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政协委员的行为艺术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c4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要评选一个“中国最具喜感的公民行动”奖,广东省政协常委孟浩与他的胡子大概有望问鼎。他以“蓄须明志”的方式倒逼广州市政府公开一份“内部资料”——39号文,最终以喜剧收场。
  孟浩很好认。他身材高大,喜穿唐装布鞋,留着一头花白长发,头比一般人要大。他有很多威风凛凛的绰号,比如“最敢言的广东政协委员”、“较真的明星委员”、“孟大炮”等等,在公民社会气息浓厚的广州,他是意见领袖、媒体宠儿。
  本刊记者见到孟浩时,他著名的胡子已经剃掉了,胡须制成了毛笔,其中一支正挂在他的办公室一幅上书“天地正气”的字画上。今年3月底,广州地标“小蛮腰”与数十名媒体记者在雨中围观孟浩剃胡子,见证这位明星委员以蓄胡子的方式成功倒逼政府信息公开。
  虽说孟浩有着广东省政协常委的身份,但他对公共事务的影响力,不仅让“公知”们艳羡,也让大多数的“委员”、“代表”望洋兴叹。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出身,到目前为止也还是一名企业员工的普通公民,他是怎么做到的?
  他视媒体为盟军
  孟浩很少单兵作战,当他针对某项公共事务采取行动时,总喜欢叫上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新闻媒体活跃的广州,记者是孟浩最常见的盟军。
  南方都市报一位编辑记得,早在2004年,孟浩就不时邀请媒体记者一同调查社会问题。“那一年,有人向他反映惠州有工人被欠薪,他就主动叫上了我,我们一起坐火车到惠州跟工人们座谈,同行的还有他的夫人,我当时就觉得,这个政协委员跟别人有点不一样。”
  而令这位编辑啼笑皆非的是,孟浩一路上还跟他大谈自己参政议政的方法论,把“不该说的”都说了:“他跟我说,他并不是什么都管,比如说,涉及自己供职单位的事,他就不会管。这都能跟记者说,他也够坦诚的。”
  广东媒体喜欢孟浩这样的“个性委员”。此地毗邻港澳,民间涌动着公民社会的思潮,市民强调个人权利,媒体热衷舆论监督,省会广州的媒体尤甚。一到省“两会”,报纸编辑时常忍不住嘱咐跑时政的记者:“留意有无委员开炮。”如此氛围,当媒体遇上一个好“开炮”,而又个性十足的政协委员,那就好比蜜蜂遇上了花蜜。
  孟浩也认定媒体是自己的盟军,他说:“媒体是人民的喉舌嘛,政府出台政策的时候会借助媒体传播,那我对政策有异议的时候,当然也要借助媒体发声。”
  今年以来,孟浩公开关注的公共事务有39号文、广州中考新政、广州限外、红专厂存废等,此外,他还在私下推动着一系列民生事务。这样的大忙人,按理说没时间接受太多的采访,但一位跑线记者的经验是:“即便再忙,孟浩也会准确地告诉你他什么时候有‘档期’。”
  孟浩对记者的重视在媒体圈内很有名,财新网一名实习记者对此也有体会。4月3日,广州暴雨,当天,孟浩参加一个关于39号文的研讨会,而这位实习记者被安排采访孟浩,但尚未毕业的她没有采访证件,被堵在了大楼门口。她忐忑地给孟浩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孟浩就托人把她带进了会议室。“第一次参加这种会议,得到孟浩的照顾,心里暖暖的。”
  但是,孟浩与媒体“过从甚密”,此事也颇有争议。有政府官员认为,作为政协委员的孟浩,履职时总爱都带上记者,“不是善意的行为”、“有作秀的成分”。而广州政协委员韩志鹏力挺孟浩,韩志鹏说:“就算是作秀也值,只要这个‘秀’能推动社会进步,何乐而不为呢?”
