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螺旋C扫描技术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脊柱骨折患者4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40例患者均在收治后24h内分别应用X线方法以及双排螺旋C方法进行检查诊断。将通过X线方法得到的诊断结果作为对照组,将通过双排螺旋C方法得到的诊断结果作为观察组。以手术证实结果作为评估标准,对不同诊断方法下脊柱外伤诊断的准确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双排螺旋C组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0%、100.00%,均明显高于X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结论:应用螺旋C扫描技术对脊柱外伤进行诊断,具有诊断准确率高的价值,与手术证实结果符合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脊柱外伤;螺旋C扫描;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17(201)1-0109-02
在临床诊断中,应用螺旋C扫描技术的优势体现在:扫描速度快,显示图像清晰度高,并且能够通过重建扫描的方式得到立体化的三维图像,有助于临床对患者疾病的判断[1]。脊柱外伤患者通过应用本方法检查,能够得到立体伤情图像,帮助医生了解各个解剖结构之间在受伤后变化情况,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2-3]。为进一步评估分析螺旋C扫描技术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与效果,笔者选取脊柱外伤患者40例展开临床研究,应用双排螺旋C扫描技术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X线诊断结果对比,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共计4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40例患者中,28例为男性患者,12例为女性患者,患者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41.3±1.)岁。致伤原因:,2例患者为车祸伤,1例患者为高空坠落伤。致伤部位:1例患者为胸椎外伤,28例患者为腰椎外伤,11例患者为胸腰段外伤。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将通过X线检查得到的诊断结果作为对照组,X线诊断方法为:检测仪器为西门子DR机,检测期间管电压控制为120kV,管电流控制为00mA,受检对象摄取仰卧正位和左/右侧位。
1.2.2 观察组 采用双排螺旋C进行扫描诊断,扫描方法为:以病变部位为中心,选用GE双排螺旋C扫描机做常规扫描。管电压控制为130kV,管电流控制位200mA,扫描层厚取值为3.0mm(融合式),扫描间隔取值为3.0mm,螺距取值为1.0,扫描时间为0.s,扫描矩阵为12矩阵。常规扫描完成后,对图像数据进行重建,重建层厚取值为1.mm,重建间隔取值为0.8mm,在工作站中完成表面遮盖三维成像处理。
1.3 观察指标 以术中证实结果作为评估标准。40例患者中1例患者为压缩性骨折,2例患者为爆裂性骨折。根据该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以及特异性。双排螺旋C诊断脊柱骨折判定标准为:可清楚显示颈椎钩突、椎小关节骨折脱位,直观可见关节是否有脱位或半脱位表现,根据双环征可确定受检对象上椎体移位情况。
1.4 数据处理 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相关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螺旋C组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0%、100.00%,均明显高于X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具体见表1。
表1 X线平片与螺旋C诊断情况对比表[例(%)]
组别例数压缩性骨折(n=1)爆裂性骨折(n=2)
[BDG4mm]对照组4011(73.33)19(76.00)
[BDW]观察组401(100.00)*2(100.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
螺旋C下压缩性骨折典型案例如1图所示,其影像学主要特征为:可见脊柱楔形改变,压缩高度在1/3以内,部分可见骨折线呈骨小梁互相嵌顿骨纹密集;螺旋C下爆裂性骨折典型案例如2图所示,其影像学主要特征为:可见椎体呈一致性压缩状态,椎体后缘突入椎管,压缩高度多在1/3~1/2范围内,压缩椎体多可见多骨折线以及多骨折块分离,且呈放射性状态。
3 讨论
在当前临床工作中,对外伤骨折的诊断多通过普通X线摄影检查方法实现,但脊柱解剖关系比较复杂,因此骨折移位以及骨折定性情况难以单纯通过普通X线检查的方式明确。同时,普通X线摄影仅能够提示是否存在骨折,但对于挤向椎管内碎骨片或小关节骨折的显示不够准确,因此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的问题。螺旋C扫描技术能够在常规平扫完成的基础之上,利用三维成像技术,分别进行矢状位、冠状位的重建,也能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任意平面进行切割旋转,从而使扫描图像能够立体全面的反应受检对象骨折部位的改变,高度真实的还原患者骨折移位程度及椎管受累情况,为临床手术提供依据。
本次研究中,螺旋C组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X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综上所述,应用螺旋C扫描技术对脊柱外伤进行诊断,具有诊断准确率高的价值,与手术证实结果符合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葛检.64排螺旋C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优势[J].中国实用医药,2010,(7):89-90.
