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融合:打开学习京剧的壁垒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cheap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剧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从徽班进京,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集成了许多传统戏剧的精华,流传地域最广,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结构的调整,更多的新事物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京剧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我们曾对小学生做过相关问题的调查,如你喜欢京剧吗,你听过京剧吗,京剧四大名旦你知道多少。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京剧的了解少之又少,接近于0。接着,我们又组织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人进行调查、采访,发现喜爱京剧艺术的多是老年人,大部分中年人、青年人都不太喜爱,觉得它的唱腔速度慢,与现在的生活节奏不和谐,不如看电影,听流行歌曲。国粹京剧的发展令人担忧,这既是社会问题,也是学校教育的问题。为弘扬民族艺术,根据学生学情,我们在小学五年级开展了“走进京剧”语文专题综合实践活动。
  “专题型”语文实践活动是我校的特色教育。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全方位创建时时处处和谐育人的园地”,以及国家语文教材,选定相关主题,围绕着各年级组的主题,开展系列的校内外的实践活动,并且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突出点线面结合的构建体系。学生在活动中探究知识、锻炼能力,并在参与、感悟、实践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在调查研究中走近京剧
  
  按照学生自由组合的原则进行分组,要求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有关京剧的材料;可采用多种形式如查阅资料、网上下载、请教师长、制作实物等。学生收集到的材料有以下几种。
  A 文字材料: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上下载获取的相关文字资料。
  B 图片材料:有关于京剧的各种剧照、图片等。
  C 音像资料:关于京剧的盒带、影碟、录像等音像制品。
  D 实物材料:学生’自制的关于京剧的制品,如纶、巾、京剧脸谱等。
  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将这些资料按照一定的主题(如脸谱、服饰、流派、行当、唱腔等)进行整理、加工。比如主题是“脸谱”的,就把关于脸谱的图片、文字、音像、实物等进行整理,剔除与脸谱无关的内容。同时小组成员一起利用课余时间编排,或解说、或演示、或播放影像,以便课内向同学展示。
  学生们利用PPT或者网页的形式,把了解到的专题知识介绍、讲解给其他各组成员,通过互动,大家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各个专题组的知识。他们开始对京剧产生兴趣,同时也产生了一种责任感,要用自己的行动去传播京剧知识。于是他们围绕专题设计调查问卷,了解游客、路人、家人对京剧的认识程度,然后运用各个专题的知识做展板、制作电脑小报或是手抄报,到附近的公园和社区去展示和发布,宣传京剧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努力锻炼自己的能力,采访游客、路人,与他们交流京剧。最后,学生们还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撰写了调查报告。
  另外,我们在校内组织年级组活动,请来北京京剧团的京剧演员,为学校师生作讲座、表演京剧艺术。学生也过一把京剧瘾。我们还组织学生到北京图书馆参与京剧专题讲座,聆听专家绘声绘色的演讲。在活动中,学生开始发现、了解、走近、品味京剧。
  
  在学科融合中走进京剧
  
  京剧本身就是一种集文学、舞蹈、歌唱、说白、音乐、美术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为了更好地体会、品味京剧的魅力,我们把语文、音乐、美术教师及学科教研员一起请来,共同备课,打破学科的界限,把京剧艺术从不同学科体现和展现出来,既突出学科特点,又有机融合,形成完整的艺术体系,以此来熏陶、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感受到国粹的艺术魅力。
  
  跟语文教师品京剧唱词
  
  学生在回忆《赤桑镇》剧情后激趣,语文教师引出念白“嫂娘,劝嫂娘休流泪你免悲伤,养老送终弟承当,百年之后,弟就是戴孝的儿郎”。并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饱含真情的诵读,带学生走进了京剧那扇神秘的大门,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师:包拯回忆小时候嫂娘对他的谆谆教导,而且劝慰的语言入情入理,那一段唱词确实打动了嫂娘,嫂娘虽然心里明白,但是她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失去了唯一的依靠,内心无法承受,要一头碰死在赤桑,假如你就是嫂娘一手带大的包拯,此时会是怎样的心情?
  师:唱词有诗歌般的语言,怎样读能打动嫂娘呢?请大家试读,注意断句。(教师再让学生练读、指读、有感情地朗读、欣赏京剧,在赏析和品读中体会情感、表达情感。)
  师:京剧演员是怎样通过唱腔表达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音乐老师过把京剧瘾,亲身体验京剧的魅力吧!
  
