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驱动:区域广电媒体的国际化传播创新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ong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区域文化的丰富与独特性是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一带一路”发展契机下,区域媒体国际传播既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题中之义,也是区域形象“走出去”的绝佳时机,更是文化撬动经济引擎激活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径。陕西广电以区域文化为信用资本,打造丝路文化媒体生态圈,发展行业联盟拓宽传播广度,汇聚智库力量加强传播深度,搭乘产业东风变文化为生产力,在“一带一路”传播中逐步探索出区域媒体国际化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区域媒体;国际传播;“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5-0006-02
  一、引 言
   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服务地方的传播定位影响,陕西作为地处西北的内陆城市,媒体国际化程度并不理想,既无法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传媒相比,也无法与海外华人商业圈活跃的江浙媒体匹敌。近年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将西安列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城市,为陕西区域广播电视国际传播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2018年国务院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把西安建设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我国又一国际化大都市。配合国家与城市发展战略,国际化对于陕西广电媒体而言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而是迫在眉睫的当下。陕西广电媒体国际化传播战略,既是国家赋予广播电视行业的重要使命,也是我国区域广播电视业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构筑多元全球文化,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战略举措。
   陕西区域媒体的国际化传播发展动态,代表了“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和城市的媒介发展需求,对文化资源丰沛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媒体国际传播具有启示意义。
   二、文化资源——陕西广电媒体的国际信用资本  1.古丝绸之路的影响力使陕西具有天然的国际亲和力
   陕西文化的历史机缘与独特性为陕西广电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深厚给养。在“一带一路”跨文化沟通方面,陕西有着不同于其它省域的文化优势,唐长安的辉煌验证了古丝绸之路是互尊互信、合作共赢之路,也向世界昭示了中国发展智慧与和而不同的中国气度,是历史赋予的国际信用资本。现代陕西保有古丝绸之路的文化印记与人文遗存,有助于媒体在国际传播中勾连古今,融洽文化情感。
   2.丰沛的文化资源是陕西广电国际传播的“底气”
   独特的地方文化为广播电视跨文化传播增添魅力。开国以来,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要先后到访西安。陕西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十三朝古都、古丝绸之路起点、“一带一路”重镇,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陕西古都文化、红色文化、黄土文化是陕西文化根脉的独特性所在,而文化独特性最能激发国际受众的好奇心,能够衍生出言说不尽的传播话题。
   3.“元首家乡”使陕西区域形象在国际传播中备受瞩目
   五年来,18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相继访问陕西,凸显了陕西作为“元首家乡”特殊的政治优势与重要地位,为陕西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陕西广电充分借助这一重要政治文化资源,大力宣传“家乡外交”,以此为契机打开现代陕西形象的传播通道,提升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同时也为陕西广电的国际化传播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文化驱动——陕西广电“一带一路”国际化传播路径  区域传媒国际化传播需打破区域传播思维,抓住国际受众兴趣点,持续培育国际传播品牌。陕西广电以跨境活动迅速集合注意力资源,以栏目建设服务跨境商贸,拓宽区域国际化合作平台,健全区域国际传播产业机制,逐步形成了陕西广电的国际影响力。
