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园林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片面追求大面积纯草坪绿化景观效果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产生了质疑,而地被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合理推广应用已愈加受到重视。地被植物选用得当,除可完善绿地的生态功能,还可丰富园林绿化的景观效应,降低常规养护费用,将有效解决提高绿化覆盖率、增强生态环境作用和节约管理成本方面的尖锐矛盾。所以,地被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地位与功能也日益显现出来。文章分析了地被植物在园林景观应用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提出遵循地域特色、根据立地条件、功能区域、季相变化等选择配置地被植物的对策。
【关键词】 地被植物;园林景观;应用问题;对策
引言:
在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是不可缺少的基础用材,是园林植物景观配置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园林植物景观起着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的重要效果。研究地被植物在植物景观中的应用情况,对于改善在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方面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生态型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一、地被植物的概念、特点
1、地被植物的概念
凡能覆盖地面的植物均称地被植物,除草本植物外,木本植物中之矮小丛木、半蔓性的灌木以及藤木均可用作园林地被植物用。地被植物常用“低矮”一词描述,但有的学者将地被植物的高度标准定义为1m,并认为有些植物在正常生长条件下,植物高度超过1m,但是他们具有耐修剪或苗期生长缓慢的特点,通过人为干预可将植株度控制在1m以下。
2、地被植物的特点
长期以来经过园林工作者的筛选,常用在园林景观中的地被植物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2.1植株矮小,分蘖分枝力强,有观赏点。如,花叶假连翘等就具有植株矮小、丛生,分蘖分枝力强,耐修剪的特点。又如,如变叶木、七彩扶桑等,植株的叶、枝、花、果都有观赏点,色彩千变万化,季相变化明显,可造就多姿多彩的生态景观。
2.2适应性强,繁殖简单,植株层次多。地被植物可以适应阳、阴、干、湿等自然环境,是乔木、灌木空隙间的良好填充。生长迅速,具有自我繁殖能力和自我修复的能力,在遭受破坏后容易恢复,一次种下,多年受益。如合果芋、沿阶草等。植株层次多,单位叶面积大,地被植物叶面积是草坪面积的3~10倍,单位面积绿色覆盖率高,有利于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
2.3管理粗放,养护成本低。地被植物病虫害较少,对杂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以粗放管理,和景观草坪相比节省了大量的人工养护成本。另外,地被植物的生长能够人为控制,不会泛滥成灾。
二、地被植物在园林景观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及分析
1、植物群落单一,缺少自然情趣,容易滋生病虫害
目前不少园林地被植物景观设计作品经常将单一的地被植物进行大面积的片植,形成景观地被。这种种植方式经常应用于城市广场、公园入口等,使环境显得宁静、深邃,无需鲜花点缀也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效果。但大面积片植单一的地被灌木,一方面缺少生动活泼的自然情趣,即使身临其境也让人感觉有一种无形的距离感;另一方面,由于植物品种单一,生态不稳定,容易滋生大面积的病害虫害,对植物景观的危害留下了隐患。
2、植物配置层次景深有余但色彩搭配不足
在不少植物群落丰富的景观中,色彩学原理应用不足,往往出现品种配置多样,但色彩搭配表现力不足的现象。常绿地被植物虽然具有保持了地面覆盖的稳定性,但因缺乏色彩多样性和季相变化,植物景观显得呆板、压抑,未能带给人们春翠、夏绿、秋黄、冬红的季相美感。
3、种植和养护背离植物自然习性
红花继木、黄金榕、红叶石楠等彩叶地被植物只有在全光照条件下,才能有良好的长势并使其本身的色彩美得以充分展现。但我们往往看到这些喜阳彩叶植物被种植在浓荫下、天井里或背光的建筑周围,处于光照不足的半阴或全阴状态下,使得叶片转绿,失去其应有的鲜艳色彩。在一些新建的绿地中,由于新移植的乔木枝叶稀疏,还未形成足够的绿荫环境,导致其下层的喜阴地被植物,如紫叶鸭跖草、小蚌兰、白蝴蝶等,因长时间暴晒而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4、造景雷同,缺乏对不同功能空间的考虑
地被植物的造景方式比较单一,或是修剪整齐的条状、方状景观,或是简单把地被植物种植在乔木下起到覆盖地面的作用,造景手法雷同,往往给人千城一色,千城一景的遗憾。另外,未能根据不同区域功能需要,用植物景观来强调各空间的使用功能,利用地被植物的品种和造型的多样性来区别区域环境的差异。以校园植物景观设计而言,在教学区就要烘托宁静庄重的学术氛围;在运动区就要打造简洁流畅的动感世界;在休闲区就要营造优雅静谧的自然空间。比如一些生活区域周边绿化以大片草坪为主,从草坪日常养护的需要,是不允许人们到草坪上活动的,这就需要把人和植被隔离开,从设计的角度而言比较缺乏人性化,降低了植被的利用率。
