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士后”:老百姓的一个仿拟表达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z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外“博士后”与国内有啥不一样?》(《人民日报》2006年11月14日第11版)一文对“读博士后”这一说法提出了异议,也引起了笔者的一些思考。
  博士后是“做”还是“读”?应该说,“博士后”不是一种学位,而是一种工作经历。乍一听,“读博士后”似乎会误导人们对“博士后”身份的认知,但是换一个角度看看,“做博士后”就一定优于“读博士后”这一表达吗?我看未必。
  首先,“读”具有语义匹配的多样性。“读博士后”有人认为不宜说,那么“读大学”“读研究生”“读博士”等可不可以说呢?事实上,“读大学”“读研究生”等也是可以说的。但是我们知道,“读大学”“读研究生”这些结构体在语义配置上不像“读书”那样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这就是说,动词“读”后面的成分并不一定是“读”的对象,它可以是“读”的处所,比如“读大学”,也可以是“读”的施事,如“读研究生”。看来,“读”后面成分的语义角色(语法意义)是复杂的,因此“读”与它后面成分的语义配置情况也是多样的。
  先不妨以“读研究生”和“读大学”为例。“读大学”可以说,但是“读大学生”却不可以说,而“读研究生”可以说,为什么呢?似乎可以这样解释:“大学”的语义角色是“处所”,而“研究生”的语义角色是“身份”,或者可以说,相对于“大学生”而言,“研究生”可以凸显“身份”,研究生相对于大学生而言,总体数量较少,受教育程度更高。而“读大学”可以凸显的是就学的“处所”,并且,“读大学”中的“大”可以和“读中学”“读小学”中的“中”与“小”形成一组区别词,以示区别作用,这组区别词起区别作用的“语义区别特征”包含“处所”和“教育层次”。另一方面,如果按照“读大学”的语义配置仿拟,即以处所作为仿拟的参照系,则“读研究生”应该是“读研究生院”“读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研究所”“读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教学或科研机构”等,不一而足。显然,这种情形下“读”的后缀成分太复杂,也就是说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处所不是单一的,它比培养大学生的处所相对复杂。
  因此,要表达“正在接受研究生层次的教育”这个意思就不宜在“读”之后接表示处所的词语,而适宜于直接使用表示身份的词语(比如“研究生”)。“博士后”正是与“研究生”密切相关的一种“身份”。一般而言,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可继续博士后阶段的研习(一般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一个必要条件即是“新近”获得博士学位),这样,在“读大学”和“读研究生”“读博士”中,关系更密切并且同样可以凸显身份的“读研究生”或“读博士”就成了“读博士后”的仿拟对象。
  进一步来看,“读大学”和“读研究生”的共同语素是“读”。我们知道,“读”是一个动词,与之更为经常搭配的语素是“书”,即构成“读书”这个词。“读”的宾语如果是含有“身份”这一义素的词语,则“读”与它后面的成分所构成的整个词语往往含有“读书人”这个义素,这就是说“读书”是“读大学”“读研究生”“读博士”“读博士后”的共同义素,它们可以形成一个语义场,不妨称这个语义场为“读书治学义场”。这样看来,“读大学”“读研究生”“读博士”“读博士后”就可以通过“读书治学”这个共同义素连起来。如果说“读书”是“读”与其他名词搭配的一种典型的规范的形式,那么严格地说,“读研究生”也是不太符合语词组合常规的一种表达,因而可以类比地认为“读博士后”也只是汉语语词表达上的一种超常规组合,是由“读研究生”“读博士”等仿拟而成的。
  仿拟是“创造”新词语的重要手段之一。仿照旧词语而造新词语可以有效地“拈连”新旧词语,使新旧词语在语形、语义上有一定的关联,从而有助于人们认知新词语以及新词语所代表的新事物。仿拟可以是语素的仿拟,但更多的情形似乎是词语语义配置上的仿拟。“读博士后”与“读博士”“读研究生”在语义配置上是相似的,且含有共同的义素。在“读博士”和“读研究生”中,“读”后面的成分均表示身份,如前所述,“博士后”也有“身份”这一义素,可以表示“身份”这一语义角色。人们使用仿拟往往是由典型的表达而形成特定非典型的表达的过程,也是由少数使用者而逐步扩散至多数普通老百姓的过程。相对于“读小学”“读中学”“读大学”而言,“读研究生”“读博士”这些表达是非典型的,且使用主体相对较少,使用频率也必然相对较低。相对于“读研究生”“读博士”等而言,“读博士后”也是非典型的,使用主体也相对较少,这恰好是“仿拟”的意义所在:在语词使用上,以旧带新,推陈出新,便于普通民众认知。
  总之,“读”在语义上并非单一的,在表示“读书治学”这一典型意义时并不仅仅是指学历教育。“读”这一语素具有较强的能产性,它还可以跟其他很多语素匹配,比如还可以说“读一年级”“读夜校”“读张教授的研究生”“读图时代”。以上分析表明,“读博士后”这一日常用语有其理据,它符合人们的语感,符合语用逻辑,并不违背语言使用的规范,也不会造成歧解。
