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bul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摘 要 】初中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及他们潜力的激发意义重大,同时可以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本文探讨了教师如何根据改变教学方法,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行为。
  【 关键词 】优化 初中数学 教学方法 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是我国顺应社会发展的教育方针的重大转变,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要处处体现素质教育。广大数学教师要推进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从自身教学观念创新入手, 不断探索教学方式, 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教会他们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课上课下都体现师生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素质教育中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教学应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育心理学认为, 学生有效率的学习应该建立在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 而非被动地接受灌输的知识。
  (一)重在参与
  重在参与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就在于思维方式。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思维活动、操作活动将教师讲授的课本知识转化为内心体验, 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变“教师独舞”为“与学生共舞”。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单独推导数学公式,而是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探索;教师不再单纯地解题给学生看, 而是指导学生完成, 让学生大胆地走上讲台扮演“ 教师”的角色,并乐在其中。
  (二)重在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教学大纲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数学符号的特殊性制定了符合学生心理的、易理解的课本教材。但鉴于数学本身固有的枯燥性、抽象性,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之初都会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的学习十分枯燥乏味,因为缺乏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产生惧怕数学的心理。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师必须重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们的内心体验。数学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智慧成果和人文精神, 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发展, 使数学教学变成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
  ( 三)重在鼓励
  在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学任务比较重,很多教师缺乏必要的耐心, 经常发生对于学生不能马上回答的问题,教师干脆自问自答。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理智活动下降, 也会形成较为紧张的课堂气氛,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了。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并善于捕捉学生的思维闪光点, 给学生以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通过适时、恰当的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
  (一)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能力包括数学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阅读能力等。针对于平时的教学,最基本的就是听、说、读、写、想等方面的能力。这些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有力保证。
  1.听。首先,学生要学会听课的技巧。其次, 教师也要及时地倾听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反馈和遇到的障碍。例如,教会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听课方法, 提醒他们思路要与教师同步, 教会他们归纳重点以及领会课程内容的技巧。
  2.说。“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数学概念给予合理的解释,与同学讨论,与教师互动,增强学生说明问题的能力,便于教师与学生的学术沟通。
  3.读。“读”就是学生阅读相关数学资料的能力。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课外资料,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拓展知识面。通过读养成自学的好习惯,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4.写。“写”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 它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做数学证明题时,有的学生虽然掌握了证明方法, 却不能条理清晰地将其证明过程写出来,其中逻辑关系混乱,推理过程漏洞百出。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5.想。“想”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是在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学生的思维
  活跃程度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解决问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进行引导。
  (二)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中, 任何一门学科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所以, 数学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在课堂教学中,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课堂设计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思维的层次性, 具体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点:
  1.教学设计先难后易。对于同一个教学内容来说, 不同的设计方案体现出不同思维水平,会有难易之分,教师在选用时应从难处入手进行调整。
  2.教师设问先大后小。教师在使用问题法引入教学时,可在一开始就让学生思考一个涉及知识点比较多的问题,在适当提示的基础上将问题由大化小。
  3.教师提问先低后高,先错后对。课堂上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先提问思维水平较低的学生,在他们的发言中寻找思维偏差。这样就出现了矛盾,学生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就会进行积极的探索。这样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水平。
  总之,在提倡“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下,数学教师应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时,教师要做到数学教学中的三个 “有利于”,即有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潜力的发掘,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朱慧平.对初中数学教学创新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9(31)
  [2]于天兰.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初探[J].新课程学习(上),2011(2)
  [3] 崔鸣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浅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今商业竞争环境日益复杂,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更加具有目的和自身的主观情绪。如何在日益纷繁的产品信息中突出自身品牌已经成为各大广告主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常常提广告如果需要得到关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婴儿、美女、动物。而其中就已经包含了品牌的卖萌营销。  本篇论文基于最近各品牌的广告活动,分析卖萌营销在广告中将的产品特点转为产品萌点的依据,总结和讨论在卖萌营销中产品应该如何在消费者面前呈现出品
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道尽了多少有志之士的惋惜。古人学习,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为目标。真正的政治抱负,不是以官职的大小来衡量,而是一颗忧国忧民之心,能否德
【摘 要】学校作为教育的一个组织机构,它的运行正常和发挥效益自然离不开严格制度和规范。任何有效的群体活动都需要建立制度,校章校规是学校办学经验的结晶和反映,它对稳定学校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保障作用。  【关键词】人性化 管理 人文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的大变革中,它责无旁贷地要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作为整个社会的一个有机的构成部分,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现象:由于竞争剧烈
【摘 要】为了解决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开展问题模式教学已经成为激发学生探究意识,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对策。本文中,笔者就主要探究了问题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 问题设疑 策略 有效教学  按照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当下的教育目标不是简单的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
目前,幼儿园普遍存在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师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幼儿园管理者。从本质上而言,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直接决定学校的办学质量,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本文研究了复合材料板弹簧用层压板的基本力学性能、耐高低温性能和耐油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层压板的性能满足板弹簧实际工况的要求。复合材料层压板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
【摘要】在儿童教育中,儿童文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儿童文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也有较大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儿童文学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讲授语文课程,也是小学生获取语文知识与生活哲理的有效途径,所以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儿童文学 小学语文 教学  1引言  儿童文学是儿童教育的重要资源,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刚出现的时期就被叫做小学校里的文学。从此以后,儿童文學便成为小学语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汽车上的国家,汽车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来源,发动机机械性能中的气缸压力是发动机的一个重要参数,对发动机性能
【 摘 要 】 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问设计的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树立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就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来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它指那些
应用RKM和ADM分解方法求解一类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该方法避免了求解带有未知参数的非线性方程组,同时给出了收敛性分析,并且用算例加以证明方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