  跟音乐教师学京剧唱腔
  
  音乐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完整地欣赏唱段,向学生简介二簧碰板这种声腔板式。学生学唱第一遍,教师用口传心授的方式教唱,学生打着“板”,学唱第一遍。第二遍教唱后,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学唱,你觉得和读的戏文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回答:“多了一些字,有些字的发音有变化。”教师简介唱腔中的“虚”字和发音有变化的字,并指导学生再次跟教师学唱,提示唱好这些地方,再分句细唱;再次欣赏唱段,让学生说一说“净”行的唱腔特点;教师总结声腔特点:声音粗犷、豪放、洪亮,多用本嗓,要有气息支持,接着教唱重点字、词,唱好拖腔,完整演唱;学习“念”,先由学生说一说念白的特点,后由教师简单介绍,再指导学生练习;学习“做”,练习台步,练习武场伴奏,加上伴奏练习走台步,融合唱、念做完整表演。在课堂上,学生摇头摆尾,拿腔作调而且一板一眼,全神贯注地跟着教师学习,那如醉如痴的样子在唱、做中尽显痴迷!
  最后,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只是学习了‘净’行表演的一点儿皮毛。京剧艺术博大精深,你们想用画笔画画这些栩栩如生的京剧脸谱吗?”
  
  跟美术教师画京剧脸谱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教师先通过对包公黑色脸膛的分析,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知黑脸的人——他们大都具有坦率无私、清正廉洁的性格特点。
  师:你认识京剧中的哪个人物?
  生:包公。
  师:包公的脸是什么颜色的?
  生:黑色的。
  师:他是什么样性格的人?
  生:正直的人。
  教师出示几张京剧人物的脸谱画,让学生判断不同的脸谱出现的不同神态、性格,告诉学生脸谱不仅好看、具有装饰性,而且更像语言一样具有表现力:不同颜色的脸谱,能反映出不同人物的性格,人的善、恶、美、丑通过色彩尽写在脸上。然后,教师让学生欣赏戏歌《唱脸谱》,并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歌中提到的哪个人物感兴趣,他是什么性格的人。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总结出:   黄脸的典韦,他的性格彪悍、凶残、阴险。
  蓝脸的窦尔墩,他刚强、粗犷、骁勇、桀骜不驯。
  红脸的关羽,他是一个忠勇义烈的人。
  师:大家看,脸谱的色彩对人物的善恶、褒贬表现得多么直接呀,看了这些脸谱,我们便对人物的性格、品德一目了然。
  接着,教师讲解局部谱式,分别出示孟良图、后羿图、杨七郎图、张飞图、项羽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脸谱中各式各样的装饰图案,告诉他们小小的脸谱中蕴藏着历史文化,饱含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最后,教9币让学生动手画自己喜欢的脸谱,并把他们画出的脸谱一个个装饰在展板上。欣赏着展板上自己的作品,学生们神采飞扬的表情让每一位听课的教师都不忍指出他们的瑕疵,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学生们对京剧爱的表达!
  之后,语文教师与学生交流活动感受,指导他们进行习作练习。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谈道:“以前我对京剧基本上是一无所知,电视报纸有关京剧的内容都会跳过。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课,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魅力。它所包含的是一种民族的精神,带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与精彩的表演,一幕幕都进入我心中,我才发现戏曲是这么的诱人,我在不知不觉中迷恋上了它。真的,这是一堂美丽的课。”“是这堂生动的课,让我真正感到中国拥有京剧,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这是一节生动的实践活动课,所有的学生、教师,以及参加活动的教师都深深沉浸其中,被京剧的魅力所吸引。直到活动结束,大家仍意犹未尽。
  
  活动效果及意义
  
   “走进京剧”语文专题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他们通过网络搜集信息,表达与交流个人所得,作社会调查,参与多学科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建立了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巧妙地带领学生走进了京剧艺术。尤其是多学科融合教学,多个学科教师围绕同一个主题,共同寻找各个学科课堂教学的点,大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给予学生同一主题的相关知识与信息,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为他们张扬个性、接触社会、融入生活、汲取知识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时,教师的专业化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活动结束后,我们对五年级学生做了“京剧倾向”的抽样调查,如下页表格所示。
  
  调查显示,学生在活动前后对京剧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多学科融合课堂教学特色
  
  “走进京剧”语文专题综合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多学科融合课堂教学思想,即围绕主题多学科嵌入主线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在不同学科教师的引领下,感悟、欣赏、实践相同主题的不同角度的知识、技能等。
  
  打开了时间的壁垒
  传统学校的时间分配制度是小学每节课40分钟,学校的日课表、周课表、年课表整齐划一,缺乏灵活性,这种固定化的时间分配制度难以适应学生、学科、学习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弊端。
  “走进京剧”多学科融合课堂教学,打破了原来40分钟一节课的模式,语文教师利用20分钟,引领学生诵读、品味京剧唱词。音乐教师用30分钟引领学生学唱京剧,并走台步。美术教师用20分钟指导学生画脸谱,语文教师再用20分钟与学生交流感受,指导大家进行习作。这样的课堂学生一气呵成,一个半小时,没有人觉得累,没有人觉得长,大家都兴致盎然,这大概就是学科融合的无穷魅力吧!
  
