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教师以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衡量学生,社会一些负面影响威胁了孩子。一系列因素影响之下,学生厌学、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发生犯罪。学生心理健康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努力,才能有效地维持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学会做人。
关键词:父母;学校;社会;应试教育;心理健康;语言;行动
大多数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其他;相当一部分教师以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来衡量学生好坏;社会更是以此作为选择人才的标准。在这一系列的因素影响之下,造成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学生的厌学、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发生犯罪,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家庭和社会。家庭环境、教师的教育方法、社会影响造成的环境压力是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最直接的罪魁祸首。
一、家庭影响是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家庭是学生的启蒙“学校”,家庭教育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智”轻“德”,甚至把品德、思想道德教育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学生的分数是最重要的,只要学生学习成绩好,就一切都好,万事大吉,学生成绩稍差,不问原因,忽视交流,便来一顿训斥、打骂。
二、学校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应试教育之下,忽视学生品德教育,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出现“马加爵”现象,便不足为奇。殊不知教师因为学生学习成绩不佳而对学生进行的体罚、讽刺、挖苦,势必会使学生产生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信任的感觉,进而产生羞愧、自卑、不思进取、委屈、失望、说谎、无助、失落、对老师疏远、逆反心理等心理现象,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例如:①语言上的伤害:当学生考砸了的时候,老师对其说一些过激的话,造成伤害。②行动上的体罚:当做错题时,老师会用肢体体罚学生,让他记住这次惩罚。甚至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会受到重做10遍或20遍的惩罚——岂不知学生身心都受到了严重伤害。
三、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是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社会是一个大染缸,一些“逐富”思想泛滥,会造成学生贪小便宜,养成了小偷小摸的习惯;不良媒体传播的“带黑”性质的打打杀杀,欺弱侮小,“教导”孩子以“借”为名,巧取同学钱物,遭到反抗,就用打来解决……这对于他们自己和被他们欺辱的学生来讲,身心都极为不利,出现破罐子破摔、脾气古怪、性格暴躁,以“自我”为中心等对其一生都不利的行为。
在了解了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之后,我们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父母的情感态度和家庭氛围对学生个性的导向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如果学生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学生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信;如果学生生活在赞许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爱;如果学生生活在羞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内疚;如果学生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信任他人……因此,父母应该做到:学生在场,父母不要吵架;父母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父母应表扬学生的优点,不要视而不见;父母要尽量解答学生的问题。
二、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
1.学校要努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由于种种原因,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未能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在一些地方,心理健康教育甚至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学校应请有关专家给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让教师知道心理健康的人必须具备完整的人格、充沛的活力、进取的精神、愉快的情绪、适当的行为、虚心的态度及现实的良好适应。
2.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学校应开设健康教育课,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以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
3.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学校要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开设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
4.教师讲究科学方法,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粗暴急躁,不能过分地批评指责,更不能讽刺打击,要朋友式地谈心,针对性地梳理,耐心启发,正确引导,表扬批评要适度,减轻学生的思想压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别人。
总之,学生心理健康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努力,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综合教育,才能有效地维持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逐步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目的。
关键词:父母;学校;社会;应试教育;心理健康;语言;行动
大多数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其他;相当一部分教师以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来衡量学生好坏;社会更是以此作为选择人才的标准。在这一系列的因素影响之下,造成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学生的厌学、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发生犯罪,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家庭和社会。家庭环境、教师的教育方法、社会影响造成的环境压力是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最直接的罪魁祸首。
一、家庭影响是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家庭是学生的启蒙“学校”,家庭教育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智”轻“德”,甚至把品德、思想道德教育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学生的分数是最重要的,只要学生学习成绩好,就一切都好,万事大吉,学生成绩稍差,不问原因,忽视交流,便来一顿训斥、打骂。
二、学校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应试教育之下,忽视学生品德教育,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出现“马加爵”现象,便不足为奇。殊不知教师因为学生学习成绩不佳而对学生进行的体罚、讽刺、挖苦,势必会使学生产生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信任的感觉,进而产生羞愧、自卑、不思进取、委屈、失望、说谎、无助、失落、对老师疏远、逆反心理等心理现象,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例如:①语言上的伤害:当学生考砸了的时候,老师对其说一些过激的话,造成伤害。②行动上的体罚:当做错题时,老师会用肢体体罚学生,让他记住这次惩罚。甚至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会受到重做10遍或20遍的惩罚——岂不知学生身心都受到了严重伤害。
三、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是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社会是一个大染缸,一些“逐富”思想泛滥,会造成学生贪小便宜,养成了小偷小摸的习惯;不良媒体传播的“带黑”性质的打打杀杀,欺弱侮小,“教导”孩子以“借”为名,巧取同学钱物,遭到反抗,就用打来解决……这对于他们自己和被他们欺辱的学生来讲,身心都极为不利,出现破罐子破摔、脾气古怪、性格暴躁,以“自我”为中心等对其一生都不利的行为。
在了解了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之后,我们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父母的情感态度和家庭氛围对学生个性的导向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如果学生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学生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信;如果学生生活在赞许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爱;如果学生生活在羞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内疚;如果学生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信任他人……因此,父母应该做到:学生在场,父母不要吵架;父母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父母应表扬学生的优点,不要视而不见;父母要尽量解答学生的问题。
二、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
1.学校要努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由于种种原因,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未能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在一些地方,心理健康教育甚至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学校应请有关专家给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让教师知道心理健康的人必须具备完整的人格、充沛的活力、进取的精神、愉快的情绪、适当的行为、虚心的态度及现实的良好适应。
2.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学校应开设健康教育课,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以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
3.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学校要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开设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
4.教师讲究科学方法,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粗暴急躁,不能过分地批评指责,更不能讽刺打击,要朋友式地谈心,针对性地梳理,耐心启发,正确引导,表扬批评要适度,减轻学生的思想压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别人。
总之,学生心理健康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努力,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综合教育,才能有效地维持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逐步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