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
通常來说,自我介绍是我们对一个人从不熟悉走向熟悉的必经之路。在河北省档案馆被保管的众多档案里,有这样一份档案(图一),他在自我介绍中说自己擅长——搓麻绳。他从7岁开始学习这项技能,用一根麻绳搓成了被群众们信任的领袖人物,他,就是耿长锁。
(短片配音)
“大曹庄油梁压,耿尚口席篾插,柳枝桥呱哒哒,五公村拧麻花”。这是流传在饶阳地区的一首民谣,拧麻花就是搓绳,耿长锁父子当年是饶阳县有名的打绳把式,可是,他们虽有一身绝技却难以摆脱贫困。“农民世代勤劳,为什么却吃不饱肚子”成了一直困惑耿长锁的问题。
(同期声)
耿长锁早年深受在五公村小学教书的地下党员的影响,他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穷人之所以祖辈受穷,是因为千百年来一家一户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注定是一盘散沙,不但不能抵挡自然灾害,同时也没有力量抗争地主阶级的盘剥。如果穷人们团结起来,就像散乱的麻批子拧成合股大绳,他们就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短片配音)
1942年,日寇在冀中发动了惨绝人寰的“五一大扫荡”,五公村也成了受害最重的村庄。耿长锁的父亲就是在“五一大扫荡”中被鬼子打死的,那一年,五公村有40多人死于日寇之手。祸不单行,第二年这一带又遭遇了罕见的大旱,庄稼颗粒不收,为了对抗苦难,耿长锁根据从搓麻绳中悟出的道理,在1944年与其他三户农民一起,在冀中抗日根据地办起了第一个土地合伙组(图二)。
(主持人)
这份档案是1943年11月29日,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组织起来》的讲话(图三),讲话中指出“分散的个体生产,使农民自己陷于永远的穷苦,克服这种状况的惟一办法,就是逐渐地集体化;而达到集体化的惟一道路,依据列宁所说,就是经过合作社”。
(同期声)
耿长锁土地合伙组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写下了崭新的一页。6年后的1950年,全国像五公一样的农业合作社才18个,所以,耿长锁是站在时代前端的人。
(短片配音)
耿长锁有一个朴素而执拗的愿望——让农民能“吃饱肚子”,他为这个愿望几乎奋斗了一生。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耿长锁带领他的合伙人一面参加抗战,一面探寻农民自己的出路,在此后漫长的岁月中,这样的探索一直与时俱进。从1944年到1983年,五公村从最初四户人家的土地合伙组,到25户的大组,到280多户的初级社,再到400多户的高级社,每一次递进都有严格的章程。
(同期声)
农业合作组织每个月都有具体的生产计划,计划的十分周密,周密到了每一个细节,比如棉花多少个叶子开始打叉,比如什么地块一亩地下多少种子,留多少株苗,什么时候施肥、施多少肥,锄多少遍地等,都是十分详细和具体的。
(主持人)
耿长锁创造了中国农业史上的一个奇迹,他经历了中国农业合作化的全部过程。1951年、1979年两次获得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还先后担任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被毛泽东主席评价为“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他的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农具和土地,而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永远纪念着他。
通常來说,自我介绍是我们对一个人从不熟悉走向熟悉的必经之路。在河北省档案馆被保管的众多档案里,有这样一份档案(图一),他在自我介绍中说自己擅长——搓麻绳。他从7岁开始学习这项技能,用一根麻绳搓成了被群众们信任的领袖人物,他,就是耿长锁。
(短片配音)
“大曹庄油梁压,耿尚口席篾插,柳枝桥呱哒哒,五公村拧麻花”。这是流传在饶阳地区的一首民谣,拧麻花就是搓绳,耿长锁父子当年是饶阳县有名的打绳把式,可是,他们虽有一身绝技却难以摆脱贫困。“农民世代勤劳,为什么却吃不饱肚子”成了一直困惑耿长锁的问题。
(同期声)
耿长锁早年深受在五公村小学教书的地下党员的影响,他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穷人之所以祖辈受穷,是因为千百年来一家一户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注定是一盘散沙,不但不能抵挡自然灾害,同时也没有力量抗争地主阶级的盘剥。如果穷人们团结起来,就像散乱的麻批子拧成合股大绳,他们就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短片配音)
1942年,日寇在冀中发动了惨绝人寰的“五一大扫荡”,五公村也成了受害最重的村庄。耿长锁的父亲就是在“五一大扫荡”中被鬼子打死的,那一年,五公村有40多人死于日寇之手。祸不单行,第二年这一带又遭遇了罕见的大旱,庄稼颗粒不收,为了对抗苦难,耿长锁根据从搓麻绳中悟出的道理,在1944年与其他三户农民一起,在冀中抗日根据地办起了第一个土地合伙组(图二)。
(主持人)
这份档案是1943年11月29日,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组织起来》的讲话(图三),讲话中指出“分散的个体生产,使农民自己陷于永远的穷苦,克服这种状况的惟一办法,就是逐渐地集体化;而达到集体化的惟一道路,依据列宁所说,就是经过合作社”。
(同期声)
耿长锁土地合伙组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写下了崭新的一页。6年后的1950年,全国像五公一样的农业合作社才18个,所以,耿长锁是站在时代前端的人。
(短片配音)
耿长锁有一个朴素而执拗的愿望——让农民能“吃饱肚子”,他为这个愿望几乎奋斗了一生。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耿长锁带领他的合伙人一面参加抗战,一面探寻农民自己的出路,在此后漫长的岁月中,这样的探索一直与时俱进。从1944年到1983年,五公村从最初四户人家的土地合伙组,到25户的大组,到280多户的初级社,再到400多户的高级社,每一次递进都有严格的章程。
(同期声)
农业合作组织每个月都有具体的生产计划,计划的十分周密,周密到了每一个细节,比如棉花多少个叶子开始打叉,比如什么地块一亩地下多少种子,留多少株苗,什么时候施肥、施多少肥,锄多少遍地等,都是十分详细和具体的。
(主持人)
耿长锁创造了中国农业史上的一个奇迹,他经历了中国农业合作化的全部过程。1951年、1979年两次获得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还先后担任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被毛泽东主席评价为“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他的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农具和土地,而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永远纪念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