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都知道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包产到户”,却很少有人知道安徽金寨金桥村的“包山到户”。要知道,金桥村的“包山到户”比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早了20年!
时光倒回1983年9月下旬,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研究员、《中国农民报》总编辑张广友来安徽指导工作。他听说金寨县有一个从1962年开始“包山到户”的金桥村,如今是松林满山、遍地是绿,感到十分惊奇,于是就专程来到金寨县,在时任县委书记何宗新等负责同志陪同下,深入到金桥村进行实地调查。10月9日,《安徽日报》头版报道了张广友采访金桥村的消息,同时发表了一篇调查报告,标题是《林业责任山,也可大包干——金寨县金桥村包山到户二十年的情况调查》。
从报道的情况看,金桥村地处金寨县的中部、梅山水库的上游,是一个典型的集山区、库区于一体的贫困村。山场是金桥村的丰富资源,也是比较优势。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金桥人就对山场的经营方式进行了“改革”,成功地使“荒山”变成了“林山”,但是,金桥人在当时和后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改革。
实际上,金桥村的“包山到户”和凤阳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是一脉相通、异曲同工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农村改革!
1981年的下半年,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指示精神,作出了《关于稳定山林权,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的规定》。金寨县迅速行动、率先落实,立即在全县上下开展了“稳定山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简称“三定”)工作。
在县、(公)社干部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大力推行林业“三定”工作的时候,金桥村的农民忍不住笑了!他们公开了自己只做不说,已经坚持了20年的“包山到户”的秘密。周围村组(队)的干部群众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金桥村(大队)之所以使“荒山变林山”“穷山变富山”的奥秘!原来他们有一个长期坚持、稳定不变的“包山到户”林业生产责任制!
从这个角度上说,金桥村的林业生产责任制,应该是全国较早的一项改革了,它比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普遍实行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整整早了20年。
金桥村为什么这样早就实行了林业生产责任制呢?原来,这是由特定的历史原因形成的。
金桥村的山,曾经很富有,茂密的森林、参天的古木,珍禽异兽出没其间,生态平衡、林茂粮丰。可后来,由于两次大的破坏,森林资源惨遭浩劫。第一次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国民党安徽省政府搬迁到与金桥村一河之隔的经济重镇——金家寨,大批机关人员和士兵来此居住,人口骤增到8万多。生产、生活及军事需要,导致木材消耗量迅速增长,加之军、政、商界很多人都看上了伐木卖钱的生财之道,因而方圆十几里的大小树木几乎被砍得一干二净。第二次是发生在“大跃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改”,广大农民满怀当家作主的热情在自己分得的山场上,热火朝天地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林业生产很快就得到了恢复性的发展,一山山、一岗岗的幼林开始茁壮成长,山野披上了绿装。可惜好景不长,1958年“以钢为纲、大办钢铁”,到处都架起了小高炉,砍树烧炭、熔铁炼钢,山林再遭厄运,成片的幼林几乎是一扫而光。
因此,上个世纪60年代初,金桥村虽然位于山区,但是群众不要说是盖房子、做农具没有木材,就连烧柴也成了大问题。当时全村150多户,每年大约要花6000多个劳动日到几十里路以外的猴查岭、横溪山、雀子洼去拾柴,一天一趟,两头不见太阳。同时,生态失衡、水土流失,灾害增多、田地减产、收益下降,群众十分盼望“荒山变林山”“山山披绿装”!盼望能够及早地结束这有山无林、一片荒山的苦难!
怎樣才能使荒山变林山呢?金桥人在苦苦思考。金桥人想起“土改”时林业快速恢复发展时的情景,认为把山场分给农户直接看管经营是加快林业恢复发展的最有效措施!
然而,上面没有发话,谁敢呢?他们在等待机遇……
机遇终于来了!
