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初探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YONDPE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我国高校迎来了“90后”一代大学生,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上彰显出来的新变化、新特点,成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面对的新问题。因此,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尤其是提高"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之能够适应21世纪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一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生活是对人最直接、最经常、也是影响最持久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以生活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手段,最终达到为了生活、提高生活的目的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
  
  1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要以生活为中心
  以生活为中心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最终回到生活中去。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从抽象的概念或纯理论性的学习出发,而要从现实生活出发。同时也必须以生活为坚实的依托,在生活中进行下去。让学生从所关心、感兴趣的问题以及亲身经历的事件中切入,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给予生活的改观。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回到生活。这里所谓的回到生活是指在生活中展开的思想政治教育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站在理性高度上指导生活,引导人们过更美好的生活。
  
  2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要以学生为主体
  了解和掌握思想教育对象的需要和他们的利益所在,是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关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学生为本,要承认、关注学生日益丰富的各种正当需要,在此基础上,再通过适当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追求合理需要的满足,并不断激发学生新的求善需要。在重视满足学生思想政治需要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思想政治满足的方式和发展方向,对学生的错误也应该及时指出,加以疏导和转化。同时要求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主体意识,并将其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努力激发和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3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要以实践为手段
  以生活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实践性的。我们常说,看一个人是否具有思想政治觉悟,不但要听他怎样说,更要看他怎样做,而做是不能脱离生活世界的。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而不能以占有多少理58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101论知识来衡量。大学生在接受马列主义的理论教育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其认识水平、知识水平如何,只有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在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中才能得到正确的评价。
  
  4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立足于生活并引导生活朝更高的境界发展,就是在生活过程中引领生活,用美好的生活引领一般的生活。陶行知也说过:“过的是少爷的生活,虽然天天读劳动的书籍,不算是受着劳动教育;过的是迷信生活,虽然天天听科学的演讲,不算是受着科学教育”。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占有了多少理论知识,而在于从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出发,使之在日常生活的为人处事中身体力行,才能培养出真正有思想政治觉悟的人,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活不能脱轨,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同时,生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90后”大学生自身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2008年10月10日,武汉大学公布了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这份针对该校“90后”新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涉及学生消费、心理、社交、学习以及社会认知等诸多方面。调查结果显示,与前几届大学生相比,“90后”的一代新生平均智商较高,个性独立,自信张扬,心态开放易于接受新事物。不仅对生活质量和品位有着更高标准,更逐渐表现出了社交需要、自我需要以及审美需要等高层次需求。同时也发现他们自身存在许多问题。
  
  1.价值观模糊。少数“90后”的大学生精神常常处于匮乏状态,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较模糊,无远大的理想与追求,共产主义信仰更加淡漠。
  
  2.团队合作意识不强,社会责任感淡漠。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表现出很高的自主性,遇事并不喜欢与人合作,他们过于表现自己,而且与“70后”、“80后”大学生相比,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比较淡漠。
  
  3.心理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90后”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了自信与激情,他们坚信自己的处事能力,但大部分"90后”大学生抗挫折能力不足,在面对困难时就更可能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在关于“遇到挫折后”的心态调查表明,大多数"90后”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
  
  4.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辨别是非能力较弱。在接受调查的“90后”新生中,有64.8%的学生认为自己“心态很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同时发现,他们接受新事物并不加以区分,“90后”热衷于标新立异的文字或者装扮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90后”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他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变化和不足归根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归根于他们所处实际生活的变化,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必须立足于他们思想活动发展的现实,着眼于他们精神生活的实际需求,在关注他们的现实生活世界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 增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思考
  
  1 教育目标要贴近生活
  目标贴近生活,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其既体现理想性,又具有现实性,既体现统一要求,又要实现个体差异。
  我们在实践中往往存在着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过多地定位于少数先进分子人群,所推崇的往往是一种圣人、一种完人。教育目标定位过高往往会浪费教育资源,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低效,同时也可能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回落到广大的中间地带人群,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适应他们的需要和可能达到的标准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同时,目标的制定还要体现层次性。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每一个学生所处的生活背景不同,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乃至性格的不同都会导致学生的思想层次不同。分层次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也能有效地克服过去单一目标的空洞乏力和流于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施具有可操作性,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2 教育内容要取材于生活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任务应该是使学生获得幸福的生活,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切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学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堆在校门之外。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会他们学会生存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思想政治教育才会因此而变得有用和有效。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取材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多种多样。在这些内容当中,我们自然会选择那些被实践证明了的,经过生活锤炼的、具有真理性的、科学的、先进的教育内容来开展教育,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在性质上或方向上是合理的、正确的。同时,也才能保证所要教授的思想品德规范是富有生命力和充满生命气息的。另外,从生活中取材,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当学习者认为学习内容与自己的目的、需要相关时,学习积极性就高,效率也高,这样的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接受教育的影响。
  
