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公共道德的深层原因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旅游法》本月正式实施,该法明确提出,旅游者应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但是,十一假期仍然有不少关于游客素质差的报道,还有一些照片记录下违反公德的行为。前一阵子,还频频有中国游客在境外旅游不文明行为的报道,从埃及神庙上的“到此一游”,到帕劳潜水时发现中华烟,到卢浮宫前水池泡脚,再到无视警示在比萨斜塔前草坪野餐。最近几年的“全球最差游客”调查中,中国游客总是名列前茅。
  人们往往在这些不良行为中看到公共道德的缺失,但公共道德的缺乏与不良行为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一种看法是,不良行为是因为缺乏公共道德的知识,只要知道了,行为就会有所改变。其实并非如此。现在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不良行为,其真正原因都不是不知道,而是明知故犯。而明知故犯的一个根本原因便是缺乏一个人应有的自尊,因而不能在公共行为上自重和自爱。
  社会心理学家罗森伯格(MorrisR osenberg)把“自尊”(self-esteem)界定为一个人基于自我价值的认知行为。自尊不只是对自己有良好评价和正面看法,而且更是有与此一致的行为。一个人自我感觉良好但却行为不端,这不是真正有自尊。因此,任何一个自恃甚高的人,他的不端行为仍然会被视为“不自重”和“不自爱”。
  社会学家荷威特(John P.H ewitt)在《自我与社会》一书中指出,自尊总是通过某种情绪表现出来,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荣誉感和羞耻心。因此,行为不自重、不自爱的人也常被看作是不要脸、厚脸皮和无羞耻。
  不要脸和厚脸皮往往表现出一种病态和扭曲的“自尊”,觉得自己特牛,特有面子,特了不起,所以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待自己的行为。
  一些在国内旅游或国外旅游的人,由于觉得自己财大气粗,就特别容易有不自重、不自爱的行为,一旦被别人批评,还特别容易有偏不买账的逆反、敌对情绪,认为是别人看不起他,歧视他,错在别人,而不在他。几年前有报道说,一些中国游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前骑铜牛,被批评后,外交部某官员辩护说:“这是一种习惯而已。例如喜欢聚众、喜欢大声说话。你看,在机场里、餐厅里,大家聚一块说话的,都是中国人。可这就是一种习惯,我们还看不惯外国人那种小声嘀嘀咕咕、当着面还要相互咬耳朵呢。”他还说,“如果那个铜牛不让骑,就应该立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禁止攀爬’。……这些是文化差异,外国人有他们的礼节习惯,我们也有自己的礼节习惯,并不能说谁对谁错,也不能单靠一方的努力,而是需要双方共同沟通,相互理解。”
  这种狂妄的文化民族主义,表现出来的看起来是民族自尊,其实是一种畸形的民族自恋。对个人来说,自恋(narcissism)是过度的、没有价值标准地爱自己,对一个民族来说也是一样。
  自恋一面是狂妄自大,另一面则是封闭自卑。自恋使得个人或群体经不起一点点的外来批评,习惯于把一切批评都当作心怀叵测的恶意攻击和诽谤造谣。
  自尊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人在群体中有所道德行为的根本条件。行为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自尊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小在特定环境中潜移默化培养而成,父母对待子女、老师对待学生、政府对待国民的方式对大多数人的自尊和自重发展有重要影响。人越是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尊重,养成自由思考、独立判断、理性抉择的习惯(当然需要有社会、政治的条件),就越能培养自尊和公共行为所需要的自重和自爱。
  真正的自尊和自重必须由个人内心的道德力量来支撑。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自尊看成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他把自尊分为两种,一种是来自别人的尊重,另一种是来自内心的自我尊重。外来的尊重与一个人的身份、知名度、相貌、成功等等有关,内心的自我尊重来自一个人的信仰、价值观和做人的原则,它比外来的尊重更坚韧、更持久,也更有价值。只有内心的自尊才能使一个人相信,我是一个好人,好公民,并以此感到荣耀、幸福和骄傲。比起外来的约束,这种内在力量对人的公共行为有着更大也更可靠的正面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厌倦了教科书里的宏大叙事,有一天李远江突发奇想,他想让学生去挖掘“他的故事”(his story),让历史的记忆变得有温度,可触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历史的书写者。一场轰轰烈烈的“中学生写史”运动,由此拉开序幕。  “一直以来,我们的历史教育都是老师在不断向学生灌输一种模式化的历史观,学生学历史就是为了考试拿高分。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  这个问题困扰了“半道出家”的历史老师李
