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hen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觉思维是人类思维形式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爱因斯坦称之为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对于小学数学而言,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对数学直觉思维的概念有准确的理解,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并结合教学实践,做好对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人们根据思维过程的复杂性将思维分为逻辑性思维和直觉性思维。直觉性思维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形成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适合发展直觉思维能力的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力与逻辑性思维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它的产生需要大量数学基础知识作为支撑。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直觉思维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得出答案,思考方式不受逻辑的约束,对于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应该提倡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一、什么是直觉思维
  清楚地认识直觉思维的概念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必做功课。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不同,它不需要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当面对一个问题时能够直观地得出问题的答案。对一个问题的思考从整体入手,用直接、跨越的方式快速做出对问题的假设,并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做出猜想和预测。例如小学生在看到1 2 3 4 … 99这样的问题,第一反应便是用凑整数的方法来解题,这就是直觉思维的一种体现。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强的同学,往往能够以敏锐的洞察力瞬间对问题做出解答,直接看穿问题的本质,从本质入手解决问题,甚至主体本人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解题步骤和思路。直觉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对一个问题创新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直觉思维并不是从天而降的,它也是依靠过去的知识经验加上思维的想象力而衍生出来的。然而,正是这种依靠既有经验进行的大胆假设而得出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一定具有准确性,不一定是可靠的。
  二、培养直觉思维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认知结构的一种策略。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很紧密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混乱,抓不住重点,直觉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在知识点缠绕的问题中一眼看穿本质,抓住问题本质,这样解决问题就会更加容易。直覺思维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时候,在实际教学中通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给出一道题,有学生立刻就给出了答案,但是当老师问起来,该学生可能并不清楚自己是如何解答出这道题的,这就是学生的直觉思维造成的。直觉思维具有简约性、自由性和灵活性,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学生突破逻辑思维的束缚,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直觉思维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承担着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直觉性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都十分注重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在茫茫题海中不停地练习解题的套路,这让大部分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丧失学习的兴趣,这对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是很不利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定不能忽视直觉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一)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
  直觉思维虽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它绝对不是凭空产生的,扎实的基础是直觉思维产生的必要条件。足够多的数学基础知识的积累将会产生质的变化,学生对于各种知识点的熟练掌握与运用是触发直觉思维解题的必要因素。各种知识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基于对知识点的熟悉与掌握,学生很可能通过直观的观察而瞬间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看穿问题的本质,不受逻辑推理的束缚,用直觉思维瞬间得出正确的问题答案。所以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对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是必不可少的。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成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自信心,而直觉思维的触发伴随着强烈的自信心。当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直觉瞬间得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法时,他将会充分肯定自己的能力,这份解题带来的成就感将会调动他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将学习变成一种内在的需要,更加刻苦学习,积累更多的数学知识。在课堂上老师要对这样的学生多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充分肯定他们的能力,但是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得出答案后,思考这个结果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涉及哪些知识点。
  (三)重视教具、学具的运用
  重视教具和学具的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他们对于直观的物体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师利用教具和学具为学生提供一个直观观察和理解事物的机会,比仅仅只是抽象地思考更加有利于数学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直觉思维。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观察事物的能力。看清事物的表象和本质特征,学生观察得越全面,对事物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他们的直觉思维能力也就越高。
  (四)注重解题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数与形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对图形的观察,直观地感受到图形整体的情况,抽象的数结合了直观的行以后,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联想更容易诱发直觉思维。这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几何直觉思维有着重要作用。
  数学上的问题并不是只用逻辑思维或者只用直觉思维就能很好地解决的,直觉思维具有不稳定性,某些时候直觉思维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因此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相结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可以用逻辑思维来检验直觉思维得出的结果是否正确,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高直觉思维的稳定性,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往往决定这个学生今后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注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直觉思维能力培养是每个教师的责任,教师要抛弃传统的观念,不断地钻研,结合实际教学,才能为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提供更好的策略,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泗洪县重岗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当代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是我国的教育事业。近几年来,全省加强了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并以此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学校已经铺设百兆光纤,建有校园网、班班通,班级中配置了移动多媒体教学设备。  从教学整体上看,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扩大了教学规模,促进了教学现代化发展。从教学系统上看,多媒体技
合作交流能力,是新时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些合作交流,师生都感到别扭,在教学形式上存在诸多误区。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形式误区一:“开门见山”的“合作交流”  在很多的数学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在学习新知识的开始,老师就开门
小学科学课教学的“三部曲”其实就是科学课教学的三个阶段,即:课前准备求充分,课中探究求实效,课后反思求深刻。其中,第二部曲“课中探究求实效”最为重要,至少应做到两个方面:1.制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性自然科学,在小学阶段,科学教学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多么深奥的科学道理,而是要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引领下进行科学探究与发现,从而丰富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实验的重要性,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出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一、实验情境,激发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在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选我院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各38例.观察临床效果,评估患者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优化课堂教学,就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生动活泼、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下面结合自己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感受和认识,来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  把关爱带进语文课堂  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教师应把爱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撒向每一个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一个学生,让自己的真
新课程的开展给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其中对教材的理性处理也是教师必须要面对的事情。由于教材编写的原因,教材中的实验往往会出现一些难操作的问题,这也是科学教材编写的难点。这时就需要科学教师有一种发现和审视的眼光来看待教材,有时巧妙地处理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更有价值。本文将就如何改进实验,以学定教,从而改善实验在课堂中的有效性进行阐述。  《磁铁的两极》实验改进  (一)教材实验不足之处  教科版
目的探讨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80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智慧,是个多义的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内涵,一般把智慧定义为人们获取、应用、创造知识,以及在实践中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谋略和思维方式,也叫“才智、智谋”。每个人都有智慧的潜能,智慧很难以直接传授或告诉的方式给予。在教学中,学生的智慧发展主要依靠教育者的启发、浸润、唤醒使其智慧潜能得到开发,依靠学生的主动认知、体验、感悟去丰富和建构,依靠有效的教学策略手段促进知识向智慧的转化和提升。可
用“斜杠”来表示一个人拥有多重职业和人生的说法是最近一年才在国内火起来.而在2007年,本身就从事好几项工作的玛尔西?阿尔伯赫(MarciAlboher)出版了名为《一个人/多重职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