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倦的艺匠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w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他是非凡的雕塑大师,雕塑作品的风格形成和创作走向的线索,可以概括成为英雄气概磨难成壮心不已的烈士暮年。他是杰出的画家,善于表现丰富的运动,并达到戏剧性高潮。他的建筑设计的雄伟有力的艺术风格也显现出超人的才华。这位不倦的艺匠一生创作了无数杰作。
  关键词: 米开朗琪罗 雕塑 绘画 建筑设计 艺术作品思想
  中图分类号:J 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09)02-0064-03
  
  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1564)是西方艺术史上最具灵感和创造性的艺术家之一,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他是非凡的雕塑大师、杰出的画家,同时又在建筑和诗歌方面显现出超人的才华。而且,他的长寿使他有更多充裕的时间进行艺术创造。这位不倦的艺匠一生创作了无数杰作:《酒神巴库斯》、《哀悼基督》、《大卫》、《创世纪》、《摩西》、《被缚的奴隶》、《垂死的奴隶》、《晨》、《幕》、《昼》、《夜》、《末日审判》……直到1564年2月18日逝世于自己的工作室中。不管是同时代的艺术家还是后辈的艺术家都受到了这位不倦的艺匠的巨大影响。并且像米开朗琪罗这样在雕塑和绘画两方面都达到极高成就的
  人,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瓦萨里的著作中对此有所评述。
  
