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来源 :启迪·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dl00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学习习惯
  (一)习惯的概念
  所谓习惯,原谓习与旧贯,后指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大戴礼记.保傅》中曰“少若成性,习贯为之常”,可见习惯的养成是何等重要。
  (二)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学生对于学习过程的一种适应,更是终身学习品质不可或缺的组成。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必须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有效学习。
  二 学习习惯的特点
  (一)普遍性。学习习惯在中学生养成过程中会自然而言的形成,在以后遇到相似或不同的事情时都会很自然的使用这种习惯,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在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中都被普遍应用。(二)后天性。人从出生开始就在不断的使适应生活,除了学生天生的反射活动,其他很多都是在后天的学习中逐渐形成并稳定的。(三)稳固性。因为学习习惯是在某种情境中简单的重复某种行为方式,所以学习习惯有稳固性的特征。在中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中,他们会逐渐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固有思维和解决方式,在以后遇到相同或相似的情境里,都能够自觉的去克服而且这种学习习惯能保持的时间也很持久。若是在相同或相似的情境中,打破了这种固有的学习行为方式,就会产生心理上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四)内隐性。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是中学生在养成自己獨有的学习习惯的过程并且自己内心去接受的一个过程,在这个接受的过程中自己会自觉的付诸行动。(五)指向性。对于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中有指向性的去学习行为习惯,可以在反复的强化练习中变得自觉而主动。
  三、影响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因素
  (一)自身因素
  影响自身学习习惯最大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引起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必然因素。比如莉莉非常喜欢钻研科学,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她都刻苦学习科学,莉莉自身对科学产生兴趣,这就是一种内部动机。而外部学习动机是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有的同学因为老师的表扬,家长的鼓励会促使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老师家长也应该多鼓励,提高他的外部学习动机。
  (二)周围环境因素:影响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环境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容易模仿那些优秀的同学的言行,所以在班级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表扬优秀同学的学习习惯,有时还可以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进而促进更多的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学生周围的同学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氛围也会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有促进作用,周围学习氛围越好,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也就更轻易。老师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过程中,及时纠正不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和鼓励他们克服困难,用适当的方式引导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与培养
  习惯是人在实践过程中长期积累,反复训练的养成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很多方面去做很多努力。老师发现个别不良的学习习惯要及时纠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本身就是在实践中逐步强化而形成的稳定的结果。(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对所学事物充满兴趣,那么就容易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钻研的兴趣,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老师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树立榜样,在家里,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在学校,老师和同学是孩子的榜样。所以作为老师和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学校的时候,老师也可以充分利用榜样示范作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也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免给学生一种错误的误导,师者,就应以身作则。家校联合:学校和家庭是中学生学生和生活两个重要的场所,所以学校和家庭的相互配合有利于为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同学对儿童各方面全面发展也能提供一定的帮助。
   在不同环境下的学生,他的各方面习惯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性。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非先天遗传而是来自后天的培养,家庭和学校在学生的成长教育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两者的配合有助于学生快速的适应家庭到学校的过渡,避免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中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在老师和家长的配合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长期保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老师和家长及时沟通,有什么问题及时指出改正并让家长监督;成立家委会;有问题及时向老师反映情况都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中学阶段是孩子心理、生理急剧变化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正是接受良好道德品质教育的关键时期,老师和家长应该引起重视,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可以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长期的训练过程,也可以是一种无意识的自然形成的过程。而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在有意识的训练中逐渐形成,自发形成的学习习惯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好的学习行为。若是在学习习惯形成的额过程中,自发的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难纠正过来的,学习习惯也会影响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其他行为习惯和习惯,对人的一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中学生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非常重要。
  好习惯是打开成功的大门,良好的学习习惯很伴随我们学习的一生,因此对于中学这个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家长、老师都应该努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学习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学校、家庭还有老师共同努力,耐心培养和引导,使越来越多的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他文献
摘要:在音乐教育中,连续性和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使得各学段之间的教学内容都可以有一个整体的概念,更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随着“新教育运动”的兴起,主题单元教学逐渐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通过主题单元教学,儿童能够更加完整更加系统地学习到知识,建立主动构建知识的意识。因此,本文简要介绍了主题单元的概念、分析了主题单元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对教学目标与主题单元教学相结合进行了探讨。  关键
本文挂靠基金项目:伊犁州科研规划课题(YLJYK2019-321);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JG2020YB11);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无论对于个人、组织、乃至国家,都是保持长期和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基地,承担着挖掘青年潜力、为国家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的使命,因此响应“科技强国”的号召,改革和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于现代高校来说势在必行。本
摘要:实际上,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制课程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巨大的联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单讲述课本中的内容,让课堂的教学活动成为知识点讲解,导致其丧失了最本质的教育含义。因此,教师在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教学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能通过亲身的感受,唤醒他们对知识实际的认知,从而让他们真正的重视学习,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够在未来擁有更好的生活。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摘要: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一些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索兴趣,教师可以从学生身心角度出发开展科学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本文針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进行概述分析,并中提出培养学生科学实验教学观察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观察能力  引言  小学科学课程的开展离不开实验教学,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会通过观察来收获课本外的知识,有些观察的感悟是教师教学无法替代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
摘要: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促使其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由于小学生的脾气秉性尚未稳定,想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应结合实际需求以及学生的性格特点,在语文课堂中构建一个良好的情感教育环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渗透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思想,在
童年是一支神奇曼妙的画笔,绘出了我成长的足迹;童年是一艘穿越时空的小船,承载了我儿时的记忆;童年又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万花筒,转出了我幼时的喜怒哀乐.....  喜得自行车  “太好啦!太好啦!我终于也有自行车啦!”我看着妈妈给我买的自行车,高兴的跳了起来。这可是我心心念念了好久的自行车啊!这可是我拼命努力学习赢来的奖品啊!  “怒”学自行车  星期天,天刚蒙蒙亮,我便兴奋的起床,想要去学骑自行车。于
期刊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音乐课与恰当的导入是分不开的。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与结局,通过一定的导入方法或技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有利于师生双向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农村小学 音乐课堂 导入方式  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教育技术的发展
摘要: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多种原因,听力能力总体上不是很理想。构建的能力即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初中听力教学可运用的资源也在不断增加,将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模式与英语听力教学进行结合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多元识读  一、网络资源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互联网+时代,网络资源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
摘要:在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数感成为当前小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数学方法、数学思维以及数学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为学生设置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和感悟數学学科的美感,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数感。基于此,本文将简要分析小学生数学数感培养的必要性,并阐述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展开基于核心素养的数感教学。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在小学语教学中应当秉持关注阅读过程和阅读体验的理念,关注学生的教育需求。这也要求教师以更加人文关怀的态度作为小学语文阅读的实践指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过程决定了阅读质量,学生的阅读体验决定了阅读效率,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将着重点放到积极地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和阅读体验上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过程;阅读体验  引言:阅读教学实际上是针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