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计算机技术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o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教育中,计算机具有计算速度高、容量大等特点,被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数据库、超文本、信息高速公路等技术的日趋成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生深刻的变化。计算机被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利用它可以将符号、文字语言、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大屏幕上显示,进行人机交流,协助教师有效地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数学学科集逻辑性、复杂性、严密性、抽象性、精确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于一身。正是这一特点,使得无数学习者为之着迷,同时又使得无数学习者为之烦恼。计算机教学可以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化解这一矛盾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能使教学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计算机技术,结合实际生活,可以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制成生动活泼的画面,配上动听的声乐,展示要解决的问题,展现一系列的教学内容。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使学生眼、耳、手等器官综合参与,注意力更加集中,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与生活密切联系,使枯燥的问题变得生动有趣,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使用计算机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空间想象力
  
  数学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和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一定量的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概念和教学重点,教师往往费尽心思也难以讲清,学生更不容易理解。这时,教师如果能够通过软件设计一些图片、动画等计算机手段,精心设计好流程,合理解释和演示,往往一个小的动画就可以帮助教师把一些复杂和抽象的数学概念简单化、明了化,把数学原理和数学规律直观形象地显现在学生面前,化难点于无形之中,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理解得透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普通的教学不是缺乏立体感就是缺乏起直观感,学生学起来可谓困难重重。而计算机教学可以通过图画,使课本上的一些静态的平面图形,演变成真实的几何模型,形象地呈现出几何体的内部结构,也可以形象地把几何体分割成平面图形,通过平面图形解决立体几何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几何体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使立体图形直观化,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计算机,教师可以把搜集到的在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数学知识图片、数据等资料和应用实例呈现给学生,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大学生的知识含量。把一些文字、图形、习题作成课件,这样可以减少教师板书的时间,加大课堂练习量,师生可以进行充分交流与研讨,提高教学效率。复杂的解题过程,可以突破黑板的局限性,通过课件逐行和逐字的展示,实现解题过程的完整性和解题过程的严谨性。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层次的作业问题,在每一组题目的前面有一段简短的既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反映问题层次的导语,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择,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数学教学中的平移、旋转、对称、轨迹等情景,使得一些关系可视化,展示数学关系的创造性,引导学生在求知过程中自主地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五、充分发挥网络作用,提供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让网络走进课堂,可以使整个学习过程突破狭小的教室空间与短暂的课堂局限,可以向学生生活的每时每刻渗透和延伸。网络作为一个海量的知识仓库,学生可以轻松地在网上搜索、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教师把数学课搬上网络,学生便可以随时上网,开展复习、学习、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在课堂上没有完全弄明白的问题,在网络系统中自己查找、寻找答案。有一部分学生还想进一步向高层次学习,则可以继续学习。通过网络,学生还可以和不同地域的人自由探讨问题,这样就使学生有了一个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
  当然,任何事物的作用都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计算机教学有很大优点,但也存在憋端,如计算机展示的内容在大屏幕上停留的时间,受到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影响,可能停留的时间很短,在学生头脑中可能形成记忆较短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使用计算机的同时,应适当地进行板书,把本节课的重点保留下来,以便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长久记忆。
其他文献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美术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那么,根据新课程改革目标,针对初中历史教学,也应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下面就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设想:    一、确定探究内容    在
期刊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强度不断加剧,环境日趋恶化,已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敲响了警钟,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增强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因此,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环境知识的渗透,加强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逐渐形成人人参与环境保护的风气。如何才能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怎样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环保
期刊
思想政治课教学以教学过程“五要素说”分析而论,包括“政治教师”、“学生”、“政治教材”、“教学手段”、“师生的道德心理氛围”五大要素。教学过程的“五要素说”虽然不是最为科学的教学论观点,但它所揭示的教学同师生的道德心理相关理论是难能可贵的。纵观当今思想政治课教学,不难发现这样一条“规律”,即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成败、效益高低、价值的大小虽受制于各种原因,但它同教学中师生的心理状态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师
期刊
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是一套学用结合的新教材。新教材采用听说领先的结构功能教学,图文并茂、语言地道,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它使我国的英语教学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为了适应新教材的要求,必须改革传统的以讲授语言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代之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新型的课堂教材结构。笔者认为,采用五步教学法是最佳选择。    一、五步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1、五步教学法符合认识规律  从哲学角
期刊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充分地认识“Word”软件的功能,并能熟练运用Word的基本功能。  【教学内容】  如何插入图片及制作卡片。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前面两课,大家学习了利用画图工具来写字、画画,这些都是Windows操作系统里比较简单的应用程序。如果要处理
期刊
《快餐美食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广东版)第一册第九课。  本课是本册书第三单元“玩泥沙,好快活”里面的第一课。  本单元利用橡皮泥色彩丰富、可塑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在玩玩、做做中进行一些泥塑基础技能的训练,制作一些简单的食物和动物而认识“立体”造型。  对整个单元基本形体的要素进行组构、添加练习,促进学生眼、脑、手协调发展的同时,培养他们徒手造型塑造美的兴趣。    一、教学目标
期刊
当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然成为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趋势,思想政治课教学由传统的“以课本加粉笔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模式向“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教学相整合”的教学模式转变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构建教学体系,以讲述中国的经济、政治制度及其建设和发展规律为主,对学生进行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常识教育。要求通过课堂教学,一方面使学生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课标的落实以及新教材的运用都是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展现出来的。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中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我们对新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效,表面上看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里常常是气氛活跃、高潮迭起,好象课堂已经走进了新课程的最佳状态。但当我们认真审视、研究、剖析我们课堂教学的某些教学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来源的利用与开发,首先要建立融洽、开放、发展的课程观,即用开放的眼光来看待课程资源,并将课程资源进行优化组合。而教材只是课程资源中的部分资源,并不是教学资源的全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认真把握课程标准,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取正在发生的事件、学生关注的事件及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件来作为教学辅助材料;根据教学需要调整,整合教材内容,重新创设教
期刊
学校品牌是一种教育价值体现形式,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资源的日趋丰富、经济的飞速增长,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学习要从传统的观念中走出来,去重新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形象。    一、学校品牌是一种文化载体    文化是品牌的灵魂,品牌是文化的载体,只有当文化与品牌有机结合时,才能展现出文化的无穷魅力,彰显品牌的生命价值。成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