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喜事

来源 :城色in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or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回忆他是,一件青布大褂,一双毛布底鞋,一副老式大眼镜,谈不上风度翩翩,却面容清癯,有如炬的目光。
  他念及她是,娇小玲珑,温婉聪慧,性格和善,面容白皙、清秀的南国佳丽。
  1932年,水木清华,他们一见钟情。
  她是杨绛,他是钱钟书。一个是书香门第的才女,一个是出身名门的才子。她称他默存,他唤她季康。门当户对,佳偶天成。一段旷世情缘虽是缘起自由恋爱,却也避不开传统中国喜事的礼尚往来。
  杨绛曾说过,默存和她的“订婚”,说来很是滑稽。明明是他们自己认识的,明明是她把默存介绍给父亲的,可是后来默存又由他父亲带去拜见自己家人,正式求亲,然后请出男女两家都熟识的亲友做男家女家的媒人,又摆起酒宴,且男女分席,宴请两家的至亲好友,为他们完成“订婚礼”。就这样,季康成了默存的未婚妻。颠颠倒倒,他们还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规矩里,在中国婚礼的传统习俗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十月之季,普天同乐。有国庆,有假期,更有新人乘乐喜结连理。国家之喜、民族之喜、个人之喜,中国喜事绽开在喜上加喜的炮竹礼花里。人生四喜有提及“洞房花烛夜”,婚姻之喜在人生中占据着无法比拟的重要地位。
  婚礼,是汉族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因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因而旧时,婚礼又做“昏礼”。《史记·昏仪》中早有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婚礼之重不仅在于文化传承,在个人人生中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婚礼在五礼之中属嘉礼,是继男子的冠礼或女子的笄礼之后人生第二个里程碑。彼时,先贤们自童年启蒙时代起,便开始咏叹着《诗经》,直到他们长大成人,婚礼上仍然有诗歌的赞颂和祝福。在他们的心灵中,情爱从萌发便与礼乐交融,彰显着礼仪之邦的高贵品质和追求至善至美的精神情操。由此可知,婚礼之喜,正是中国喜事的主角。
  在古代,为遵守森严的家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因此很多都有“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杨玉环的境遇。她们命中注定的夫婿也就只能依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寻得。在现代,人们把婚姻看做爱情的归宿。而在传统古国的岁月里,婚礼更多的是一种昭告亲友的仪式。那时,婚礼似乎是女人一生值得回忆的骄傲。即便花白了头发,浑浊了眼眸,混沌了所有记忆,都不会忘却那朱唇红装、被挑起红盖头的时刻。
  为了秉承喜事欢愉的原则,婚礼之上自是有很多喜庆元素相伴。从进门贴着的大红双喜字,到桌上燃着的红蜡烛,再到撒有各类寓意美好干果的包裹等等,婚礼现场每一个细节都诉说着欢庆,透露着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新人在接受亲友祝福的同时,也要受些习俗洗礼。但是不管是“抢婚”还是“哭嫁”,不管是新娘亲邻们的辣椒饺子还是新郎友人们的闹洞房,婚礼之上都是幽默与严肃并行,辛苦与欢乐同在。存在即有理,新人们历经这婚礼上的重重关卡,才懂得对日后的婚姻生活倍加珍惜。
  美好的事物总是来自于经典,当我们引经据典、精益求精的同时,一种传承的认可感便会让其显现出无与伦比的美丽。杨绛与钱钟书都是出身名门,两家长辈也是深受中西方文化的熏陶,深谙中西婚礼文化利弊。所以虽然二人一见钟情,家长却依旧为他们坚持按照传统礼节操办喜事。相信他们得以相濡以沫,扣指白首也是受传统中式婚礼的裨益。
  然而,完美的婚礼会预示幸福的婚姻生活,但是幸福的婚姻并非都源于完美的婚礼仪式。赵一荻不在乎名分,忍痛与亲人诀别,只为能与张学良长相厮守。她说:我所以背着恶名到关外,全不为别的,只为得到一颗真诚的心,因此,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更不会在乎如何称呼!
