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制造“思想”

来源 :教书育人·大学频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peng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天前,和一个在大学教书的朋友聊天,问现在忙什么,他说忙着制造论文。我不由笑了。我说,那是产业工人的事情,你一个学中文的,关注的是精神,怎么制造?于是他就回答说,什么东西,只要批量生产,那就是制造。
  “制造”一词带有鲜明的工业时代的特征。与之相连的是社会生产的产业化,产业化的结果是源源不断地在流水线上生产模式基本相同、价格相对低廉的社会所需产品,使用最多的手段就是照模“复制”。这不由使我想起了最近看到的一篇《新京报》的采访文章,其中提到国内大学的量化管理体制,即一个教师每年的论文数量、科研成果,甚至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决定着他的待遇、名望和升迁,大家活在一种紧张的竞争之中。我们知道,与待遇、名望和升迁相关的是衣食住行的层次和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教授学者们每写一个字,就是为自己未来的生活增高一层台阶。思想没有意义,文字才最实在,这种物质的外化谁都一目了然,所以也就没有谁傻到要讲究内核的本质而忽视外套的华美,而积累文字的最好办法就是“流水线”生产。这可能也是我的朋友说自己在不停地“制造”论文的根本驱动力。
  针对这样的现状,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杨福家认为,这样一种量化的考核体制是成问题的,是缺乏一所真正的一流大学应该拥有的“大爱”的体现。他提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个故事:他们的一位教授迷上了费马大定理,8年之间不担任教学也不搞其他科研,一心钻研费马大定理,最后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在数学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最后,杨教授反问:“8年之间,普林斯顿大学可以容忍他沉迷于自己的兴趣而不承担任何其他教学科研任务,这在中国可能吗?”这一问掷地有声!谁都明白问题的关键,但谁都不会主动站出来,挺着铁骨与之抗衡,最后换来的是别人的白眼和生活的无望。我们的大学这几年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发展,大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态势。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如雨后春笋般地从大学里冒出来,一个个走进实验室、研究所、教研室,把自己藏在书斋里,行走于象牙塔般的大学校园里,面孔洁白,衣衫整洁,或者不定时地走进千山万水,参加各种各样的研讨会、报告会,何等的高雅不俗。可是,一年一年,我们研究的成果如山一般,然而,我就怀疑那些所谓的成果除了作者和编辑之外,还有谁有心情去细细研读,以求精神的滋养。再者,那些文章究竟闪耀着多少思想的光辉,又有几多人性的色彩呢?
  作为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问这样的问题--老师经常读什么书。说实话,我真不知道自己在读什么书。每天都要读,这是肯定的;不读就感觉头脑空空荡荡,无所依傍。张贤亮说文人看到地上一张烟纸也要把上面的文字从前到后读完,这是文人的阅读天性,但我究竟在读什么呢?吴亮有一篇文章叫《你喜欢什么你不用去说》,也谈到同样的问题,只不过人常问他还读不读小说。他说:“事实上,我现在基本上不读小说了。我没想过这有什么理由,因为理由实在很多。”我想以后我就用这样不是理由的理由回答学生好了。其实阅读本不需要理由,写作也不是出于目的,至于论文的出炉,那应该是探索的追问,或者至少是对于问题的回答。但事实上,许多人的阅读是指向性很强的。拿文学评论家来说,那就是非要在不是问题的问题中找到纰漏。阅读一篇小说,从一开始就瞪圆了双眼,表现出强烈的攫取欲望。如果一篇小说看完,自己不写一篇评论文章,然后到某刊物发表,那就感到真是白看了、劳而无获了。就像农民种地,昨夜撇下种,今朝长出芽,今天栽下树,明天就乘凉;也像工人,流水线的开始装上一个零件,结束时就要包装出厂,卖不卖得出去,那是销售的事情,与己无关。阅读者应有的休闲,精神旅程的甘苦酸辣,由于背负着沉重的任务和功利,全被扫除得一干二净。在这种状态下,何谈与作者的心灵休戚相通,达到灵魂与灵魂交流的境界呢?
  历史学家朱学勤谈到一些知识分子讨论“为学术而学术”问题。他说:“就这句话的精神而不是职业分工而言,我看到过两个人有这样的气概,一个是证券商人,他白天管理他的股市营业部,晚上在他的经理室用电脑打他的《近代海军史》;一个是房地产掮客,他白天在工地,晚上进入《范仲淹传记》。”可是,我们大多数的研究者,往往就把学术当成了自己的职业,职业业绩的好坏就是论著数量的多寡。著作等身,便是一种光耀天地的荣耀,可是,那只是如肥皂泡一般反射的太阳的光辉。学院的门槛很高,拒绝粗俗与野蛮;同时学院的肌肤也很嫩,经不住风雨的敲打。从学校到学校的简单生存,不能为我们造就贴近自然、穿越历史的大家名宿。
  由于学的是文学,就经常翻翻关于文学的评论文章,感觉比较有价值的,就算是对于当下作品或作家的点评了。当然,出于商业目的的阿谀之词是不在其列的。比较让人头疼的,就是那些就评论而评论的文章。他们在既往的理论上构架新的理论,把理论当作基础;作家作品完全不读,为了追求所谓新的东西,自己绞尽脑汁,在本来就已经是名词扎堆的理论上再造出更多的莫名其妙的词汇,晦涩艰深,让人不忍卒读,还美其名曰“理论重构”。《吕氏春秋·察传》讲:“狗似,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基于理论的再理论,一来二去也就变成了人和狗的关系,最终落得个不狗不人、贻笑大方。
  所以,研究者的土壤是生活,生活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点滴汇聚,它需要花费时间去做调查,需要把脚步踩在真实的沟沟坎坎上。人生冷暖、风云际会,花开花落、沧海桑田,都不是藏在书本里的蝇头文字,而是流动于大地上的本色诗行。海明威阅尽人世沧桑,小说里面字字浸透着深刻的生活体验。现代人“却把这一生活方式蜕变为浮光掠影的模式”,回避时代,躲避过去时间,构造自己的乌托邦,意义何在?从我们中国来说,古代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一般都是某一地的官员,直接参与政事,视野自然就开阔得多。他们往往一方面是诗人、作家,一方面又是理论家、书法家、画家。王羲之、张衡、王维、苏轼、徐霞客无不如此。王国维说中国的知识分子早在1911年以前就已经绝迹了,事实上是一个伟大时代的结束。即便是在文学艺术已算败落的现代,那些值得一读的文艺评论家也是从写作出发,一步步谈出自己的思想,传授自己的精神的。
  我一直很钦服于沈从文的这句话:“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那是一种自信,也是无比的自豪。我们今天的学者们,在制造思想的同时,面对这句话,又该做何感想呢?