  “不少人说孟浩爱作秀,我不屑于去讨论这个话题,他把政协委员的履职‘行为艺术化’了,这是一种创新。”一位与孟浩相熟的媒体人说,“对孟浩的批评大多出于一种‘木秀于林,风欲摧之’的心态。”
  孟委员的“圈子”
  喜欢联合同道中人的孟浩,在广州媒体有意无意的“撮合”下,逐渐与本地的意见领袖结成了一个个“圈子”。目前最活跃的一个圈子,是南方都市报评论员苏少鑫召集的“广州公共观察”。
  “广州公共观察”的成员共有9名,包括孟浩、王则楚、李公明、信力建、朱永平、曾德雄、赵邵华、王世军、苏少鑫,他们当中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人、律师和企业家,他们都关心公共事务。自去年成立以来,这个苏少鑫眼中的“松散联盟”每月聚会一次,就近期热点的公共事件交换看法。
  圈子里有着像王则楚这样的“名宿”。1945年出生的王则楚比孟浩大了13岁,早在孟浩“出道”之前,被《南方人物周刊》称为“诤言者”的王则楚已经很有名了。当年,既当过人大代表,也当过政协委员的王则楚连续6年就广州洛溪大桥收费问题提出议案,成功让洛溪大桥在2005年停止收费。
  “孟浩喜欢关心大家关心的事,性格执着,凡事都要弄出个结果。”但王则楚并不认为孟浩是一个激进的人,“他很注意分寸的掌握。”苏少鑫同意王老先生的说法,他说,蓄起胡子叫板政府的孟浩在圈子中是一个“温和有礼,非常客气”的人。“在争论的时候,他会说,‘我有不同的看法’,但他从不会说别人是错的。”
  “特别好说话”的孟浩主动结交了一批有志于推动社会进步的盟友,其中包括“不平则鸣,性子有点躁”的韩志鹏。韩志鹏坦言,他与孟浩的观点不尽相同,但彼此的价值取向、志向基本一致,“比如说维护这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今年上半年,广州的“意见领袖”们顺应市民意愿,联手推动了当地中考新政的延期,孟浩、韩志鹏二人是其中的主力。大年初六,孟浩约韩志鹏到自己的办公室商议对策,当晚两人便联名向教育部门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次日,《羊城晚报》以《“中考新政”不应仓促实施》为题报道了二人的联手“发难”,这让出台政策的政府部门不得不在农历新年后上班的第一天就开始认真考虑来自民间的声音。
  在外人看来,孟浩等人上报纸、批政府,威风八面,但事实上,他们也承受着不小的压力。2008年,广东政协换届,此前屡次给政府部门挑刺的孟浩一度感到很焦虑,他向多名媒体朋友倾诉,担心“这次要被拿下来了”。但出人意料的是,孟浩不仅连任政协委员,还被选进“常委”班子。事实证明,尽管孟浩为部分政府官员所不喜,但作为一个整体,广东官场依然希望在政协树立一面“敢言”的旗帜。   孟浩的妻子武玫曾取笑道:“孟浩就是个穷酸书生的样,像孔乙己又酸又犟。”苏少鑫打趣地跟武玫说,王则楚老先生说孟浩是一副“民国遗少”的形象,武玫说:“不愧是名门世家,同样的意思,表达就是文雅。”而孟浩不以为甚,他说,自己最信奉孔老夫子的一句名言——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在苏少鑫看来,孟浩、韩志鹏等人的故事“估计也只会在广州发生”。中山大学教授郭巍青也有相似的说法,他认为,广州是个充满市民气质的城市,平民们喜欢讨论公共事务,批评政府决策,不但七嘴八舌,而且理直气壮。“孟浩委员蓄须明志,用自己的胡子换政府39号文的公开,要在别的地方,或许难以想象,而这在广州,却很自然,几乎见怪不怪了。”
  6个片段让你了解孟浩
  成名之作:孟浩事件
  2006年8月,广州市一名初中生向孟浩反映,称自己填报了某高中公办公费的志愿,最后被录取为要多付4万元的择校费的择校生。
  出于义愤的孟浩带着电视台的记者到广州市教育局“了解情况”,但被工作人员告知“领导不在”。孟浩不信,要自己上楼找领导,工作人员急了:“你敢硬闯,我就打110报警。”后来,教育局官员出面,就工作人员的态度向孟浩道歉,并说明该考生填报志愿的缘由,孟浩这才罢休。这事后来被央视报道,“较真”的孟委员声名大噪。
  此事的戏剧性在于,当时广州教育局颇不服气,一度要求广东省政协“调查”孟浩,但被省政协强势顶回。这对于刚在“委员”的位子上找到一点感觉的孟浩来说,可谓最好的一剂“鸡血”。
  明星委员的“胡子问政”
  为倒逼广州市政府公开“39号文”,孟浩在长达13个月的时间里坚持不刮胡子,直至文件公开。