  一、雕塑:英雄气概磨难成壮心不已的烈士暮年
  
  米开朗琪罗自己始终认为雕塑高于绘画。达•芬奇也是精于绘画与雕塑两门艺术的,但是他在《论绘画》的第一章中提及的雕塑的地位低于绘画,雕塑要求的智巧比绘画少。他甚至认为雕塑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项最机械的手艺。画家比雕塑家更优越,因为雕塑家更像一个计时工,他像面包师一样,满身都是大理石粉末;而画家却舒服地坐在他的三角架前,衣冠楚楚,像一位绅士。米开朗琪罗针对达•芬奇的看法,在《致帕勒德托•瓦尔契的信》中提出了石刻高于泥塑的看法,进而提出了雕塑较之绘画是在“实践过程中更大的困难,更严格的局限和更艰苦的工作”。[1]并且“绘画是雕塑的反映,它们之中的差别正如月亮与太阳的关系一样。”[2]“从比例和整体关系上看,如果绘画接近浮雕效果,就可以认为是完善的绘画;如果浮雕接近绘画效果,浮雕便是差劲的。”[3]
  米开朗琪罗首先在雕塑上显露才华。1499年创作的《哀悼基督》是他的成名之作,解剖学科的艺术实践和细致入微的匠心独运吻合了甚至超出了人们可以理喻的“鬼斧神工”,被誉为15世纪最动人的人性拥抱神性的作品——出示了悲剧却掩饰了哀伤。这一时期的另一件作品是创作于1501年的《大卫》——神化的人形已经确立。米开朗琪罗其后的一些雕刻作品是几组陵墓雕像,断断续续工作了很长时间,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垂死的奴隶》、《被缚的奴隶》、《摩西》和《昼》、《夜》、《晨》、《暮》。米开朗琪罗晚年未完成的雕刻作品实际上是在为自己设计墓地雕像,是一样的题材《哀悼基督》,形象既不明晰手工也不细腻,或许是在走过了八十多年的人生路程之后向世人诉说,不是人生的抱负无以施展,而是天国的奥秘藏而不露。雕塑与这位不倦的艺匠的艺术生命相始终,真正可以称为艺匠天缘。
  米开朗琪罗雕塑作品的风格形成和创作走向的线索可以概括成为:英雄气概磨难成壮心不已的烈士暮年。早期的作品是其内心世界的表白,随后的一些作品表现为风格样式的定型,后期的作品仍然是艺术家的心情归宿。当时的人们更多称道的是早中期作品中神人兼备明察的力度,后来的人们更注意其后期作品创作时的深度,美学的焦距不再是简单的对准艺术的创造物而是艺术家个人和作品之间、与现实之间纠缠不清的关系,现代艺术更是如此。
  在米开朗琪罗名垂千古的艺术作品中,最著名的是男性的巨人,他们都是英雄,这是米开朗琪罗最显著的特点。他所创造的众多英雄中,最为著名的是《大卫》和《摩西》。
  (一)《大卫》
  从1501年8月到1504年,历时三年,米开朗琪罗完成了他的传世之作《大卫》。《大卫》标志着米开朗琪罗的艺术创作进入了黄金时代。
  15世纪初,佛罗伦萨运来了一块巨石,当时有一位艺术家西莫内想用巨石雕成《大卫像》,不幸的是他做得很糟,在两腿中间凿了一个洞,石块完全受到了破坏无法收拾。因为无法驾驭,许多艺术家已经知难而退。可是米开朗琪罗正是用这块被搁置了近百年的废石块创造出一件引人入胜的杰作,创造出一个名垂千古的英雄。
  大卫是一个圣经中的人物,公元前1010年至970年是以色列王。他在位时推翻了异族非利士人的统治,使以色列得到统一。传统意义上的大卫是个打败巨人武士哥利亚的牧童英雄,但是米开朗琪罗使之成为一个巨人,一个无畏的像神一样的角力者。这件作品表现了大卫即将投入战斗的片刻,艺术家将大卫雕刻成了最完美的“对手”的样子。你看,他的头猛然左转,炯炯有神的双眼怒视前方,左手紧握甩石器,手臂上的筋肉条条爆出,直立的右脚强劲有力,姿势既稳定又有动感。雕像《大卫》虽然只有一个人,没有哥利亚的形象,但是大卫紧张的神情、雄健的体魄仿佛使我们看到了凶悍无比的哥利亚。作品还表现了大卫的献身精神,敌方哥利亚冲上来了,大卫是一个少年,能否击败哥利亚是未知的,但是大卫做好了为祖国献身的准备,这正是艺术家要表现的更高的思想境界。
  有意思的是,安放大卫雕像时,包括达•芬奇和波提切利在内的人士都要求将这件作品放到户外,即市政厅前面的广场上。这也许是自古代以来将一座大型的裸体雕塑置于公共广场的一种创举。米开朗琪罗29岁时的一件雕塑杰作于是就成了佛罗伦萨的象征。佛罗伦萨的人民把大卫称之为“保卫祖国的市民英雄”。
  (二)《摩西》
  摩西是《尤里乌斯二世之墓》中40件真人尺寸大小的作品中的一件。《尤里乌斯二世之墓》被称为西方美术史上的雕塑极品。米开朗琪罗所塑造的摩西形象并不是弱不禁风的老人。他虽然胡须很长,但身体健壮,智慧非凡,臂力无穷,双目远视,神情紧张,坐姿充满动态。当他听到有人背叛摩西十诫时,脸向左转,怒目而视,左脚后伸,就要站起来斥责那个犯法的人。
  摩西与大卫,都是英雄,如果说有区别的话,只能说,在大卫身上,我们看到了艺术家为捍卫祖国独立自由的坚强信念;而在摩西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对出卖祖国的叛徒的无比愤怒。16世纪的意大利内忧外患,意大利需要英雄,人民需要英雄,艺术家需要英雄,而现实生活中又没有英雄。于是艺术家就从圣经中去寻找英雄,歌颂英雄,来呼唤现实中的英雄。
  米开朗琪罗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他创作的人物雕像雄伟健壮,气魄宏大,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
  
