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语文教学的反思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hy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面对课改新形势,面对个性纷呈的中学生,我感到的不是驾轻就熟,而是更多的心虚胆怯。在认真学习了《语文课程改革标准》、阅读了大量的素质教育文献后,我再三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终于发现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我想,也许许多语文教师都普遍面临如此现状吧。
  
  一、缺乏学生主动思考的体验
  
  课堂一直是展示我个人才情的舞台。我悉心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自认为自己的课讲得很精彩,因为学生反应良好,课堂气氛活跃。但我终于发现,这些“良好”与“活跃”仅仅是学生被我的热情感染而已,而我让却学生当了旁观者、局外人,他们被动地接受我的理论,被我牵着鼻子走,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想到自己的感悟。长时间的单边训练,使学生们思想僵化,而且滋生了依赖思想,久而久之,就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俗话说:“巧母拙女。”母亲心灵手巧、包揽一切,女儿自然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老师的讲解全面透彻、越俎代庖。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当然,我也曾经试图开展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可是一个问题提出,下面死水一般沉默,眼看一节课的时间白白流走,我再也没有耐心等待,便只好又开始滔滔不绝。于是,就这样恶性循环,囿于老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中,对学生就是单一地要求他们认真听讲、认真作笔记、课下认真做作业,不敢有独立思维的要求,更谈不上发现和创新。
  
  二、缺乏学生与书本的直接对话
  
  除了在预习中学生粗粗地读遍课文外,一般老师很少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课文——毕竟教时有限。然而,一篇文章,诗歌的意境、散文的灵气、小说的底蕴,在学生对课文缺乏咀嚼甚至完全不熟悉课文的前提下,怎能被领会?老师在上面纵然讲得天花乱坠,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缺乏学生与书本的密切接触,缺乏学生的主动深入思考,再优美的文章对他们来讲也只是雾里看花。老师的架空分析,只能把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就像把金鱼从水里捞到桌面上来供大家欣赏一样,语言文字的那份韵味、那份灵气荡然无存。这就是为什么优美的课文上不出优美的课的原因。以前,我们总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不讲能行吗?那是对不起学生,不负责任,老师讲不出是没水平。一次,心血来潮,想起让学生独立阅读,培养自学能力,结果学生一致抗议,认为老师是在偷懒,同样又是无功而返。其实,许多情况下,老师都是费力不讨好。
  古人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技能,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教学法。在读中,沿坡讨源,批文入情,神游其中,增进理解。应该放手发动学生自己阅读思考,不应该有老师苦口婆心的反复强调。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深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学生在阅读中积极主动地理解和回应,书本潜在的意义才能处于不断的被创造性的流动之中,学生的心灵才能与书本中的世界融为一体。
  