1961年4月,省委书记曾希圣在安徽农村推行“责任田”。同年6月,金桥村朱湾队的朱泽沛、朱世凯、朱泽宽、朱泽芳、程泽伦、李家根、李家勤、李家贵8户农民借推行“责任田”的东风,率先将原来与邻村有争议、新划过来的山场直接分给农户看管经营,开启了山权归集体、林权归自己、分户看管、封山育林的先河。
随后,全村各组都自发地将山场进行了“包山到户”。规定此政策长期稳定不变,娶嫁生死,人口增减,不添不退,划定不变。山权归队、林权归户,荒山承包后,谁造谁有,收入归自己。任何人不得到别人承包的山上砍柴伐木。社员自用材,经公社批准后,可以在自己承包的山上砍伐。集体用材由各户承担,生产队集体需用木材时,可以与承包户协商,由各户上山砍伐交给生产队,集体不需要付任何报酬。政府补助的育林经费和支援的各种树苗,按山场面积分配到户。于是,金桥村的林业生产很快呈现出崭新格局。
然而,好景不长!1962年,中央召开了“七千人大会”,否定了“责任田”、“责任山”。各地纷纷偃旗息鼓,而金桥村的干部群众却采取“瞒上不瞒下”的办法,不作变动、维持原状、暗地坚持。
20年后,在全县推行林业“三定”的过程中,上级对金桥村20年来一直坚持“包山到户”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奖励了造林护林有功人员。同时,对照林业“三定”政策,认真做好了明确山界、订立合同、建立档案等善后工作。
林业“三定”和“两山并一山”(责任山、自留山合并)的举措,进一步完善了金桥村的林业生产责任制,使之公开化、合理化和规范化,农户造林护林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林业生产迅速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包山到户”几十年来,金桥村的林业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荒山变成了林山。“包山到户”调动了林农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的积极性。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至今,全村共造林538公顷。尤其是林业“三定”至1986年的5年间,全村就新造松杂等用材林120.6公顷。经过全村干部群众持续不断地努力,金桥村早在1986年所有的山场都披上了绿装。据统计,到2017年底,全村实有森林面积达到9916.7公顷,其中用材林6810公顷,经济林2920.7公顷,竹园186公顷,有林地面积占山场总面积的100%。
砍山变成了护山。包山到户的经营看管方式,将山林与群众的切身利益联系到了一起,强化了自我管山护林的意识,大家对自己山上的一草一木十分关心爱护,对盗伐林木的现象深恶痛绝。群众之间相互信任、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防范,谁也不在自己的山上乱砍,谁也不到别人的山上滥伐。有的群众为了管好山林,就搭起棚子住山上,有的群众长年守在山场,冬春防火、日夜防盗、常年看管。包山到户使“昔日乱砍山林没人问、你砍我砍他也砍”的乱相变为“管山护林齐向前、你管我管他也管”的新局面。与此同时,村里还采取了专人管护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拓宽6条人行道作为防火道,家家都订立了防火公约。群众自用材实行一本账、一支笔管理,由本人申请、村里审查,乡里批准、凭证采伐,将“叫我管变成了我要管”,乱砍滥伐杜绝了,山林火灾绝迹了。
穷山变成了富山。几十年的包山到户,使昔日的穷山荒岭变成了“绿色银行”。全村有直径15厘米以上的松树346万株,33厘米以上的成材树189万株,总价值2亿元左右、人均4万元。此外每年还有蚕桑、板栗、桃子等经济林果的收入,山场的产出率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增加。同时,林业生产的发展也解决了群众用材、烧柴等实际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利用山上的木材新建翻建房屋1920间,兴建校舍38间,蚕室、牛屋800余间。群众制作农具、家具、婚丧嫁娶所需要的木材以及生活用柴都实现了自给有余。后来,不少农户又在千方百计地开发山林资源,发展食用菌、中药材等生产项目。这些项目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显现出良好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富山给富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给金桥人脱贫攻坚、脱贫致富带来了新的希望。
金桥村采取“包山到户”的办法,走出了一条使“荒山变林山”的改革成功之路。在林业“三定”过程中,金桥村的做法作为经验在全县乃至全省进行了广泛交流,引起了县内外的广泛关注。
1982年7月,省委农工部的沈章余、赵洪二位同志专门到金桥村进行调查,写出了介绍金桥经验的调查报告。这篇调查报告的题目是《队管变户管,荒山变林山——金寨县金桥大队包山到户二十年的调查》,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好评。
金桥村因此也成了全省林业战线的一个先进典型。全省各个地(市)县都派人到金桥来参观取经。当人们看到那漫山遍野的密林时,无不心悦诚服、赞叹不已!
