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年间,济南城南后营房街上住着一位“奇人”,这位奇人的大名,大多数街坊们已不记得,只是街坊在与此人交往中都喜欢叫他“艾小脚”。对于这位民国济南奇人的好奇缘于我在乡村考察时发现的一方碑刻。此碑为宣统二年(1910年)济阳县人艾邵全(荃)所书的一方墓碑铭。我在发现碑刻的村子里与老人们交谈时了解到,原来碑刻的书丹人艾邵荃就是前面提到的济南奇人“艾小脚”。老人们还给我聊起了很多艾邵荃的故事,由此,我对历史上这位奇人“艾小脚”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初扮女儿身
艾小脚真名叫艾绍荃,济阳县孙耿镇艾老村人,光绪年间生人,1961年在济南去世。艾绍荃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其祖上最出名的人就是清初的刑部尚书艾元徵。《清史稿?列女传》中有:“光绪间,济阳艾紫东,妻徐,名桂馨,治音韵之学,有切韵指南四卷”。艾紫东,原名犹龙,清同治间以剿捻军功授通奉大夫,历官临漳知县,卒祀乡贤祠。艾紫东的继室徐桂馨,字明德,号天香,济宁人。此二人均为清末经史学家,善音韵,现山东省博物馆中还藏有二人著作数种,如艾紫东著《尚书浅注六卷》、《毛诗说略九卷》、《学庸易解二卷》,以及徐桂馨著《四书集注圈点旁训衬解不分卷》等。在艾紫东所著《学庸易解二卷》一书卷前有济阳张鼎序:“今绍荃以父所注之《学庸》示余。观其所注,简而该……”,由此知艾紫东即为艾绍荃的父亲,而徐桂馨即为其母。
艾邵荃出生后家境富足,不几年父母又得一女,然此女不出数年便因病夭折,其母倍受打击,对此女念念不忘,终日悲伤,水米不进。艾邵荃自小受孔孟之道教育,以忠孝自持,对其母相当孝顺。据说艾绍荃外出赴宴,回来后都要将所食膳食清单开列,报给母亲,以示尊重。妹妹夭折后,艾绍荃见其母思女严重,甚是忧心,为了讨母亲的欢喜,便学女人样缠足留发,穿女人装,模仿女子行动,以此来讨得母亲的笑脸。一番下来,母亲情绪大为好转,身体也日渐好起来。但久而久之,艾绍荃的心理发生变化,女性化现象日趋严重。
1931年,艾邵荃40余岁之年,举家迁往济南,居住于后营坊街(今泉城广场附近)。艾邵荃自小习医,他曾用心钻研山西武之望著的《济阴纲目》,医术高明。来济南后在官扎营街开店行医,经常为街邻看病。此时的艾邵荃女性化心理已经十分严重,为人看病时,如果病人称其“艾先生”、“艾公子”,他便不高兴或不愿答应,病人如果叫其“艾大姐”或“艾大姑”,他却欣然接受。由于艾邵荃医术高明,在远近小有名气,而由于其“扮女相、缠足”等怪现象,所以乡邻一般都顺其喜好称其“艾小脚”,而他的大名艾邵荃则很少被人记起了。
孝子葬母
关于艾绍荃从济阳举家来济南的原因,缘自母亲的葬地。济南市区南部的佛慧山大佛头下有一处清幽之所,这里就是开元寺遗址,很多市民都喜欢周末到这里享受喧闹都市中的一点宁静。来此游玩的人中,很多都对开元寺遗址内西北角的一处“神秘墓葬”很感兴趣。开元寺西北角的崖壁上镌刻一方摩崖墓碑,上刻“徐夫人桂馨之墓”。而令人惊奇的是,墓碑的书丹人竟是大名鼎鼎的“右将军王羲之”。墓碑的时间落款有三则,其中现在能辨认的有:“中华民国十八年(1929年)”,“清光绪□(可能是三)十五年(1909年)”,“清□□□年”三则。此墓碑上的“徐桂馨”即为艾邵荃其生母。开元寺在民国间香火虽不旺盛,但毕竟是一处知名古刹,艾绍荃有何贤能将其生母葬于寺侧,并在寺内建龛以祀?这一切还要从艾绍荃来济南以前说起。
