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有神韵,“白描”不白“描”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uwanj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了解白描手法及其特点;
  2.学习并掌握白描写意的手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白描手法的几点技巧;
  2.在学习与训练中形成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以画入境”
  出示对比图片:左侧一幅为白底黑墨线勾勒的长河落日图,线条清晰,色彩纯净;右边为水墨渲染画成的长河落日图,浓墨重彩,以色块的深浓浅淡来表现长河与落日的质感。让学生说出两种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白描、渲染),了解白描是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一种中国画技法,而文学上的白描是指文句简略、不加渲染的朴素描写。
  二、白描写景
  1.找出《湖心亭看雪》中描写雪景的句子: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
  2.说一说,这两句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描绘和刻画,可分为细描和白描。
  3.借助想象,细致描写文中的雪景
  试着用散文化的笔法改写原文:“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白描)
  ——此时湖上冰花弥漫,开阔的天际轻浮着几缕白云,远处隐约有连绵起伏的山峦,近处是烟波缥缈的湖水,天上与地下融成一片混沌的白色。湖面上只能隐隐地看到些许影貌,只有如一道墨痕般的长堤,一点丹青似的湖心亭,还有我那如菜籽般渺小的扁舟,小船上的三两个人影宛若米粒一般罢了。(细描)
  4.对比阅读
  对比原文与改写,了解“白描”的语言特点。
  原文:言简意丰;朴素自然;传神含蓄
  改写:详细具体;虚华浮丽;过于直白
  ——“白描”是指用简练的语言描绘景象或人物,突出其神韵,以形象本身简洁的特征表露唤起读者联想。鲁迅曾说:“白描却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5.在学过的课文中寻找并体会
  如写景:《春》(朱自清);《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三、白描写人
  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立纸上,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抓住特征,粗笔勾勒
  《三国演义》中,对赵子龙肖像的勾勒:“忽马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回合,胜负未分。”仅用“身长八尺”等寥寥十二个字,就将赵子龙这位“威风凛凛”英俊勇武的少年将军的神态突现了出来。同学们在描写人物肖像时不妨借鉴这种写法。在外貌描写中,运用白描写意的手法,能洞穿人物骨髓,由外貌触及本质、灵魂。
  2.略貌取神,突出一点
  《咏雪》中谢道韫用“未若柳絮因风起”比拟白雪飘飞的景象后,作者用“公大笑乐”四字勾画出谢安无比欣喜的形象。其中“大笑”一词用得简洁传神,直击人物内心世界,既展示了谢安喜悦赞许的神态,又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于朴素之中见真情,于平淡之中见神奇。
  3.巧写对话,点出神韵
  《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回,写曹操担心日后刘备可能成为与之争夺天下的劲敌,故意在饮酒之际对刘备进行试探,问他谁是当世英雄。刘备此时正寄居曹操处,深怕曹操识破他夺取天下的雄心,对曹所问,故施韬晦之计,先是推托不知,继而是“王顾左右而言他”,但当曹操指明:“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他闻言吃了一惊,将手中匙箸,掉落于地。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借雷声惊心将闻言失箸的缘故,轻轻掩饰过去,表现了刘备善于应变的性格。
  4.课堂训练,学以致用
  试运用上述白描手法描写班上某一同学,要求凸显其神韵,不少于200字。
  教学小结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白描抓住对象的神韵,粗线勾勒,不着色彩,不求细致,无造作之态,有自然之美,达到了以少胜多、以“形”传“神”的艺术效果。
  (本文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和实践研究”子课题“跟课文学写作”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湖北荆州市东方红中学]
其他文献
在大唐文化的百花园中,柳宗元无疑是一株错过了季节的莲花。那姹紫嫣红的初唐与盛唐,数不尽的花儿,在肥沃的泥土上自在地绽放,有的娇艳欲滴,有的幽香阵阵,装点得那一片河山,满目斑斓,芬芳扑鼻。柳宗元却不幸生长在地瘠水枯、霜风渐紧的中唐。  蓓蕾初绽的那一段时光,柳宗元似乎开放得很顺畅:二十岁时中了进士;二十三岁步入官场,出任秘书省校书郎;二十五岁又中博学宏词科,调为集贤殿书院正字;二十八岁调为蓝田尉;三
