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当好“导演”调动学生积极性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kyhua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教师就是导演,教科书就是剧本,学生相当于演员。教师如何当好“导演”去激发学生——演员的“演技”,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我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把自己当做引路人,把学生当做走路人
  教学是双边活动,学生是主体,如何发挥主体作用,让主体在活动中处于积极的而不是被动的,自愿的而不是强迫的,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很多老师把学生当成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代替学生思考,将问题的结果直接灌注给学生,有些甚至板着面孔,高高在上,让学生服服帖帖以教师为中心点画圆,造成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教师要把自己当做引路人,作为问题的讨论者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去,以亲切的话语进行讨论式的教学,学生才敢放心想、大胆说。对学生说得有道理的给予肯定,不当的加以引导,让他们有成功感,让他们内心充满成功的喜悦之情,有话敢跟老师讲,这样才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如在教学《诚实的孩子》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都是好孩子吗?”有的学生回答——“不是。”“我把别人的作业本的名字涂了。”“我捡到同学的钢笔没还给他。”“我做错了事就赖着别人。”这些真诚的表露,是由于教师起到了引导作用,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设置问题,营造质疑解难的氛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学懂、会答,更重要的是要指引学生会学、会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为学生营造一个质疑解难的氛围是一条可行之路。为此,老师要抓住时机鼓励学生提问,当学生提出问题后不急于解答,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摘果子”。如教学《黄继光》一课时,我给足时间让学生阅读,阅读后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其中有同学提出:“在黎明之前攻不下597.9高地,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天亮了看得清敌人了,为什么怕攻不下597.9高地呢?天亮还好打些嘛!……”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首先给予肯定、表扬。接着我就把问题交给学生,“同学们,谁能解决这些问题?”这一问,让本来已点燃的思维活跃起来。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下,得出了结果解决了问题。再如:教学《高大的皂荚树》,读后学生问:“‘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颗种子生根、发芽……’是什么意思?‘种子’指的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想让学生很快理解是有一定的难度,我便引导学生去思考皂荚树在春、夏、秋、冬给同学们带来的方便与快乐,学生自然认识到皂荚树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精神,明白了自己要向皂荚树一样助人为乐,舍己为人,无私奉献,那种子指的是什么自然就明白了。
  三、创设悬念,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悬念像一块吸铁石,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像一根心理指挥的魔棒,让学生迫切地等着问题的结果。依附于教材设置悬念,在教学中能让学生进入想像空间,使学生在迫不及待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就拿教学古诗来说,过去的那种说教式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厌课,学生哪来激情主动学习呢?创设悬念的教学方式效果就不一样了,如在教学《绝句》时,我首先以“景”字组词过渡到写春天景色的《绝句》。然后设悬念:“作者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学生想象后我出示挂图,学生观图后我设疑:“这样明媚的景色,如果我们想要告诉别人,该怎么办呢?”学生回答:“画下来;写下来;用摄像机摄下来……”我问:“如果要写,老师相信同学们会写得好,可杜甫只用了28个字就把它写下来了,同学们读一读,是这样吗?”师生共同讨论理解问题。我说:“诗人的诗句描写得如此美妙,同学们觉得作者当时的心情如何?”学生答道:“愉快、轻松、舒畅。”接着我问:“假如你是杜甫,怎样才能把自己舒畅的情感表达出来呢?谁来读一读?”同学们踊跃举手。读完一遍我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什么感情呢?”学生答道:“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紧接着我又问道:“我们要学习作者热爱大自然,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学生答道:“不要随地吐痰;不随手乱扔果皮纸屑;学种花草树木美化环境。”
  在教学中,只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与学上产生互动,才能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其他文献
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并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知识,而是通过问答、交谈或争辩的方法来宣传自己的观点。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指出错在什么地方和为什么错了,而只是提出暗示性的补充问题,使对方不得不承认答案的荒谬和自相矛盾。最后,学生从苏格拉底的引导和暗示中得出正确的答案。这就告诉我们,如果教师能正确认识课堂中出现的错误,将其看作资源,善加利用,巧妙点拨,那将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期刊
小学生学美术,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会画几个人,画几只动物,涂涂颜色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学生不喜欢学或学得很累,就会一上美术课就头痛,甚至在美术课无聊地打发时间,美术教学也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因此,在课前和课后,我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既能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绘画创作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气氛  小学美术教科书上,每一课都
期刊
为了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引导学生习作,我不断探索作文教学法,也曾订阅《简妙作文》、《故事作文》、《快乐作文》等杂志,其中《简妙作文》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现结合教学实际,谈一点体会。  一、要写好作文,方法很重要  简妙作文法把作文分为三个部分:即开头——像凤头小巧精美,只需要一句话、两句话、三句话就行了不要太长;中间——像猪肚内容充实,中间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几段来写,这就像人体可分为手臂、
期刊
经过近几年多媒体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整合的探索和实践,我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下面结合初中英语教学的具体实践,谈谈多媒体技术在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我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教学时的体会。  一、多媒体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一种主动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
期刊
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关键在于重视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唤醒、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自身全面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具体课例操作,指导学生怎样问、怎样学,促使他们能自主有效地学习,发掘他们内在的诱因和学习的潜力,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学策略的研究就显得很重要。如何在学习文本、强化阅读中体现探究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就是指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形式与发展,对小学生心理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
期刊
每次作文课都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情景:一看题目就摇头,摊开稿纸嚼笔头,翻来覆去皱眉头,三个小时没开头。作文教学一直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和学生面前的难题,教师怕教,学生怕写。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优势也日益彰显,作文课也因此而精彩,作文教学中出现了新的“亮点”。下面我谈谈在作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妙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作文批改费时费
期刊
数学作为小学生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不会孤立于生活之外产生作用,也不能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与现实生活自发产生直接的联系。显然,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不能只是明确“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是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而是要从这样的教学目标定位中,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如何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与学生生活触觉碰撞和交融,让他们真正的在生活中学数学,
期刊
教育公平是一个很广泛的问题。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平日里也总在说着一些教育上的不公平现象,但却很少关注那些源自我们自身的课堂不公平。教师本身就是教育资源和力量的一部分,课堂教学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公平问题则是与学生联系紧密、学生受益直接的一部分。从表面上来看,同一个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接受的都是同一批教师的教育,对他们来说,教育机会是均等的;和那些分优班差班的教学比起来,我们总会认为他们之间所接受的
期刊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的效果就会很好。中学地理教学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才能创造最佳的成绩呢?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明确一般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1.地理教学板书、板图、板画内容丰富,复杂多样,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  2.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往往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影响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