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滩区园林植物设计及生态修复研究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mu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黄河下游滩区是滩区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场所。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本研究以长垣市黄河滩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为案例,剖析研究区域生态现状,分析植物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最终提出基于“三滩分治”理念的植物种植规划策略:(1)植物规划设计原则;(2)“三滩分治”理念的形成;(3)植物种植规划总体布局;(4)基于不同功能分区的植物配置;(5)嫩滩生态修复策略。以期通过针对滩区提出的生态修复研究策略和植物配置方案,为黄河下游滩区植被的修复与生态治理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景观;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治理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1)08-0141-08
  收稿日期:2020-11-06
  基金项目: 河南省林木资源普查项目(编号:30601796)。
  作者简介:吴 双( 1994—) ,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E-mail: 549525321@ qq.com。
  通信作者:王鹏飞,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E-mail: 188792041@qq.com。
  黄河下游滩区承担着落淤沉沙的功能,也是滩区人民赖以生存的家园,位于城乡区域的黄河下游滩区是城市河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人类活动影响也为人类提供活动空间,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滩区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农业生产与生态修复治理之间的矛盾、居民公共活动空间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如何处理好黄河下游滩区生态保护与城乡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化解现状矛盾是黄河沿线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工作应以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为目标,兼顾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强调区域整体性、系统性和多功能性。植物是滨河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要素之一,植物选择关系着水环境的安全以及景观的生态性和美学性,通过科学的植物设计有助于将黄河滩区打造成为林田草复合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 研究区域概况及现状问题剖析
  1.1 研究区域概况
  黄河是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 464 km,流域面积约752 443 km2。本研究以长垣段黄河下游滩区为研究范围(图1),流域总面积1 051 km2。贯孟堤及生产堤以东109 km2,为黄河干流控制;临黄大堤以西为金堤河水系,控制流域面积700 km2;临黄堤以东、生产堤以西为天然文岩渠水系,控制流域面积242 km2。长垣滩是黄河下游最宽最大的低滩区,本河段“二级悬河”态势严重,是黄河下游防洪体系的突出短板,长垣滩区为严重河段的典型。其次黄河下游生态流量较小,下游滩区生态保护区黄河水位年变幅变小,导致两侧河滩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退化。
  1.2 研究区域生态现状问题剖析
  1.2.1 自然生态质量下降,湿地萎缩 黄河下游生态系统类型较少,长垣段滩区内以湿地、灌草、农田和林地为主,随高程呈梯度分布,还有大面积的退化裸地和弃耕地。河流湿地物种多样性显著低于同纬度气候带的内陆湿地,植被群落层次简单化、矮小化。此外导致湿地萎缩的原因还有黄河的“二级悬河”特征导致水陆交错带的自然形态几近丧失,水分和养分的横向传递受阻,河滩湿地植被带稀少,自然湿地生境受损,天然河流边缘效应难以体现[1]。滩地存在明显的土地退化特征,存在一定程度的土地沙化和盐渍化,部分退化土地几乎无植被覆盖,生境条件极差。碎片化和不连续的生态景观也降低了自然走廊的生态功能价值[2]。
  1.2.2 水环境污染风险大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水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重,滩地生态问题越来越普遍,全国大部分城市河段都面临着水污染治理问题。滩区外水体受纳点、面源污染,存在劣类水体,水体质量改善存在较大压力,天然文岩渠上游水质不佳,在水环境遭受威胁的同时,黄河下游水资源保护机制不完善,对河流水质富营养化问题重视不够。导致河道水质较差,水资源保障能力不足。