  不管怎样,赵四小姐以其坦诚与率真不仅获得了爱情,也获得了张发妻的认可与祝福。相比而言,林洙做了梁思成的妻子,却只能活在林徽因光芒四射的阴影下与世人的不解中。但是那又如何,爱情让她心甘情愿地做个替代者。她们身体力行地向我们证明,婚姻是爱情的给养,绝不是爱情的枷锁。幸福的婚姻可以超越习俗,超越仪式,超越一切。

其他文献
优雅宁静的午后,空气中飘溢着浓郁的香气,最美的时光在这里发酵,最甜蜜的味道在这里弥漫。《IN生活》杂志举办的“IN生活·手工烘焙实验室”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这是一场为热爱烘焙的人量身定制的优雅生活体验之旅。热爱烘焙的朋友们汇聚一堂,开启了一场馥郁浓香的烘焙之旅。  圈主有话说:“烘焙,在几年前,对普通人来讲还是个陌生的词儿。那些在蛋糕店里摆放的精美糕点,似乎和家庭制作扯不上关系。但如今,街头巷尾经
期刊
从三毫米长到四厘米,橙色的尾巴像扇面一样——大而饱满,上面非常艺术地点缀着黑、蓝色的星星斑点,就是这不起眼的两尾孔雀鱼再次点亮了我侍弄生物的希望。  从两粒到三五缸,星星之火可燎原  曾经,我十分热衷于养不同的生物,直到,三只小乌龟陆续在我的悉心照料下死去;四盆仙人球逐渐空心烂掉;还有六盆吊兰中一盆烂叶子死掉,另外五盆因干涸再无生机……这些在常人眼中生命力很强的东西在我手中都相继逝去,于是决定,再
期刊
“济南的樱花开了,幸好没下雨。”朋友打电话时捎带说。  自幼爱花,人说喜欢栽花的男人将来怕媳妇,这也未必,见国画大师黄宾虹先生有钤印一方,曰“读书习字载花”,不禁莞尔。想想也是,书读多了,字练熟了,花栽多了,画,自然也就有灵气,气韵不生动都难。然而,我不晓得宾老是否栽花的时候也怕下雨。  大多数花是忌雨淋的,夹竹桃一淋,便破落得如同一个刚在地上撒完泼的浓妆悍妇;栀子花一淋,则惨淡得如同刚守寡的忠贞
期刊
神奇又神秘的琥珀历来受到世界各民族的顶礼膜拜,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琥珀、宝石级存量最稀少的琥珀、最具科研价值的琥珀、色彩最绚烂的琥珀——缅甸琥珀蕴藏着巨大的投资价值。  缅甸琥珀的历史  近几年,具有天然宝石品质的缅甸琥珀越来越被全国琥珀玩家所关注,喜欢缅甸琥珀的人在不断增多,然而大家却不知缅甸琥珀在我国已经有很久的历史渊源,在我国出土的琥珀文物中缅甸琥珀就不断呈现在各种文献记载中。从汉朝始至元明时
期刊
民国年间,济南城南后营房街上住着一位“奇人”,这位奇人的大名,大多数街坊们已不记得,只是街坊在与此人交往中都喜欢叫他“艾小脚”。对于这位民国济南奇人的好奇缘于我在乡村考察时发现的一方碑刻。此碑为宣统二年(1910年)济阳县人艾邵全(荃)所书的一方墓碑铭。我在发现碑刻的村子里与老人们交谈时了解到,原来碑刻的书丹人艾邵荃就是前面提到的济南奇人“艾小脚”。老人们还给我聊起了很多艾邵荃的故事,由此,我对历
期刊
阅读是体验不一样生活的过程,而阅读人物传记则更是一种深度探寻他人生活轨迹、体验他人生活情趣的过程。孔子曰:见贤思齐焉,是说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此为古语,但用到今时今刻仍不会过时。人物传记作品将贤者的一言一行记录在册,正所谓“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后人正是参照他们的思想与行为,去丈量自己的人生轨迹,去思索自己的人生方向。  《毛泽东传》  作者:迪克·威尔逊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期刊
Q:从名字看,你是一种化妆品吧?  A:唉,已经被无数次这样提问与误解了,其实我是一种食用色素。  Q:不是吧,你让我想到了苏丹红……  A:我跟苏丹红当然不是一回事了。我是以煤焦油中的苯、甲苯、萘等化工产品为原料,经过较复杂的工艺合成的一种人工合成色素,具水溶性,呈鲜艳的黄光红色,可用于食品着色,属于可食用色素。而苏丹红是一种化学染色剂,并非食品添加剂。它主要是用于石油、机油和其他的一些工业溶剂
期刊
带孩子到外面吃饭本是件痛苦的事,一是孩子很多东西不能吃,比如口味很重的菜品,到任何一个中餐馆,看看菜谱都傻眼,基本上孩子能吃的没几个,仅有的几个还不带好吃的样。另一个呢是孩子饭量小,这边没等大人开始吃呢,小公主小少爷就吃完了闹着要出去玩,这让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可实在是头疼得很。阳光壹佰雅高美爵酒店一楼绿洲餐厅最近推出了周末午餐免费外教英语口语培训的服务,一下子让这个生活难题迎刃而解了。  英语角是在
期刊
夜深了,窗外别家的灯光一块块暗下去,暖气开始转凉。在凌晨两点,我没有睡意,为这篇文章,想着如何呈现更真实的在《IN生活》背后的我们。  北方的冬天是静谧的,在冬月的中旬还听不到簌簌的落雪,到这期杂志面世的腊月,大概可以看到银装素裹的世界了。腊月,是《IN生活》出生的第七个月。  从日出到天边的鱼肚白  如果要描述我现在的工作状态,我想,基本上接近我曾经最好的想象:一份和文艺有关的工作,有时间、有心
期刊
A  通感,又称移觉。是说,用形象的语言将人的听、视、嗅、味、触等不同的知觉互相交错沟通。  广义来说,通感应该不仅仅是指通过语言的形容来将人的种种感觉一一打通,还包括了但凡和一个客体有了接触,无论触及的是文字、事物亦或是其他,从一个“觉”衍生到其他的“觉”,比方说睹物思人,比方说在炎炎夏日里看到湛蓝色会感到沁凉,比方说吃进嘴里的食物勾起了自己“回家”的情绪。  那么,一说到“回家”,你会想到什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