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备考攻略(四)

来源 :语文世界(高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er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点扫描
  诗是语言的艺术,贵凝练。古诗词因其语言精炼、含蓄而跳跃性强,是理解的难点,便也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角度。古诗鉴赏作为高考必考的主观题型,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判断、鉴赏评价等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能力提升指导
  拿到一首古诗词,有的同学不知该从何处下手鉴赏,总是感到很茫然,很无奈,这当然是平时阅读不够所造成的现象。其实,古诗词鉴赏也和文章的欣赏一样,平时也必须多阅读,多思考,多琢磨,如果你阅读到了一定的量后,再回过头来总结总结,你会发现,古诗词鉴赏同样是有章可循的,有方法可用的。下面介绍阅读、鉴赏古诗词的一些体会和方法,提供给同学们,以作参考和启发。
  
  鉴赏古诗词的实用方法之一
  ——抓虚实切入古诗词的鉴赏
  从诗的本质来说,是虚实相映的。实,是指生活形象等客观因素。虚,是指情感、氛围、格调等主观因素。从诗的写法上来看,诗人也一般常采用以实带虚,以虚入实,虚实结合的方法。说得更具体些,就是诗歌的思想、感情或诗所阐发的哲理是抽象的、虚的,而如何用具体的、形象的景物来表现诗的思想、感情或哲理,则又是实的。实,是基础,而让意境腾飞起来,却是虚,是思想、感情的神秘力量。
  如李煜的《虞美人》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的《千秋岁》有:“飞红万点愁如海”;贺铸的《青玉案》有:“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作者把抽象的愁绪,竟忽而化作了滔滔东流的春水,忽而化作了飞红万点的海,忽而又化作了一川霭霭的烟草、满城飘飞的柳絮、无休无止的黄梅时节的细雨。这些具体景物,使我们深切地理解了“愁”的缠绵,“愁”的繁多,“愁”的难以排遣。
  
  鉴赏古诗词的实用方法之二
  ——把握感情落差鉴赏古诗词
  如果没有水位差,就不会有瀑布的奇观。诗文亦然。诗文所以忌平铺直叙,贵能波澜起伏,究其实质也是感情落差的把握问题。
  最常见的拉开感情差距的表现方法是:从反面来写。譬如,唐·王昌龄的《闺怨》就是这样写的。明明是表现闺中少妇的满腔愁绪,却偏偏要从“闺中少妇不知愁”写起。
  这种正面不写写反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反衬手法。王夫之在《斋诗话》中,论反衬之妙时曾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其所以有“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也是由于把感情推向两极,使之在一哀一乐之间,造成最大限度的感情落差。刘熙载在《艺概》里,则把这种加大感情落差的艺术手法,称为“衬跌”。他认为“词之妙全在衬跌”。这个“跌”字,即是跌落之义,是对感情落差的非常形象化的说法。
  强调一般的习惯心理与事实之间的差距,能使欣赏者有出人意料之感,而造成较大的感情落差。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可以为例。这首套曲开头渲染出一种大事将临,好戏就要上演的气氛和神秘色彩。特别是当作者写到“胡踢蹬吹笛擂鼓,见一彪人马到庄门,匹头里几面旗舒……”时,人们在心理上会习惯地认为,这将有贵人来到。此时,人们起码是怀着要么敬、要么畏的感情的。可是当“贵人”走到跟前“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原来是从前明抢暗盗、敲诈勒索的刘三(刘邦)。套曲前后感情形成一个巨大的落差,从而造成一种辛辣讽刺的艺术效果。
  