  二、绘画:表现丰富运动并达到戏剧性高潮
  
  米开朗琪罗的艺术不同于达•芬奇的艺术。达•芬奇充满科学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而米开朗琪罗的艺术是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这种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米开朗琪罗画的这些巨人充满超人力量,善于表现丰富的运动,并达到戏剧性高潮。人们从中感受到的是对人类的庄严颂歌。
  (一)《创世记》
  米开朗琪罗最重要的绘画作品是梵蒂冈西斯庭教堂的天顶画《创世记》。西斯庭教堂是教徒的礼拜圣所,也是天主教裁决重大事务的要地。1508年尤利乌斯二世把米开朗琪罗从正在为他从事的墓建工程中召回,开始重新装饰西斯庭教堂。天顶画的面积是14×38.5m,中部由九个叙事情节组成,以圣经《创世记》为主线,分别为“分开光暗”、“划分水陆”、“创造日月”、“创造亚当”、“创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亚祭献”、“洪水汜滥”和“挪亚醉酒”。绘制的壁柱和饰带把每幅图画分隔开来,借助立面墙体弧线延伸为假想的建筑结构,并在壁柱和饰带分隔的预留空间绘上了基督家人、12位先知以及20个裸体人物和另外四幅圣经故事的画面。米开朗琪罗以自身处境与周边环境的和解最终让西斯庭天顶和创世记言归一体。
  天顶画分为两个创作阶段,第一阶段从1508的冬天至1510年的夏天,第二阶段从1511年2月到1512年10月,历时四年。米开朗琪罗把自己封闭在教堂之内,拒绝外界的探视。从脚手架设计到内容安排、从构图草创到色彩实施全部由他一人掌握完成。两个创作阶段的风格有着时限的差别,构图和形式越来越简化。照顾到人们受可视距离限制的生理条件,米开朗琪罗减少了画面中人物的数量和故事的细节,突出了主体的形象并且强调了活动的节奏。西斯庭天顶画中最重要的作品是第二阶段绘制的《创造亚当》。体魄丰满背景简约的形式处理,静动相对神人相顾的两组造型,一与多灵与肉的视觉照应,创世的记载集中到了这一时刻。上帝一把昏沉的亚当唤醒,理性就成了人类意识不停运转的“机器”。
  (二)《最后的审判》
  继西斯庭天顶壁画的20多年以后,1535年,米开朗琪罗只身一人又完成了另一幅代表作,西斯庭祭坛壁画《最后的审判》。这幅壁画覆盖了这块面壁上原先由拉斐尔的老师佩鲁吉诺绘制的几幅壁画,从佩鲁吉诺传世的经典作品《基督把天国的钥匙交给彼得》来看,这对于我们也是一件值得惋惜的事情。《最后的审判》这幅壁画的实际尺寸是13.7×12.2 m,历时六年。在这幅画中,基督的动作不在于重申救赎的理论,更在于强调惩罚的信条。米开朗琪罗在《创世记》和《最后的审判》一画中以上帝手指的动作指证了一个人类过程的寓言。基督诞生是人类新纪元的开端,那时候上帝死了已既成事实。米开朗琪罗执意说破文艺复兴仍
  然是对上帝信仰的问题。
  
  三、建筑设计:雄伟有力的艺术风格
  
  米开朗琪罗最荣耀的艺术实践是建筑。1546年教皇指派他为罗马圣彼得教堂的建筑师。虽然在教皇的一再坚持下他最终接受了这项委托,但是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时日无多,大师决定不要报酬。艰苦创作16年,1564年米开朗琪罗逝世之后,教堂的大半工程尚未进行。1590年米开朗琪罗设计的圆顶方案由G•波尔塔实施完成。教堂于1615年最后建成完工,整个教堂综合了几位建筑师的辛勤劳动,其中属于米开朗琪罗的设计成份比其他几位建筑师的都要多。米开朗琪罗为圣彼得大教堂大厅设计的大圆顶底座以古典风格装饰,檐部屏板雕以花环,给人以坚实富丽之感。圆顶本身外形曲线富有生气,是他在建筑设计方面体现固有的雄伟有力的艺术风格的典范之作,为以后欧美各国的大教堂和政府大厦的屋顶建筑树立了样板。他的建筑设计,大胆运用古典柱式,开创了一代新风,并且善于突出柱式结构的立体感,对日后的巴洛克建筑有很大影响,也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给予了很大的贡献。大师晚年除负责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工程外,还参与了法尔内塞宫、皮亚城门和卡皮托广场的建筑设计。
  
  四、结语
  
  米开朗琪罗在人文主义思想支配下进行艺术创作,受到萨伏那罗拉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以现实主义方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他的艺术观念是独创性的,对于人体之美的追求具有世纪意义,他的作品成为衡量一个时代的美的标准。他是非凡的雕塑大师,雕塑作品的风格形成和创作走向的线索可以概括成为英雄气概磨难成壮心不已的烈士暮年。他是杰出的画家,善于表现丰富的运动,并达到戏剧性高潮。他的建筑设计雄伟有力的艺术风格也显现出超人的才华。
  沃尔夫林在他的《古典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导论》中评价米开朗琪罗:“没有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像米开朗琪罗那样,从他最早的时候起就对与他最接近的同时代人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寿命最长是这位最有力和最独立的天才的命运,他的长寿使他在其他的人都死后又工作了一代人的时间。拉斐尔死于1520年,莱奥纳多和弗拉•巴尔托洛梅奥甚至死得更早。萨尔托一直活到1531年,但他生命的最后十年是最不重要的,而且即使他活得再久,看来也未必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米开朗琪罗却一刻不停,而且好像直到生命的后半期才达到力量的顶点,这时他创造了美第奇陵墓、《最后的审判》和圣彼得大教堂。“从那时起,中部的意大利只知道一种艺术,在米开朗琪罗的新发现面前,拉斐尔和莱奥纳多完全被遗忘了。”[4]米开朗琪罗是一生在艺术中不断求索的不倦的艺匠。
  
