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发出水声的台阶

来源 :初中生学习·博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南京地铁站出现了可弹音乐的“钢琴楼梯”,黑白分明的琴键和悦耳的音乐让路人惊喜不已,它是现代人工采用红外线感应装置设计而成的。而早在十几年以前,我国就存在着天然的“水声台阶”。
  在河北省磁县的南边,有个“天子冢”,是东魏皇帝元善见的陵墓,旁边还有一座观音庙,香客络绎不绝。要去观音庙,就得经过一南一北两条台阶,如果从北边的台阶拾级而上,就会听到脚底下“咕咕”的冒水声;如果拍掌或放鞭炮,水声也随之而来,而南边的台阶却没有。附近既没有泉眼,又没有溪水,水声究竟从何而来呢?
  这条能发出水声的台阶,让本来就有着特殊背景的千年古墓变得更加神秘,也引来人们五花八门的猜测:有人说是冤魂诅咒,有人说是神仙显灵,有人说是地理结构造成的,还有人说是当地旅游部门为了招揽游客特意设计出来的……
  据当地文物保护部门介绍,为了便于香客进庙朝拜。1994年,当地群众集资将北侧的土路修筑成为一条高30多米,宽5米的登山路,共有109个台阶。当地人根本没想到台阶会发出水声,这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至于鬼神之说,更是无稽之谈。
  村中有位物理老师来到“天子冢”的北面台阶,查看了地况后大胆猜测:墓底下可能是空的,人在上面行走,底下空洞声音便反馈上来。为了证实老师的猜测,文物保护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决定对“天子冢”的构造进行探查。结果发现,“天子冢”里的墓室高度约12米,墓室外面就是封土,从台阶到中空的墓室之间,土层最厚的地方有30米。按照声学原理,隔着如此垒实的土层,人的脚步声不可能传到中空的墓室,更不可能产生回声。
  能发出水声的台阶引起了物理学专家的注意。经过几次现场实验,专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如果拍手的位置高出台阶两侧的扶墙,就没有水声了;在扶墙上面拍,也没有水声。于是专家初步判断,水声的产生是走路和拍手的声音经过台阶和两侧扶墙的反射形成的,也就是回声。
  众所周知,声波遇到障碍物的时候,就会反弹一部分回来,形成常见的回声,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就是最好的证明。可是,回声也只是对原声的反弹,它无法改变原声的。这条台阶却把脚步声变成了水声,又是什么原因呢?
  专家查阅了多方资料,在山西普救寺里有座莺莺塔,人们只要站在塔底下几个地方鼓掌,就能听到“呱呱”的青蛙叫。中科院声学所的专家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莺莺塔的塔檐都是用青砖做的,每一层往外延伸的宽度也不一样,在塔底下鼓掌的声波通过13层塔檐层层反射。再仔细研究回声的波形图,专家发现它的形状与青蛙叫声的波形图基本一致,于是才有了蛙叫声,专家把这种现象叫做“多层汇聚反射”。
  那么,“天子冢”北面能发出水声的台阶会不会也是这种情况呢?
  在声音探测仪的测量下,专家测定出脚步声的频率在240赫兹左右,产生的水声频率在370赫兹左右,是一个低频向高频转化的过程,到底是什么促成了这种转化?
  原来,北边的台阶是普通青砖铺垫的毛面,砖与砖之间存在着一些凹槽,从而形成了类似于琴键的排列结构,台阶两边的扶墙并非平整的墙面,而是布满了阴线做的雕刻花纹,对声音的反射产生了综合作用。不仅如此,拍手、走路都有不同的声频信号,在反射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声波被吸收掉了,形成多层汇聚反射,就变成了人们听到的水声。
  可是,为什么同时修建的南边台阶没有这种水声呢?