《秋天的怀念》是一篇看似普通却情深意切的散文,在一种极端素朴的简约美学背后,是史铁生思考了一辈子的生命核心问题:人应该怎样来看待和渡过生命中的苦难。很多文章在分析时,落脚点都放在了对母爱的情感体验之上,而忽略了文中“我”的身份和“我”的成长。  一、辨知文体  创作于1981年的《秋天的怀念》,同年发表于广州的《南风报》上,1985年10月又收录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第二辑小小
话题作文以其话题的开放性、写作的灵活性和考查的可行性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和欢迎。考生在选题、立意、取材等方面都有了充分的自由度,但在构思中还必须注意“大与小”这一基本的辩证法。既要根据话题“化大为小”,选取适当的切入点,从一些生动、具体的小事入手;又要立足小事“以小见大”,从小事情中阐发出生活的大哲理、抒发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一、化大为小  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自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内涵丰盈的学科,其最大优势和特点就在于,课程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情感资源人文美感。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它亦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必要手段。”高效的语文课堂应是富有语文特色的有情怀有深度的课堂、高效的语文课堂应是在培养学生语言方面基本功的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情感有所熏陶有所感染的课堂。  德国著名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
文学作品解读的最大弊病是止于文字表层,隔靴搔痒,深入不到文字的底层,导致作品解读的肤浅和低迷。久而久之,阅读教学丧失了生机。  笔者所言的肤浅低迷现状,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把不是问题的问题当作问题来分析;二是用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套话取代对文本的深入分析;三是用游移不定的术语概念强行为作品标签显得而力不从心。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研讨与练习”版块为《端午的鸭蛋》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对家
高三语文备考复习内容庞杂,涉及面极广。而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不断积累的过程,夯实基础十分重要。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短时间内语文成绩得以提高确实很难,需要花费很大气力。教师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精心制定复习计划,编写练习,用最短的时间熟悉每一位学生,在最短时间里让每一位学生认可自己,以令人信服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艺赢得学生的好评。要提高复习课的质量,必须加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  一、防止语文
曹文轩教授曾说过一句话:“美的力量大于思想的力量。”阅读《前方》,我们却会发现,思想与美在这里一路同行。  与一些不惜以牺牲美而换得深刻的作家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曹文轩教授的作品始终坚持“美感”“浪漫气质”“悲悯情怀”。  《中华读书报》的记者曾经好奇地问:“那么,您是如何处理作品深刻与美之间的关系?”  曹教授如此作答:“我并不认为美与深刻是一种对立的关系。是现代主义认为它们之间是对立的,甚至是不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作为接受主体,文本作为接受客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使得文本主体与接受主体进行对话与交流,使一维的文字成为具有立体层次性的多维元素。这种主体相互融合的多维,需要利用诵读不断深化,在情感的交融中获得。在这种情势下,教师进行诵读教学时务必要把握课堂阅读教学规律。  一、诵读与课堂教学规律  (一)整体性的诵读教学  文本的组成具有整体性,而这种文本主体性就体现在这种整体性中,
《中小学文学课程导论》我通读了数遍,有些章节反复读了七八遍,做了许多圈画,愈读愈觉内心震动,不忍释卷,深觉其视角之宏阔、用功之精深。诚如陶本一先生在序中所说,(像这样)“从课程论视角对语文科文学教学进行系统研究的,目前还不多见”。此书的问世对于改进目前“变异”的文学教学具有很大的价值。  一、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将文学阅读与文章阅读混为一谈,导致两者模糊不清的“类文学”阅读教学,值得我们正视和反思 
对李维鼎先生提出的“言意转换”理论,李海林先生认为“应该说是很深刻的”,可他又提出:“直接把言语过程看作是一个言-意转化的过程,至少是不完整的”,因为“在由‘言’而‘意’和由‘意’而‘言’的过程中,夹着一个内部言语过程”。言-意和意-言之间,“必须要有一个中间性、过渡性的中介物,这种转化才有可能”,这个“中介物”就是指“内部言语”。如果无视这个中介物,“直接把言语过程理解为从思想到语言、从语言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