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牢骚穿一件隐形衣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gens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唐文化的百花园中,柳宗元无疑是一株错过了季节的莲花。那姹紫嫣红的初唐与盛唐,数不尽的花儿,在肥沃的泥土上自在地绽放,有的娇艳欲滴,有的幽香阵阵,装点得那一片河山,满目斑斓,芬芳扑鼻。柳宗元却不幸生长在地瘠水枯、霜风渐紧的中唐。
  蓓蕾初绽的那一段时光,柳宗元似乎开放得很顺畅:二十岁时中了进士;二十三岁步入官场,出任秘书省校书郎;二十五岁又中博学宏词科,调为集贤殿书院正字;二十八岁调为蓝田尉;三十岁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三十二岁升任礼部员外郎,官阶从六品上。作为花儿所应有的色香味儿,柳宗元已然应有尽有。
  然而,这样的顺利,仅只是寒流到来前的暂时性温暖,一场撼动生命根基的风暴,已经开始在柳宗元意想不到的角落里酝酿。
  三十二岁时,柳宗元积极参与了王叔文、王伾的“永贞革新”运动,用最灿烂的绽放,同脚下的污泥浊水进行了最快意的斗争,全然忘却了四下里的肃杀秋风已汇聚成摧花损叶的利刃。于是,仅仅只有一百四十六天,他和他的战友们,就一起倒在了这利刃的疯狂砍杀中。一纸贬书,柳宗元先是被贬邵州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司马,并且“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
  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六十七岁的老母、五岁的女儿等人。初到之时,寄宿寺庙,生活艰苦,有病无处医。未及半载,老母凄然辞世。彼时,政敌们依旧不肯放过柳宗元。一时间,永州境内谣言四起,骂声不绝,“万罪横生,不知其端”,为国为民的革新家,几乎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鼠,身心受到严重摧残。柳宗元这朵洁净的莲,再也无法在政治舞台上绽放自己的美丽。
  一
  写作《始得西山宴游记》时,柳宗元三十六岁,距被贬永州,已有四个年头。四年间,柳宗元始终生活在丧母、多病、担心朝廷杀戮的多重凄惶中,除了在官署中处理日常事务,其余时间要么游历山水、排遣郁愤,要么埋头著述,钻研学问。据有关学者考证,《柳宗元全集》收录的五百七十七篇诗文中,共有三百一十篇写于被贬永州这十年。这些作品,奠定了柳宗元在我国古代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地位。
  四年中,柳宗元还做了一件很“丢面子”的事:他写了数封信函,请亲友甚至政敌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自己重回朝堂。这些信件的泥牛入海,最终让柳宗元对局势有了真正清晰的认识。也正是这样的认知,他才得以将注意力真正转移到永州的山水和百姓身上,开始了另一种意义的生命旅程。
  发现并游历西山之前,柳宗元已经在永州的众多山峦中留下过足迹。《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前一部分内容,就是对这些游历的一个综述。作为压抑人生的真实写照,柳宗元并未将写作重点落在山水风物的摹形绘相之上,而是侧重叙述贬谪生活中的独特心理与怪诞行动。这样的叙述,因为内心的惊恐与愤懑的双重情感的支配,体现出既不敢畅所欲言,又不愿忍气吞声的特性,言有尽而意无穷,如同给牢骚穿了一件隐形衣。
  文章的第一句便具备了“隐形衣”的特征。“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这里的“僇人”身份很值得玩味。柳宗元为什么不说“自余被绌”或者“自余被贬谪”,却要强调“自余为僇人”呢?表面上看,以“僇人”自称,似乎有认罪之态,等于向政敌示弱,承认自己积极参与变革活动是一种犯罪。实际上,这个称谓的背后,恰恰隐藏着内心极大的不满与反抗。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真正的罪人,总是想方设法掩饰自己的恶名;蒙冤受屈者,却常常以罪人身份自居。因为,当一个正直无私之人被强加罪名,并且丧失了所有的申诉机会后,唯有这自谑式的称谓,才能表达对政敌的最大蔑视。