  据现场比较,南边台阶只有1米多宽,扶墙还不到1米;而北面的台阶有5米多宽,扶墙1米多高。环境的构造不同,所以声波的反射效果也不—样。
  谜团终于解开了,所谓的水声,不过是脚步声经多层汇聚后反射形成的回声。大自然真是充满了巧合,这种巧合也给“天子冢”这处充满历史沧桑的名胜增添了几分情趣和神秘。
其他文献
常规网络课程和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的缺陷大大阻碍了高职大学英语学习的有效性.怎样提高大学英语学习的有效性一直是学界探讨的问题.翻转课堂的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实现了自主
一滴水,晶莹透亮,肉眼看上去,里面什么也没有,可把它放到显微镜下,真是别开生面了!有的像闪光的“表带”,有的像细长的“大头针”,有的像扁平的“圆盘”,有的甚至像精致的“铁锚”……令人眼花镣乱。这都是些什么呢?  这是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身材短小,大多数只有千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厘米,肉眼是看不见的。它们游泳的本领也不高,有的根本不会游泳,只是随波逐流而已。但也别小看这些小个子,它们的繁殖能力超强。如
漓渚铁矿是国内最早采用湿式自磨工艺的选厂之一。由于当时国内还没有湿式自磨厂投产,设计是按干式自磨试验结果并参照国外湿式自磨经验,估算选用一台φ5.5×1.65米湿式自磨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过去的几年里,3D打印机技术发展迅速,已在一些行业领域有了成功的应用。这种技术类似于纸质打印机,可将塑料纳米层逐层打印成形,最终建立任何形状的3D实体模型。  目前,3D打印技术已通过一项最大的测试,即可以首次打印出完全尺寸大小的赛车,并已成功地在德国霍肯海姆跑道上行驶。  来自比利时鲁汶工程国际学院的16位高级工程师组建了“新一代工程师”团队,负责设计这款3D赛车,它仅在4
尼尔·哈比森是一位色盲症患者,但他却同时是一名以操控色彩为业的画家,实现这一奇迹的途径,就是让颜色变成声音。那他是如何感知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并且用手中的画笔将其再现出来的呢?  原来,他拥有与众不同的与世界交流的能力,可以“听”出大自然的色彩。  哈比森从小在巴塞罗那长大,他知道天空是蓝色的,草地是绿色的,柠檬是黄色的。但是,这些代表颜色的词语对于他来说,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正如奥立佛·萨克斯在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服装已经不仅仅是保暖和蔽体的工具,而成为保护战士们生命安全的“保护伞”。各种各样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服装将在未来战争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穿在身上的“纳米锁子甲”  未来军服的面料将具有弹性较高,质地很轻,但强度及韧性极高的特点。制作军服的特种纤维中还会掺入大量利用纳米技术制造的微型装置。因此未来军服有可能发挥防弹服的功效,能防破片和普通枪弹以及7.62毫米穿甲弹,并且具备生化防
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公安系统的安防监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介绍了城市图像监控系统的组成,详细叙述了图像监控系统的光电传输、控制原理以及公安图像监控系统联网的实现
A series of compounds 1-11 with different side chains of naphthalimide as fluorescent copper sensor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Compounds 1, 9, 10 and 11 pr
冬暖夏凉的玻璃  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炎炎夏日,由于玻璃窗的阻隔,射进房间的灼热强光更让人感觉好似闷在蒸笼里,心烦气燥;凛凛严寒,玻璃窗又仿佛一道厚墙,把和煦的阳光挡在了外面,令人感到室内阴寒无比。虽然空调的出现让人们摆脱了酷暑和严寒的侵扰,可它又给现代都市本来就稀缺的电力资源再添重负,电力危机的红色警报在人们的耳边尖锐地响起。能否发明出一种既让人们生活得温暖舒适,又节约能源的新产品呢?科学
人总有一死,且大多数人的一生都遵循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但是,世界上就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生时闻名于世,死后更是名声大噪。不为别的,只因为他们死得不同凡响——撑死!  闻名于世的亚历山大大帝是个“宴会狂”。如果他在饱餐一顿后准备就寝时,突然接到另外一个朋友的邀约,会不假思索地奔赴“第二战场”。他可以连续胡吃海喝两天,不休息不睡觉,直到自己的身体实在受不了为止。据考证,亚历山大大帝并不是被毒死的,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