  39号文在2008年出台,主要涉及广州市的交通、地铁、垃圾处理等民生建设项目的经营思路。在广州市政府官网上,人们能看到当年的38号、40号文,就是见不到39号文。
  2011年3月,一名记者在孟浩的办公室遗落了“39号文”,孟一看,认为该文件出台的合法性有待商榷,理应让公众知晓,由是开始了与“39号文”的角力。次年1月,他在广东省“两会”上“抢话筒”放话:“39号文一天不公布,我就一天不刮胡子。”
  今年1月,广州市长陈建华承诺3月底公开39号文,并通过媒体喊话,让孟浩赶紧把胡子剃了。但孟非常较真,不见39号文就是不剃须。直到3月底,“39号文”面世,他才在媒体的见证下剃掉了胡子。
  蹲点火车站抓小偷
  2002年的一天,孟浩看到一个小偷正在作案,他走上前一把抓住小偷的手,钱撒了一地。妻子武玫说:“他太天真了,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他在石牌桥、岗顶一带,看到小偷就抓,根本就不知道人家背后还有同伙。”2008年,大年初三,孟浩在深圳火车站坐电梯的时候被偷了6000元。报警无果之后,孟浩在深圳火车站地铁口潜伏,观察“可疑分子”动态,还一度打算写信向深圳市政府反映情况。对此,王则楚评曰:因为有人报道了他才去做这个事情,实际上没人报道的话,他自己才懒得跑这一趟。
  微博上与官员“对飙”打油诗
  孟浩喜作打油诗,他把自己八句的打油诗称为“一桶”,四句则称为“一瓶”。今年1月底,广州市教育局出台“中考新政”,民众质疑新政偏帮官家子弟。孟浩随后在微博上发了“一瓶”:“中考新政起波澜,民怨顿生欲掀天;鹏浩策笔疾书紧,哨兵即应细谋篇。”有意思的是,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也是风雅之人,随即赋诗回应:“中考因由遇波瀾,当听民愿事关天;此固一谢孟夫子,从长计议谋新篇。”
  在孟浩、韩志鹏及众多家长的争取下,原本箭在弦上的中考新政最终推迟3年实施。
  向全社会公开联系方式
  2002年,孟浩当选广东省政协委员,朋友告诉他,这只是一个风光的头衔。但他不愿顶着政协委员的光环枯坐办公室,开始不断寻找收集民意的途径,想办法提案、建言。
  2004年,孟浩成为了广东政协第一个公开自己邮箱和电话号码的委员。他还在提案中建议其他委员跟人大代表也公开自己的联系方式,有委员在私底下抱怨:“你看孟浩带的一个什么好头,他自己跳出来,还要连累别人。”
  2008年,他成立了民意工作室。2009年两会,他交了10个提案,被媒体誉为“提案大王”。找孟浩反映问题的人越来越多,《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这样写道:“材料就像雪片一样飞到这儿来。快递的地址栏上只写着‘孟浩’和‘广东省政协’,也能转到孟浩手上来。”
  书法“发烧友”
  孟浩的名片背面,印着他自己的一幅小楷作品,上书鬼谷子的名篇,落款是“长安行吉”。长安是孟浩的出生地,“行吉”则是他的字。据说,孟浩自6岁起学书法,擅长行草,工于小楷。他自号“方圆庐主”,乃出自他的书法老师赵承楷所赠的“方止圆行”四字。
  书法让他与书法家赵承楷结缘,并得以加入九三学社;书法也让他与妻子结缘,得以携手一生。在广梅汕大厦的办公室里,有一张大大的书桌,放着笔墨纸砚,他不时在这里挥毫写字。每次只要出行时间稍长,他就会随身携带笔墨纸。
  “求我送字的,我不一定写;我想送字,但对方不乐意的,也坚决不写。”孟浩一本正经地说着,俨然一派大书法家口吻。“嗯,他一直自诩为艺术家的。”孟浩的好友苏少鑫如此评论道。
其他文献
最近一段时间,朋友们见面都在谈新媒体和“纸媒危机”,人人争开微信公号,颇有当年人人开博客、开微博之势。公益圈也洋溢着自媒体热潮—不受传统媒介的约束,自己撰稿、吸引读者、建立“自媒体”,一幅美丽新世界的图景,颇有几分“乱花渐入迷人眼”之势。  与此同时,传统媒体感到自己优势不再,人心惶惶。如何参与社会的变化,如何面对跨界和转型,成为同行们热衷讨论的焦点。  一个新时代要来了吗?其实,对我们来说,这不
期刊
它的全称是“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成分为聚苯乙烯。在过去长达14年的被禁年月里,它有时候被煞有介事地印上“可降解”字样,大多数时候则非常低调地进入各大餐馆。现在,它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归,撩拨起口水无数。  这是一张颇有意思的漫画:画面上,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兜里揣着公章,嘴里哼着小曲儿,一只手轻而易举就扯断了一纸封条。  写有“封”、“禁”字样的封条,原本粘在一个一次性发泡餐盒之上。周边则是大多数不
