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远方,我的思念成灾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memo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心上人是一位威武的战士,他身披铠甲,手执长殳,为国家战斗,出生入死。
  自他离去,我变得不认识我自己,散乱的长发再也没人为我盘起。我常想着下场大雨,那场雨将我窗前的忘忧草浇灌,浇灌成郁郁葱葱。到那个时候,我的心上人就会回来。
  我开始每天头痛,可是我很欢喜,因这痛楚让我觉得只要思念够深够浓就能唤你归来。
  《诗》三百,孔子称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纵览百诗,很少能够见到像《伯兮》般“脱节制、放至极”的篇目,字里行间,情深意肆,似能遥见女子于日落窗前、忘忧草畔将夫君信物怀于胸前,愁眉不展,欢颜不再的零寥之姿。分别前的最后一幕,你在我眼中全是英武的模样,我目送你远去的背影,秋风将你的衣襟吹起,也吹散了我的长发。自你走后,再未盘起。铜镜已布埃尘,镜中人撑腮远眺,望不到黄沙弥漫的战场。诗于此处已足可见女子相思之甚,但是下起两句则将这种郁结之心推到了高潮。这是第几个下雨天了?我每天盼它,却总是艳阳高照。这种事不遂人意之心加诸于相思愁苦之情,将女子单薄的躯体一压再压,这种违、这种愁、这种思、这种痛是她每天的必修功课。窗后的忘忧草迎风摇曳,开得正灿烂;窗前的人儿愁思漫长,心冷难言说。一窗之隔,忧不尽,愁未断。言到此处,那位倚立窗前的女子关上了窗,坐到了镜前,开始了又一轮的心愁。诗终于此,但故事却没有结尾。她的心上人杀敌报国否?荣衣回乡否?还是战败溃退、尘土掩身?空间的遥远与时间的弥长叠加成一个巨大繁复的迷宫,她在这迷宫里静待日光下沉、俯看萱草长盛、独坐镜前颦思,看似日居月诸,实则渺渺无期,空空无人。作者不忍写下结局,如是悲离则肝肠寸断,如是欢聚则顿失情绵意长。而正是在这样一种言尽意未绝的缠绵中,我们感受到了与女子一样的痛、一样的思、一样的情,这跨越两千多年的时光和这沧海桑田的古中国交错出一个平行的场域,这落日我们看得见,这芳草我们闻得到,这铜镜摸了一遍又一遍,这哀愁续了一年又一年。千古传诵,刻心铭记,盼君之归,日月可鉴。
其他文献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祭祀节日,同时清明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尤为重要的养生节气。清明时节,气候潮湿,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那么,清明节如何养生呢?  ◎注意“病从口入”  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此时又是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膜炎等的多发季节,因而要认真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及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尤为注意“病从口入”。  ◎
期刊
海尔的掌门人张瑞敏曾在企业内部会议上讲过一个故事。他说,“我总是在思考一个现象:1965年,我上中学时到青岛中山公园劳动,在喂狼的时候,给它一根骨头,所有的狼都上来抢。再扔一根骨头,这些狼又同时来抢这一根骨头。哪怕扔进去五六根骨头,它们也不会是每一只狼分一根,而是共同去抢一根,抢完了再抢另一根。”  这个故事很形象地说明了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但它同时也道出了企业在这样的竞争中往往容易采取不智的做法。
期刊
民谣里唱,“三月三,荠菜煮鸡蛋”。古诗有云,“春在溪头荠菜花”。农历三月三,便是古代的上巳节。随着时间流逝,这个美好的节日连同它纯真的内涵一并湮没于历史的长河。还是让我们回溯长河之源吧,去听听先民的涵咏吟唱,再次品味这个节日的万种风情。  ◎春浴采花:万众祈福  上巳春浴的习俗,发源于周代水滨祓禊,后由朝廷主持,并专派女巫掌管此事,成为官定假日。《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期刊
鲁国有个人,为父(母)守丧,丧期结束的当天,就在家里唱歌。子路听到后,嘲笑他:“这个家伙太不像话,这么急不可耐吗?”  孔子一听,就批评子路:“仲由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苛责别人呢?三年之丧,他已经够苦了,你对人也太苛刻了。”  其实,这样确实不好。所以,子路走后,孔子也说:“如果再过一个月,就好了。”  孔子也知道那人有错,但不愿意批评。在他看来,别人有错,不是苛责的理由,恰恰是应该宽容的地方。
期刊
曹操千百年来褒贬不一,“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成了历史上对曹操最著名也是最准确的评论。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东汉著名鉴赏家和评论家许劭给曹操的评语。而这句话可以有两种理解。处在治世,就是能臣,处在乱世,就是奸雄;治理天下,就是能臣,扰乱天下,就是奸雄。但不管是哪种理解,都从侧面反映出曹操是一个具有双面性的人。早在年轻时候,曹操本想做“能臣”的。“平定天下,匡复汉室”一直是他的人生理想。
期刊
郑国有个老百姓寒冬里过河,上岸后小腿都冻僵了。景差刚好路过这里,就把那人扶到陪乘位子上,并用自己的衣襟捂着那人的腿脚。晋国大夫叔向听闻后,不以为然地说,景差身为国相,这样做不是很浅陋吗?我听说,在贤能官吏管辖的地方,三个月就该修好沟渠,十个月就能架好桥梁。这样的话,牛马过河都不会湿蹄子,何况是人呢?  这便是掌故“景差覆衽”的由来,见于刘向《说苑》。叔向的这番议论,很容易让人想到孟子的一段话。《孟
期刊
《诗经》是面向现实的艺术。不仅表现为农事诗的描写,面向现实的生活观念使周人把诗的创作看成对自己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是现实主义的眼光使诗人对社会生活具有了最为敏锐的观察能力,使诗人能够把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素材,对各种生活现实进行深刻的提示与描写。  大至国家的宗庙祭祀、军事战争、宴飨朝会、政治变革,小至平民百姓的蚕桑耕耘、屯戍徭役、婚丧嫁娶、娱乐游观,都是《诗经》所要描写表现的对象。  现实主义的创
期刊
产生于公元前1000年到600年之间的《诗经》在中文的系统中已经成为经典,这一本书,或者不称为是一本书,它就是人们在桑树下唱歌的声音,被记录下来了,最早叫作“诗”,更接近我们今天在田间巷陌听到的歌唱,它第一次被称为“经”是在战国,战国开始人们把这些民歌收集起来,共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书后广泛流行于各诸侯国,人们觉得这些诗非常美,感觉到这里面的
期刊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是《牡丹亭》里少女杜丽娘的人生中第一声发现自己的惊叹。不读《诗经》,青春美丽便不会自知,白白浪费这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杜小姐说:“关了的雎鸠,尚然有洲渚之兴,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圣人之情,尽见于此矣。今古同怀,岂不然乎?”少女情怀总是《诗》,三百篇诗反复诉说着的,也就只是年少时没能说出的那一个字。发现自己,发现爱情,这是人性的启蒙,是古往今来每个灵魂必经的觉醒。
期刊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邶风·柏舟》  说起春秋时的卫宣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