  参考文献
  [1][2][3]迟 轲. 西方美术理论文选[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92
  [4][瑞]沃尔夫林.古典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导论[M].潘耀昌,陈 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58
  
  A Tireless Art Master
  ——A Study of the Themes of Michelangelo Buonarroti’s Art Works
  WANG Qian
  (Dept. of Art and Design,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Science, Wuhu, Anhui, 241000, P. R. China)
  Abstract: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was the greatest sculpture master in the Renaissance. His sculpture showed that he experienced a noble youth and retained his ambitious old age. As a master painter, he was good at expressive motion and dramatic climax. His grand architecture design style displayed his art talent. The tireless artist created many masterpieces in his life.
  Key words: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sculpture; painting; architecture design; themes of art works
  (文字编辑、责任校对:王丽华)
其他文献
摘 要:从1999年到2009年,我国高校的扩招走过了整整十个年头,教育也已经从之前的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的教育。高校扩招政策的方向是正确的和合理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文章在分析高校扩招的背景积极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 扩大招生 高等教育大众化 十年回顾  中圈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0)03-0
期刊
(1. 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20;2. 广州市社会科学成果应用推广中心, 广东  广州, 510635)  *本文为2008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课题“促进广州中小企业技术原创力提升的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8Y40。  作者简介:王学力 (1958),男,汉族,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    摘 要:
期刊
摘 要:中国现代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创新奠定了一系列社会历史条件;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向纵深方向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创新不断实现由“哲学——方法论”创新——“实践——方法论”创新——“理论——方法论”创新的逻辑发展。  关键词:中国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方法论 创新逻辑 中国特色理论 政治经济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A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期刊
摘 要: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亿万农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站起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首先在中国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这是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的第一次重大变革。上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继续完善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同时,继续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特别是在农村普遍试行村官直选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村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被公认是一种唯物主义,但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唯物主义。对此却一直众说纷纭。文章认为,只有通过对各种形态的唯物主义进行仔细地辨析和比较才能搞清楚这个问题。文章将唯物主义划分为发生学的或进化论的或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生理学的唯物主义、物理主义或行为主义或还原论的唯物主义、基础主义的唯物主义和辩证的或历史的或实践的唯物主义等几种形态。  关键词:唯物主义 哲学 唯物主义分类 唯物主义
期刊
摘 要:文章分析了现行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对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进、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改革设想。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经济管理类专业 经济数学课程 课程设置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经济数学”是高职高专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旨在让学生掌握好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基本的数学知识,以及学会怎样去应用数学知识去理解和解
期刊
摘要:文章对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广东农村工业化的基本规律进行了考察,认为广东农村工业化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这样巨大历史成就的最主要原因与经验: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来推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始终以创新的精神来改进农村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体制,始终坚持发挥地缘优势,扩大对外开放等,在思想、制度及地缘等层面上,保证了广东农村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农村工业化广东 乡镇企业  中图分类号:F325.3
期刊
摘要:文章旨在探讨翻译中的风格再现问题。简要论述了风格的可译性,列举了刘宓庆提出的三种风格符号换码模式。基于这三种模武分析季羡林的《文学批评无用论》原文和张培基的英译本,发现英译本在重现原文风格上存在缺憾,无论从语域层面、词汇层面还是修辞层面来考虑,均没有达到与原文的契合;并为更好地再现原文风格提供了一些修改建议。  关键词:文字翻译词语翻译风格可译性风格再现翻译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5.
期刊
摘 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新时期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使命。文章依据创新素质教育论,论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作用,详细分析了在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阐明了教师在创新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专业实验 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l-623X(2010)05-0019-
期刊
摘要:中国女篮在29届奥运会中取得显著进步,但与世界最高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技术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女篮在得失分、篮板球、防守等环节都明显落后于美国队和澳大利亚队。中国队要提高水平,还应在提高对抗能力、提高替补队员水平、注重增强内线实力、培养必胜的信心和顽强战斗的作风等方面进行更大的努力,以缩小和世界最高水平的差距,促进中国女篮运动水平的尽快提升。  关键词:29届奥运会 中国女篮美国女蓝澳大利亚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