  1.2.3 人为活动影响大 滩区内分布大量的基本农田,且大部分为核心地区。水源地保护区涉及大量生活、生产区域,人为干扰强度大,农耕生产与生态保护修复争水争地的问题日益严重。扩张性开垦土地资源、非法占用濕地等行为,导致天然林草植被退化,湿地萎缩,自然生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3]。
  2 植物景观规划的研究依据
  2.1 植物景观在河道生态修复中的作用
  运用水生植物治理河道生态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河道生态修复方式,通过植被恢复河流生态系统,不仅可以增加黄河下游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产生良好的景观效果[4]。
  2.1.1 植物修复是河道生态修复的重要途径 在河道生态治理中,植物治理是重要的生态治理方式,在河流水体中种植适当的水生植物可以有效净化水体。相关研究表明,控制面源污染的最佳措施是滨水植物形成的过滤带。污染物质通过植物的过滤、滞留、渗透等作用进入地表及地下,减少了污染物直接进入水体,从而有效改善水质[5]。
  2.1.2 河道滨水景观的主要要素之一 在河道景观规划设计中,植物是湿地功能的载体,通过种植乡土树种和观赏性植物,使植物种植兼具生态和美学价值,创造良好的景观效果,对人居环境的景观提升具有现实意义[6]。
  2.1.3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植物根系较为发达,一方面可以牢牢固定土壤颗粒,另一方面根系能够滞留雨水,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在满足黄河防洪安全、生态安全要求的同时进行合理种植能够保持土壤水分,延缓地表径流的速度以及减少下游河道泥沙的淤积以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2.2 植物规划设计的原则
  2.2.1 安全性原则 在城市河道绿地景观规划的植物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植物本身是否安全,是否会影响生态平衡,还要考虑植物是否影响河道的行洪安全。依据《黄河流域综合规划》《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建设规划》《河道管理条例》中的具体要求,植物要在保障黄河防洪安全、生态安全的同时进行合理种植。《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6年7月2日)第二十条中,明确提出禁止在行洪河道内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和高秆作物[7]。防洪安全对于黄河来说尤为重要,在行洪过程中冲走的高秆作物会对下游的建筑、河坝、桥梁等的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做滩区的植物设计时应将安全性放在首位。
  2.2.2 科学性原则 计成在《园冶》一书中曾经说过“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因”者乃就地审势,因地制宜,意思就是说,要选择正确的地方种植正确的植物[8]。这就要求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遵循植物群落的自然发展规律,从而为其确定正确的种植位置,做到适地适树,师法自然,尽可能科学地发挥植物本身的艺术美。
  2.2.3 生态性原则 在河道生态系统中,植物是主要生产者,在一定程度上植物的多样性直接影响了河流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在进行其植物配置方案研究时,首先应保护现有生长条件良好的植物群落,以科学的生态修复措施为主,通过增加植物冠层结构、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恢复嫩滩野生植物来改善沿黄生态环境从而提高生物多样性[9-10]。尤其是在区域内河流生态系统中,在进行植物景观营造的同时也要注意植物和其他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注意植物景观和其他生态因素之间的联系,注意保护现有的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遭到破坏的食物链,从保护生物群落平衡的角度考虑植物的选择。
  2.2.4 艺术性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也同样遵循着艺术性原则。合理的植物配置既要具备生态性又要具备观赏性,既要考虑到植物自身的形象优美又要考虑到植物群落之间的对比与协调,植物与环境之间相融合相适应。发挥植物的观赏性、艺术性,提升景观效果渲染空间意境[11]。设计者在植物设计时应根据植物本身的不同特点和设计意图,全面考虑景观营造效果,发挥植物的观赏性特征,运用统一、调和、均衡、韵律等原则,以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林植以及篱植等手法,综合应用植物材料,形成各种不同的景观效果。
  3 基于“三滩分治”理念的植物种植规划策略
  3.1 “三滩分治”理念的形成
  参照黄河下游生态廊道建设思路,根据河水对滩地影响的程度以及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不同,将规划区域河段在河流横断面上分为高滩、二滩、嫩滩3个区域进行“三滩分治”[12]。相关学者提出了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治理思路,由黄河大堤向主河槽的滩地在横断面上依次分区改造为高滩、二滩和嫩滩(图2),根据黄河下游水沙特性、河道地形条件、人口分布、区位条件等,进行河道整治,稳定主槽,结合“二级悬河治理”及低洼地整治,利用疏浚主槽泥沙对滩区进行再造,自两岸大堤向河槽依次改造为高滩、二滩、嫩滩。高滩作为生态移民安置区,为居民提供生活空间,建设特色小镇,设防洪标准 20~50年;二滩发展集约高效的农业、工业生产空间,构建田园综合体等,设防洪标准5~10年;嫩滩构建湿地生态空间,与河槽一起承担行洪输沙功能的黄河下游滩区综合治理思路[12]。