艾绍荃的母亲徐桂馨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艾绍荃小的时候,其父母曾来济南游玩,期间他们一同游览了济南近郊的佛慧山开元寺。徐桂馨在寺内的崖壁上欣然题刻“巌德猶龍”四个大字,“猶龍”是丈夫艾紫东的原名,四字表示了对丈夫艾紫东的赞赏与敬仰之心。开元寺的古朴、佛慧山的清幽都给徐桂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去后徐桂馨向丈夫表达了希望死后能葬在这样一处清净之所的愿望,而这个愿望亦被后来孝顺的艾绍荃所知晓。
民国初徐桂馨去世后,艾绍荃一直铭记母亲的这个愿望。为了实现母亲的遗愿,艾绍荃来到开元寺向僧人们表达想独力重修开元寺的意愿,僧人们欣然接受,但艾绍荃同时提出一个要求,希望其母能葬于此,开元寺的僧人亦表示同意。这件事在开元寺遗址的入口南崖上有碑刻记载:“……开元寺者历下之东南古寺之其名胜与千佛相峙而寺之北厅西厅西楼倾圮未修者有日游人每叹为美中不足岁在戊辰济宁女教士徐彩云因其母徐太君葬于侧慨然兴妥神灵慰亡魂之思念于是鸠工庀材未经劝募凡寺中西厅北厅西楼均捐输焕一新而众善士□其德者亦议于北厅阁庐制徐太君之主龛以表彰徐教士之统孝焉……”读者看到这也许会问,重修开元寺的应该是济宁女教士徐彩云,怎么说是艾绍荃呢?那“徐彩云”和“徐桂馨”又为何关系?关于这一点,在济阳考察时,艾老村的老人曾跟我说过,艾绍荃曾经用过徐彩云这个名字。艾邵荃对其母倍加尊敬,而且思想装束又女性化,所以给自己取了一个女姓的化名,而取此名时以“徐”姓为之亦有对其母孝心的表示。徐桂馨的祖籍为济宁,遂艾邵荃在对外表明时亦用“济宁女教士徐彩云”。艾绍荃不单将其母葬于寺旁,而且在寺内北厅内建了一个龛位,以祭祀。碑文中说的这个“主龛”就是今寺西北角,被称为“神秘墓葬”的摩崖墓碑。前面说过,艾绍荃四十岁之余举家迁往济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徐桂馨葬于济南后,孝顺的艾绍荃为了能离母亲近一些,所以才从济阳来到济南居住。
“伪造”王羲之落款
佛慧山开元寺内的神秘墓葬还有一个令人生疑的地方,就是摩崖墓碑上的书丹人“王羲之”,以及其它石刻上的奇怪落款,如:落款女娲氏的“女子之得”等。关于这个问题我的推测是:艾邵荃成人以后,由于其思想常年女性化的改变,所以已经不能按一个正常人的思维去理解,加上他对母亲的过分崇敬和孝顺,几乎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这种情况下在镌刻墓碑时极力想让母亲的墓葬为众人关注,留名千古,所以为了引人注意将书写人改成“书圣”王羲之、“神人”女娲氏,其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其母的知名度吧!为什么选择了王羲之,可能也和艾邵荃喜欢书法有关。 还有一种猜测,或许此字的确为“王羲之”所书,现在很多地方的匾额都是名人所书,为什么?因为上面的几个字都是从古人曾经写过的字帖中抠出来的,拼在一起所制。虽不是亲笔为其所题,但上面的所有字的确都是名家所书。而“摩崖墓碑”上的这些字也许真的都是“王羲之”所书吧。至于“女娲氏”也可能是所谓的“笔名”吧。至于当时为什么众善士同意艾邵荃的此项怪异之举呢?我想也和现在人的想法一样,反正你自己掏钱修寺,钱只要出了,墓龛的碑上你愿刻什么就刻什么,就是刻秦始皇也没人在意,大不了当成大家的一个笑谈吧!