期刊
今年5月底,我从北京转至上海驻站,开始关注华东地区的公益发展。朋友喜欢问:上海和北京有什么不一样?  “海派公益”高端洋气—比如我去采访一个公益性的话剧社团,发现这个社团的成员大多是跨国企业的白领、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海归。在上海,如果不知道社会企业,不强调创新精神,似乎就OUT了。  但上海公益圈最早给我的印象是:权利意识极强。在我从业的第一年,因为一篇报道出现问题,曾被当地一家知名社企问责。他们对
期刊
一、“小额信贷”——信用担保重建家园  这是川西平原难得一见的朗朗晴天。吴思千夫妇站在自家新房敞亮的庭院里,满心满眼的都是笑,身后是一整架刚收上来的蒜头,越过院墙和成排红色房顶的远处,西岭雪山白皑皑的峰脊在艳阳下发散着耀目的银光。  时间已来到2013年的5月,距离那一场天崩地裂的人间惨剧,已整整五年。从成都到什邡的这一路,道路平整开阔,农田一片青碧,当季的枇杷果垂坠枝头,式样统一的新建房舍沿村道
期刊
我的微信里关注了《中国财富》的公众账号。然而,并不是每一篇文章我都会细细阅读,时间和兴趣总难免倾斜。不过,有些文章,我会一字不落地读下去。上期它刊登的《罪与恕:公诉人杨斌的另类公益》简版曾先在微信发布,当时,我一字不落地读了一遍。后来,我又在《中国财富》上读了一遍完整版。  第一次读的时候,几乎落泪。第二次读,还是想落泪。  作为一名跑法治线的记者,必须面对太多的人间惨剧。但同时,在选择曝光罪恶,
期刊
陈向阳个子不高,很朴实,但性格里很有几分倔。这从他连续8年“背着马桶全国到处跑”、结果赔了几十万(元)的经历不难看出。  2002年春天,陈向阳以志愿者身份,来到甘肃天水尝试用尿水种苹果。然而,他每年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有机苹果,也跟当地每年盛产的数十万吨花牛苹果一样,始终难以找到好销路。幸运的是,从2010年起,因在自己老家做公益而结识陈向阳的地产大佬潘石屹,开始主动在微博上帮助吆喝售卖生态苹果。 
期刊
做事情的人难免要受到议论,随着新公益推动更多人从边缘进入中心,他们遭受的议论也会越来越多。比如,近期就有一些议论的新动向。有作者写了《如何成为一名公益大咖》,描绘了公益的圈子构成。它用轻松的笔调写成,因为轻松以至于类似嘲讽。  这么多做公益的想必都看到这个描写公益江湖的文章,有业者直言,“觉得恶心”。不是因为圈子恶心,而是觉得轻佻的笔调恶心。这种不适感,不独在这里体现。不止一家小机构在对深圳慈展会
期刊
这个城市在一条依然乡土气的窄马路上骑着摩托,正急行于工业化和经济建设的道路上。仿佛是整个东南亚的缩影。  湄公河渔灯初上的时分,一名年轻女子身着越南特色的高开衩旗袍,有点匆忙地在过江之鲫般的摩托车流中横穿范五老路。这条胡志明市有名的道路并不宽敞,斑马线也缓不下争先恐后的车轮们,于是,拥挤着高速移动的车灯仿如掉到激流里碎了的银河,朦胧了夜幕下的那个天蓝色婀娜人形。片刻,这名女子从奔腾的尾气中抽出身来
期刊
中国《旅游法》本月正式实施,该法明确提出,旅游者应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但是,十一假期仍然有不少关于游客素质差的报道,还有一些照片记录下违反公德的行为。前一阵子,还频频有中国游客在境外旅游不文明行为的报道,从埃及神庙上的“到此一游”,到帕劳潜水时发现中华烟,到卢浮宫前水池泡脚,再到无视警示在比萨斜塔前草坪野餐。最近几年的“全球最差游客”调查中,中国游客总是名列前茅。  人们往往在这些不良行为中看到
期刊
所有关于人类未来能源命途的借口,都是各个水电站修建的官方说辞。  这一次,又轮到了赤水河。  《中国财富》的文章《谁在剿杀长江鱼?》说,一条长达58公里的航运扩能工程,将直接在赤水河腹地施工建设。这个带着贵州省“北入长江”的航运宏图的工程,将给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之核心”的赤水河,带来不小的消极影响。负责环评的贵州省水产研究所却公然声称:赤水河航运扩能工程是综合利用水资源,是保护环境而不是破坏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