交流的平台,通过举办银企负责人座谈会等活动,促进双方的沟通与合作。三是健全体系。充分发挥银行作为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作用,建立银企良性互动机制,定期向金融机构推介诚信企业的融资需求,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服务地方中小企业发展。大力发展信用担保机构,完善运行机制,提高担保能力,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四是拓展领域。鼓励、支持企业开展互助活动,对信贷资金进行联保、互保、互借。鼓励有实力、有资质的企业设立融资租赁公司,为企业提供设备融资租赁的便利。全力助推企业上市,拓展资本营运空间。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快引进外来资本。
  4、破解要素难题。一是要抓好电煤供应。进一步加强与山西、陕西和河南等产煤大省的联系,鼓励用煤企业大户到大型煤矿入股,保证煤源稳定。加强与铁路部门的沟通,积极争取支持,为荆门市企业的煤运提供保障。二是要抓好用电保障。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科学制订供用电方案,按照“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最后拉路”的原则,科学调度,合理安排,做到有序供电、合理限电。特别是要继续实施对优势企业、低能耗、高附加值、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优先保证供电的政策。三是要抓好成品油供应。及时调整油品供应结构,保证油品库存充足合理,确保重点工程和工农业生产等的用油需求,加强对成品油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其他文献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核心是做人的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同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人文关怀是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途径。    一、把握一个“准”字,在员工需求上体现人文关怀    人是有情感的动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
期刊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一些民营企业中高级人才的流失率高达50%~60%,而据专家测算,正常的人才流动率应该控制在15%以下。人才流失造成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极大浪费,企业竞争力严重下降,经济效益滞步不前,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管理界有一个著名的原理就是8020原则,它是指企业80%的财富是由20%的员工创造的,这20%的员工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如何防止人才流失,为企业的发展留住人才,是
期刊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法宝。在企业制度改革和改制分流过程中,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在做好基础工作以外,还要做到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职工,在加强中改进,在继承上创新,不断探索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努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一、以人为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
期刊
(一)    这里所说的“各打五十大板”现象,是指“不应各打五十大板而各打了五十大板”的现象,即对某一个单位或部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领导干部在调整、处理或使用中,不问青红皂白,不论是非曲直,不分责任大小,不顾实事求是,不由分说地予以“同等”发落的现象。这是某些个别上级组织、领导对下属单位或部门领导干部的所谓“不协调”、“不统一”、“不团结”等问题实施处理的一种惯用办法。  在干部管理工作中,“各打
期刊
5月12日,四川汶川突发大地震。灾难到来,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总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紧急启动应急预案,领导靠前指挥,把员工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党政领导靠前指挥,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全体职工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投入到抗震抢险救灾工作中,大灾中体现出大爱。    12日下午,地震发生不久,受出差在外的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杨继学委托,
期刊
“5.12”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发生后的半小时,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简称神龙公司)党委书记康理就组织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地震灾害的应对措施,启动了应急预案,与灾区供应商、驻外员工一一联系、慰问。5月13日,在法国出差的神龙公司总经理刘卫东得知这一灾情后,当即决定向灾区捐赠100万元现金,并对抗震救灾工作做出重要安排和部署。随后,神龙公司上下心系灾区的热情与爱心像开闸的洪水一样喷涌而出  5月13日晚,神龙
期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石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争夺已经成为比较关键、比较重要的竞争。石化企业如何调动优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如何留住并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已成为必须明确认识和迅速解决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不断改进和完善用工制度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是石化企业面对人才竞争所需进行的基础准备。企业必须建立起科学的治理结构,形成有利
期刊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省汶川的8.0级地震震惊世界,大地震除了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外,还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目前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是,这一突发的破坏性事件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究竟有多大?会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对当前抑制物价上涨和流动性过剩等宏观经济政策是否会产生压力?    从经济学角度看,大地震对经济增长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它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破坏,使经济产生低
期刊
竞业禁止条款是用人单位与董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之间达成的禁止高级管理人员在离职后的特定时期从事特定职业的一种协议。通过竞业禁止条款可以有效的限制董事、经理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在离职后的职业选择,避免上述人员利用在公司取得的商业秘密与公司竞争,是维持公司竞争优势,限制竞争对手出现的有效形式。  因此竞业禁止条款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公司章程或者公司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当中。但是竞业禁止条款作为限制劳动
期刊
1970年12月20日,一声震天的炮响打破了湖北省宜昌市茶庵山麓的平静,几乎是一夜之间,村公所、老乡家、学校,能住人的地方全被挤满了,豪爽的东北汉、英气的大学生、粗犷的复员军人、还有婉约的江南妹子,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拥进了这片贫脊的土地。一段时间之后,淳朴的村民弄清楚了,他们是为建设“403厂”而来。如今,30多年过去了,当时那个小小的茶庵山麓已成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宜昌市发展成为湖北省副省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