北壁的东崖上有“大总统题褒”的“仪型是式”石刻和已经丢失的“诰封为一品夫人”的碑刻是否为真?虽然史料中无从考证,但当年徐桂馨在清末也算是一位才女,对经学音韵有一定造诣,而且艾家在济阳也是望族,作为艾家儿媳妇的徐桂馨受到同姓的徐大总统褒奖也能说得过去。
艾小脚的是非论
生活在民国时期的“艾小脚”艾绍荃因行为怪异,举止另类,后来的很多书中都称其“装神弄鬼,勾引妇女,募化钱财”。但从我的了解看,艾邵荃虽然外型上甚是怪异,其人还是很有才的。艾邵荃自小习医,亦喜好书画。从文头提到的艾绍荃书丹的碑刻就能看出,虽然当年写碑时他只有二十余岁,但对字体结构掌握得已非常到位,书法功底深厚,结体舒展,笔力劲道,已有相当的书法功力。来济南后为了生存其加强对医道的研修,行医之余就在自家的小院中写写画画,试想对书画有如此喜好之人,通常其品位还是很高的,不至于做“装神弄鬼,勾引妇女,募化钱财”之事。而且艾邵荃受其母影响,对佛教亦是虔诚,从重修开元寺之碑能看出他的此举是“未经劝募”的,如果其是一个贪财之人,其大可以籍此事拉拢周围善人一起为之,而艾邵荃并未这样做,为了表示对其母的尊敬,他只是独力完成了对开元寺的重修工程。
写到此,我想大家应该对艾小脚这位济南当时的奇人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而且对于开元寺内的这些奇怪现象有了新的结论。对于艾小脚,我们不能以好或坏去单纯地认定,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维,单从其对母亲的孝道看,艾邵荃还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人。虽然他的一些做法当时或现在的人不能理解,毕竟那是他个人的事。现代人对于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和了解是有局限性的,毕竟对于这样一个小人物,史料中不会有很多记载,而多数缘于民间的回忆吧。
初扮女儿身
艾小脚真名叫艾绍荃,济阳县孙耿镇艾老村人,光绪年间生人,1961年在济南去世。艾绍荃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其祖上最出名的人就是清初的刑部尚书艾元徵。《清史稿?列女传》中有:“光绪间,济阳艾紫东,妻徐,名桂馨,治音韵之学,有切韵指南四卷”。艾紫东,原名犹龙,清同治间以剿捻军功授通奉大夫,历官临漳知县,卒祀乡贤祠。艾紫东的继室徐桂馨,字明德,号天香,济宁人。此二人均为清末经史学家,善音韵,现山东省博物馆中还藏有二人著作数种,如艾紫东著《尚书浅注六卷》、《毛诗说略九卷》、《学庸易解二卷》,以及徐桂馨著《四书集注圈点旁训衬解不分卷》等。在艾紫东所著《学庸易解二卷》一书卷前有济阳张鼎序:“今绍荃以父所注之《学庸》示余。观其所注,简而该……”,由此知艾紫东即为艾绍荃的父亲,而徐桂馨即为其母。
艾邵荃出生后家境富足,不几年父母又得一女,然此女不出数年便因病夭折,其母倍受打击,对此女念念不忘,终日悲伤,水米不进。艾邵荃自小受孔孟之道教育,以忠孝自持,对其母相当孝顺。据说艾绍荃外出赴宴,回来后都要将所食膳食清单开列,报给母亲,以示尊重。妹妹夭折后,艾绍荃见其母思女严重,甚是忧心,为了讨母亲的欢喜,便学女人样缠足留发,穿女人装,模仿女子行动,以此来讨得母亲的笑脸。一番下来,母亲情绪大为好转,身体也日渐好起来。但久而久之,艾绍荃的心理发生变化,女性化现象日趋严重。
