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国际公信力 服务国家话语权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迈向新的历史进程,中国主流媒体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人民日报》微博的“粉丝”高涨,到《新闻联播》抢领导人镜头的“光屁小孩”,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主流媒体的新气象新变化都成为了人们最近热议的话题。毋庸置疑,一提到以《人民日报》、《新闻联播》、新华社等为代表的中国主流媒体,无论境内还是境外的受众都会产生相当的权威感与厚重感,因为这些主流媒体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的执政党和国家意志。但同时,随着国际国内媒体环境和舆论环境的变化调整,中国主流媒体如何在新的、复杂的形势下更好地保持公信力,更有力地服务国家话语权,也是主流媒体必须思考的问题。
  挑战与期待:重新认识自我
  中国的主流媒体有传播党和政府声音、反映人民群众心声、加强舆论监督、推进各项实际工作的功能。从对内的角度来说,主流媒体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从对外的角度来说,主流媒体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声音,是外国官方和公众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在信息全球化的大潮下,中国主流媒体面临着更多挑战,处于优劣势并存的局面,要想更好地表达中国,必须首先更好地认知自我。
  首先,由于中国的主流媒体是党和政府“喉舌”,国际媒体把引用中国主流媒体的声音作为观察中国的重要切面,中国主流媒体的身份特性助推了其能够在国际舆论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但长期以来,西方媒体在引用中国主流媒体的声音时,或出于先验的意识形态偏见,或出于服务国家战略的考量,总是喜欢刻意地在其前面加上“官媒”的标签,试图强调所谓信息源的“宣传性”和“不可信性”。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中国主流媒体的声音被转载和传播的范围在保持甚至扩大,但从实际发生影响上来看,这些声音的被解读却在相當程度上有偏离原意的现象。
  其次,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舆论的传播与扩散更加便捷和普及,尤其是社会化媒体凭借其实时性、快捷性、廉价性、互动性、网聚性等特点异军突起。这些新媒体同时借助自身的平民特性,越来越成为更广泛的受众津津乐道的舆论平台。主流媒体在很大程度上作为传统媒体的成员,在与新兴媒体的竞争中,产生了巨大的“抢占受众”压力。其中一个非技术层面的重要原因就是,主流媒体释放的信息往往在使受众感受到权威的同时,同样会在惯常的“我说你听”和“宏大叙述”中使受众产生庙堂之远的距离感。需要看到,任何一个媒体对内传播能力的弱化,势必影响其整体的国际影响力。
  在这样的挑战面前,中国主流媒体要更加清醒地认知自我,尤其要摆脱对自身的认识误区。其一,是依然抱着“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观念,认为主流媒体具有代表官方的排他性优势,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受众都对主流媒体的信息源具有依赖性。这种思维会导致主流媒体高高在上,偏于关注宏观和大局,轻于关注民众的权利诉求和喜怒哀乐;偏于传达式释放信息,轻于与受众的互动和交流。其二,是认为在媒体多元化的大潮下,技术的发展,草根的崛起,使人们对主流媒体的话语似乎感到烦腻,缺少认同。这种思维要么导致主流媒体无所作为,在舆论市场的竞争中甘为“二流”;要么导致主流媒体向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盲目跟风,过于追求表面的热络和喧闹,偏失了“主流”本该遵循的价值方向。
  应当认识到,在今天复杂多元的媒体环境下,任何媒体的优势与劣势都并非定势,而且会相互转化。无论国内公众还是国际公众,对中国主流媒体的期待和需求仍是其最可宝贵的资源。国内和国际公众都期望主流媒体能够释放更加广泛、足量的信息内容,以满足对中国主流话语解读的信息支撑;都期望主流媒体能够增强与受众的互动和沟通,以满足对特定议题的深度理解;都期望主流媒体能够更加活泼可爱,使受众在满足认知欲求的同时,能够附加感受信息获取的快乐,等等。中国主流媒体认识这些挑战和期望,是提高公信力、扩大影响力的重要前提。
  责任与使命:肩负更重担当
  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主流媒体的责任与使命并没有因为媒体的多元化而出现分担与减轻,恰恰是肩上的担子更重大了。这一方面是由中国主流媒体自身的舆论引导功能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中国在崛起进程中面临的日益复杂外部环境所影响。无论何种原因,更重的担当要求中国主流媒体必须在创造更强公信力和影响力上下功夫。
  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担子更重。今天的中国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正在进行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种变革的大背景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社会热点层出不穷。这直接导致中国社会思想意识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态势。这种态势总的来说固然是活跃思想、齐鸣观点的好事,但也必须看到,在当前的社会舆论中,一些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有所滋长,尤其是在新媒体的承载下,更易传播和扩张。一些境外的媒体和舆论领袖也纷纷在中国境内以开通微博等方式抢占舆论阵地,直接与主流媒体竞争国内受众,甚至与一些境内的错误观点和思潮相互呼应,对我意识形态安全形成威胁。主流媒体作为担负舆论引导,维护国家舆论安全的重要力量,无疑在舆论引导力度、舆论引导水平,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方面担子更重了。