  这五个字还有另外一层意义:“我”之所以“为僇人”,并非内心的邪恶作祟,不属于主动性行为。“我”“为僇人”的真实原因,是政敌的迫害,是政敌们给“我”强加的恶名。而“我”的本心,却是可昭日月的为国为民的宏愿。
  “居是州”三字,同样内藏机巧。柳宗元为什么不说“左迁是州”或“谪是州”,而用一个“居”字?又为何不说“居永州”,却要强调“是州”?这三个字,其实隐藏了一种心不甘、情不愿的郁愤心态。句中的“居”,全无感情色彩,完全是一种公事公办式的冷冰冰叙述;句中的“是”,更有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漠,透露出柳宗元对永州的本能的拒绝。这就像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用“那个破学校”“这个鬼地方”来描述自己所在的学校一样,这样叙述时,总是把自己和学校割裂开来的,倘若内心中对学校充满喜爱,便会称其为“我们学校”。柳宗元从繁华的京城谪居永州这蛮荒之地,内心早已被愤怒、失意、惊恐挤满,再无空间装得下永州的山水风物,因而也就将自己定位为暂时客居此州的一名匆匆过客,不愿意成为永州的一个成员。
  “恒惴栗”三字,依旧极富张力。“惴”为内心中的情绪活动,“栗”为外显的行为,“栗”的原因,在于“惴”。柳宗元在永州时,命运并未确定。永贞革新中风头最劲的“二王刘柳”四人,王伾遭贬不久便在忧郁和惊恐中病逝,王叔文也是先被贬后被赐死,剩下的刘禹锡和柳宗元,随时都会遭遇死亡的威胁。如此,内心中惴惴不安,在所难免。而“恒”惴栗,也就符合常情。
  二
  当一个人总是生活在极度惊恐中时,他的生命是无质量的。人生没有目标,也不敢拥有目标,一切便都只能听天由命。这样的日子,最喜的是忙碌,最怕的是休息。忙碌起来,便可以暂时性忘记恐惧;而一旦歇下来,恐惧便会从每一个细胞中生长出来,让呼吸都变得艰难。故而,柳宗元只能用无目的的出游来填塞多余的时间,“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八个字,如果从文句中删除,对语义的流畅不构成任何影响,反而更显精炼。但这八字却删不得。我认为,此处的“施施”“漫漫”,其实是在描绘柳宗元出行时的谨小慎微。可以想象,柳宗元在“恒惴栗”的情况下,每一次的出行肯定都是不事张扬的悄然而出悄然而归。这八个字,就是在描述这样的出行情景。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最精彩的一个细节,是“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与前文的“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联系起来看,柳宗元每一次出行的过程,都注定充满了艰难。按理说,费了这么多的力气终于到达目的地后,本应该全身心投入到景物的观赏与感悟中。然而,柳宗元却一反常态,到达了人迹罕至之处,却立刻一屁股坐在地上,拿起酒壶,一口气把整壶的酒灌进肚子中,全然不去关注身边的景色,似乎他来到这儿,就只是为了喝酒,为了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   柳宗元这样描述自己的行动,当然有其深意。“倾壶而醉”的背后,第一层意义,当指这些山水无法唤起柳宗元内心的情感共鸣,故而不屑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观赏;第二层意义,则指向“恒惴栗”的处境与心态,是这样的生存环境,破坏了他发现山水中的美好的心境,使他无法用欣赏的心态去观赏万物;第三层意义,更指向“醉”的权利,可以由这偏远之处的“醉”而推想其在永州城中的谨小慎微,想醉而不得。
  有关“梦”的二十四个字,也有三个细节需要耐心咀嚼。第一,为什么强调“意有所及,梦亦同趣”,而不是“梦有所及,意亦同趣”?这符合常理吗?第二,“觉而起,起而归”六个字中,包含了哪些信息?第三,“醉辄更相枕以卧”中,隐含着什么样的故事情节?
