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素质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每个人都享受教育和自主发展的权利,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始终都是教育的根本目标。而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感染力较强的课程,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音响中的形式美和丰富的情感,陶冶情操的同时,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乐观的生活态度。那么,在经济发展欠发达的山区,如何落实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俨然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素养;审美能力
音乐学科是美育的重要载体,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既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音乐作为艺术类学科, 看似与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它能给学生以精神的滋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音乐教育的集中性、精微性、表现性和形象性,要求学生具备非智力因素的诸要素,从而使其形成一种坚忍不拔的情意品质。可见,学好音乐,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教育设施、场地等方面不够完整,尤其是山区地区,学生的音乐素养缺乏深层次的挖掘,再加上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滞后性,导致音乐教育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规划教学,深入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的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也至关重要,教师应充分吸收课程改革中的教学理念,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基于此, 笔者将从“培养音乐兴趣、优化教学方法、开展音乐活动”三个方面入手,对此展开具体阐述。
一、培养音乐兴趣
兴趣是学好知识、精通一门学科的首要前提,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做到专心致志,一以贯之,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其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而音乐素养的提升也必然需要浓厚的音乐学习兴趣为支撑。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利用一切有利于教学的因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例如: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应从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入手。一方面,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以旧引新,通过学生熟悉的歌曲进行导入,引出课题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情感。另一方面,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积极作用,通过多媒体设计教案的同时,也要通过媒体视频等形式丰富学生视野,提高教学的宽度和广度。比如,在欣赏一首歌曲时,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来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并通过视频展示相关背景;同时,在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播放学生喜闻乐见的歌曲,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谈感受,对歌曲的节奏、旋律等因素运用所学知识作进一步的鉴赏。如此一来,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够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发展自身的音乐素养奠定基础。
二、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关键,教法体现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学法则彰显着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优化教法,指导学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性较强的课程,如何做到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统一对教师来说是个考验。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情,以学定教,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效果,为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铺平道路。
例如:在教学“我的家乡多美好”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应以赏析法和听唱法来辅助教学。一方面,教师应先播放歌曲,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歌曲的主题、风格以及情感。之后,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对歌曲有初步认知。进而,复听歌曲,使学生再次感受,并让学生再课堂上自主跟唱,最后,教师伴奏,让学生随琴声轻声演唱和有表情的演唱,提高音乐表现力。另一方面,以赏析法展开教学,让学生自由结为不同的小组,小组内展开对歌曲的赏析,从歌唱家到每一句歌词内容,在相互交流中得出结论,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之后,让学生欣赏混声合唱《乌苏里船歌》,体会艺术表现特征,深入体会民族歌曲的风格特点。最后,拓展几个情感相似的少数民族歌曲,引导学生在对比鉴赏中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和情感特点。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欣赏和学唱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中的情感,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三、开展音乐活动
音乐活动的开展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又一重要途径,对于学生来说,按部就班的学习教材内容是缺少乐趣的,而丰富的音乐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心理,同时,激发学生的潜力,提升其学习的趣味性。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开展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例如:在上音乐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应以音乐活动的形式开展。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我,充分利用自身的乐理知识和乐感,对部分歌曲进行适度的改编,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在课堂上积极演示,以此来丰富课堂氛围。另一方面,教师应对教材內容进行合理的拓展,通过与教材紧密相关的音乐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另外,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应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与学生保持紧密的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让网络来帮助学生打开音乐艺术的“新世界”,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综上所述,提升山区学生的音乐素养,对促进教育现代化以及进一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需要明确的一点是,音乐素养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音乐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本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原则,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洋.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3):70-71.
[2]童敏娟.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创新策略探究[J].学苑教育,2021(19):47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素养;审美能力
音乐学科是美育的重要载体,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既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音乐作为艺术类学科, 看似与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它能给学生以精神的滋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音乐教育的集中性、精微性、表现性和形象性,要求学生具备非智力因素的诸要素,从而使其形成一种坚忍不拔的情意品质。可见,学好音乐,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教育设施、场地等方面不够完整,尤其是山区地区,学生的音乐素养缺乏深层次的挖掘,再加上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滞后性,导致音乐教育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规划教学,深入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的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也至关重要,教师应充分吸收课程改革中的教学理念,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基于此, 笔者将从“培养音乐兴趣、优化教学方法、开展音乐活动”三个方面入手,对此展开具体阐述。
一、培养音乐兴趣
兴趣是学好知识、精通一门学科的首要前提,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做到专心致志,一以贯之,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其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而音乐素养的提升也必然需要浓厚的音乐学习兴趣为支撑。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利用一切有利于教学的因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例如: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应从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入手。一方面,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以旧引新,通过学生熟悉的歌曲进行导入,引出课题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情感。另一方面,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积极作用,通过多媒体设计教案的同时,也要通过媒体视频等形式丰富学生视野,提高教学的宽度和广度。比如,在欣赏一首歌曲时,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来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并通过视频展示相关背景;同时,在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播放学生喜闻乐见的歌曲,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谈感受,对歌曲的节奏、旋律等因素运用所学知识作进一步的鉴赏。如此一来,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够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发展自身的音乐素养奠定基础。
二、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关键,教法体现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学法则彰显着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优化教法,指导学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性较强的课程,如何做到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统一对教师来说是个考验。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情,以学定教,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效果,为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铺平道路。
例如:在教学“我的家乡多美好”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应以赏析法和听唱法来辅助教学。一方面,教师应先播放歌曲,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歌曲的主题、风格以及情感。之后,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对歌曲有初步认知。进而,复听歌曲,使学生再次感受,并让学生再课堂上自主跟唱,最后,教师伴奏,让学生随琴声轻声演唱和有表情的演唱,提高音乐表现力。另一方面,以赏析法展开教学,让学生自由结为不同的小组,小组内展开对歌曲的赏析,从歌唱家到每一句歌词内容,在相互交流中得出结论,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之后,让学生欣赏混声合唱《乌苏里船歌》,体会艺术表现特征,深入体会民族歌曲的风格特点。最后,拓展几个情感相似的少数民族歌曲,引导学生在对比鉴赏中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和情感特点。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欣赏和学唱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中的情感,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三、开展音乐活动
音乐活动的开展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又一重要途径,对于学生来说,按部就班的学习教材内容是缺少乐趣的,而丰富的音乐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心理,同时,激发学生的潜力,提升其学习的趣味性。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开展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例如:在上音乐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应以音乐活动的形式开展。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我,充分利用自身的乐理知识和乐感,对部分歌曲进行适度的改编,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在课堂上积极演示,以此来丰富课堂氛围。另一方面,教师应对教材內容进行合理的拓展,通过与教材紧密相关的音乐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另外,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应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与学生保持紧密的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让网络来帮助学生打开音乐艺术的“新世界”,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综上所述,提升山区学生的音乐素养,对促进教育现代化以及进一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需要明确的一点是,音乐素养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音乐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本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原则,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洋.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3):70-71.
[2]童敏娟.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创新策略探究[J].学苑教育,2021(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