  鉴赏古诗词的实用方法之三
  ——抓委曲的技法鉴赏古诗词
  古人云:“人贵直,文贵曲。”从诗的技法上讲,行文之委曲,就是采用委婉曲折、闪烁迂回的方式,“体情察物,巧吐心曲”,使人再三读之,可悟俯仰用笔之妙。而如果语直文平,意思过露,则绝无沉吟回味之余地,诗的美也就丧失殆尽。古今诗人委曲的技法,若分条述之,可归结为三。
  言此意彼:即为双关,是委曲生成的一种表现技法。诗文中的双关词句,含有双重意义,一明一暗,言此意彼,“醉翁之意不在酒”,词句的意思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暗含的意思,就像打哑谜,用意主要不在手势本身,而在于手势的背后,蓄高乃题外之旨。用这种手法的诗,几乎俯拾即是。譬如陶渊明的《饮酒》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作者直接告诉我们的是:太阳落山的时候是最美的,飞鸟倦了也知道还家。但没有说出的言外之意是:有些人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美好的归宿,不愿返回这优美而宁静的大自然怀抱呢?虽不曾号召人们对黑暗官场进行激烈反抗,却启示人们蔑视那丑恶污秽的现实,教人们从生活上远离它,从道德上鞭挞它。
  正意反说:就是正话反讲,有意颠倒为之,或明褒实贬,或明贬实褒。总之,言是意非,闪烁其词,表里相悖,而注重的是反面的意旨。这也是造成诗歌委曲美的一种表现技法,而且往往比上一种来得更为深沉强烈,更具艺术感染力。譬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整首诗表层写的是神仙世界的美丽,深层其实是要反衬现实世界的丑恶;写自己一心想遨游仙境,正是表现对现实世界的憎恶,不跟权贵同流合污,不事权贵的主旨。这个主旨,像一盏聚光灯,把全诗照亮。
  委婉曲折:就是话不直说明言,而是迂回行进,委婉陈情,由一意转出另一意,笔触如丝,含而不露。品诗人须再三味之,方可发微显胜,参透其奥。这也是常见的一种委曲美的表现方法。譬如,唐代诗人王建的《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诗中巧赞新嫁娘的聪颖灵慧,但不直言,而是抓住心灵写她的手巧。新媳妇入门,其“首场演出”——做羹汤能否成功,能否由此而博取婆婆的欢心,在夫家立稳脚获一席之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将决定着她未来的命运与幸福。我们不能不为这位初来乍到的女主人公捏一把汗。但幸运的是,新媳妇很懂得讨好婆婆的诀窍——她懂得“知母莫如女”,于是先选准小姑为突破口,从侧面了解到“姑食性”,从而避免了与婆婆的正面冲突;又通过“先遣小姑尝”,而取悦了舌馋嘴尖的小姑子。这就争取了主动,在未来的可能发生的纠葛中,她已以二比一对婆婆占得了优势。总而言之,诗文抓住人物的心灵写手巧,结果二者全写了出来,写活了一个聪慧过人的新嫁娘。
  
  鉴赏古诗词的实用方法之四
  ——抓谜语法鉴赏古诗词
  众所周知,谜语和诗歌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可是,为了出奇动人,别开生面,诗人们在创作诗歌时,有时模仿谜语的表现手法,汲取谜语的艺术技巧,使他们创作的诗歌新颖别致,耐人寻味。如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红叶》,是一首写景诗,诗是这样写的:
  乌桕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
  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
  诗题是“秋”,当然要写秋天的景色。且看诗人是怎样描写秋天景色的:高大的乌桕树,像一位高明的老染工,把全身铁皂般的乌桕树叶染得猩红如血。那孤松背后的小枫树,定是昨夜偷吃了王母娘娘的仙酒,面颊绯红,斜倚松干,想遮掩自己的醉容。诗人以卓越的胆识,高度的概括,从万木萧瑟中拣选出具有秋季特色的乌桕和枫树作衬托,用拟人、比喻等手法,塑造了经验丰富的老染工和浪漫贪杯的小淘气两个形象,烘托出一幅明艳爽健的金秋图,特色鲜浓,饶有情趣。尤其妙在全篇不着一秋字,而秋意自足,正如唐人司空图所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见《诗品含蓄》)。读者即使不看诗题,从乌桕和枫树的红叶调动联想,试着猜一猜,定会猜出红叶影射的那个隐伏的事物正是秋。历来写秋的诗很多,却易落前人窠臼,终跳不出“秋风”“秋雨”之类的俗套,不及这首诗回味无穷,新颖雅致,别开生面。
  