1983年9月30日,中央书记处政研室研究员张广友到金桥村调查后,金桥村包山到户的做法随之传到了北京,受到了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金桥,这个鲜为人知的小山村在全国赢得了一片掌声!
包山到戶是金桥村在社员与社员之间、社员与干部之间利益一致、命运相连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在后来的多次政治运动中,干部群众都坚守信义、配合默契,用金桥村农民的话来说,那是“咬过牙印的”。金桥人说的“咬过牙印”,又使人不由地想起了凤阳小岗18户农民在保证书上“摁下的手印”。
事实上,金桥与小岗有着惊人的相似,都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相比之下,小岗村瞒的时间短些,难度小些;金桥村瞒了20年,走过了比小岗村更为艰难曲折的道路。
原村党支部书记熊登恺回忆说:“1974年那一次,我们大队干部被批得抬不起头,说我们是‘公山私树’,是严重的资本主义复辟倒退。为了过那一关,我们让社员忍痛砍掉了500多棵大桃树,最后总算应付过去了,保住了各户看管的山场、保住了山林。”
从荒山到林山,从秘密到公开,漫长的20年,金桥人真的不容易!金桥人确实了不起!
秉承着改革开发的精神、保持着奋进向前的态势,金桥人坚持改革不停步、坚持开放不徘徊。40年来,金桥村以实行林业生产责任制为起点,立足村情实际、狠抓改革创新,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等各个方面都相继采取了一些新举措、取得了一些新成绩: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该村共修建通村、通组水泥路19.5公里,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及出行条件;修建大水塘42口、水渠350米,保证了人们正常生产、生活需要,同时基本建成了分岭中心村庄、完成了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在生产发展方面,该村不仅切实抓好大户带动、而且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龙头”作用,帮助贫困户发展生姜1200亩、茯苓5万窖、天麻3万窖,养猪1800头、养牛170只、养羊3400只。2017年,全村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超过了10000元大关。
时光倒回1983年9月下旬,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研究员、《中国农民报》总编辑张广友来安徽指导工作。他听说金寨县有一个从1962年开始“包山到户”的金桥村,如今是松林满山、遍地是绿,感到十分惊奇,于是就专程来到金寨县,在时任县委书记何宗新等负责同志陪同下,深入到金桥村进行实地调查。10月9日,《安徽日报》头版报道了张广友采访金桥村的消息,同时发表了一篇调查报告,标题是《林业责任山,也可大包干——金寨县金桥村包山到户二十年的情况调查》。
从报道的情况看,金桥村地处金寨县的中部、梅山水库的上游,是一个典型的集山区、库区于一体的贫困村。山场是金桥村的丰富资源,也是比较优势。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金桥人就对山场的经营方式进行了“改革”,成功地使“荒山”变成了“林山”,但是,金桥人在当时和后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改革。
实际上,金桥村的“包山到户”和凤阳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是一脉相通、异曲同工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农村改革!
金桥人公开了隐藏20年的秘密
1981年的下半年,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指示精神,作出了《关于稳定山林权,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的规定》。金寨县迅速行动、率先落实,立即在全县上下开展了“稳定山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简称“三定”)工作。
在县、(公)社干部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大力推行林业“三定”工作的时候,金桥村的农民忍不住笑了!他们公开了自己只做不说,已经坚持了20年的“包山到户”的秘密。周围村组(队)的干部群众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金桥村(大队)之所以使“荒山变林山”“穷山变富山”的奥秘!原来他们有一个长期坚持、稳定不变的“包山到户”林业生产责任制!