期刊
2013年1月,吴稼祥的新书《公天下:多中心治理与双主体法权》(以下简称《公天下》)出版,这本书吴稼祥写了3年,胸怀天下,殚精竭虑。他谈论着“超大规模国家如何治理”,你当然可以将其看作一家之言,但对吴稼祥来说,这位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作为政府智囊的民间学者,其间凝缩的,是他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出路20年的思考。  书的封底赫然印着一句感言:“此书,朝成夕死可矣”。  2013年1月,吴稼祥的新书《公
期刊
最近一段时间,朋友们见面都在谈新媒体和“纸媒危机”,人人争开微信公号,颇有当年人人开博客、开微博之势。公益圈也洋溢着自媒体热潮—不受传统媒介的约束,自己撰稿、吸引读者、建立“自媒体”,一幅美丽新世界的图景,颇有几分“乱花渐入迷人眼”之势。  与此同时,传统媒体感到自己优势不再,人心惶惶。如何参与社会的变化,如何面对跨界和转型,成为同行们热衷讨论的焦点。  一个新时代要来了吗?其实,对我们来说,这不
期刊
它的全称是“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成分为聚苯乙烯。在过去长达14年的被禁年月里,它有时候被煞有介事地印上“可降解”字样,大多数时候则非常低调地进入各大餐馆。现在,它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归,撩拨起口水无数。  这是一张颇有意思的漫画:画面上,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兜里揣着公章,嘴里哼着小曲儿,一只手轻而易举就扯断了一纸封条。  写有“封”、“禁”字样的封条,原本粘在一个一次性发泡餐盒之上。周边则是大多数不
期刊
今年5月底,我从北京转至上海驻站,开始关注华东地区的公益发展。朋友喜欢问:上海和北京有什么不一样?  “海派公益”高端洋气—比如我去采访一个公益性的话剧社团,发现这个社团的成员大多是跨国企业的白领、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海归。在上海,如果不知道社会企业,不强调创新精神,似乎就OUT了。  但上海公益圈最早给我的印象是:权利意识极强。在我从业的第一年,因为一篇报道出现问题,曾被当地一家知名社企问责。他们对
期刊
一、“小额信贷”——信用担保重建家园  这是川西平原难得一见的朗朗晴天。吴思千夫妇站在自家新房敞亮的庭院里,满心满眼的都是笑,身后是一整架刚收上来的蒜头,越过院墙和成排红色房顶的远处,西岭雪山白皑皑的峰脊在艳阳下发散着耀目的银光。  时间已来到2013年的5月,距离那一场天崩地裂的人间惨剧,已整整五年。从成都到什邡的这一路,道路平整开阔,农田一片青碧,当季的枇杷果垂坠枝头,式样统一的新建房舍沿村道
期刊
我的微信里关注了《中国财富》的公众账号。然而,并不是每一篇文章我都会细细阅读,时间和兴趣总难免倾斜。不过,有些文章,我会一字不落地读下去。上期它刊登的《罪与恕:公诉人杨斌的另类公益》简版曾先在微信发布,当时,我一字不落地读了一遍。后来,我又在《中国财富》上读了一遍完整版。  第一次读的时候,几乎落泪。第二次读,还是想落泪。  作为一名跑法治线的记者,必须面对太多的人间惨剧。但同时,在选择曝光罪恶,
期刊
陈向阳个子不高,很朴实,但性格里很有几分倔。这从他连续8年“背着马桶全国到处跑”、结果赔了几十万(元)的经历不难看出。  2002年春天,陈向阳以志愿者身份,来到甘肃天水尝试用尿水种苹果。然而,他每年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有机苹果,也跟当地每年盛产的数十万吨花牛苹果一样,始终难以找到好销路。幸运的是,从2010年起,因在自己老家做公益而结识陈向阳的地产大佬潘石屹,开始主动在微博上帮助吆喝售卖生态苹果。 
期刊
做事情的人难免要受到议论,随着新公益推动更多人从边缘进入中心,他们遭受的议论也会越来越多。比如,近期就有一些议论的新动向。有作者写了《如何成为一名公益大咖》,描绘了公益的圈子构成。它用轻松的笔调写成,因为轻松以至于类似嘲讽。  这么多做公益的想必都看到这个描写公益江湖的文章,有业者直言,“觉得恶心”。不是因为圈子恶心,而是觉得轻佻的笔调恶心。这种不适感,不独在这里体现。不止一家小机构在对深圳慈展会
期刊
这个城市在一条依然乡土气的窄马路上骑着摩托,正急行于工业化和经济建设的道路上。仿佛是整个东南亚的缩影。  湄公河渔灯初上的时分,一名年轻女子身着越南特色的高开衩旗袍,有点匆忙地在过江之鲫般的摩托车流中横穿范五老路。这条胡志明市有名的道路并不宽敞,斑马线也缓不下争先恐后的车轮们,于是,拥挤着高速移动的车灯仿如掉到激流里碎了的银河,朦胧了夜幕下的那个天蓝色婀娜人形。片刻,这名女子从奔腾的尾气中抽出身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