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案例,案例是否典型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下面笔者以本人市级公开课“我国的宗教政策”为例,探讨了笔者所设计的小李的“困惑”,并在这节课中的实施后,进行了反思。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Socratic method),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Chri stopher columbusLangdell)于1870年首创之后,经哈弗企业研究所所长郑汉姆(w.BDoham)的推广,并从美国迅速传播到全世界的很多地方,被公认为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转引自贾利平,喻旭华)
空洞的政治说教往往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乏味的情绪,如果我们政治教师在教学中适时的应用案例为依托,并能够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的原则,那么会让政治课变得生动而有趣。而所谓“案例”,是指在一堂课中,以一则或者一组典型案例或材料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帮助学生在讨论、分析材料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发展多方面能力的教学方式。案例,不仅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一则材料甚至一个话题。比如,以联想企业的发展来谈《公司的经营》,以房价为什么上涨来谈《微观经济学》。当然,这里的“困惑”不是说整节课,只有一个“困惑”,而是以小李的一系列的“困惑”为一组案例为主线,来阐述我国的宗教政策的。
二、在《我国的宗教政策》中“困惑”的设计
对于“困惑”的应用,笔者精心选择了案例,所采用的主要以“小李的故事和困惑”作为本节课的经典案例的主要线索包括:母亲去寺庙烧香,小李生病发烧,小李要去寺庙讲无神论,小李的泰国网友借“南博会”要到中国传教,及宗教组织为雅安地震祈福。反思感悟六个故事情节,同一人物但是多例应用,贯穿全课。每一个教学手段的完成都是为了达成目标,每一环节的设计都精心,并且针对学生思维的疑点、难点设计问题。
笔者把本节课所涉及的我国的宗教政策分别通过小李和母亲,朋友以及网友之间发生的谈话来进行不同的情景创设,提出了小李的六个困惑并加以讨论,从而引出对于宗教和迷信的判断和区别。最后通过雅安地震,通过我国宗教界人士的表现来讲解我国宗教政策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故事情节不断发展变化,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深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涨,认真思考,讨论交流,笔者也轻松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意犹未尽的说:“这么快就下课了!”还有的同学说:
“这节课的内容我都会了”……
三、实践小李的“困惑”案例教学后的反思
(一)本堂课的“优点”
1.使宗教问题的整体,有了一个系统性。此节课,由一个典型的案例“小李的困惑”或“情景”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采用了小李的一系列“困惑”做“引子”把宗教问题的基本内涵、实质、作用、宗教政策都讲解给学生。
2.体现“三贴近”的课程理念。高中政治新课标,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三条就要求政治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在本节课“我国的宗教政策”体现的就是新课程的“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学生的生活,接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情况。
3.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在“一例到底”讲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时采用的是通过情景,让学生学会应用探究,讨论方式来参与课堂。从而实现了课堂的师生互动,并让学生主动参与,而非被动的接受和“听课”。
(二)本堂课的“不足”之处
1.不能深入全面的分析宗教的实际作用。由于我国的地域情况分布复杂,学生们并不能都体会并看到周围的宗教现象。宗教的信息量往往来源于新闻媒体的居多。用“小李的困惑”在理解宗教政策上,不能做到深入诠释宗教问题,显得有些浅显了。
2.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的作用是极其复杂的,影响也是深远和持久的,由于空间时间的限制,以及学生体验较少的缘故,本节中关于宗教与迷信的区别还没有深入细致的再进行讨论。
3.容易“喧宾夺主”。在“我国的宗教政策”这一框题中,学生往往会被生动的一连串的故事所吸引,而往往忽视了或者说没有对故事之后的宗教政策留下印象,从而会造成学生记住了故事,而没有消化和吸收本质。
四、实践小李的“困惑”教学设计后的启示
1.要求注意备课的典型性。如果现成材料中没有与某个知识点对应信息,就应该通过查找背景资料对原素材进行充实、完善,如果仍然没有就需要寻找辅助材料了。但是,如果备选素材中缺乏与核心知识相关的信息,就要大胆舍弃,另寻其他了。
2.坚持集体备课,优化集体智慧。由于是“案例”,老师们在备课上就要额外的花很多时间。如果能够大家坚持集体备课的话就可以集思广益,充分挖掘集体的智慧。也才能让整个科目队伍的老师共同成长和发展。
3.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课堂中要根据实际讲授的内容,来实际问题实际分析和解决。不论是“情景”“故事”还是“困惑”就要看老师能够客观地有甄别的来选择,不是所有的教学都必需“案例”,也不是所有的框体都要用案例。