其他文献
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在借鉴和移植欧洲模式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创新,日益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公认和仿效的成功范例。美国博士生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和学位类型的多样性。它的博士学位大体上可以分为:1.研究性博士学位,这是一种学术性的学位,无论哪一学科获得该学位均被授予哲学博士(PHD)。2.专业性博士学位,这是一种应用型学位,主要侧重于通过高水平的专业训练,使其掌握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从
期刊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快速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随之发生变化,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重要的是看其是否具有迅速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本领和进行创新的能力。从我校及其全国各高校近些年大力开展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践中不难发现,在大学生中开展科技活动既是进行创新教育,又是快速树立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高校重视开
期刊
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商务英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习商务英语就是要把英语语言知识、交际能力、文化背景知识和商务知识融于一体。 在商务英语学习中,笔者认为商务英语阅读是商务英语语言运用中最重要的一种活动。因为学生主要通过阅读来吸取信息,大量的阅读能促进他们语言技能的提高。比如,学生要提高听、说、写、译的能力,都必须先从阅读入手。另外,阅读还可以扩大和巩固词汇
期刊
一、体育健身网络咨询系统的设计    近些年来,我国群众体育科研工作有较大的发展,对于城乡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查。然而,由于缺乏广泛的社会调查,这些研究局限于定性的研究,所以无法提出按照某地区地理环境和当地风俗习惯而制定合理指标,特别在我国北方地区范围内包括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如果通过大量的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建立群众健身现状调查与网络咨询系统,以
期刊
李翠珍(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末期,公室卑弱,大夫兼并,社会处于大变动之中。经济上,宗族制度为家族制度取代的趋势已不可逆转;政治上,王权衰落,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周礼遭受严重破坏,社会动荡不安;思想意识上,一些适应时代变化的新思想正在萌芽,“人道”思想、“民本”思想、“尚贤”思想都有发展。对这种天子名存实亡、诸侯称霸争雄的动乱形势,孔子深表不满,斥之为“天下无道”。  
期刊
学生从中学迈入大学,完成一次飞跃,进入全新的世界。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追求,他们满怀激动。翻开新的教材,发现目录却不是全新的,有些是中学见到的老面孔,他们有点失望。聆听教师的现身说法,没有完全摆脱教材的束缚,不免老调重弹,他们大失所望。从两次全面调查的材料看,大多数学生颇有情绪,言辞激烈,抨击大中学教材内容重叠,冷饭重炒。情绪影响教学,不及时作出调整,势必造成时间的浪费,加深学生的反感。  本
期刊
衔接是一种语篇现象,它是能够表明语篇经验连贯和人际连贯的一种语言手段。至于连贯,与其说它是语篇本身的一个特征,倒不如说它是语篇理解的一个特征。它与我们对语篇的理解息息相关,并且在语篇产生和诠释语篇时出现。它作为过程存在于语篇之中,存在于作者和读者的脑海中,是一种精神现象。  没有连贯就没有衔接,但是没有衔接却可能存在连贯。成功的衔接能够促进连贯,蹩脚的衔接往往破坏连贯。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连贯是由我
期刊
普通物理实验是大学理工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是接受系统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技巧训练的必修课。因此,合理设计物理实验项目,对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将起很大的作用。本文就物理系近几年开设的物理实验项目进行探讨。    物理实验类型    物理实验可分为理论性(验证性或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三种实验类型。高等师范院校传统的普通物理实验,由力学热学实验、电磁学实验和光学实验三门课程构成。近年来,
期刊
中医内科学是用中医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在中医专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传统的中医内科教学采用“一人包干制”,即一个班级的全部内科课程由一名教师讲授。这样虽然便于管理,但存在很大的弊端。一方面,我们的任课教师均来自附属医院内科的不同科室,对本科所属病种的诊断、治疗以及新近的研究进展、科研动态比较祥熟,但对
期刊
对新课程改革来说,不仅仅是理念和内容的更新、完善和平衡,更为重要的是理想的“课堂文化”的创造。课堂文化的变革是课程和教学改革深层次的改革,全新的“课堂文化”是新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而全新的“课堂氛围”无疑直接决定了“课堂文化”的走向。因此,新课程理念需要新课堂气氛,真正使课堂气氛实现从“教为主”的时代走向“学为主”的时代。当然,全新的“课堂氛围”的重生,完全依赖于中小学教师创造性的工作,这就需要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