  从常理看,梦本不会被大脑主动控制,不会因为醒时正在思考某个问题,便一定要在梦中延续这样的思索。柳宗元这样说,显然是为了突出内心长时间的矛盾纠葛。因为遭贬之后,每天琢磨的总是相同的问题,以至于梦都不再具有飘忽不定的特性,只会围绕着贬谪生活这个单一主题而展开。这句看似简单的叙述,背后该有多少深入骨髓的巨痛,由这一个梦,便可见全部。
  “醉辄更相枕以卧”以及“觉而起,起而归”,是对“倾壶而醉”的必要补充,有了这个补充,柳宗元“但求一醉”的行为,才有了强有力的证据。柳宗元和这些山水,根本没发生任何故事,他不过是借这一块地盘,暂时性寄放一下烂醉的躯体而已。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是一句颇具哲理的生命反思。这句话出现在第一部分的结尾处,除了可以收拢前文,并引出下文有关西山的描绘,还可以彰显柳宗元“始得西山”后的自我反思。柳宗元在“得西山”之后,才明白以前的所有游历并无真正的意义。柳宗元自以为山水“皆我有也”,其实灵魂从未走入那些山水中,那些山水也从未真正亲近过柳宗元。形成此种怪诞现象的原因,当然在于前文的“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和“觉而起,起而归”。柳宗元把自己的心关闭起来,不去感受那些山水,也不让那些山水融进自己的世界。这样的“到此一游”,便只能算得上“来过”,谈不上“了解”,更不必奢谈“拥有”。
  三
  跟以往的所有游历不同,柳宗元游西山,是一种真正的“得”。很多解读者认为,西山之所以能引起柳宗元的情感共鸣,在于它高峻特立的特性,正好切合了柳宗元的清高孤傲、不与群丑为伍的人格追求。而此前所游历的群山,基本不具备这样的属性。这样的说法,似乎有些牵强。毕竟,前四年中游历的高山,不见得每一座都不如西山伟岸挺拔,而真实的西山,也不过是一座并不高耸入云的丘峦。只不过,那时的柳宗元,总是活在“恒惴栗”的阴影中,其寻山访水,全为了逃避现实,暂时性忘却险恶的处境,并非为了寻访山水之美,也就不会去关注山形山势等问题。
  四年后,初贬的惊恐逐渐消逝,柳宗元也慢慢融入了永州的生活,并在“立功”无望之际,转而全身心投入“立言”大业。这时的出游,便不再是“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而是一种主动地寻找和发现。心态转变了,眼前的景色也就跟着起了变化。如此,发现西山的“怪特”,也就在情理之中。
  在柳宗元的描绘中,西山的最大特点,是“特立,不与培塿为类”。置身西山之巅,“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此种卓尔不群的特性,显然具有开阔心胸、涤荡烦忧的诊疗价值,对于久处压抑之中的柳宗元,实在是一副极好的精神疗救药。故而,柳宗元对西山也就拥有了极好的感觉。
  有了这样的心境,再饮酒时,便绝不是煞风景的“倾壶而醉”,取而代之的是“引觞满酌”。柳宗元开始端起酒杯、斟满美酒,以无边景色为下酒佳肴,慢慢品尝湖光山色、杯中美酒以及胸中情怀。不知不觉,他又醉了。这一次的醉,醉得痛快,醉得阴云消散,日朗风清。
  比照西山之醉和以前的醉,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省略和对比。就省略的内容看,这一次的醉,是否依旧会做梦呢?柳宗元没有说。如果做梦了,又是否依旧是“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呢?更被彻底省略。这样的省略,为读者留下了一些喜剧性的想象空间,有利于更好地解读柳宗元“得”西山后的灵魂自我解脱与救赎。而从对比角度看,此前始终是酒醒后便立刻打道回府,此次却“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这“速归”与“不欲归”的比照中,柳宗元对西山的眷恋也就得到了最完全的展示。为什么“不欲归”呢?柳宗元直接告诉了我们:“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也就是说,柳宗元之所以不愿意回到城中府衙,是因为他在西山之上找寻到了一种忘却所有不愉快的方法,此种方法,就是将生命完全敞开,融入自然之中,不为外物所役使,只求灵魂的自在。
  四
  物我两忘的生命境界,一直是古代文人永远也圆不了的一场梦。这样的梦,对于挣扎于“入世”“出世”困境中的士大夫们,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麻醉神经、摆脱痛苦的作用。然而,再美的梦,终须醒来,醒来之后,就必须重新面对残酷的现实。所以,柳宗元虽然“不欲归”,却也不得不回归沉重的生活。
  但有梦的人生终究不再是一张白纸。梦的彩色,会在梦醒之后,依旧装饰着做梦人的精神空间,让他们在惨淡中多了份亮色的点缀。柳宗元的西山之行,让他从西山的存在形态中读出了自身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激活了重新感受生命中美好的情感,也为他更好地活下去发掘出了充足的理由。也正因为此,我们才能在今天有幸阅读到不朽的“永州八记”,能够从《江雪》《捕蛇者说》等诗文中感受到古代知识分子的情怀和担当。
  从写作手法上看,《始得西山宴游记》前后两部分间,起着互为反衬的作用。绝大多数鉴赏者,认为文章的侧重点落在后部分有关西山的描绘上,前部分属于故作曲笔,虚晃一枪,为的是衬托“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这样读便弱化了柳宗元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须知,前部分固然可用来反衬后部分,后部分亦可用来反衬前部分。后部分越是突出“始得西山”的快乐,也就越是能够体现此前四年的生活的痛楚与悲凉,越是能够彰显四年间的精神压抑和灵魂折磨。更为重要的是,柳宗元能够待在西山的时间不过一天,一旦回到现实,依旧还会有无穷尽的忧与痛等候着他,他也许依旧会回归“恒惴栗”的常态中,继续去过那些胆战心惊的日子。当然,也或许柳宗元就此开始振奋起来,努力让自己活出西山的那种气势和风采。作为读者,我们希望他是后者。