  3.2 植物种植规划总体布局
  不同区域内适应的植物景观功能不同,因此研究区域内黄河大堤、天然文岩渠右堤、贯孟堤将长垣黄河滩区分为一带两区(图3)。将以黄河大堤与天然文岩渠右堤為边界,以天然文岩渠为主轴,沿渠乡村与镇区为点的部分划为天然文岩渠绿色活力带。将以贯孟堤与天然文岩渠右堤为边界,以倒灌区安全区为主体,集聚长垣起重、卫材、机械等特色产业布局,巩固发展提升,升级恼里副中心组团的部分划为特色产业集聚区。将以贯孟堤与天然文岩渠右堤为边界,以低滩区为主体二滩高滩均有分布的部分划为三滩分治创新示范区。
  3.3 基于不同功能分区的植物配置
  3.3.1 天然文岩渠绿色活力带 黄河大堤堤顶是滩区的主干道,人流车流量较大,适合营造道路景观,2侧可各植柳树或杨树,以种植用材树为主,如柳、榆、槐和各种杨树等。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树木未成林之前,间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药材、花草等。堤旁的带状公园选择具观赏性的园林植物。综上所述,该区域选择的植物有柳树、杨树、榆树、
  悬铃木、圆柏、油松等(表1)。在满足防洪需求的基础上对堤2侧进行景观改造,打造一条具有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的生态廊道。
  3.3.2 特色产业聚集区 本区主要集聚长垣起重、卫材、机械等特色产业,因此在工厂附近以及在周边的农田区域和道路旁局部种植。考虑多种植有减少噪音、滞尘、等抗性较强的环保树种,以常绿树种为主,结合少量落叶树种。选择的植物有油松、龙柏、女贞、国槐、臭椿、榉树、夹竹桃、连翘等(表2)。通过种植具有防护功能的树种以形成防护林带,尽可能地减少工业活动对周边滩区居民日常工作生活的影响。
  3.3.3 三滩分治区 本区域以生态修复为主要目标,努力打造碧波荡漾、鸟语花香的湿地特色景观。高滩的植物种植上,选择观花灌木和高大乔木,营造清新宜居的怡人小气候,为居民提供隐蔽的活动场所,形成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植物景观。主要选择的植物有国槐、银杏、悬铃木、栾树、紫薇、樱花、连翘、迎春等(表3)。二滩的植物种植选择长垣的经济农作物,以花卉、水果为主,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打造绿水青山的田园风光。主要选择的花卉植物有月季、牡丹、木槿等(表4)。经济作物有小麦、油菜花、花生、大豆等(表5)。嫩滩以生态修复为主要目的,主要种植能够快速恢复嫩滩的生态系统的植物,具有较强繁殖能力,兼有一定的耐干旱、抗水淹能力的植物。通过自然恢复和主动恢复重新恢复形成一个湿地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类型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主要选择的植物有芦苇、柽柳、狗牙根、苍耳、聚穗莎草、节节草、马唐、灰藻等(表6)。   3.4 嫩滩生态修复
  由于黄河两岸周期性过水河流反复冲淤和人类的频繁活动,两岸大量湿地和鸟类保护区栖息地减少、生态服务功能退化,嫩滩生态修复工作迫在眉睫。
  3.4.1 生态修复策略 本研究采取自然恢复+主动恢复的策略。自然恢复是指依靠湿地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如利用黄河的水文周期、本土植物种质资源、自然肥力等恢复原生湿地景观。主动恢复是指通过人工技术干预,加速嫩滩植物群落演替,丰富植物种类以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13]。
  3.4.2 地带性特色植物生态保护策略 黄河流域有大量地带性特色野生花草。如苦苣菜、罗布麻、糙叶败酱等。由于黄河的周期性过水,该区域植物生长周期与陆生区域植物生长周期不同,陆生区域植物生长周期:3—5月开始萌发、返青,5—7月生长旺盛期,8—10月生长逐渐变缓,开始结实传播。被洪水破坏区域植物生长周期:8月初至8月中旬播种,经历快速的生长周期,约40 d,覆盖度可达到90%。9—10月结实传播种子。通过对嫩滩野生花草生长周期(图6)的分析,在嫩滩植物受到行洪破坏时,根据草本植物生长周期短的特性,可在洪水过后对滩地进行喷播野草种子,快速地恢复嫩滩的自然生态景观。
  4 结语
  本研究以长垣黄河滩区生态保护规划为案例,提出了不同滩地分区的植被景观规划以及生态修复的具体策略。研究发现,依据“三滩分治”理念进行植物设计,不同的滩地适应以及需求的植物存在明显差异;黄河下游滩区植被景观修复遵循生态性、
  科学性、安全性、艺术性4个主要原则;通过总体规划布局、植物规划设计、嫩滩生态修复这3个逐步深入的策略对黄河下游滩区园林植物景观进行修复,并提出参考性的植被配置模式。长期以来黄河下游滩区生态修复的研究多聚焦在防洪安全问题、水
  资源状况、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忽视了植物配置对于黄河下游生态治理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从黄河生态安全出发,结合植物学、水文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对滩区进行植物设计研究,以期为黄河滩区植物景观和生态修复提供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1]张明祥,张阳武,朱文星. 河南省郑州黄河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模式研究[J]. 湿地科学,2010(1):67-73.