三、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1、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地被植物改善环境的作用:净化空气功能;调节气候功能。地被植物保护环境的作用:涵养水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其他防护作用;监测大气污染。陶冶情操。
2、地被植物的应用原则
2.1生态原则。在对地被植物进行配置设计时,首先要保证植物的成活,而保证植物成活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按照植物的生态学特性进行植物配置。
2.2目的性原则。在对地被植物进行配置设计时,无论是植物种类的选择,还是布局形式的确定,都不能仅凭设计者的个人喜好来进行设计,而应与设计目的和主题相结合,充分表达设计者的意图。
2.3美学原则。地被植物景观是一种立体艺术,其高度、宽度、深度及各种组成植株的大小、形状、色彩、质感、位置的适当安排组合,可以表达三维空间的美。
3、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3.1整形地被。萌生性强、枝叶浓密的木本类地被植物,经整形修剪后,覆盖地面形成各种几何图案,意在营造简洁、热烈的气氛,多用于空旷地花坛边缘、路径地、林缘等丛植、片植。
3.2空曠地被。在阳光充足的场地上栽培喜光向阳的地被植物。绝大多数的一、二年生草花类和大部分宿根、球根植物、矮生灌木类可作为空旷地被。
3.3林缘、疏林地被。在林缘或稀疏树丛下栽培的地被植物,意在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植物群落景观,要求选择具有一定的耐萌性,同时在阳光充足时也能生长良好,覆盖地面能力强,观赏效果佳是灌木及草本地被植物。
3.4林下地被。在乔、灌木层基本郁闭的树丛或林下种植的地被植物。在林下种植地被植物,不仅能够保持水土,利于林木生长,同时也能突出植物群落分层结构和植物配置的自然美。这要求所选择的地被植物具有将强的耐荫性。
3.5岩山地被。即假山置石地被,覆盖于山石表面或配置于山石、墙体等缝隙间的地被植物,要求植株低矮、耐瘠薄、生长期缓慢、抗性强的多年生地被植物。
四、结束语
合理有效的地被植物建设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环节,可以起到很好的视觉效果和实用效果。在具体应用中,要注意发挥地被植物蓄水防洪的应有作用,不能因过度追求美观效果而忽视其根本作用。总体来说,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是非常可行的,这种绿化方式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史燕山,骆建霞.5种草本地被植物抗旱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152.
[2]张文惠,呼天明.低温胁迫对马蹄金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5):81.
[3]刘慧民,王蓖.五叶地温处理条件下与抗寒相关的部分生理生化指际的变化规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4):113.
[4]王柳.地被植物连钱草,蛇莓盐碱胁迫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8:171.
【关键词】 地被植物;园林景观;应用问题;对策
引言:
在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是不可缺少的基础用材,是园林植物景观配置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园林植物景观起着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的重要效果。研究地被植物在植物景观中的应用情况,对于改善在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方面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生态型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一、地被植物的概念、特点
1、地被植物的概念
凡能覆盖地面的植物均称地被植物,除草本植物外,木本植物中之矮小丛木、半蔓性的灌木以及藤木均可用作园林地被植物用。地被植物常用“低矮”一词描述,但有的学者将地被植物的高度标准定义为1m,并认为有些植物在正常生长条件下,植物高度超过1m,但是他们具有耐修剪或苗期生长缓慢的特点,通过人为干预可将植株度控制在1m以下。
2、地被植物的特点
长期以来经过园林工作者的筛选,常用在园林景观中的地被植物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2.1植株矮小,分蘖分枝力强,有观赏点。如,花叶假连翘等就具有植株矮小、丛生,分蘖分枝力强,耐修剪的特点。又如,如变叶木、七彩扶桑等,植株的叶、枝、花、果都有观赏点,色彩千变万化,季相变化明显,可造就多姿多彩的生态景观。
2.2适应性强,繁殖简单,植株层次多。地被植物可以适应阳、阴、干、湿等自然环境,是乔木、灌木空隙间的良好填充。生长迅速,具有自我繁殖能力和自我修复的能力,在遭受破坏后容易恢复,一次种下,多年受益。如合果芋、沿阶草等。植株层次多,单位叶面积大,地被植物叶面积是草坪面积的3~10倍,单位面积绿色覆盖率高,有利于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
2.3管理粗放,养护成本低。地被植物病虫害较少,对杂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以粗放管理,和景观草坪相比节省了大量的人工养护成本。另外,地被植物的生长能够人为控制,不会泛滥成灾。