1931年,艾邵荃40余岁之年,举家迁往济南,居住于后营坊街(今泉城广场附近)。艾邵荃自小习医,他曾用心钻研山西武之望著的《济阴纲目》,医术高明。来济南后在官扎营街开店行医,经常为街邻看病。此时的艾邵荃女性化心理已经十分严重,为人看病时,如果病人称其“艾先生”、“艾公子”,他便不高兴或不愿答应,病人如果叫其“艾大姐”或“艾大姑”,他却欣然接受。由于艾邵荃医术高明,在远近小有名气,而由于其“扮女相、缠足”等怪现象,所以乡邻一般都顺其喜好称其“艾小脚”,而他的大名艾邵荃则很少被人记起了。
孝子葬母
关于艾绍荃从济阳举家来济南的原因,缘自母亲的葬地。济南市区南部的佛慧山大佛头下有一处清幽之所,这里就是开元寺遗址,很多市民都喜欢周末到这里享受喧闹都市中的一点宁静。来此游玩的人中,很多都对开元寺遗址内西北角的一处“神秘墓葬”很感兴趣。开元寺西北角的崖壁上镌刻一方摩崖墓碑,上刻“徐夫人桂馨之墓”。而令人惊奇的是,墓碑的书丹人竟是大名鼎鼎的“右将军王羲之”。墓碑的时间落款有三则,其中现在能辨认的有:“中华民国十八年(1929年)”,“清光绪□(可能是三)十五年(1909年)”,“清□□□年”三则。此墓碑上的“徐桂馨”即为艾邵荃其生母。开元寺在民国间香火虽不旺盛,但毕竟是一处知名古刹,艾绍荃有何贤能将其生母葬于寺侧,并在寺内建龛以祀?这一切还要从艾绍荃来济南以前说起。
艾绍荃的母亲徐桂馨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艾绍荃小的时候,其父母曾来济南游玩,期间他们一同游览了济南近郊的佛慧山开元寺。徐桂馨在寺内的崖壁上欣然题刻“巌德猶龍”四个大字,“猶龍”是丈夫艾紫东的原名,四字表示了对丈夫艾紫东的赞赏与敬仰之心。开元寺的古朴、佛慧山的清幽都给徐桂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去后徐桂馨向丈夫表达了希望死后能葬在这样一处清净之所的愿望,而这个愿望亦被后来孝顺的艾绍荃所知晓。
民国初徐桂馨去世后,艾绍荃一直铭记母亲的这个愿望。为了实现母亲的遗愿,艾绍荃来到开元寺向僧人们表达想独力重修开元寺的意愿,僧人们欣然接受,但艾绍荃同时提出一个要求,希望其母能葬于此,开元寺的僧人亦表示同意。这件事在开元寺遗址的入口南崖上有碑刻记载:“……开元寺者历下之东南古寺之其名胜与千佛相峙而寺之北厅西厅西楼倾圮未修者有日游人每叹为美中不足岁在戊辰济宁女教士徐彩云因其母徐太君葬于侧慨然兴妥神灵慰亡魂之思念于是鸠工庀材未经劝募凡寺中西厅北厅西楼均捐输焕一新而众善士□其德者亦议于北厅阁庐制徐太君之主龛以表彰徐教士之统孝焉……”读者看到这也许会问,重修开元寺的应该是济宁女教士徐彩云,怎么说是艾绍荃呢?那“徐彩云”和“徐桂馨”又为何关系?关于这一点,在济阳考察时,艾老村的老人曾跟我说过,艾绍荃曾经用过徐彩云这个名字。艾邵荃对其母倍加尊敬,而且思想装束又女性化,所以给自己取了一个女姓的化名,而取此名时以“徐”姓为之亦有对其母孝心的表示。徐桂馨的祖籍为济宁,遂艾邵荃在对外表明时亦用“济宁女教士徐彩云”。艾绍荃不单将其母葬于寺旁,而且在寺内北厅内建了一个龛位,以祭祀。碑文中说的这个“主龛”就是今寺西北角,被称为“神秘墓葬”的摩崖墓碑。前面说过,艾绍荃四十岁之余举家迁往济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徐桂馨葬于济南后,孝顺的艾绍荃为了能离母亲近一些,所以才从济阳来到济南居住。
“伪造”王羲之落款