  鉴赏古诗词的实用方法之五
  ——抓象征手法鉴赏古诗词
  可以说,很多诗歌都是用象征手法写成的,如果我们能抓住这种象征手法,有时同样能够完全欣赏一首诗歌。当然,最先要熟悉特殊意象的象征义,诗词中有一些意象的意义是固定的,这些意象有着丰富特殊的文化内涵,它已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了,而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古人常用这些意象的象征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对这些惯用意象的特殊意义,我们必须了解,这对于拓展思维度,正确解读诗意、把握诗情很有帮助。如抒愁写恨的常用“水”“草”“雨”等意象来表达:流水比喻愁(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草喻恨(李煜: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春雨比喻愁(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柳”“柳枝”等意象则常用来表惜别怀远(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还有松、竹、梅、菊象征人的高洁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诗词中出现类似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惯用意象时,可以把它作为优先考虑的鉴赏方向。
  
  ■备考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元·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1)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手法上主要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诗歌的意境,有“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的分别。你认为此曲属于什么意境?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汴河曲
  李 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其二)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释]①汴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②隋家:隋王朝。③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④不较多:差不多。
  (1)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
  泗州东城晚望
  秦 观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1)从所写景物看,前两句写________;后两句写________。
  (2)前人评论“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请以此诗为例,简要分析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病起书怀
  陆 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释]①江干:江边。②庙社:宗庙社稷,指国家朝廷。③和銮:天子的车驾。
  (1)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由四联组成,其_____联和_____联是对偶句。
  (2)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展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和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简析“江上秋风动客情”一句,说说作者当时怀有一种怎样的“客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人陈廷焯认为“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较下面的唐诗和元曲,回答问题。
  春 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中吕]阳春曲·春景(节选)
  胡祗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
  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1)比较《春怨》中“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和《春景》中“谁唤起?窗外晓莺啼”两句写黄莺的目的和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怨》和《春景》在语言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①空间转换,时远时近:作者的眼睛和画笔起始于大江远山,然后写两岸人家,芰荷池塘,沙洲水禽……忽儿又放纵开去,极目天际之画船,倏地又收回至村落酒帘。于是一片江南秀丽风景,便一览无余了。②动静结合:流水生烟,山岚耸翠,此为一动一静;画檐芰荷,安静恬淡而沙鸥在舞,珠帘在卷,画船由天边驰来,酒旗在风中招展,又于宁静之中,显出一派生机。(①②两种答案,答出其中一种即可)(2)此曲应理解为“有我之境”。这首曲看似客观描写,但实际处处有我。如“看沙鸥”之“看”固然是“我”看,“芰荷丛一段秋光淡”之“淡”也包含着作者的感受和评价。七句写景中没有作者表赞叹一字,但笔笔都像用蘸满了爱的浓汁画出来的,否则哪能这样美丽与可爱!(大意对即可)
  2.(1)李诗重在通过叙写汴河春色和隋宫的荒废,抒发了对隋王朝衰亡的感慨(喻伤今之意)。皮诗看似为汴河洗刷“罪名”,实则巧妙地对亡国之君进行了强烈的斥责。(2)李诗以描写为主,触景生情;皮诗以议论为主,欲夺故予,角度独特。(意思对即可)
  3.(1)山;水(2)如本诗三四句写“山”,但诗人不从“山”字落笔,而是写出林后天际的一抹青色,暗示了远处的山峦。而这“山峦”才是主体,却到最后一句才出现,这样既回答了前一句的暗示,又自成一幅渺渺白水绕青山的画面。这样就显得“婉曲回环”。