  [2]肖笃宁. 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与应用[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3]翟文雅,伊若辰,黎子豪,等. 基于水位梯度变化的消落带城市段植被景观修复策略——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J]. 园林,2020(8):56-60.
  [4]兰 翔. 植物在河道生态修复中的应用[J]. 区域治理,2019(39):103-105.
  [5]葛文宏,侯 平. 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索[J]. 现代园艺,2018,370(22):168.
  [6]任全进,徐勤明,陈晓萱. 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配置[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0):183-184.
  [7]王远飞. 黄河滩区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特征研究[D]. 开封:河南大学,2005.
  [8]姚 瑶. 城市滨河绿地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初探[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9]周志翔. 景观生态学基础[M]. 北京:北京农业出版社,2007.
  [10]朱 浩,刘兴国,陈晓龙,等. 大莲湖湿地修复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环境因子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1):270-274.
  [11]苏雪痕. 植物造景[M]. 北京:北京林业出版社,1994.
  [12]张金良,刘生云,暴入超,等. 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治理模式与效果评价——黄河下游滩区生态再造与治理研究之五[J],人民黄河,2010(11):1-4-33.
  [13]張建春,彭补拙. 河岸带研究及其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J]. 生态学报,2003,23(1):56-73.
其他文献
摘要:高等教育的目标已不仅仅是要造就知识人和技能人,更是要培养精神人和心灵人。校园讲座作为理工科高校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丰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隐性课程、影响学生行为发展的正向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讲座的案例研究,提出了校园讲座项目化、课程化、品牌化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校园讲座;人文素质教育;项目化;课程化;品牌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
期刊
摘要: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到企业实践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质量,非常有必要梳理改革开发以来我国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变迁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从依托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普通高校的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的开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走向由企业参与
期刊
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史与论的学术研究力作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在这九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她经历了两次重要转型,第一次是1949年由革命型政党向执政党的转变,第二次是1979年领导我国由计划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这两次转型对党风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第一次转型,党所经受的考验由公开的拿枪的敌人转为潜在的和平演变威胁和党员丧失警惕性的威胁;第二次转型,除
期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做出了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在这样一个历史条件下,我们重新审视苏南模式的嬗变历程,对于当前创新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陈晓雪教授的《苏南模式嬗变——创新城市发展》一书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应运而生,为城市发展模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空间。纵览专著,有三个看点吸引眼球。 
期刊
摘要:主要研究基本不等式及不等式的推广。通过不等式的结构分析,建立几个重要的基本不等式或分析不等式。应用递推方法、排序不等式、数学规划、推广的贝努利不等式等多种方法推出等权及不等权几何一算术平均GA不等式;调和一几何平均HG不等式等。  关键词:排序不等式;贝努利不等式;詹生不等式;GA不等式;HG不等式;数学规划;级数  中图分类号:O1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
期刊
摘要: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好地培养出工程创新型本科人才,结合江苏理工学院实际情况,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进行探索性改革与实践,提出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工程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案,强化本科学生的实际工程应用能力、解决现场工程问题能力、集成创新能力的培养。经实践证明,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质量有很大的提高,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期刊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南京青奥会为例审视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文化表达及实现途径。研究表明,南京青奥会的文化是通过青奥口号、会徽、吉祥物等符号来体现的;提出了时空尺度、运动会自身形式和商业价值三个青奥文化的实现途径;印证了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传递奥林匹克精神,传播青奥文化,鼓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宗旨。  关键词:青奥会;文化表达;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80-05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随着化工类企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也不断调整培养方案,将培养出具有“基础厚、能力强、能创新、高素质”的化学化工类专业人才作为化工此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成为重中之重。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教师利用启发式教学进行培养,并结合标准化考试、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以及网络课程等资源进行综合教学,对于实现上述目标具有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创新性;
期刊
当前,我国农民工群体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职业能力欠缺”。据统计,农民工群体中,仅有1/3的人参加过由政府补贴的技能培训。职业能力的劣势使农民工在“积分制”居住证制度面前处于困境,使他们难以落户而阻碍了市民化的进程。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完成2100万人次以上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任务。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
期刊
摘要:将云南省泸水市72个行政村作为评价单元,从资源环境状况、可持续利用策略、基础设施状况3个方面选取15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用熵权法、层次分析法结合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加权指数法计算评价结果,使用ArcGIS、SPSS软件完成数据与图件的分析处理,并对泸水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泸水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整体较好。再将72个评价单元以海拔和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分区,对不同分区制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