   1.策划“丝路”主题节目,打造丝绸之路文化生态圈
   陕西广电以“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活动为密钥,开启全媒体报道,迅速形成“一带一路”影响力。文化、商贸、旅游是区域国际传播的兴趣点,穿越活动方式能够突破区域界限,加强媒介参与感,迅速集合沿线注意力资源。陕西广电整合国际国内资源,相继策划《丝绸之路万里行》《丝绸之路品牌万里行》《丝路上有你》等大型全媒体活动。其中《丝绸之路万里行》是陕西卫视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节目,是以“丝路文化”为核心的带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节目,入选“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重点项目,位列中国电视原创精品节目“二十佳”,并入选中国外文局主办的“2018年度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1]。
   陕西广电还推出“丝路”精品栏目,服务“一带一路”常态化。围绕“丝路”主题,陕西广电打造了《丝路晚新闻》《丝路新视野》等一系列专题栏目,以资讯、深度报道等节目形式,打造“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与建设成果展示平台,搭建沿线国家资讯与文化情感交流桥梁,汇聚国内外专家智慧,创造发展机会,推广陕商品牌,服务地方经济。
   2.搭建区域媒体国际传播矩阵,拓宽国际合作广度
   如果说“万里行”系列活动是区域媒体国际传播的“走出去”策略;那么搭建国际传播矩阵平台就是聚合国内媒介吸引外媒共谋发展的“请进来”策略。2017年在广电总局指导下,陕西广电携手国内外十几家电视台,发起成立了丝路卫视国际联盟。联盟成员资源禀赋各异,联手打造“丝路IP集群”,搭建起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项目创新、融资、播出平台,覆盖数亿收视人口。2017年中国国际广告节上,7家国内主流卫视与18个国家主流电视台首次以丝路卫视国际联盟名义参加广告推介,集群叠加式营销产生多边共赢效果。
   3.汇聚智库建设力量,加强国际传播深度
   依托陕西学术资源优势,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研究基地落户陕西广播电视台,它是国内第一家以“一带一路”命名的文化传播类研究基地,媒体精英、学界专家、商界人士汇聚智库平台,深入探讨“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媒体与学界广泛关注,成为陕西文化传媒界对外传播创新的典例。
   4.开启现代广电产业化发展模式,变文化为生产力
   产业集群可以促进企业在纵向和横向之间通过积极的互动来推动和鼓励对方进行持续的产业升级和创新[2]。陕西广电文化产业发展逐渐由“一带一路”文化项目运作步入现代广电产业化发展轨道。2017年9月,政府启动陕西广播电视发展基地项目,着力打造陕西广电传媒中心和“一带一路”国际媒体产业基地。陕西广电传媒中心将按照广播电视数字化、高清化和新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布局,建成满足现代广播电视生产、播出需求的媒体中心。“一带一路”国家媒体产业基地将发挥孵化器功能,聚合国内产业上下游公司,搭建国内外传媒产品生产、交易平台,实现广电产业的系统化服务。
   “一带一路”倡议由理念转化为行动,由愿景变为现实,迄今为止全球共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它不仅是欧亚地区经济转型和建设倡议,也是地区人文合作交流的新起点。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参与,迫切需要地方媒体提升国际传播力,打开区域媒体对外传播的新格局。如果说中央媒体的国际传播活动代表了国际传播中的国家力量,江浙等海外华人媒体的拓展代表了国际传播中的民间资本力量,那么陕西区域媒体的国际化发展则代表了国际传播中的文化力量。陕西广电借助文化资源优势,以“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为契机,从媒体内容创新、合作平台创新到文化产业聚集,以国际化视野整合文化资源,以点突破产业纵深化发展,走出一条文化驱动地方媒体国际传播的新路径,在服务国家与地方发展大局中开辟出新的发展空间。
  
   參考文献:
   [1] 徐小兰,李荣.助力广电传媒 传播丝路文化——中广联合会“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研究基地创新启示录[J].当代电视,2019(1):102-103.
   [2] 韩建中.新媒体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12):54-55.