二、地被植物在园林景观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及分析
1、植物群落单一,缺少自然情趣,容易滋生病虫害
目前不少园林地被植物景观设计作品经常将单一的地被植物进行大面积的片植,形成景观地被。这种种植方式经常应用于城市广场、公园入口等,使环境显得宁静、深邃,无需鲜花点缀也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效果。但大面积片植单一的地被灌木,一方面缺少生动活泼的自然情趣,即使身临其境也让人感觉有一种无形的距离感;另一方面,由于植物品种单一,生态不稳定,容易滋生大面积的病害虫害,对植物景观的危害留下了隐患。
2、植物配置层次景深有余但色彩搭配不足
在不少植物群落丰富的景观中,色彩学原理应用不足,往往出现品种配置多样,但色彩搭配表现力不足的现象。常绿地被植物虽然具有保持了地面覆盖的稳定性,但因缺乏色彩多样性和季相变化,植物景观显得呆板、压抑,未能带给人们春翠、夏绿、秋黄、冬红的季相美感。
3、种植和养护背离植物自然习性
红花继木、黄金榕、红叶石楠等彩叶地被植物只有在全光照条件下,才能有良好的长势并使其本身的色彩美得以充分展现。但我们往往看到这些喜阳彩叶植物被种植在浓荫下、天井里或背光的建筑周围,处于光照不足的半阴或全阴状态下,使得叶片转绿,失去其应有的鲜艳色彩。在一些新建的绿地中,由于新移植的乔木枝叶稀疏,还未形成足够的绿荫环境,导致其下层的喜阴地被植物,如紫叶鸭跖草、小蚌兰、白蝴蝶等,因长时间暴晒而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4、造景雷同,缺乏对不同功能空间的考虑
地被植物的造景方式比较单一,或是修剪整齐的条状、方状景观,或是简单把地被植物种植在乔木下起到覆盖地面的作用,造景手法雷同,往往给人千城一色,千城一景的遗憾。另外,未能根据不同区域功能需要,用植物景观来强调各空间的使用功能,利用地被植物的品种和造型的多样性来区别区域环境的差异。以校园植物景观设计而言,在教学区就要烘托宁静庄重的学术氛围;在运动区就要打造简洁流畅的动感世界;在休闲区就要营造优雅静谧的自然空间。比如一些生活区域周边绿化以大片草坪为主,从草坪日常养护的需要,是不允许人们到草坪上活动的,这就需要把人和植被隔离开,从设计的角度而言比较缺乏人性化,降低了植被的利用率。
三、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1、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地被植物改善环境的作用:净化空气功能;调节气候功能。地被植物保护环境的作用:涵养水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其他防护作用;监测大气污染。陶冶情操。
2、地被植物的应用原则
2.1生态原则。在对地被植物进行配置设计时,首先要保证植物的成活,而保证植物成活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按照植物的生态学特性进行植物配置。
2.2目的性原则。在对地被植物进行配置设计时,无论是植物种类的选择,还是布局形式的确定,都不能仅凭设计者的个人喜好来进行设计,而应与设计目的和主题相结合,充分表达设计者的意图。
2.3美学原则。地被植物景观是一种立体艺术,其高度、宽度、深度及各种组成植株的大小、形状、色彩、质感、位置的适当安排组合,可以表达三维空间的美。
3、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3.1整形地被。萌生性强、枝叶浓密的木本类地被植物,经整形修剪后,覆盖地面形成各种几何图案,意在营造简洁、热烈的气氛,多用于空旷地花坛边缘、路径地、林缘等丛植、片植。
3.2空曠地被。在阳光充足的场地上栽培喜光向阳的地被植物。绝大多数的一、二年生草花类和大部分宿根、球根植物、矮生灌木类可作为空旷地被。
3.3林缘、疏林地被。在林缘或稀疏树丛下栽培的地被植物,意在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植物群落景观,要求选择具有一定的耐萌性,同时在阳光充足时也能生长良好,覆盖地面能力强,观赏效果佳是灌木及草本地被植物。
3.4林下地被。在乔、灌木层基本郁闭的树丛或林下种植的地被植物。在林下种植地被植物,不仅能够保持水土,利于林木生长,同时也能突出植物群落分层结构和植物配置的自然美。这要求所选择的地被植物具有将强的耐荫性。
3.5岩山地被。即假山置石地被,覆盖于山石表面或配置于山石、墙体等缝隙间的地被植物,要求植株低矮、耐瘠薄、生长期缓慢、抗性强的多年生地被植物。
四、结束语
合理有效的地被植物建设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环节,可以起到很好的视觉效果和实用效果。在具体应用中,要注意发挥地被植物蓄水防洪的应有作用,不能因过度追求美观效果而忽视其根本作用。总体来说,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是非常可行的,这种绿化方式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史燕山,骆建霞.5种草本地被植物抗旱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152.
[2]张文惠,呼天明.低温胁迫对马蹄金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5):81.
[3]刘慧民,王蓖.五叶地温处理条件下与抗寒相关的部分生理生化指际的变化规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4):113.
[4]王柳.地被植物连钱草,蛇莓盐碱胁迫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