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由“双基”变成“四基”,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性需求,也是对学生数学活动操作性的一次飞跃。学生要更好地获得基本活动经验,必须以有效的数学活动为基础,从而经历活动中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活动;有效;方式
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數学活动经验就是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的对于数学的体验和认知。它不仅是“结果性的”,更是“过程性的”,而这一过程性的体现正是数学活动本身意义的体现。
由此可见,有效的数学活动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有效开展数学活动,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扎实课堂活动体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1.教师的充分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在进行数学活动之前,应当更认真地研读教材内容,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充分预设,适时调整活动设计。
在进行“称一称”的教学时,两个班级受家庭环境影响,一个班级的学生称量经验较多,一个班级的学生接触秤较少。活动设计时,一个班级设计侧重自主讨论操作,另一个班级则侧重引导讨论。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差异,在课前对过程进行不同设计,让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得到不同的能力发展。
2.学生的能力培养
在活动过程中,应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以及良好的思维习惯与创新意识。在认识周长的活动中,通过操作帮助学生理清周长概念,借助多种不同图形探求周长相等的本质,提高抽象归纳的能力。在自主选择小棒根数时,培养学生有序分类、有序思考的能力。对移边法的发现和理解,让学生通过量去猜想并验证,找到计算周长的巧办法。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局限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多尝试多思考,提高优化思维能力。
3.活动的合作互动
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教学“时、分、秒”单元时,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教材中周末一天的安排,学生自主制定周末安排时间表,自主交流评价,学生不仅收获了数学知识,也了解了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二是根据学生对于时刻认识的困难,开展了“精灵乐园”号列车游戏活动,借助列车时刻表,说说列车是停靠在某站还是运行在哪两站之间,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先通过必答题,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主动学习理解。再借助竞答题,增加难度的“精灵乐园升级”号列车,进行行驶时间和停靠时间的计算。在互动活动中强化概念理解,让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回到生活的运用中去。
二、捕捉生活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的知识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发展应用意识,建立知识和运用的联系,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保证。
在教学“千克和克”时,让学生尝试走进生活,开展走进生活的数学活动。学生走进菜场或是超市用手掂一掂物体,真实感受物体重量,用量一量、看包装袋的净含量等方法,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可以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和生活中的方法相结合,了解课本中没有出现的“斤”这个单位,见到课堂上插图中的各种各样的秤,写数学日记等。学生展现着好奇心和学习力,在生活中用发现的眼光去领略数学。巩固书本知识的同时,积极自主学习分享,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融入多重活动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计算机的辅助教学,不仅使传统的图片变得更生动可感,还能更多地通过动态,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真实感受与体验。在图形的密铺探索中,借助图形小软件可以实现正多边形的旋转和拼接,在画布上实现操作,避免了剪图形以及剪出来图形的不准确性,学生可以更快速地实现思考过程的实践活动。在统计图的应用中,学生直接通过数据的分析选择统计图类型,然后计算机直接生成统计图,提高了数学活动的效率,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时间去自我思考和探索。
随着科学的日新月异,科技的时代为数学带来了多媒体体验,教师应当更好、更有效地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应用去学习,通过现代手段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需要教师更多的思考、学生更好地参与,选择有目标、有思维序列的数学活动方式,可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学生后续的长期、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亚萍.中小学数学教学课型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10.
[2]王林.我国目前数学活动经验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11(6).
[3]仲秀英.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内涵探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0(10).
编辑 韩 晓
关键词:数学活动;有效;方式
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數学活动经验就是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的对于数学的体验和认知。它不仅是“结果性的”,更是“过程性的”,而这一过程性的体现正是数学活动本身意义的体现。
由此可见,有效的数学活动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有效开展数学活动,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扎实课堂活动体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1.教师的充分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在进行数学活动之前,应当更认真地研读教材内容,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充分预设,适时调整活动设计。
在进行“称一称”的教学时,两个班级受家庭环境影响,一个班级的学生称量经验较多,一个班级的学生接触秤较少。活动设计时,一个班级设计侧重自主讨论操作,另一个班级则侧重引导讨论。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差异,在课前对过程进行不同设计,让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得到不同的能力发展。
2.学生的能力培养
在活动过程中,应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以及良好的思维习惯与创新意识。在认识周长的活动中,通过操作帮助学生理清周长概念,借助多种不同图形探求周长相等的本质,提高抽象归纳的能力。在自主选择小棒根数时,培养学生有序分类、有序思考的能力。对移边法的发现和理解,让学生通过量去猜想并验证,找到计算周长的巧办法。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局限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多尝试多思考,提高优化思维能力。
3.活动的合作互动
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教学“时、分、秒”单元时,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教材中周末一天的安排,学生自主制定周末安排时间表,自主交流评价,学生不仅收获了数学知识,也了解了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二是根据学生对于时刻认识的困难,开展了“精灵乐园”号列车游戏活动,借助列车时刻表,说说列车是停靠在某站还是运行在哪两站之间,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先通过必答题,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主动学习理解。再借助竞答题,增加难度的“精灵乐园升级”号列车,进行行驶时间和停靠时间的计算。在互动活动中强化概念理解,让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回到生活的运用中去。
二、捕捉生活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的知识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发展应用意识,建立知识和运用的联系,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保证。
在教学“千克和克”时,让学生尝试走进生活,开展走进生活的数学活动。学生走进菜场或是超市用手掂一掂物体,真实感受物体重量,用量一量、看包装袋的净含量等方法,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可以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和生活中的方法相结合,了解课本中没有出现的“斤”这个单位,见到课堂上插图中的各种各样的秤,写数学日记等。学生展现着好奇心和学习力,在生活中用发现的眼光去领略数学。巩固书本知识的同时,积极自主学习分享,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融入多重活动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计算机的辅助教学,不仅使传统的图片变得更生动可感,还能更多地通过动态,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真实感受与体验。在图形的密铺探索中,借助图形小软件可以实现正多边形的旋转和拼接,在画布上实现操作,避免了剪图形以及剪出来图形的不准确性,学生可以更快速地实现思考过程的实践活动。在统计图的应用中,学生直接通过数据的分析选择统计图类型,然后计算机直接生成统计图,提高了数学活动的效率,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时间去自我思考和探索。
随着科学的日新月异,科技的时代为数学带来了多媒体体验,教师应当更好、更有效地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应用去学习,通过现代手段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需要教师更多的思考、学生更好地参与,选择有目标、有思维序列的数学活动方式,可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学生后续的长期、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亚萍.中小学数学教学课型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10.
[2]王林.我国目前数学活动经验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11(6).
[3]仲秀英.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内涵探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0(10).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