  3 教育途径要融入生活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偏向于封闭型教育,总想通过高高的围墙与社会隔离开来,尽量为学生营造一方净土。而实际上,学校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学生与鲜活的社会生活隔离开来。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要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进既有鲜花又有荆棘的现实生活。
  首先,要充分挖掘社会生活中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要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通过切身实践不断将思想道德原则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和行动。其次,还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动员社会的广泛参与,也要使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再次,强化同辈团体相互影响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要求在生活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学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同辈团体在一起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发展也离不开同辈团体的影响。最后,利用好网络等现代工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介入网络,下大力气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课件,制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程,使网络课堂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寓教于乐,展开正面的宣传攻势。
  
  4 教育评价要回归生活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源自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受。因此,教育评价要真实而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就必须在实际生活或类似实际生活的情境中进行,实现评价生活化。
  在评价的方法上,一方面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评价。另一方面,在学生的真实生活中,通过观察、记录进行评价。在评价内容上,要改变过去以分数评定高低的旧方式,从政治、思想、道德、法纪、个性心理等不同的和贴近学生生活的角度全面衡量学生的思想素质。在评价时间上,做到一动一议,每次活动后都及时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力求多元化,做到既有定性评价,又有定量评价;既有学生自我反思,又有教师客观评定;既有学生的自评,又有同学互评和集体评价等。
  同时,评价要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给学生留有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空间,始终将评价建立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陈平原.生活的教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7):10.
  [2]全国90后大学生调查报告:他们没那么可怕[EB/OL].http://edu.qq.com,2008-10-11.
  [3]司甜.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23-24.
  [4]仲小燕.论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J].当代教育论坛,2007(8):3—4.
其他文献
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开始,用5年时间对全国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工作进行一轮评估。评估规定评估指标体系。对于高校来说,迎接评估很大程度上是标准化建设问题。而标准化建设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档案建设,许多实际工作都需要通过档案来证明自身的存在。可以说,档案建设是评估工作的基础。  档案建设包括旧档案的整理和新档案的创建两方面。无论侧重点在哪个方面,档案建设都需要资源投入。由于中国高校财务状况不透明,获得完整
期刊
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如何提高生源质量就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生源质量决定高校教学工作的起点,影响着高校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个问题的正确处理与否。不仅影响招生工作本身的质量和效果,而且对学校人才的培养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和制约着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此,高校必须认真对待。    原因分析    1.教育资源、教学质量的差异  教育资源、教学质量的差异是导致高
期刊
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研究部2007年3月12日撰文《向3·15致敬:2006年十大消费维权事件》引起人们对“开瓶费”的广泛关注。2006年末王先生作为原告状告某酒楼以“禁止自带酒水”的行规为由收取“开瓶费”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和公平交易权,要求酒楼全额返还开瓶费100元。原告一审胜诉。2007年初一审败诉的某酒楼提起上诉,法院将于近期公开审理此案。  此案是涉及多方利益极其复杂的社会案例,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现在不要瞎扯什么“精英教育”,先把每年100万学生不能就业的问题解决了再说。这是此间笔者经常听到的话语,这样的话语,反映出民间的反“精英教育”情绪。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们没有了精英情结。  与这样的话语对应,还间或传来某大学校长说,中国大学目前的主要育人任务,是发展“蓝领教育”,以及教育部某官员出来号召中国大学生,要立志成为普通劳动者。诸多迹象表明,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如今
期刊
对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反思    当前教育研究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很多教育研究者过分热衷于国外尤其是西方教育理论,甚至到了迷信的地步,而对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教育思想却视而不见,或者至少是重视不够。正如有的学者指出,“在当前的教育学话语中,常常会遇见这样的叙述逻辑:直接用西方的教育概念、命题或理论阐释中国的教育问题,或者先陈述西方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再附上这些理论和实践对我国的‘启示’、‘启
期刊
版式设计是以字体和图版为设计因素的设计形式,近年来受到国内设计界普遍关注。事实上它并非一种新兴的设计形式,究其源头应始于印刷排版。可以说,自人类创造出文字开始,版式的概念即随之产生,无论是手写还是后来的印刷,一直到现在的计算机激光照排.横排及竖排都奠定了文字组成的基本形式。  几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商业设计的拓展,招贴、海报、商业插图和商业印刷及以视觉形象制作的日趋蓬勃和多样化,特别是近年来随着
期刊
近年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主体性教育等层出不穷的教育理念早已被人们耳熟能详,但创造学和创造教育学自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引入中国后,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目前甚至有被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消融”的不良势头。然而,“创新”和“创造”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是两个层次上的能力.“创新的本来意思是革新、刷新、改革、改良,是第二级创造力;创造力是人的原创力.它是人的智力的最高表现,创造力是一切创新
期刊
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人师表”要求教师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包括日常言传身教的一切行为。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素质教育和可持续发展。    一 教师自律及其重要意义    所谓自律,是指主体以他律为参照,以严格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监督,经常性地检查自己行为中的得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师自律就是教师主体
期刊
一 充分认识建立大学生就业基地的重要性    1 建立大学生就业基地,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减轻毕业生就业压力  中国社会调查所2007年完成的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和较突出的就业矛
期刊
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是学校按学科或专业大类设置的教学基层组织的管理,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处于基础和重要的位置,是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当前,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在不断变革,作为与人才培养紧密相关的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和学院自身条件出发,通过体制、模式、机制创新,确定和构建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独具特色的教学管理模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