从这个角度上说,金桥村的林业生产责任制,应该是全国较早的一项改革了,它比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普遍实行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整整早了20年。
金桥村包山到户的缘由和方法
金桥村为什么这样早就实行了林业生产责任制呢?原来,这是由特定的历史原因形成的。
金桥村的山,曾经很富有,茂密的森林、参天的古木,珍禽异兽出没其间,生态平衡、林茂粮丰。可后来,由于两次大的破坏,森林资源惨遭浩劫。第一次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国民党安徽省政府搬迁到与金桥村一河之隔的经济重镇——金家寨,大批机关人员和士兵来此居住,人口骤增到8万多。生产、生活及军事需要,导致木材消耗量迅速增长,加之军、政、商界很多人都看上了伐木卖钱的生财之道,因而方圆十几里的大小树木几乎被砍得一干二净。第二次是发生在“大跃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改”,广大农民满怀当家作主的热情在自己分得的山场上,热火朝天地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林业生产很快就得到了恢复性的发展,一山山、一岗岗的幼林开始茁壮成长,山野披上了绿装。可惜好景不长,1958年“以钢为纲、大办钢铁”,到处都架起了小高炉,砍树烧炭、熔铁炼钢,山林再遭厄运,成片的幼林几乎是一扫而光。
因此,上个世纪60年代初,金桥村虽然位于山区,但是群众不要说是盖房子、做农具没有木材,就连烧柴也成了大问题。当时全村150多户,每年大约要花6000多个劳动日到几十里路以外的猴查岭、横溪山、雀子洼去拾柴,一天一趟,两头不见太阳。同时,生态失衡、水土流失,灾害增多、田地减产、收益下降,群众十分盼望“荒山变林山”“山山披绿装”!盼望能够及早地结束这有山无林、一片荒山的苦难!
怎樣才能使荒山变林山呢?金桥人在苦苦思考。金桥人想起“土改”时林业快速恢复发展时的情景,认为把山场分给农户直接看管经营是加快林业恢复发展的最有效措施!
然而,上面没有发话,谁敢呢?他们在等待机遇……
机遇终于来了!
1961年4月,省委书记曾希圣在安徽农村推行“责任田”。同年6月,金桥村朱湾队的朱泽沛、朱世凯、朱泽宽、朱泽芳、程泽伦、李家根、李家勤、李家贵8户农民借推行“责任田”的东风,率先将原来与邻村有争议、新划过来的山场直接分给农户看管经营,开启了山权归集体、林权归自己、分户看管、封山育林的先河。
随后,全村各组都自发地将山场进行了“包山到户”。规定此政策长期稳定不变,娶嫁生死,人口增减,不添不退,划定不变。山权归队、林权归户,荒山承包后,谁造谁有,收入归自己。任何人不得到别人承包的山上砍柴伐木。社员自用材,经公社批准后,可以在自己承包的山上砍伐。集体用材由各户承担,生产队集体需用木材时,可以与承包户协商,由各户上山砍伐交给生产队,集体不需要付任何报酬。政府补助的育林经费和支援的各种树苗,按山场面积分配到户。于是,金桥村的林业生产很快呈现出崭新格局。
然而,好景不长!1962年,中央召开了“七千人大会”,否定了“责任田”、“责任山”。各地纷纷偃旗息鼓,而金桥村的干部群众却采取“瞒上不瞒下”的办法,不作变动、维持原状、暗地坚持。
包山到户给金桥人带来的变化
20年后,在全县推行林业“三定”的过程中,上级对金桥村20年来一直坚持“包山到户”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奖励了造林护林有功人员。同时,对照林业“三定”政策,认真做好了明确山界、订立合同、建立档案等善后工作。
林业“三定”和“两山并一山”(责任山、自留山合并)的举措,进一步完善了金桥村的林业生产责任制,使之公开化、合理化和规范化,农户造林护林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林业生产迅速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包山到户”几十年来,金桥村的林业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荒山变成了林山。“包山到户”调动了林农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的积极性。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至今,全村共造林538公顷。尤其是林业“三定”至1986年的5年间,全村就新造松杂等用材林120.6公顷。经过全村干部群众持续不断地努力,金桥村早在1986年所有的山场都披上了绿装。据统计,到2017年底,全村实有森林面积达到9916.7公顷,其中用材林6810公顷,经济林2920.7公顷,竹园186公顷,有林地面积占山场总面积的100%。