  4.(1)颔联颈联(2)这首诗开头用了白描手法,结尾又用蜀汉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描绘了诗人病体瘦弱、客居江边,挑灯夜读《出师表》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想学诸葛亮出师北伐,杀敌报国的思想情怀。
  5.(1)诗歌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的孤寂落寞之感和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2)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将儿童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凄然情伤、低回不已的心境形成鲜明对比,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6.(1)前者是表现少妇不愿让黄莺惊扰她的美梦,抒发了她对征戍亲人的思念之情;后者是为了展现黄莺欢唱的美好春景,表现了一种闲适愉悦的心情。(2)活泼生动、口语化。
其他文献
勤奋地生活  [美]西奥多·罗斯福    先生们:  在向你们——西部最大城市的公民,为国家培养了林肯和格兰特的国家的公民,最能体现美国精神的公民——讲话时,我想谈的不是贪图安逸的人生哲学,而是要向你们宣讲勤奋地生活。我想说,成功的最高境界不属于满足安逸生活的人们,而是属于那些在艰难险阻面前从不畏惧终获辉煌的人们。  凡怯懦、懒惰、不相信祖国的人,谨小慎微丧失坚强斗志的“文明过头”的人,混沌无知的
期刊
正如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缓慢》所表达的一样,耐心是一种我们应有的素质,等待并不意味着失去;相反,缓慢有时还可以让我们看清某些事物的本质或真相。  一个富于深刻含意的故事往往可以流传很久,《一杯咖啡》的滑稽与内涵同样意味深长。而出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亨利希·施颇尔之手的故事,更是值得细读。他擅长运用象征怪诞的联想手法来写小说,《耐心等待》可见一斑。  (田 野)    他走到一家咖啡馆门前,刚进得门儿
期刊
在2006年诺贝尔奖各个奖项纷纷出炉之际,一年一度的“搞笑诺贝尔奖”(IgNobel)也于10月5日在美国剑桥市哈佛大学桑德斯剧院中揭晓。  “搞笑诺贝尔奖”于1991年在美国创立,宗旨是“表彰那些不能也不应该被重复的科学研究”,让人们“先是大笑,然后开始思考”。“搞笑诺贝尔奖”每年一次,其奖项包括生物、医学、物理、和平、文学等。与诺贝尔奖总是颁发给在相关领域做出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作家或政治家的评
期刊
【作家简介】  芥川龙之介,日本文坛最有影响的小说家、诗人之一。自幼受到中日古典文学的熏陶,上中学后广泛涉猎欧美文学,喜读易卜生、法朗士、波德莱尔等人的作品。被誉为日本文坛的鬼才。1927年7月24日,于自家寓所服安眠药自杀。著名作品有《罗生门》《鼻》等。其作品以题材丰富多彩、表现技巧高超、社会批评尖锐著称。    【分享经典】    【读书人语】故事开头,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凶杀案,作者以法庭呈堂
期刊
语文的世界,百花齐放,色彩斑斓。语文世界,博采众长。这既是一种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又体现了大语文的精神。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从语文报刊中精选文章来开阔同学们的视野,丰富成长知识,也希望这样的“锦上添花”能使语文世界更加的包罗万象,异彩纷呈。   (编 者)    目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问题已经被提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青少年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是引起各界的关注。针对当下学校教
期刊
新的一年开始了,从本期起“越导越开心”栏目特携超级潜力派童星小明一同闪亮登场。小明是一个孩子,有着看似成人,却又不同于成人的言行。他纯真又富于智慧,充满无厘头又逆反;他用真实的眼睛看世界又带着一点自嘲,讽刺,荒谬的味道。我们就是想将小明置于一种平凡的、儿童的语态和儿童的生活环境中,从而反衬成人生活的荒诞,达到强烈的喜剧效果。小明的精彩表演,绝对幽你一默,打动人心。快来看看为大家打造的新剧《小明日记
期刊
这里有学生们成长的记录,这里有老师们耕耘的心声,这里有编者与读者交流的回音,这里还有本刊的活动信息,这里还有很多、很多……  闲了、空了就到这里转转吧,希望大家在“交流地带”作客愉快!  (编 者)     柳斌、刘波、王登峰等出席会议,  本社社长李行健当选为会长,本刊总编王晨等八人当选为副会长。    深秋时节,三晋大地金菊飘香。中国语文报刊协会2006年年会于10月21日至24日在山西太原召
期刊
【创意话题】  (山东卷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星 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渣,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和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
期刊
创 意 话 题  (上海卷高考作文)  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创 意 导 引    今年上海的高考作文题,是一道能够让考生的激情在新课标的旗帜下充分燃烧的好题。对照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高中生作文的重要量化指标是,学生必须善于“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
期刊
曹南院知镇戎军日①,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以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虏军将至近,使人谓之曰:“蕃②军远来必甚疲,吾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语之:“歇定,可相驰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