佛慧山开元寺内的神秘墓葬还有一个令人生疑的地方,就是摩崖墓碑上的书丹人“王羲之”,以及其它石刻上的奇怪落款,如:落款女娲氏的“女子之得”等。关于这个问题我的推测是:艾邵荃成人以后,由于其思想常年女性化的改变,所以已经不能按一个正常人的思维去理解,加上他对母亲的过分崇敬和孝顺,几乎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这种情况下在镌刻墓碑时极力想让母亲的墓葬为众人关注,留名千古,所以为了引人注意将书写人改成“书圣”王羲之、“神人”女娲氏,其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其母的知名度吧!为什么选择了王羲之,可能也和艾邵荃喜欢书法有关。 还有一种猜测,或许此字的确为“王羲之”所书,现在很多地方的匾额都是名人所书,为什么?因为上面的几个字都是从古人曾经写过的字帖中抠出来的,拼在一起所制。虽不是亲笔为其所题,但上面的所有字的确都是名家所书。而“摩崖墓碑”上的这些字也许真的都是“王羲之”所书吧。至于“女娲氏”也可能是所谓的“笔名”吧。至于当时为什么众善士同意艾邵荃的此项怪异之举呢?我想也和现在人的想法一样,反正你自己掏钱修寺,钱只要出了,墓龛的碑上你愿刻什么就刻什么,就是刻秦始皇也没人在意,大不了当成大家的一个笑谈吧!
北壁的东崖上有“大总统题褒”的“仪型是式”石刻和已经丢失的“诰封为一品夫人”的碑刻是否为真?虽然史料中无从考证,但当年徐桂馨在清末也算是一位才女,对经学音韵有一定造诣,而且艾家在济阳也是望族,作为艾家儿媳妇的徐桂馨受到同姓的徐大总统褒奖也能说得过去。
艾小脚的是非论
生活在民国时期的“艾小脚”艾绍荃因行为怪异,举止另类,后来的很多书中都称其“装神弄鬼,勾引妇女,募化钱财”。但从我的了解看,艾邵荃虽然外型上甚是怪异,其人还是很有才的。艾邵荃自小习医,亦喜好书画。从文头提到的艾绍荃书丹的碑刻就能看出,虽然当年写碑时他只有二十余岁,但对字体结构掌握得已非常到位,书法功底深厚,结体舒展,笔力劲道,已有相当的书法功力。来济南后为了生存其加强对医道的研修,行医之余就在自家的小院中写写画画,试想对书画有如此喜好之人,通常其品位还是很高的,不至于做“装神弄鬼,勾引妇女,募化钱财”之事。而且艾邵荃受其母影响,对佛教亦是虔诚,从重修开元寺之碑能看出他的此举是“未经劝募”的,如果其是一个贪财之人,其大可以籍此事拉拢周围善人一起为之,而艾邵荃并未这样做,为了表示对其母的尊敬,他只是独力完成了对开元寺的重修工程。
写到此,我想大家应该对艾小脚这位济南当时的奇人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而且对于开元寺内的这些奇怪现象有了新的结论。对于艾小脚,我们不能以好或坏去单纯地认定,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维,单从其对母亲的孝道看,艾邵荃还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人。虽然他的一些做法当时或现在的人不能理解,毕竟那是他个人的事。现代人对于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和了解是有局限性的,毕竟对于这样一个小人物,史料中不会有很多记载,而多数缘于民间的回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