砍山变成了护山。包山到户的经营看管方式,将山林与群众的切身利益联系到了一起,强化了自我管山护林的意识,大家对自己山上的一草一木十分关心爱护,对盗伐林木的现象深恶痛绝。群众之间相互信任、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防范,谁也不在自己的山上乱砍,谁也不到别人的山上滥伐。有的群众为了管好山林,就搭起棚子住山上,有的群众长年守在山场,冬春防火、日夜防盗、常年看管。包山到户使“昔日乱砍山林没人问、你砍我砍他也砍”的乱相变为“管山护林齐向前、你管我管他也管”的新局面。与此同时,村里还采取了专人管护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拓宽6条人行道作为防火道,家家都订立了防火公约。群众自用材实行一本账、一支笔管理,由本人申请、村里审查,乡里批准、凭证采伐,将“叫我管变成了我要管”,乱砍滥伐杜绝了,山林火灾绝迹了。
穷山变成了富山。几十年的包山到户,使昔日的穷山荒岭变成了“绿色银行”。全村有直径15厘米以上的松树346万株,33厘米以上的成材树189万株,总价值2亿元左右、人均4万元。此外每年还有蚕桑、板栗、桃子等经济林果的收入,山场的产出率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增加。同时,林业生产的发展也解决了群众用材、烧柴等实际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利用山上的木材新建翻建房屋1920间,兴建校舍38间,蚕室、牛屋800余间。群众制作农具、家具、婚丧嫁娶所需要的木材以及生活用柴都实现了自给有余。后来,不少农户又在千方百计地开发山林资源,发展食用菌、中药材等生产项目。这些项目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显现出良好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富山给富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给金桥人脱贫攻坚、脱贫致富带来了新的希望。
金桥村采取“包山到户”的办法,走出了一条使“荒山变林山”的改革成功之路。在林业“三定”过程中,金桥村的做法作为经验在全县乃至全省进行了广泛交流,引起了县内外的广泛关注。
1982年7月,省委农工部的沈章余、赵洪二位同志专门到金桥村进行调查,写出了介绍金桥经验的调查报告。这篇调查报告的题目是《队管变户管,荒山变林山——金寨县金桥大队包山到户二十年的调查》,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好评。
金桥村因此也成了全省林业战线的一个先进典型。全省各个地(市)县都派人到金桥来参观取经。当人们看到那漫山遍野的密林时,无不心悦诚服、赞叹不已!
1983年9月30日,中央书记处政研室研究员张广友到金桥村调查后,金桥村包山到户的做法随之传到了北京,受到了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金桥,这个鲜为人知的小山村在全国赢得了一片掌声!
金桥村包山到户的经验
包山到戶是金桥村在社员与社员之间、社员与干部之间利益一致、命运相连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在后来的多次政治运动中,干部群众都坚守信义、配合默契,用金桥村农民的话来说,那是“咬过牙印的”。金桥人说的“咬过牙印”,又使人不由地想起了凤阳小岗18户农民在保证书上“摁下的手印”。
事实上,金桥与小岗有着惊人的相似,都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相比之下,小岗村瞒的时间短些,难度小些;金桥村瞒了20年,走过了比小岗村更为艰难曲折的道路。
原村党支部书记熊登恺回忆说:“1974年那一次,我们大队干部被批得抬不起头,说我们是‘公山私树’,是严重的资本主义复辟倒退。为了过那一关,我们让社员忍痛砍掉了500多棵大桃树,最后总算应付过去了,保住了各户看管的山场、保住了山林。”
从荒山到林山,从秘密到公开,漫长的20年,金桥人真的不容易!金桥人确实了不起!
秉承着改革开发的精神、保持着奋进向前的态势,金桥人坚持改革不停步、坚持开放不徘徊。40年来,金桥村以实行林业生产责任制为起点,立足村情实际、狠抓改革创新,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等各个方面都相继采取了一些新举措、取得了一些新成绩: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该村共修建通村、通组水泥路19.5公里,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及出行条件;修建大水塘42口、水渠350米,保证了人们正常生产、生活需要,同时基本建成了分岭中心村庄、完成了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在生产发展方面,该村不仅切实抓好大户带动、而且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龙头”作用,帮助贫困户发展生姜1200亩、茯苓5万窖、天麻3万窖,养猪1800头、养牛170只、养羊3400只。2017年,全村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超过了10000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