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态阳光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felo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就要调整自己的角色地位,即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实践者。
  一、“演员角色”
  语文教师每讲一节课,就象演一场戏。一个语文教师,要唱好语文这台“戏”,以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必须像演员那样具有相应的功底和表演艺术。
  至于“演技”,语文教学跟演员表演毕竟有很大的区别,但在其吸引观众,打动、感染对象使之受教育获知识这些方面应说是相同的。语文销售的语言,有它特定的要求,理想的标准的教学語言要具有“八性”,即规范性、明晰性、科学性、针对性、教育性、启发性、感情性、生动性。如能做到这“八性”,就象演员甚至超演员了。
  语文界颇有名望的学者杨九俊先生,在《语文教学艺术论》一书中谈到,教师作为审美客体,在课堂中,不仅要美化自己、装点自己,也要使自己的衣饰、装扮和所教的课文相一致,教师本身也构成教学氛围的一部分,教朱自清的《春》,教师的衣着的色调不妨是明艳的,教李瑛的《一月的哀思》时,教师的衣着应该是凝重的。
  另外,我们还看到,有些名师很注意教师自我形象的塑造。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教《楚辞》时,讲课时间有意安排在黄昏。暮霭四起,闻先生身着长衫踱进教室,徐徐道出:“痛饮酒读《离骚》,方真名士!”一句话就把学生引入诗境。
  二、“厨师角色”
  我们的语文老师,操在手中的教材,是青少年学生赖以成长的精神食粮,是专家们从人类艺术宝库中精选出来的艺术精品。我们应该象厨师那样,精通自己的业务,练就一身技法,对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法,讲出“趣”来,调出“味”来,使学生听之有“趣”,闻之有“香”,食之有“味”,学之有长。
  我们语文教师教学方法也要多变灵活,切忌呆板。如教学散文尤要抓住“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这三大特点;教学诗歌,要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同时引导学生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奥妙与匠心,然后通过分析艺术构思和特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的思想内容。教学文言文,要注意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倾向,要讲清常用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再分析内容和形式。总之,教学重点、教学法则和方法,要依文章体裁的不同而变化,切忌教各类不同课文均用同一个模式去套。
  现代的中学生思想是很活跃的,性格多是活泼向上的,看的影视也比较多,有一定欣赏能力,对老师课堂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语文教师要尽量适应其性格特点进行教学,以满足学生的“口味”。我们要尽量从导语、标题、作者、课文分析、结束语等多方面找出学生“兴奋点”,千方百计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用富有幽默感的语言,用富于激情的语言,和富于美感的语言感染学生。
  三、“教练角色”
  语文老师,应该是“语文教练”,而不是讲师”。练就是实践,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运动员是练出来的,不练就不会成为优秀运动员。而学生的知识、能力、本领也是靠练出来的。知识在练中增长,能力在练中提高,本领在实践中增强。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练”(或曰训练),叶圣陶先生很早就提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之目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髫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是教学之成功。”吕叔湘先生也指出:“中学生学习语文主要不是学习一种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技能”;“技能的形成不是讲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讲要为练服务的,而不是练为讲服务”。
  当然,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听、说、读、写、思等,这里主要指“写”。另外,“练”也还有许多学问在其中。练题要精选,练量要适度,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练。
  四、“导游角色”
  我们培养学生是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知识是无穷的。中学生所学知识仅属于人类所有知识的基础部分、极有限的部分。我们是属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只是充当“导游角色”,让他们独立自主,狂游尽乐。我们的职责应是:1.描绘远景,展示未来;2.充气壮胆,鼓励上进;3.交代方法,给金钥匙。
  要开导学生学好“人生第一课”。要引导学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要给学生开书单,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文艺、科技书籍。要重视教学生读书方法,“授之以渔”。
其他文献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中多了一个"新成员"——综合性学习,它是语文新课改的重要部分,是一种全新的课型,内容上多是跨学科的综合知识,活动多是学校、家庭和社区的综合性实践。"拓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和感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因此,语文老师对文本语言的感悟教学特别重视,课前细读文本,课堂感悟教学也想尽办法。然而我
在高级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非常关键,其偏向于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为了顺应时代潮流,高职语文教学改革逐步兴起。相较之全日制本科高校的语文教学目标与意义,高职院校以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将语文教学与职业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在强化学生基础知识与人文修养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未来职业技能的大力培养,从而实现学生更好的未来发展。  一、高职语文教学现状  在高
2014年,我国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2016年,教育部又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至此,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核心素养研究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视角的变化,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
在素质教育的时代教学背景下,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而这便也决定了其应当受到教师与学生乃至家长等多方面的广泛重视。通过综合分析语文核
我国是礼仪之邦,从古至今都很讲究在书信往来和日常交往中的言辞表达,要求自称时要谦逊、虚心一些,称呼他人时要用恭敬、尊崇的口吻。这方面的语言便是所谓的“谦辞”和“敬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学生认知或智力水平对数学学习的影响,而容易忽略其他因素。现代教育科学理论表明,课堂教学的情感态度因素是与学习紧密相关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当走进课堂中的时候,同时也把情感带入了课堂。而兴趣是学生学习准备的标志之一,学习兴趣与发展良好的学习情感密不可分。  关键词:激发兴趣;培养情感;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就在于中国改变了以往外在拉动型的现代化建设模式,开启并逐渐形成了自觉内生型的现代化建设模式。自觉内生型
梳理一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5,就会发现,每册教材除按单元编排课文外,又设置了“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三个栏目。由于课时较紧,许多教师在
宋人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而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这里的"新天下耳目"主要是指苏轼的词着重表现的个人化情感和个性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