  [责任编辑:艾涓]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怎样?学术生产在多大程度上与教学有关?除教学内容的深钻新研之外,必定有一个学术生产的框架决定着教学成果的成名路径,如编辑、出版、文化与社会思潮、个人威望、学生资源等,都可能是该框架的架构之一,中国现代新闻学名著的产出路径就较好地印证了这一思考。它也为那些一生“以本(科)为(根)本”的大学教师的学术道路指明了一个很好的方向。  关键词: 教材;讲义;教学;科研;新闻学;学术
期刊
摘要:新技术的运用推动传统行业的变革,在新闻的非连续性发展中,我们愈发感知到变革就在不远处。在18世纪高举理性大旗的新闻业,遇到非连续发展的断点时,工具理性却占据了关键点,这使得当下的新闻业偏离了传统人文主义色彩,忽视了受众作为“人”的情感内核。对此,新闻生产应该坚守最后一道底线,让人文法则成为捍卫新闻发展的新准则。   关键词:数据新闻;非连续性;工具理性;新闻生产;人文主义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医生形象污名化,已有研究表明专业媒体在医患新闻中存在失衡报道。随着用户生产的内容(UGC)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由于其没有专业新闻把关限制,受众可从各个角度了解事件,那么UGC是否可以改变媒体一边倒地口诛笔伐医院的报道现状?本文发现用户生产的内容(UGC)改善了医生形象,但由于受众依然存在刻板印象以及用户生产还存在一些不足,UGC还不能起到很好的传播作用。  关键词:UGC ;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突发环境事件。以2018年11月4日“泉港碳九泄露事件”为例,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框架分析法剖析这一事件报道中的信源、体裁、态度、内容,揭示媒体的风险沟通策略。分析发现,报道中以消息、中立报道、政府信源、风险解释和风险决策的框架为主。有以下问题亟待完善:提升深度报道和负面报道、增强环境议题报道能力、平衡“影响框架”下的恐惧诉求、重视“健康防护框架”的教育功能、积极促进多种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村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记忆与智慧,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与变迁。有些古村落文化历经数千年的锤炼,延续至今;而有些则留下了不同时代的烙印,发生改变。本研究选择湖南上甘棠村作为代表性研究对象,前往实地进行考察,通过实地走访记录上甘棠村现状的一手材料,并对搜集到的相关图文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与文献、地方志等资料进行比较、归纳,从而对上甘棠村在历史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的因素及其发生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期刊
摘 要:绿色广告作为公益广告的一种,在宣传环保知识、倡导环保行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却也面对着传播力度与创意性不足的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结合当下热点——跨界营销进行广告创作的新观点,通过与其他品牌、机构合作,起到资源互补的作用,以达到有效传播绿色广告的目的。  关键词:绿色广告;跨界营销;品牌联合  中图分类号:F71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
期刊
摘要:近年来,智媒化不断发展,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采取文献归纳法和内容分析法,针对国内八大核心期刊2018年1月至12月的发表情况和研究方向进行全盘了解,试图把握该领域的主要关注点和新趋势,归纳、分析,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可参考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智媒化;定量研究;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3-0000-04  一、研究
期刊
摘 要:纪录片是龙江文化品牌对外输出的窗口,带有地域特色的纪录片传播对于文化形象的塑造和构建尤为重要。黑龙江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农民农村生活是黑龙江典型的地域特征之一,五常大米是黑龙江省的名片。《希望的田野:拉林河畔》以黑龙江省五常市杜家镇的四户农民为主人公,通过现实主义视角下的真实记录、全景式展现中国农民现实生活、新时代的正能量传播的方式,用朴实的镜头、接地气的对话讲述的渗透着新时代农民生活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现象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以《我不是药神》为典型个案,对当前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何以火爆、何以深入人心等,作一定解读分析。研究认为,电影《我不是药神》的“模式示范”意義不容小觑,主要体现在:作品的质素与观众的意向性观看活动相融相通;“面向事实本身”,对最迫切的民生问题进行更真切的关注和更本质的“直观”;通过“还原”与“悬置”,艺术地呈现潜藏最深的人性博弈与升华等。从现象学的角度看,上述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和生态位理论双重视角出发对我国电视产业的市场竞争进行研究,研究容既关照产业内竞争,又将跨媒体的竞争纳入研究视野,同时对电视产业组织同形的重要表征即电视节目内容多元化程度进行纵向考察与横截面考察,推动电视节目内容同质化研究由实然与应然讨论转向更具学理性的研究,引入组织生态学理论的竞争同形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模仿同形理论对我国电视产业节目内容生产机制与组织同形现象提供理论解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