其他文献
上课铃响了,我走到讲台前说:“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世界四大著名短篇小说家之一莫泊桑的《项链》,感受作家的……”,话还没说完,早有胆大的学生在台下嚷道:“我们在英语课本中早已读过了。”  我愣了一下,马上意识到要改变原来的教学思路了。从哪里入手呢?我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后,问:“读过了?那大家从中读到了什么呢?”这一下轮到学生发愣了。于是,我便讲了一个故事:“美国《财富》杂志曾在征答栏中刊登过这么一个问
“著名”是现代汉语里一个比较普通的常用词,意为有广泛知名度、很受大众追捧和欢迎的,具有褒义色彩。它一般多用来修饰限定那些具有某种称谓功能的名词,如“著名教授”“著名作家”“著名画家”“著名歌手”“著名演员”“著名教练”“著名科学家”“著名设计师”“著名网球运动员”“著名的唱片公司”。  “著名”修饰限定名词在语义上有一定的要求,在语用上有一定的功用:第一,“著名”一般只修饰限定褒义或中性名词,如不
本文是通过书信解答疑难。作者运用童话巧妙地解决了“爱情是什么”的问题。宜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与默读相结合的方式,于自主探究中认识“什么是爱情”,感受父亲对女儿的爱。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关于“票”的一项释义是“指绑架者用来勒索钱财的人质”,相应的词项有“绑票儿”“赎票儿”等。“绑票儿”指匪徒把人劫走,强迫被绑者的家属出钱去赎,从事这种绑票活动的人被称做“绑匪”,家属或其他利害关系人按照绑匪的要求赎救被绑者就叫“赎票”。  那么,活生生的一个人,成为这样的人质后,为何就被叫做“票”了呢?不言而喻,隐喻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票”指称人质这一意义直
《语文建设》2007年第5期上发表了戚晓杰先生的《“粉碎纸张机”为什么要说成“纸张粉碎机”》,文章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纸张粉碎机”这类再生复合词语序的形成机制,但其中关于“纸张粉碎机”类词语的内部结构。笔者认为还有继续探讨的必要。  戚先生谈道:“在构成一个新的事物名称时;人们常常选择‘名+动’,而非‘动+名’,从而构成‘(名1+动)+名2’式结构……”也就是说,“纸张粉碎机”的表层语,法结构应切分
单元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四篇文章内涵丰富,不仅宣扬了正确的价值观,而且能启迪智慧。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辩证地分析社会现象,启发思路,逐步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单元整体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四篇议论文以驳论为主,教学本单元,应抓住以下几点:(1)在理解议论文以理服人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具体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逐步养成批判思维能力;(2)
知识观与教育关系甚密。回顾教育史,几乎每一次重大的教育理论的论争都伴随着知识观的讨论,从而引起教育实践的变革。知识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教学的内容和载体,这决定了知识观与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但它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教学内容又不在一个层面,那么综合性学习试题应当怎么出呢,或者说什么样的试题才是真正的综合性学习试题呢?  其实,近几年综合性学习试题一直是课标试题研究的重点,只是目前研究和命制出的试题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对7~9年级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要求把握不准确。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综合性
笔者最近在浏览报纸、网络等媒体时,发现“紧箍咒”一词频频出现,颇引人注目。在中国期刊网中国重要报纸数据库中检索标题“紧箍咒”,共发现1149条;检索标题中的“戴紧箍咒”,发现相关报道273条;检索“念紧箍咒”,发现263条。可见,“紧箍咒”使用频率相当高。既然使用频率这样高,那么究竟什么是“紧箍咒”?“紧箍咒”是怎样使用的呢?  《汉语大词典》收录词条“紧箍咒”,释为:“《西游记》里唐僧用来制服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