  三、缺乏新鲜的、有活力的课题
  
  多少年来,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张三寸不烂之舌伴随着我。教材千变万化,学生性情各异,可是我的教法却基本没有多大长进,惯性思维和惰性思想使我在新旧教材的变轨中,一切跟着感觉走。所谓的成熟就是在教参的诠释上更高明一些,所谓的经验无非就是一些方法技巧:作文如何开头,说明文如何写得生动些,应试课外阅读文要分几步走……这些都是抽象的理论、冷冰冰的原则,全是准备好的条条框框,让学生去装去填。偶尔,我也安排一些对课文初步感受的讨论,可最终还是自觉不自觉地引导学生众口一词地回归或靠拢、迁就教参的标准答案,什么个性化、人文化、情境性、创造性均难以体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带着更多问题,而非更多答案去学习。”理想的教学应该是: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问题走出课堂。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要在学生自学过程中产生了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展开,即教学以“问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点拨启发,促使学生自主解决原有问题,并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教师要善于设计那些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而教参上未必涉及的新鲜问题,激发他们自主探索的兴趣,使他们思维的火花进一步燃烧、扩展。
  总之,种种不足,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孔夫子“吾日三省吾身”,使他自己成了一代宗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自己教育生活中的遗憾总是不断反复反省,最终成为世界级的教育家。名家尚且如此,我们语文老师更应该重新深思,发现自己,升华自己,提升教育理念,完善自己的人格。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着人们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因此,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年龄小、阅历少,各种心理过程常常有很大的无意性。使学生保持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就是他们感知事物、发展思维的强大内动力。只有学生有兴趣学习,才会集中精力,积极思维,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期刊
班级是每个学生在校生活的“家”,它是学生实现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基础,“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特别是在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得到锻炼、个性得到张扬。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努力引导学生发挥各自的主体作用,使班级成为学生学习的集体,成为学生个性成长的集体,成为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集体,让学生在班级的自我管理中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如何让班级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空
期刊
【摘要】关汉卿是我国古代著名戏剧作家。其语言艺术特征可概括为:字字本色,雅俗共赏。人物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与性格,贴切朴素、自然逼真;人物思想性格的变化通过人物语言逐步呈现出来;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符合生活本身。关汉卿娴熟纯真的本色语言,深深地吸引着历代不同层次的戏剧爱好者。  【关键词】关汉卿 戏剧语言艺术    关汉卿,元代大都(今北京)人,号已斋。他是我国古代戏剧艺术顶峰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他
期刊
创新思维是人脑最高层次的思维,是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思维活动,它既有一般思维的基本性质,又具有自身的独创性、突破性和新颖性。思维的创新给世界带来了无穷多的新东西,然而,创新思维是无法“教”的,但是我们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和培养。  那么,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认为进行话题作文训练,就是激活学生思维、弘扬个性特长的一个好方法。  所谓话题作文,也叫开放性作文。就是文题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泛自由、具
期刊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可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非常重要。    一、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  
期刊
“话题作文”这种典型的开放性作文命题形式在各类考试中出现的频率超高,已经越来越引起老师、同学们的关注。所谓“话题作文”,就是在作文命题时,为学生提供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约束力的话题,让学生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想象,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但是,这个话题只是命题者为学生打开思路而设置的源头,它只给定写作范围,至于立意、选材、文体则由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它的命题意图是放宽作文的限制,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鼓励学
期刊
众所周知,感受首先离不开观察。作文教学时,我们比较重视指导学生对大自然进行观察,这种观察的对象无疑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由于观察的途径、要求不同,就产生了科学的观察与文学的观察的不同特点。科学的观察要求尽可能排除一切可能的主观色彩,有时为摆脱人的感觉器官的局限,科学工作者常常又借助仪器排除错觉(如显微镜、放大镜),以避免虚假的观察成果。然而,文学的观察除了那种标准的、带普遍性的眼光外,还得有自己的眼光
期刊
语文课堂应当是这样的:“就像一首让人不知肉味的乐曲,就像一首让人回味无穷的诗歌!”  这里的“诗”,并不是指那些在书上供人反复吟咏的作品,而是指那些在课堂上让师生感受到的绽放、闪光,或者激荡。  让我们用敬佩的眼光来看看成都市石室中学李镇西老师以《心灵飞翔的时刻》(《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4期)为题讲述的“最近一节普通的语文课”吧。  “窗外,银杏树金色的叶子在寒风中顽强地燃烧着自己最后的生命
期刊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知识的教学建议是“随文学习”,“不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一富有弹性的教学建议,给老师们的教学留出了无限的空间,同时也让老师们感到难以把握。由此导致教学中忽视或偏离语文知识的倾向,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如何突破这一难点,解决好“随文学习”的问题?本文仅就字词和语法修辞两个方面的“随文学习”谈谈个人的思考和看法。    一、课文中生字词的“随文学习”    字词教学是初
期刊
【摘要】本文以近年各地中考佳作为例,阐述了中考作文的创新技法:见解新颖显个性、材料新鲜受青睐、明眸善睐亮全篇。  【关键词】创新 技法    中考作文由于时间太仓促,考生的作文大都落于俗套,难以引起评卷老师的关注。要使自己的作文胜人一筹,就要为文章设置几个亮点,这就需要懂得创新技法。    一、见解新颖显个性    “千古文章意为高。”“意犹帅也。”“意高则文胜。”……这些论述道明了立意的重要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