  跟后世的苏轼相比,柳宗元似乎属于“拿不起、放不下”的人,贬谪生涯中,他的内心纠结了太多的郁愤。他需要将这些郁愤表达出来,却又不敢也不愿直抒胸臆,便只能用最委婉的方式,借写山水来间接抒情。只是,柳宗元笔下的山水,附着了太多的主观情绪,很多时候,也就成了个性情感的一个部分。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以为,柳宗元的山水,不过是他给牢骚穿的一件隐形衣。脱去了这件衣服,牢骚便清晰地暴露出来。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行为往往只是遵循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教授教科书。这不能适应学生对语文学习广泛而丰富多样的需要。语文课程资源除了课内教学资源,还包括《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辩论会、研讨会、图书馆”等课外学习资源。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网络新词层出不穷,网络语言正以惊人的速度不可阻挡地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冲击着我们的用语习惯。如“正能量、高
在我看来,《背影》的主题表述,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样的一篇人人都能读,人人都可能有不同感受,人人在自己的不同人生阶段都可能有不同感受的作品,到底给了人人怎样的启示和共鸣,并由此激发我们思考、追问和认定:人生不同的生存生活状态,该有怎样合理的面对。  这是困难的,但语文人还是应该努力去迈入这个堂奥,窥其精髓,把这不朽经典的“真味”、原味和美味发掘出来,奉献给世人。瞄准这样的理念和目标,当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和内容之一。自2000年开始,我们在高中作文教学中一直采用“定点背临·深度模仿·创意表达”作文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背临与模仿   背,就是背诵,就是熟读文章后,不看原文能把其复述出来。临,即为临摹,即以名家书画为蓝本,模仿学习。古代书法家,如王羲之、颜真卿等,他们都勤于临帖,善于临帖。由临摹走向创新,这是书法、绘画艺术的规律。写作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据统计,在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时间是用在评价以及与评价相关的活动上。这些评价活动与教学活动难以区分,本身就具有一体化的特点。正因如此,美国著名的教育评价学者斯蒂金斯(Stiggins,R.)认为,如果评
自1968年美国著名的作家杰·唐纳·怀特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以来,人们意识到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要将其纳入课程系统,对学生进行完整的系统的教育。然而就目前情况来讲,生命教育还没有完全引起重视。一方面,我们总在寻找宏大的材料,另一方面我们却又忽略了我们身边的最为鲜活的材料。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一碗阳春面》就是最典型
玛蒂尔德以其生动、丰满颇具争议的形象在评价中出现了多元解读。传统评论基本上倾向于把玛蒂尔德定位于一个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小资典型。由此也认定莫泊桑写作小说的意图正在于此。然而,如果我们单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虚荣心与追求享乐究竟是资本主义独有的德性,还是人类本有的劣根性?它们区分的底线恐怕不是一语可断定的。玛蒂尔德这样一个从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女子转化为一个勤劳、质朴、真诚、自然而为的具有朴素主义自然
几年前,中央电视台在《对话》栏目中曾经播出过一期由中美即将升入大学的高中生参与录制的一个节目。节目中,在“价值取向”的考查中,主持人分别给出了“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的选项,美国学生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而中国高中生除了有一人选择了“美”,无一人选择“真理”和“智慧”。接下来是制订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中国学生先是歌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吟咏茶马古道,然后有
【文本分析】  《陈太丘与友期》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之第二则,编排在第五单元最后一课。单元课标要求:“学习本单元,要在整体感悟课文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此前学生仅学过《童趣》《论语十则》《山市》三篇文言文,文言文的语言积累及学习方法习得均处于初级的启蒙阶段,因此,学生需要积累一些学习文言文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此故事
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表现了作家对美好人性与美好社会的强烈向往与追求,给人最大的感触是小说的结尾部分:“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①这画在墙上的最后一片叶子,正是老贝尔曼用自身生命所完成的最杰出的艺术品。正是这部作品,给予了琼珊生命的动力,凝聚了苏艾的友爱和老贝尔曼的全部心血,是一种旨在挽回琼珊生命的修辞行为,一种传递
诗是诗人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诗歌创作的目的是为了抒情,看到一首诗词,我们首先找到直接体现情感字眼的字词。比如李煜的《虞美人》中的“愁”、岳飞《满江红》中的“恨”、范仲淹《苏幕遮》中的“黯乡魂”。然后追问哪些句子体现了人物的这些感情,产生这些感情的原因是什么?有些诗词没有这样直接的情感显示词语,我们需要抓景语。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的情感,我们还需要放飞想象的翅膀,借助对比手法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