  主流媒体抢占国际话语权的担子更重。在信息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围绕价值观、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等软实力的竞争更加激烈,甚至在一定层面超越了传统的硬实力之争。这其中,一个具体的博弈焦点就是话语权之争。尽管从广义上来讲,话语权是国际关系中国家间权力关系的概念,国际政治话语权是国际话语权结构的重心。但从狭义来看,话语权在很多微观层面体现在掌控或调控国际舆论的能力。
  例如,在近来的中日钓鱼岛争端中,日本方面就极为重视抢占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在统一指挥下强化战略性宣传”,强化日本对所谓“钓鱼岛主权”的海外宣传力度,手段包括专门成立领土主权对策企划调整室,全面协调日本对外宣传战略,官员出访重要国家宣传“钓鱼岛主权正当性”,增设新的大使馆以扩大宣传面,制作“钓鱼岛主权”宣传册向国际社会投放等等。   当前,随着中国在崛起之路上不断迈进,中国或主动或被动地,越来越成为国际舞台的焦点。在国际重点议题上,中国总是会更深层次地卷入其中。尤其是近年来,由于美国重返亚太,以及海洋岛屿争议等问题,中国在大国关系和周边关系两个重要层面上热点不断,更为世界所瞩目。在挑战面前,中国的主流媒体作为中国的官方声音,也是中国民众声音的集大成者,必须通过增强国际公信力,扩大国际影响力,以及运用更加巧妙的国际传播策略,来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甚至设置国际议题,增强国际话语权,服务国家的整体战略。
  坚守与突破:如何捍卫“主流”
  中国主流媒体在新的形势下,既要能够巩固优势,又要善于因势而变,要在坚守与突破、厚重和风尚之间,提高公信力和影响力,更有力、更艺术地捍卫“主流”的地位。
  在坚守的层面,主流媒体最重要的是要坚守正确的价值导向,在价值导向上不偏移。主流媒体是国家主流价值的代言人,必须坚定地坚持国家的主流價值,必须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改革创新,服务人民”的要求,致力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主流媒体绝不能为了吸引眼球或求新求异,而在价值取向上打折扣,对一些错误但短期形成一定市场的观念搞迎合。对正确价值导向的坚持既是主流媒体存在的责任和意义,也是在更深层次凝聚受众、赢得尊重的资本。
  主流媒体还要坚守自身的权威性优势。在网络媒体异军突起的今天,信息“量多的悖论”日益凸显。网络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传播海量信息,这是其相较于传统主流媒体的优势所在。但要认识到,在巨大的信息浪潮下,最重要的已经不是信息数量本身,而是每条具体信息能够引起的受众注意力和信任度。网络媒体的“低门槛”特点,往往使海量信息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使得信息内容良莠不齐。而主流媒体以其官方性和专业性,最大的优势就是“深度”和“信誉”的权威性优势。主流媒体在社会浮躁气过重的当下,绝不能对一些所谓的舆论热点单单求快、跟风,甚至为了追求“粉丝”而随波逐流或曲意迎合。
  那么,主流媒体又应当如何因势而变呢?首先,主流媒体要更加具有亲和力。权威性并不等同于高高在上,对内的舆论引导和对外的舆论传播也并不等同于以政治话语为主。新媒体之所以能够为人们所青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强调“平等”。对主流媒体来说,在表达方式上,要增强与受众的互动和交流,使受众更多地感受到参与和尊重。在内容设置上,主流媒体要在平民化视角上给予更多权重,既要有宏观叙述,又要有隔壁大妈的故事。同时,主流媒体在正面报道和舆论监督上要做好协调,这个时代当然需要讴歌和赞美,但更理性、更富建设性的批判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主流媒体还要善于因应时代潮流,借助新技术的翅膀。要看到,新媒体带来挑战和压力的同时,也给传统的主流媒体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动力。主流媒体要善于把传统优势资源以新技术的方式,转化为适应新媒体传播模式的新资源。例如,《人民日报》的新浪微博主要由一个年青的团队打理,文风清新,观点新锐,赢得“粉丝”众多,获得好评如潮。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新技术的应用,绝不仅仅是把主流媒体在传统平台上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压缩或者粘贴复制,而是要按照新媒体的规律,实现传播的蜕变与升华。
  责编:贺潇潇
其他文献
长篇历史自传体漫画——《从小李到老李》2009年率先出版于法国,斩获多项大奖,以其独特的传播策略,受到外国读者欢迎。本文以其为例,总结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产品的故事表达策略。  一、“出口转内销”的自传体漫画:《从小李到老李》  《从小李到老李》是由昆明漫画家李昆武与法国友人欧励行合作创作的自传体长篇漫画。该书于2009年最初由法国达高出版社出版,原名为《一个中国人的一生》(Une Vie Chin
期刊
