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商海“航空母舰”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nxin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学信,这位山东汉子,用30载的艰辛和磨难、奋斗与奉献,以不平凡的手笔写下了一串串惊心动魄的故事,完成了一次次企业生命的飞跃,打造了商海“航空母舰”——山东茌平信发集团有限公司;至今总资产已达30亿元,职工5000余人,占地6000余亩,集发电、供热、电解铝、中密度板、碳素、氟化盐、酿造、高档家具、变电器材、铝深加工等多种经营,科、工、贸、进出口于一体,年创利税过2亿元。
  
  迎接挑战
  
  走出贫穷,这是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梦想,而将这梦想变为现实,是极其困难的。
  在鲁西大地上长大的张学信从小就有一个心愿,要改变贫穷的命运,要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要办企业。
  1972年5月,张学信开始与茌平热电结下不解之缘。从运行值长、生产科长、副厂长,生命的历程在茌平热电延伸着……
  1984年,全国地方电厂普遍亏损,企业经济滑坡。茌平热电厂也处于风雨飘摇中。
  企业需要一位有魄力、有智慧、勇敢而真诚的掌舵人。
  1986年,全厂职工的目光聚焦于时任副厂长张学信身上。从此,重担就结实地压在了张学信的肩上。
  从此,张学信远离休息,默默奉献,实践信念。他爱家,却顾不上家;他明白自己身体的重要性,却近乎虐待让它超负荷。即使在如日中天的信发集团今日,他仍然一如即往,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
  
  积聚力量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张学信,没有惊天动地的就职演说,没有制造“上任三把火”之效应。而是深入研究调查,结合本厂实际,果断地走出了一步步救厂棋。于是“热电联产、延伸产业链条”和“转化企业经营机制”作为企业腾飞的两支翅膀,成为信发集团“腾飞”的原动力。
  1985年,在张学信的建议下,鲁西第一台热电机组在茌平电厂诞生,使一个即将倒闭的企业焕发了青春。
  1991年,在张学信的主持下,12MW热电机组投产,当年创利税1200万,茌平电厂成为鲁西一颗明珠,并一跃成为山东省地方火(热)电厂优胜企业。
  1994年,张学信带领职工,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安装了四期12MW热电扩建工程,为国家增收节支4000万元。
  1997年,张学信带领职工利用人才优势,仅用了6个月零10天,资金投入不足1亿元,完成了按国际惯例需工期两年的五期30MW热电扩建工程,创造了工期最短、投资最少、质量最优、效益最好的四最记录。1997年企业实现产值10523万元,创利税3200万元。
  1999年,张学信带领职工打破常规,仅用8个多月的时间,资金投入不足2亿元,完成了按国际惯例需工期两年,投资4.7亿元的六期155MW供热机组扩建工程,成功完成了从中温中压机组到高温高压供热机组的飞跃。2000年,公司利税突破2亿元,同年5月张学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有人说,“中国企业目前最缺少的不是资金,不是人才,最缺少的是管理”。张学信深有同感。他针对热电厂机构重叠、人员臃肿的现状,在全厂逐步实行了“设岗定员、分岗定责,按岗定薪、竞争上岗、优化组合,严格民主考核的动态管理”的内部机制转换。人才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打破了一切“名份”、“等级”等界线,惟才是用,实现了“庸者下、平者让、能者上”的人才任用格局,茌平热电迎来了“人才的春天”。
  整顿后,厂里的工作作风焕然一新,工人和干部从心底里感到在张学信的领导下“干得舒服”。
  人事制度改革,用工制度改革,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营销管理……
  这一切,为信发集团的发展积聚了力量。
  