  打开了空间的壁垒
  教育环境作为潜在课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开放式学校教育最初也是从改变教育环境出发,通过打开教师与走廊空间的墙壁,以满足多样化学习、活动、休息和娱乐的需要,使学校不仅成为学习的校园,同时成为生活的乐园;成为促进师生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友好交往的精神家园。
  “走进京剧”多学科融合课堂,学生们都聚集在多功能厅,语文课、音乐课、美术课、习作口语交际课都集中在一处,不再像以往那样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班里到处换场,这种空间的固定,营造了一种浓浓的主题学习氛围,学生一直沉浸其中,专心感悟,这种情境的创设体现了多学科融合的无穷魅力。
  
  打开了学科的壁垒
  开放式学校教育的理念和价值追求“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天性、个性和差异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宜的课程与教学。近几年来,我校围绕着校本课程开发,积极倡导课程的综合化改革,实施教学的个别化、个性化。
  “走进京剧”多学科融合课堂,充分展现了学生立体化接受主题知识的高效性,如首先语文教师与学生在品味、吟诵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形象、思想接着音乐教师运用唱的形式,让学生感悟京剧唱腔展现人物艺术性格的特色,在走一走的过程中,尽现人物形象;然后美术教师带领学生在了解人物内在形象的基础上观察脸谱,并结合常识勾勒脸谱,用画笔展现人物。这样的课堂学生兴致盎然,为习作积累了鲜活的素材,情感也就自然流露在笔尖,一篇篇佳作也就自然而然地诞生了。
  
  打开了人员的壁垒
  打开人员的壁垒,一方面在于力图改变传统的教师组织文化的个体化、个别化特点,倡导教师组织文化的合作性,以促进教师之间通过相互交流、对话,共享教育智慧,共同获得发展;另一方面在于打破班级、年级界限,促进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对话与互助,以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为了研讨多学科融合课堂教学,不同学科的教师坐到了一起,没有主次之分,没有学科界限,每个人都畅所欲言,在相互交流碰撞中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方法与策略。不管是哪一种学科的融合,大家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避让重复知识,强化学科技能,高效地完成主题学习任务。
  总之,多学科融合的课堂加强了各科教师对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在备课、试讲、研讨、修改,再试讲、交流、修改的过程中,教师们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围绕专题共同研讨,使课堂呈现出高参与、高效率、个体关注、习作的生活化等特征。
  
  师生留言板
  
  一节生动的实践活动课
  今天,我们在2_00多名老师面前上了一节终生难忘的实践活动课。
  课前,想到会来那么多外校老师,我们的表现又代表全年级,而且是三位不同学科的老师同上一节课,我的心里像装了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真担心能否上好这样一节课。
  上课了,教语文的刘老师带着我们品读了《赤桑镇》中“劝嫂娘,你休流泪……”一段唱词,包拯矛盾、复杂的心理,决心为嫂娘养老送终的神态仿佛在眼前展现。大家饱 含深情的朗读,打动了每一个在场的老师。最有意思的是教音乐的宋老师口口相传唱词后,让我上台走台步,一紧张我竟然走成了一顺,现在想起来都会“咯咯”地笑出声……还有就是教美术的马老师的提问,我对答如流,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心里美滋滋的!一个个脸谱贴在展板上,既美观又典雅,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别有一番风味。一小时二十分钟的时间,大家谁也没觉得长。刘老师说:“这就是京剧的魅力!”
  ——五(2)班学生 陈 铎
  
  一节难忘的课
  今天,我们班上了一节与众不同的课。课上,教美术课的马老师教我们画了脸谱,教音乐课的宋老师教我们唱了京剧。然而,最让我感到过瘾的还是学唱京剧了。
  刚上课,宋老师就告诉我们这节课要学唱京剧《赤桑镇》选段中包拯的两句唱词。我一听,心里不禁暗暗自喜起来,《赤桑镇》在语文课上我们都学过,而且就两句,连50个字都不到,肯定超级简单。学会后,给老爸露一手,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也让老爸对我刮目相看!宋老师先给我们唱了一遍,然后我们跟着老师的拍子一字一句地学唱。唉,怎么这么难呀!一会儿拐个弯,一会儿又拖个腔,我都有点喘不过气来了。再看看班里,一群苦恼的小孩正一个个皱着眉头“咿咿呀呀”地练习着。几遍过后,好容易能唱出点味道了,谁知这只是第一步,老师说,在唱之前还要加上念白。就“嫂娘”两个字,我想这回一定该简单了吧。可是就两字儿,还是要拐来拐去的,真没想到,这京剧里有这么多的学问,也不知道京剧演员要唱得轻松自如该付出多少努力呀。接下来,我们该学戏步了,因为剧中的主角包拯是个文官,步子要小、要稳。我们这些孩子平时大步流星惯了,总也走不好,同学们一会儿向左偏一点,一会儿向右偏一点,好似一只只憨态可掬的小企鹅。我们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就连听课的老师也笑了。走了几次后老师让我们合起来练一次,我们随着老师的拍子,一边唱,一边加上动作,一板一眼的,别说还真有点像小包拯。太好了,我会唱京剧了!
  “叮铃……”下课了,我极不情愿地离开了教室,我多么希望再上一节这样的课啊!
  ——五(1)班学生 杨一凡
  