(责任编校:合欢)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Socratic method),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Chri stopher columbusLangdell)于1870年首创之后,经哈弗企业研究所所长郑汉姆(w.BDoham)的推广,并从美国迅速传播到全世界的很多地方,被公认为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转引自贾利平,喻旭华)
空洞的政治说教往往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乏味的情绪,如果我们政治教师在教学中适时的应用案例为依托,并能够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的原则,那么会让政治课变得生动而有趣。而所谓“案例”,是指在一堂课中,以一则或者一组典型案例或材料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帮助学生在讨论、分析材料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发展多方面能力的教学方式。案例,不仅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一则材料甚至一个话题。比如,以联想企业的发展来谈《公司的经营》,以房价为什么上涨来谈《微观经济学》。当然,这里的“困惑”不是说整节课,只有一个“困惑”,而是以小李的一系列的“困惑”为一组案例为主线,来阐述我国的宗教政策的。
二、在《我国的宗教政策》中“困惑”的设计
对于“困惑”的应用,笔者精心选择了案例,所采用的主要以“小李的故事和困惑”作为本节课的经典案例的主要线索包括:母亲去寺庙烧香,小李生病发烧,小李要去寺庙讲无神论,小李的泰国网友借“南博会”要到中国传教,及宗教组织为雅安地震祈福。反思感悟六个故事情节,同一人物但是多例应用,贯穿全课。每一个教学手段的完成都是为了达成目标,每一环节的设计都精心,并且针对学生思维的疑点、难点设计问题。
笔者把本节课所涉及的我国的宗教政策分别通过小李和母亲,朋友以及网友之间发生的谈话来进行不同的情景创设,提出了小李的六个困惑并加以讨论,从而引出对于宗教和迷信的判断和区别。最后通过雅安地震,通过我国宗教界人士的表现来讲解我国宗教政策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故事情节不断发展变化,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深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涨,认真思考,讨论交流,笔者也轻松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意犹未尽的说:“这么快就下课了!”还有的同学说:
“这节课的内容我都会了”……
三、实践小李的“困惑”案例教学后的反思
(一)本堂课的“优点”
1.使宗教问题的整体,有了一个系统性。此节课,由一个典型的案例“小李的困惑”或“情景”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采用了小李的一系列“困惑”做“引子”把宗教问题的基本内涵、实质、作用、宗教政策都讲解给学生。
2.体现“三贴近”的课程理念。高中政治新课标,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三条就要求政治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在本节课“我国的宗教政策”体现的就是新课程的“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学生的生活,接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情况。
3.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在“一例到底”讲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时采用的是通过情景,让学生学会应用探究,讨论方式来参与课堂。从而实现了课堂的师生互动,并让学生主动参与,而非被动的接受和“听课”。
(二)本堂课的“不足”之处
1.不能深入全面的分析宗教的实际作用。由于我国的地域情况分布复杂,学生们并不能都体会并看到周围的宗教现象。宗教的信息量往往来源于新闻媒体的居多。用“小李的困惑”在理解宗教政策上,不能做到深入诠释宗教问题,显得有些浅显了。
2.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的作用是极其复杂的,影响也是深远和持久的,由于空间时间的限制,以及学生体验较少的缘故,本节中关于宗教与迷信的区别还没有深入细致的再进行讨论。
3.容易“喧宾夺主”。在“我国的宗教政策”这一框题中,学生往往会被生动的一连串的故事所吸引,而往往忽视了或者说没有对故事之后的宗教政策留下印象,从而会造成学生记住了故事,而没有消化和吸收本质。
四、实践小李的“困惑”教学设计后的启示
1.要求注意备课的典型性。如果现成材料中没有与某个知识点对应信息,就应该通过查找背景资料对原素材进行充实、完善,如果仍然没有就需要寻找辅助材料了。但是,如果备选素材中缺乏与核心知识相关的信息,就要大胆舍弃,另寻其他了。
2.坚持集体备课,优化集体智慧。由于是“案例”,老师们在备课上就要额外的花很多时间。如果能够大家坚持集体备课的话就可以集思广益,充分挖掘集体的智慧。也才能让整个科目队伍的老师共同成长和发展。
3.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课堂中要根据实际讲授的内容,来实际问题实际分析和解决。不论是“情景”“故事”还是“困惑”就要看老师能够客观地有甄别的来选择,不是所有的教学都必需“案例”,也不是所有的框体都要用案例。
(责任编校:合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