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人脑组织细胞凋亡及HIV核心蛋白p24的原位检测

来源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156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细胞凋亡与艾滋病两者之间的关系及探讨艾滋病的发病机理,采用细胞DNA片段特异性标记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艾滋病病人及对照组病人脑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及HIV核心蛋白P24(HIV-P24)进行原位检测。观察组23例艾滋病病人,其中有8例合并艾滋病脑病,另15例无脑病。8例(8/8)艾滋病脑病的脑组织标本及13例(13/15)无脑病艾滋病脑组织标本中均可检出凋亡细胞及HIV-P24。对照组19例非艾滋病病人,仅3例(3/19)脑组织中可检出凋亡细胞。无脑病艾滋病病人的脑组织凋亡细胞阳性率(86.7%)高于HIV-P24的阳性率(60.0%),并且艾滋病人神经原细胞HIV-P24阳性率较低。实验结果揭示艾滋病脑病的发生与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关系,HIV可能通过某些中间环节而诱导神经组织发生细胞凋亡。 In 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poptosis and AIDS, and to explore the pathogenesis of AIDS, the cell DNA fragment-specific labeling method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apoptotic cells in the brain tissue of patients with AIDS and controls and HIV core Protein P24 (HIV-P24) was tested in situ.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23 cases of AIDS patients, including 8 cases with AIDS encephalopathy, the other 15 cases without encephalopathy. Apoptotic cells and HIV-P24 were detected in 8 (8/8) brain samples of AIDS encephalopathy and in 13 (13/15) brain disease-free AIDS samples. In the control group, 19 cases of non-AIDS patients, only 3 cases (3/19) of apoptotic cells were detected in the brain tissue. The positive rate of apoptotic cells (86.7%) in brain tissue of AIDS-free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HIV-P24 (60.0%),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HIV-P24 in AIDS patients was low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occurrence of AIDS encephalopathy has a certain relationship with apoptosis, and HIV may induce apoptosis of nerve tissue through some intermediate links.
其他文献
口承文化与岁时民俗王亚南人在天地之间,是伟大?是渺小?是做主子?是做奴仆?人类看似伟大,却似乎时时在做大自然间各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的奴仆。人类看似渺小,却似乎又处处在做大自然间
游境是一个涉及美学、哲学、心理学、思维学、文艺学、文化人类学等多种学科的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游境的创获是一种审美感受,具有在伦理道德意义上追求超越、永恒、无限和必然
目的调查老年人神经系统疾病及有关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访问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城区、平原、山区的1 755名老年人进行调访。结果40.3%的老年人患有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患病率为21.4%,高血压为所有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肥胖(或超重)和冠心病分别为脑梗塞和短暂性脑缺血的相对独立的因素;锥体外系疾病患病率为4.0%。结论老年人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高,且是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个慢性炎症性疾病。现有疗法虽能缓解部分患者的病情,但仍难尽人意,所以人们一直在探索新的疗法。随着RA免疫病理过程的进一步阐
1 一般资料 例1:女,26岁。因面部潮红,发痒,每日面部涂搽醋酸氟轻松软膏,以此作为化妆品应用,於1987年1月第一次妊娠,在整个孕期仍然应用醋酸氟轻松软膏,共用150g,未用其它
为探讨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在实验性大鼠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采用3H-L-精氨酸转化实验检测鼠肺组织NOS活性[1]及还原型辅酶Ⅱ黄递酶(NADPH-d)组化染色[2]。结果表明,哮喘组的诱生型NOS(iNOS)活性增加152.39%~249.40%,而原生型NOS(cNOS)活性则降低61.81%~64.84%(P<0.05);致敏组iNOS活性较对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理的新观点宦红娣唐政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程序化死亡发病机理中图法分类号R593.241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南京,210021)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简称狼... Syste
张大千(1899—1983),名爰,又名季,季爰,别号大千,大千居士等,四川内江人。1980年随母学画,1914年就读于重庆求精中学,后因二哥善孖反袁,家被抄,善孖逃亡日本。1917年,大千赴
川东酉水流域土家族世世代代居住在山区,由于地广人稀,自然条件较差。其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清代改土归流以后,土家族的经济生产,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居、食习俗保持不
<正> (一) 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召开的第二届《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庆祝郑德坤教授从事学术活动六十周年国际会议》于1994年2月25日至28日间,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省、日本、越南及香港本地的学者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隆重的开幕仪式,济济多士,汇聚一堂,可说是香港学界的一桩盛举。会议开幕礼由中文大学副校长金耀基教授、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陈方正博士分别致开幕及欢迎辞。这次会议目的之一,是为了庆祝考古学界老前辈郑德坤教授从事考古工作六十周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