[2] 金克斯,努尔古.椎体爆裂骨折DR与C对照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2):30.
[3] 莫延,宋高业,谢军,等.螺旋C三维重建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14,(14):120.
(收稿日期:201.06.24)
【关键词】 脊柱外伤;螺旋C扫描;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17(201)1-0109-02
在临床诊断中,应用螺旋C扫描技术的优势体现在:扫描速度快,显示图像清晰度高,并且能够通过重建扫描的方式得到立体化的三维图像,有助于临床对患者疾病的判断[1]。脊柱外伤患者通过应用本方法检查,能够得到立体伤情图像,帮助医生了解各个解剖结构之间在受伤后变化情况,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2-3]。为进一步评估分析螺旋C扫描技术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与效果,笔者选取脊柱外伤患者40例展开临床研究,应用双排螺旋C扫描技术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X线诊断结果对比,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共计4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40例患者中,28例为男性患者,12例为女性患者,患者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41.3±1.)岁。致伤原因:,2例患者为车祸伤,1例患者为高空坠落伤。致伤部位:1例患者为胸椎外伤,28例患者为腰椎外伤,11例患者为胸腰段外伤。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将通过X线检查得到的诊断结果作为对照组,X线诊断方法为:检测仪器为西门子DR机,检测期间管电压控制为120kV,管电流控制为00mA,受检对象摄取仰卧正位和左/右侧位。
1.2.2 观察组 采用双排螺旋C进行扫描诊断,扫描方法为:以病变部位为中心,选用GE双排螺旋C扫描机做常规扫描。管电压控制为130kV,管电流控制位200mA,扫描层厚取值为3.0mm(融合式),扫描间隔取值为3.0mm,螺距取值为1.0,扫描时间为0.s,扫描矩阵为12矩阵。常规扫描完成后,对图像数据进行重建,重建层厚取值为1.mm,重建间隔取值为0.8mm,在工作站中完成表面遮盖三维成像处理。
1.3 观察指标 以术中证实结果作为评估标准。40例患者中1例患者为压缩性骨折,2例患者为爆裂性骨折。根据该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以及特异性。双排螺旋C诊断脊柱骨折判定标准为:可清楚显示颈椎钩突、椎小关节骨折脱位,直观可见关节是否有脱位或半脱位表现,根据双环征可确定受检对象上椎体移位情况。
1.4 数据处理 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相关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螺旋C组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0%、100.00%,均明显高于X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具体见表1。
表1 X线平片与螺旋C诊断情况对比表[例(%)]
组别例数压缩性骨折(n=1)爆裂性骨折(n=2)
[BDG4mm]对照组4011(73.33)19(76.00)
[BDW]观察组401(100.00)*2(100.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
螺旋C下压缩性骨折典型案例如1图所示,其影像学主要特征为:可见脊柱楔形改变,压缩高度在1/3以内,部分可见骨折线呈骨小梁互相嵌顿骨纹密集;螺旋C下爆裂性骨折典型案例如2图所示,其影像学主要特征为:可见椎体呈一致性压缩状态,椎体后缘突入椎管,压缩高度多在1/3~1/2范围内,压缩椎体多可见多骨折线以及多骨折块分离,且呈放射性状态。
3 讨论
在当前临床工作中,对外伤骨折的诊断多通过普通X线摄影检查方法实现,但脊柱解剖关系比较复杂,因此骨折移位以及骨折定性情况难以单纯通过普通X线检查的方式明确。同时,普通X线摄影仅能够提示是否存在骨折,但对于挤向椎管内碎骨片或小关节骨折的显示不够准确,因此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的问题。螺旋C扫描技术能够在常规平扫完成的基础之上,利用三维成像技术,分别进行矢状位、冠状位的重建,也能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任意平面进行切割旋转,从而使扫描图像能够立体全面的反应受检对象骨折部位的改变,高度真实的还原患者骨折移位程度及椎管受累情况,为临床手术提供依据。
本次研究中,螺旋C组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X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综上所述,应用螺旋C扫描技术对脊柱外伤进行诊断,具有诊断准确率高的价值,与手术证实结果符合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葛检.64排螺旋C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优势[J].中国实用医药,2010,(7):89-90.
[2] 金克斯,努尔古.椎体爆裂骨折DR与C对照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2):30.
[3] 莫延,宋高业,谢军,等.螺旋C三维重建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14,(14):120.
(收稿日期:201.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