  加速发展
  
  身处瞬息万变的市场,企业要想站稳脚跟,惟有以变“应变”。对此,张学信深谙此道。从信发集团的发展轨迹来看,无不贯彻着“以快制胜”的经营理念。
  1994年,4期12MW扩建工期两年,实际施工5个月零18天,增收节支4000万。
  1997年,5期30MW工期两年,实际施工6个月零10天,增收节支8000万元。
  1999年,6期155MW工期两年,实际施工8个月零15天,增收节支20000万元。
  武汉汽轮发电机厂的专家对茌平热电总结出两句话:超深圳速度,具有毛泽东时代的艰苦创业精神。
  速度出效益。6期扩建工程不仅累计增收节支2.5亿多元,而且在标煤240元的情况下,度电成本只有0.1元左右,市场竞争力极强。“八五”期间该厂增加固定资产是“八五”前20年的60倍,利税增长是“八五”前20年的200倍。
  速度即创新。原来茌平热电运行的全部是中温中压机组,扩建后的新机组是高温高压机组,容量大了一倍。
  张学信认为,发展是生存的需要,也是增效和创新的基础。这一理念对那种富即安,和抱着资金大谈“稳”的短视者,无疑是一剂良药。
  企业上项目有多项选择机会,张学信却认准企业的出路只有在发挥热电优势,拉长产业链条上,于是,电解铝项目纳入了他的计划。
  电解铝市场潜力巨大,全国年需要产品300万吨,而我国年产量却只有260万吨,缺口达40万吨。另外,由于体制及多方面的原因,国内企业有铝厂的没电厂,有电厂的没铝厂,电铝联营企业没有一家。而电铝联营又是今后地方热电厂最好的发展方向。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是采用铝电联营这一模式。我国正相反,造成产品成本高,无法与国外的产品相抗衡。
  1997年,张学信决定抓住机遇,搞铝电联营。1998年6月投资6000万上项目,年底开始生产。仅1999年一年,1万吨电解铝就产生了6000万元的效益。第一年投产,第二年就收回了投资。这不仅开了国内同行业之先河,而且使得信发热电走上了快车道。
  有了1万吨的生产经验,张学信决定利用先进的预焙槽工艺,乘胜追击,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为此,1999年5月15日,他又拍板上马了热电平衡7万吨电解铝扩建工程。2000年4月试运行,6月就开始投产。
  这一项目,创下在融资、建设工期、设备利用、运行质量等几个同行业全国第一。
  