为了做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增强我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采用协同创新的方式,建立了“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研究协调机制”,用一体化建设思路,统筹理论研究、内容生产、对外翻译、国际传播等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工程项目。  6月13日,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主持召开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研究协调机制座谈会,包括国新办、中联部、中央外办、新华社、求是杂志社、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期刊
青年学生交流丰富了人文交流的内容形式,是公共外交充满活力的一环。青年这一群体对彼此国家的态度认知甚至会影响两国关系的走向。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主办的“韩中青年领导力项目”是韩国民间组织为推动两国青年交流所作出的努力,其项目运作的成功之处可供借鉴。  四大模块:“领导力项目”活动构成与设计立意  “韩中青年领导力项目”(Korea-China Leadership Program,以下简称“领导力项目”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出访期间为增进国家间交流进行了多次演讲,每次演讲都很有针对性,找到了国家间交往的契合点,因此引起了所在国家乃至世界的赞誉。美国公关周刊网站刊文称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伟大沟通者”。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总能在短短的演讲里展现出个人的巨大魅力和中国的巨大吸引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演讲通篇贯穿了立足国家间交往的最大公约数的外宣理念。这一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展示合作共赢诚意  改革开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什么是“新型主流媒体”?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从媒体形态、传播技术、综合实力等方面对媒体发展提出了要求。从对外传播的角度看,全球传媒业掀起了融合发展的浪潮,新媒体平台在国际传
期刊
几十年来,面对中国的持续发展,一些西方人始终无法坦然以对,有关中国的批评、嘲讽甚至污蔑层出不穷。更可悲的是,即便在中国国内,一些国人同胞亦将来自西方的任何评价奉若圭臬。在他们眼中,对外传播中国形象时,只有得到CNN、BBC的关注或报道,才算得上是真正  “国际化”;而欧美之外的广大亚非拉地区,似乎并不属于“国际社会”的范畴。  早在二十年前,中国对外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外文局原局长段连城即曾对
期刊
媒体“融合”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于1983年所著《自由的技术》(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一书中,泛指由数字技术所带来多种媒介载体相互融合的技术演变——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电信、电话、电报以及大众传播媒介之间原有的行业隔离与技术区别正在逐步消失。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趋势对传媒行业的影响愈发深远。传统媒体与
期刊
需要真实、生动地传播西藏的特殊性  《对外传播》:您一定到访过许多国家,在您看来,外国人是怎么看西藏的?  莫树吉:我去过朝鲜、尼泊尔、越南和俄罗斯的海参崴等几个周边国家。在我看来,国外的人普遍存在着一种猎奇的心理,有的人是为了满足内心的欲望,有的人是想利用它大做文章,目的和出发点不一样。国外的人对西藏很不了解,尤其是对西藏的历史。并且他们对民族的特性没有搞清楚,他们来到西藏后发现,眼前的西藏和想
期刊
所谓“传媒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所具有的能够赢得受众信任与信赖的各种专业品质和能力的总和。它是受众在接触新闻媒体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形成的对媒体信誉度和影响力的一种判断和评价。公信力是传播效果的保证,也是新闻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我国对外传播媒体公信力建设的关键在于,既要让自己的新闻传播内容具有可读性和可信性,又要在整个新闻传播和整体媒介形象上给受众以积极的认同和评价,这就需要在报道客观、
期刊
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一直面临一个尴尬,那就是因为受到语言和习惯的限制,中国文化特别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出版物很难进入主流渠道。  但在英国,这种尴尬已经大大缓解,在几代对外发行人艰苦卓绝的努力下,中国的出版物已经以崭新的面貌走进了主流渠道。英国首相卡梅伦的新春贺词中所提及的“农历蛇年到来之际,在英国的庆祝活动将再次提醒人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华人社区对英国的巨大贡献。”正是对中国文化走入英国社会
期刊