  走进你
  ——《走进京剧实践活动》有感
  你被奉为中国国粹,历经200多年锤炼荡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在我心中,你就像一位神秘的女神——缥缈、迷离。
  儿时的我,就听父辈们常提起你,我也兴致盎然地跟着去看戏,最喜欢锣鼓喧天、粉妆玉砌。台下那连声叫好,让我不解其中奥秘。
  渐渐的我长大了,有强烈的欲望要揭开你神秘的面纱,去感受其中的神奇。于是,我决定跟着孩子们一起走进你。
  我们打开那扇大门,眼前的景象令大家惊叹不已。五颜六色的脸谱展现了性格各异的你;简洁凝练的唱词谱写了栩栩如生的你;流光溢彩的服饰装扮着璀璨斑斓的你;银光闪烁的乐器奏响了历史悠久的你;各具特色的流派,传承了底蕴厚重的你……这就是博大精深的你。孩子们渐渐地爱上了你,他们去采访、去看戏,是那样痴迷于你。动画片不再是他们的最爱,电视机旁他们等待着你。他们的血脉中流淌着你的精髓,他们要把你传承下去!
  然而,在我眼里,你是浓淡相宜的中国水墨画,你是气势恢弘的西方交响曲,你的魅力无法比拟,越来越多的人会走进你,走进绚丽多姿的你!
  ——教师刘 畅 宁淑从
其他文献
为了弥补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脱离的缺憾,让成人高校文科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台州电大对文科类学生开设科学普及选修课程,但由于文科学生数
新课改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教师正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运用多种方法、采取多种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是广大教师的共识。笔者认为,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既获得必要的知识,又增长智慧,为终身发展奠基,才是重中之重的工作。智慧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慧需要知识为基础,但知识绝不等于智慧。智慧是一种把知识应用于实践,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综合
[摘要]教育具有意识唤醒功能,这项功能的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具有提升认识水平的作用。这个作用具有广泛性,对个人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教育推进自身发展的主要功能。该方面又具体表现为:1,教育的发展既需要权威,又需要超越权威;2,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相互影响。这两项都是意识唤醒功能在发挥着作用。充分发挥意识唤醒功能的作用,要求对受教育者的意识唤醒科学、合理、及时。  [关键词]意识唤醒;
摘要:目前使用的网页制作教科书,没有明确的网页设计规范。学生制作出来的网页存在许多问题,产生大量的冗余代码,增加整个网站的容量,使得网页的下载和上传速度变慢。本文通过对网页设计中的建站、表格及布局、HTML语言编写、Script脚本应用、CSS特效应用以及多媒体应用规范等的分析,探讨网页制作教学中的规范。  关键词:网页设计;教学;规范    前言    网络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网页已成为当今生活
在党和国家政策大力的推动下,我国近年的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正值第三个发展高峰期,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2007年全国中等职校的招生人数首次突破800万人,在校生人数
2011年新课标卷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中,有一道选考的光学题.它考查的是关于光学中的折射角和折射率问题,而考生普遍反映本题的折射角求解较难,因此,笔者通过思考与探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所陈金辉博士与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BNL)许长补研究员及其他“螺旋管径迹探测器”(STAR)合作组的科学家合作,近日在布鲁克海文实验室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
在教学过程中,任何教师都能遇到所谓的“差生”问题,而教师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细致的关怀,使“差生”转换为优等生,是我们教师共同的心愿。然而,教师如果不注意引导,使学生反复处于失败之中,就会影响学生后续学习的心态,从而丧失了学习上的信心,以致成为“差生”。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就是运用成功教育的思想,通过帮助学生在学习上反复成功,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获得成功的决心。    一、让成功的心灵
首先阐述科学悖论研究中科学家表现出来的创新个性品格;其次,根据中学生探究物理与科学家科学探究过程的相似性,提出在“类悖论”的概念及探究教学中培养创新个性品格问题;最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