  力量源泉
  
  说到信发巨变的缘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因为企业有张学信这样一位优秀企业家;有人说,因为企业有一个团结精干的领导班子;还有人说,因为企业有一支能打硬仗的职工队伍……中国民营企业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说过:“我把十几亿的资金投入到茌平,并不是看中地理优势、资源优势,而是看重张学信。”
  是的,人心凝聚、力量凝聚,不正是张学信人格魅力的体现吗?
  如果把家庭和企业比作一架天平的两端的话,他感情的天平总是心系企业,舍小求大。
  父亲病危住院,家中多次来人要他回家照顾,可正值7万吨电解铝项目的关键时期,他毫不犹豫选择在生产第一线。父亲去世,处理完丧事,第二天他就返回工作岗位。家中父老乡亲不理解,他只能将痛苦委屈咽在肚里。
  四期扩建项目,他每天和职工一起在工地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累病了,就让医务人员在工地给他输液。
  五期扩建,他中、晚两顿饭都吃在工地,有时十几天都不回家,身体有病,他在指挥部输着液听汇报,针头刚拔下就又出现在工地上。
  为缩短工期,他带领六个人在武汉一住就是一个月,真情感动了武汽人,使他们打破常规,加班加点,从订货、生产、发货,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创下了该厂供货史上的奇迹。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他从住房到用车,从不搞特殊。
  多年来,他为职工建起了高标准的餐厅、宿舍楼、篮球场、职工之家文化生活娱乐场所,办起了设施一流的幼儿园、托儿所,为专读上学的职工购置了大客车。
  正所谓“天道酬勤”。张学信的个人魅力感染了大家,使茌平信发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战斗集体。
  上下同欲者胜。有了这样一个有着巨大凝聚力的大家庭,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险阻不能超越呢?
  张学信说,我近期的目标是创建三个全国最大:全国最大的热电厂;全国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密度板生产基地。力争“十五”末,集团产值突破100亿元,利税争取突破15亿元。(责任编辑:晓 虹)
其他文献
辽宁省绥中县内西街 高恩荣:我是退休干部,从创刊号起我就自费订阅贵刊。我喜欢的栏目:台前幕后、人物春秋、往事回首、改革风云、本刊特稿。我爱读的文章如《习仲勋主政南粤》、《一个既普通又不普通的人--记成思危》,这两篇文章写的都很好。还有《王震将军在红星农场》、《杨献珍的自责与反思》等,读后都很感人,有助于我们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品德。还有第7期刊载的文章《彭真同志与北大社教》、《1961年随彭德怀回乡
期刊
译者按:1936年3月15日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给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王明的信,藏莫斯科俄罗斯当代历史文南保管与研究中心,全宗号495,目录号74,卷宗号278,第23-30页,为俄文件,未找到中文原件。现将俄文件译成中文,供对新疆历史有兴趣的读者与研究者参考。括弧内注释为译者所加。  盛世才1984年1月生,辽宁省开原县人,早年两度留学日本,1927年初秋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回国,曾在南京国发革
期刊
从1997年到2002年,是跨越世纪的五年。五年前,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五年后,党在新世纪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再次强调了这一目标,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正如当年那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歌词,曾经鼓舞起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斗志一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成为
期刊
我们在今年第一期的新年献词中这样写道:“当前,举国上下都在谈论创新问题。创新,是历史的火车头。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这段话,用来说改革也是适合的,因为改革实质上就是创新与突破。改革、创新、突破,是社会进化的基本法则,是一部永远不会完结的人类认识发展史。正如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创新”问题时所指出的:“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正是基于
期刊
1995年5月到6月,江泽民同志到上海、江苏、浙江、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市,考察了近50个企业,召集了10多次座谈会。在这次考察活动中,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八条基本方针,其中一条就是: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一般国有小型企业,以利于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
期刊
薄一波与周恩来    说起周恩来,薄一波有的是敬重和感慨。  早在大革命时期,薄一波就知道周恩来是我党卓越的活动家,可谓心仪已久,但二人相见,已经是抗日战争时的事。1937年,周恩来率八路军高级干部到了太原。当时薄一波正在山西做上层统一战线工作,便请他给牺盟会训练班的学员作报告。薄一波至今还记得,山西国民师范可容纳一千多人的大礼堂,一下子挤进了四千多人。30多岁的周恩来,风华正茂,仪表堂堂,侃侃而
期刊
1941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中国军队10多万人在江西省上高地区同侵华日军两个师团又一个旅团共4万多人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会战,结果,中国军队成功地击退日本军队的猖狂进攻创造了一次战役歼敌1.5万人的突出战绩。这次战役就是上高会战。然而,这一抗战史上的重要会战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许多历史教科书及有关抗日战争的论著也没有提及或很少提及。笔者根据上高县博物馆馆藏资料并参考其他有关资料,将上高会战的经过概
期刊
前言    看到《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这个书名,读者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拿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来说,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例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1948年国民党统治区财政经济的全面崩溃、人民解放军发动三大战略决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些都是对近代中国的历史产生巨大影响的事件,为什么偏偏要挑出1947年这一年来写呢?  当然,前面说到的
期刊
我们成都市新都区升庵中学是一所普通完中,面对的生源绝大部份是中低分水平的学生。如何将这些中低分水平的学生培养成才,是我们办学的职责和教育目标。按照我几十年的思考和从教经验,我认为,要把教育对象培养成才,要坚决贯彻“育人为本,德才并重”的办学原则,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宗旨。为此,基本的教育对策操作思路就是:重基础,扬特长,树立起学生通过持续的努力就能成才、成功的信
期刊
到1961年止,我也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次执行过周恩来总理的专机任务。但是,我驾驶苏制伊尔—18飞机,载着总理访问巴基斯坦等国的飞行却记忆犹新。因为那是我用伊尔—18飞机开辟我国西部飞出国门空中航线之后的首次专机飞行。  1960年4月到5月,用一架伊尔—18飞机、5架伊尔—14飞机载着总理一行出访印度、尼泊尔、缅甸、越南、柬埔寨东南亚五国时,专机是从我国昆明经过缅甸的仰光飞往印度的。当时被访问的国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