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效性读写结合模式”的实践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l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阅读为写作积淀富有价值的内涵,一个学习者获得的语言信息输入越多,那么他的语言信息输出能力就越强。作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县级高中,我们的教学硬件设施还比较落后,学生很少进行课外阅读,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教材是他们学习的重要材料,甚至是他们的唯一阅读来源。要弥补阅读资源和阅读时间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和阅读写作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课堂。我们高中语文“实效性读写结合模式研究”课题组的同仁们,试图探索出一种读写结合的教学形式,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一、巧借课文,以读促写
  教材是一座丰富而亟待开发的“宝库”,只要我们教师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就能利用它来增加学生写作的机会。
  1.捕捉有效的课堂生成,尊重学生阅读兴趣,写在学生情感交融处
  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完全沉浸在课文的意境之中,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受到感染时,他们真挚的情感便需要一个渠道进行表达,此时,便是练笔的好时机。
  教学《孔雀东南飞》时,凄美的爱情故事吸引着学生,看到学生对美的毁灭学生惋惜不已,于是我让他们仿照课文五言诗句的形式进行改编,学生非常有兴趣,一个个兴致勃勃地根据自己的想象对课文进行了再创作。
  学生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受,在与原作构思、结局等方面的比较碰撞中,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课文悲剧的根源,进一步感受到经典的魅力。同时,在模仿中,他们也进一步认识到五言诗句的特点。
  只要我们关注学生,当学生有了体验和活跃的思维时,他们的写作欲望就会自然产生,这时候写出来的作文自然就会绽放出个眭的光彩。
  2.抓住契机,充实课文内容,写在文本空白处
  教材中的很多课文,常常在某些地方留下空白,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契机,挖掘课文言而未尽之处,创设情境,那么学生就会像一颗种子的发芽生长找到了适宜的气候和水份。
  《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面对爱情和亲情的较量,这个懦弱的男子究竟在思虑些什么,文中给我们留下一个空白。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补写焦仲卿纵有万般不舍家中老母,但还是追随兰芝而去的内心世界。文本空白,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供了极好的练笔机会。
  二、依托教材。以写促读
  学生写作时内容的匮乏、文思的枯竭等不足会促使他们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阅读,从而形成写——读——写的良性循环,这样的阅读比为读而读和泛泛而读功效要大得多。
  1.根据教材内容,设置写作任务,促使学生海量阅读
  (1)写诗歌评论。利用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写诗歌评论,拓展教材内容。
  语文教材虽然涉及诸多名家名篇,但更多优秀篇目的学习只能留在课外。然而学生的课外阅读更多时候只是浏览而已。在学习时,结合教材内容,我们以此为契机,根据单元目标,促使学生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文选取了李白、杜甫、孟浩然、陆游等等众多优秀诗人的诗篇,但所选的篇目毕竟有限。据所学内容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写评论,促使他们对诗词进入更深层次的阅读欣赏。在教学中,让学生选择一位自己最喜欢的诗人或词人,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诗歌评论。在任务的推动下,学生进入相关网站、文化论坛去了解作者生平经历、代表作品,广泛阅读诗人作品,认真地完成作业。
  (2)写人物传记。利用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写人物传记,促使学生的经典阅读从片段到整体。
  《中国小说欣赏》中有《曹操献刀》《李逵负荆》等名著选段,《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中也选取了贝多芬、杜甫、鲁迅等人物传记。在学习时,抓住教材内容,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阅读原著,搜集素材,为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作传。为了完成任务,学生只有在课外阅读更多有关传主的文章,为写进行必须的阅读,这样,他们被作业推着走进了名著,带着任务进行经典阅读,阅读的主动性增强了,阅读质量也相应得到保证。
  2.巧用课后作业,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课外阅读
  有效利用课后作业,针对学生薄弱环节,有的放矢,用課内作业带动课外阅读。在学习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庖丁解牛》时,课后有“试着创作一篇能以生动的形象给人以某种启示的短小寓言”的作业。因为我了解到学生对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比较熟悉,于是便改变了一下练习,让学生选用《伊索寓言》中一则故事,借鉴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赋予故事新的寓意。这样,逼迫学生课外阅读《伊索寓言》和钱钟书《读伊索寓言》,这样就算学生不会全部读完,至少,他们会阅读其中的一部分,并且是认认真真地读,不会敷衍了事。这次作业,学生课外阅读了《伊索寓言》的不少故事,达到了课外阅读积累的目的。在阅读中,他们的思考也更加深入,在阅读的基础上写作能力也得到了训练。比如在《狐狸和葡萄》中,学生赋予了不少新的寓意:“实践才能出真知”“没本事的人往往好口才”“当人们无法改变一些既定事实时,以谎言欺骗自己是人生常态。”“给放弃找个理由不失为平衡心理的好方法。”阅读的再创造功能得以发挥。
  教材就是宝藏,利用好课堂这个主阵地,巧用文本,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进行训练,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让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那么,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就会逐渐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学生认知或智力水平对数学学习的影响,而容易忽略其他因素。现代教育科学理论表明,课堂教学的情感态度因素是与学习紧密相关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当走进课堂中的时候,同时也把情感带入了课堂。而兴趣是学生学习准备的标志之一,学习兴趣与发展良好的学习情感密不可分。  关键词:激发兴趣;培养情感;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就在于中国改变了以往外在拉动型的现代化建设模式,开启并逐渐形成了自觉内生型的现代化建设模式。自觉内生型
梳理一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5,就会发现,每册教材除按单元编排课文外,又设置了“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三个栏目。由于课时较紧,许多教师在
宋人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而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这里的"新天下耳目"主要是指苏轼的词着重表现的个人化情感和个性化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就要调整自己的角色地位,即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实践者。  一、“演员角色”  语文教师每讲一节课,就象演一场戏。一个语文教师,要唱好语文这台“戏”,以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必须像演员那样具有相应的功
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基于此,新课标要求我们打造立体、互动且富有活力的课堂,让生生、师生和谐共存、共同进步与成长。教学前,我会精心准备每一堂高中语文课,巧设情境
摘 要:当前,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它具有形式直观、内容丰富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教学需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兴趣;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091-02  DOI:10.
高中语文中的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因此,通过高中古诗文教学,对高中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一方面可以让高中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其重新焕发出青春与活力。另一方面让高中生向中国古代文人进行学习,学习他们身上具有的优秀品质与思想精神,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因此,我们需要对于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比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学习等已渗入到各个领域且引领变革,从而成为新的引擎,其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对教育来说,
摘 要:中考数学复习是完成初中数学教学任务之后一个系统、完善、深化和熟练运用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涉及面广、量大、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所有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解题技巧,绝非一件易事。因此,要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引导学生梳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掌握常见的几种思想方法,灵活调整复习策略,让学生在中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  关键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